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半球的器质性损伤,引起对语言的感知辨认、理解接收、组织运用及表达等功能在1个或多个方面的失调.其病态语言过程,是临床评估失语症类型、预后,制定康复计划的基础.
作者:张玉梅;王拥军;朱镛连;周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种大鼠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是否会导致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夹闭致脑缺血模型,将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缺血同侧或对侧的纹状体区,在移植后的不同时间杀死大鼠,研究脑内单核吞噬细胞的侵润、脾脏淋巴滤泡增殖以及脑内干细胞存活和迁移的情况.结果移植后的干细胞在脑内大量存活并向损伤区域迁移;与未接受干细胞移植的对照组相比较,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并未发生明显的脑内单核吞噬细胞侵润和脾脏淋巴滤泡的大量增殖.结论异种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未导致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作者:程小燕;王红云;安沂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及其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抽签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造模组)、C组(康复组).运用血管内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动物模型,术后24h、3d及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并于术后第7d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各时间点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大鼠术后24h均出现抓握、行走及协调能力障碍,随着时间的延长,A组的各项功能很快恢复,B、C组功能改善远不及A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与B组比较,缺血后3d,C组平衡木试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后7d,除Berderson评分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脑缺血第7d,与A组比较,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周围区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数目增多.结论康复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减轻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增加周围区神经细胞数目.
作者:秦颖;唐强;倪金霞;朱文增;段淑荣;王德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ch和ATP在小鼠胰岛β细胞诱导细胞内钙([Ca2+]c)变化的不同.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胰岛β细胞,分为Ach和ATP诱导组.每组又分为正常对照组、EGTA处理组和Thapsigargin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经处理即开始[Ca2+]c测定;EGTA处理组细胞加入EGTA的无钙溶液,螯合细胞外Ca2+后进行[Ca2+]c测定;Thapsigargin处理组细胞记录前用Thapsigargin(1mmol/L )预处理20分钟,耗竭细胞内钙库的Ca2+后进行[Ca2+]c测定.采用Fura-2钙离子指示剂反映[Ca2+]c,观察Ach与ATP诱导[Ca2+]c变化的规律.结果 Ach可诱导[Ca2+]c的短暂峰性升高和持续性升高.ATP只诱导[Ca2+]c的短暂峰性升高,无持续性升高.EGTA螯合细胞外Ca2+后,Ach和ATP诱导的[Ca2+]c峰性升高依然存在,而Ach诱导的持续性升高被消除.Thapsigargin预处理耗竭细胞内钙库的Ca2+后,Ach和ATP诱导的[Ca2+]c峰性升高消除,同时Ach诱导的持续性升高也被消除.结论 Ach在小鼠胰岛β细胞诱导细胞内Ca2+释放和Ca2+释放激活的Ca2+内流;ATP可诱导细胞内Ca2+释放,但阻断Ca2+释放激活的Ca2+内流.
作者:赵玉峰;朱运龙;周京军;胡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复脑灵口服液对小鼠获得性记忆、肠系膜循环障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复脑灵组、脑复康组、模型组、对照组,给药10天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造成小鼠记忆障碍模型,跳台实验测定其记忆功能;光镜下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后,复脑灵、百年乐的对抗作用,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随机分组后给复脑灵口服液75、37.5、18.75g生药/kg 3个剂量、脑复康后测小鼠血清SOD活性.3种实验均设空白对照.结果复脑灵口服液可改善小鼠记忆障碍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提高血清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结论复脑灵口服液对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及肠系膜循环障碍有改善作用,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活性.
作者:王恰如;陆晖;谢金鲜;张永全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不仅需要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同时要重视手术后的功能恢复,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现介绍我科康复计划如下:
作者:张爱华;赵雅;刘静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化疗时口服强的松对紫杉醇引起的关节痛和肌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54例卵巢癌患者,年龄范围56-72岁,平均年龄(60.45±4.8)岁.采用6周期化疗方案.在前3个周期,患者服用镇痛剂止痛;后3个周期加用强的松,疼痛时仍服用镇痛剂.强的松使用方法为:紫杉醇输入完成24小时后开始口服.评价疼痛的频次、镇痛剂的使用情况、疼痛程度和活动受限.结果在后3个周期口服强的松后,疼痛频次显著减少,镇痛剂的使用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均P<0.001),活动受限显著改善(P<0.05).结论口服强的松可以预防紫杉醇治疗时产生的严重不适感.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6分钟步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和耐力的影响.方法 7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训练组36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训练组另加6分钟步行训练,并评价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的呼吸困难指数和6分钟步行大距离进行.结果训练2个月后在FEV1 (%)、FEV1/FVC%、心率和呼吸次数/分钟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训练组在呼吸困难指数总体上得到改善(P<0.05),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P<0.05).结论 6分钟运动训练方法是一个COPD患者简易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
作者:于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D-半乳糖是一种生理性营养成分,在正常机体代谢中可转变为葡萄糖,参与葡萄糖代谢[1],但过量供给会导致代谢紊乱.国外早将D-半乳糖动物模型用于白内障的研究[2],我国学者近年来发展并逐步完善了该模型.利用小剂量D-半乳糖建立衰老和脑老化动物模型,并逐步由浅入深、从整体水平到分子水平探讨模型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对药物在抗衰老和脑老化方面进行药效学评价及阐明其作用机理.目前,D-半乳糖模型已成为国内公认的衰老和脑老化动物模型.
作者:楚晋;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震颤是某一个或多个功能区肌肉的节律性、不自主颤动,是运动神经元异常同步化的结果.它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近年来,国外学者就震颤的发生机制做了大量研究.虽然产生震颤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对各型震颤可能的产生机制已有所了解.
作者:张淑云;张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不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生成、代谢及其毒性作用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作者:邢颖;张兰;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脑是甾体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脑内存有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特异性受体,所有脑区都对性激素产生反应,特别是大脑皮层、海马、下丘脑、垂体、边缘系统等重要部位.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重要生殖调节功能的雌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不仅作用于生殖轴,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脑的功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一些老年神经退行性疾患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与雌激素不足之间存在某种联系.长期以来,雌激素替代疗法(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已被列为防治该类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左萍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SSY-B2对神经元丧失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SSY-B2小剂量治疗组(1.5g生药/kg),SSY-B2中剂量治疗组(3g生药/kg),SSY-B2大剂量治疗组(6g生药/kg).采用切断大鼠双侧隔海马穹窿伞的模型,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或灌水6周,在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束后,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内侧隔区的神经元和不同脑区的NGF阳性神经元进行测量.结果模型组内侧隔区神经元数减少(20.33±14.01),SSY-B2小剂量组(59.13±22.02)、中剂量组(50.60±23.18)、大剂量组(63.93±18.35)与模型组相比,P<0.005.模型组内侧隔核、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下托区的NGF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所减少(P>0.05).在内侧隔核,SSY-B2各剂量均能明显促进NGF的表达(均P<0.005).在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下托区,SSY-B2小、中剂量均能促进NGF的表达(P<0.05).结论 SSY-B2减少了大鼠内侧隔核神经元的丧失,这可能与此区NGF的表达增强有关;SSY-B2使海马齿状回、下托和内嗅皮层NGF表达增强,有助于这些区域发挥一定的学习记忆代偿功能.
作者:陆华宝;李林;安文林;张丽;叶翠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对大鼠脑内胆碱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导致学习记忆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皮下埋植Alzet微泵,连续恒速给予叠氮钠共30天,分为1mg/kg/h和2mg/kg/h两个剂量组.取脑,分区测定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放射化学法)及乙酰胆碱酯酶(羟胺比色法)的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模型大鼠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比值明显降低.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抑制可以导致动物脑内胆碱乙酰基转移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异常,是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的基础.微泵恒速灌注叠氮钠仅损伤大鼠脑内胆碱能神经系统,对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无影响,可作为拟痴呆模型,应用于发病机理及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兰;张如意;李林;王蓉;叶翠飞;盛树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 概述神经系统的细胞通过凋亡或坏死发生死亡,分别涉及主动和被动细胞机制.研究证实,在缺血性脑损伤的急性期,不仅出现细胞坏死,同时出现大量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位于缺血中心区,而凋亡主要在缺血半暗带,但在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期(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则以凋亡为主[1].
作者:王荫华;周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 一般资料2000年11月-2002年10月我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21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初发脑卒中,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无严重智力障碍,病情无恶化,未出现新的梗死和出血.分为康复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40-74岁,平均(57.3±10.5)岁;左侧偏瘫31例,右侧偏瘫28例;脑出血29例,脑梗死30例.对照组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41-76岁,平均(56.5±11.2)岁;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32例;脑出血32例,脑梗死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马连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9例经临床及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45例,年龄32-69岁,平均48.9岁,病程3天-20年.对照组79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45例,年龄30-70岁,平均49.5岁,病程4天-18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按摩.
作者:杜永忠;黄敏;陈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高瞻远瞩,催人奋进.我国近13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对全国来讲,举足轻重.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偏低,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因此,农村的康复医学工作更需要给予关注.
作者:陈仲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WHO希望它能在有关社会政策制定、统计、卫生管理、临床以及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2],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共同术语分类体系.ICF可以在残疾人事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将探讨ICF在残疾人事务中应用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邱卓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综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6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骨科治疗组(第1组)50例,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组(第2组)113例.用SPSS 10.0对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05例患者随访5-36个月,第2组手术治疗、牵引治疗及总优良率比第1组高(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应采用手术结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兴漠;苏汝堃;区品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颈椎推拿相关脑卒中患者的起病特点、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特点和神经性后遗症.方法 3位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资料提取方法对以往64例关于颈椎推拿后脑卒中报道进行独立的回顾研究.采取描述性统计方法描述患者和并发症的特点,由连续性变量计算得出均值和标准差,采用频率和比率设计进行明确的推理.结果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偏头痛、高血压、糖尿病、避孕药、颈椎关节强直和吸烟.难以提供确凿依据帮助临床医师通过患者的病史和体检发现该患者在颈椎推拿后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并减少意外的发生.结论推拿后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可以被认为是该种疗法固有的罕见并发症.
作者:陈丽贤;王廷臣;谢琪;段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卧式间歇牵引与坐式持续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卧式间歇牵引组与坐式持续牵引组,各32例.两组患者分别行卧式间歇牵引与坐式持续牵引治疗,牵引后均配合电脑中频电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9.38%、96.88%和46.88%、93.7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卧式间歇牵引及坐式持续牵引治疗均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新蜀;党元秀;雷飚;胡渝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椎体结核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多椎体结核患者抗痨治疗3周,手术彻底清除病灶,行前方或侧前方椎体间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并行椎体前路内固定.结果 45例获12-40个月随诊,术后5周内40例背部痛减轻,术后3周44例血沉与术前比较不同程度降低.38例后凸畸形的患者,畸形矫正90%,随访期内,仅有1例丢失度为3°.15例有神经损害的患者,都有1-2级(Frankel分级)的恢复.在随访期内,44例植骨融合,未复发.结论手术治疗多椎体结核效果满意.
作者:张银刚;汪兵;张文涛;姜海;郭雄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期刊论文发表情况看国内外康复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法以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为检索工具,以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依据,分析1995-2002年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论文的发表情况.结果从检索到的资料看,1995-2002年MEDLINE数据库收集的总论文数为3676565篇,CBM收集1886820篇,国外康复论文发表量占国外总论文量的1.32%,国内康复论文发表量占国内总论文量的1.53%.国外康复论文数量为国内的1.67倍.国内外研究比较同步的主要疾病有:脑卒中、截瘫、高血压、大脑性瘫痪、偏瘫、帕金森病、癫痫、脑梗死等;国外相对多于国内的研究有:多发性硬化、四肢瘫等.均较少涉及的有:视神经脊髓炎、蛛网膜炎、亨廷顿病等.结论国内外康复研究现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病种方面相似,在某些病种上国内研究落后于国外.这可为期刊或科研选题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爱民;邱卓英;蔡飞鸣;林伟;杨文鸿;阎焕庆;姚瑾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