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健康志愿者使用康复机器人进行上肢画圆运动中实时视觉轨迹反馈对于志愿者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7至9月,右利手健康志愿者24例按运动能力基准水平测试分为两组,一组包含视觉、成绩和实时轨迹三种反馈(V+KP+KR组),另一组仅包含视觉和成绩两种反馈(V+KR组),两组均进行各自不同条件下的顺时针画圆任务训练,每节20次,共5节,3 d后进行1节保持测试.通过设计的圆度偏移量(RS)和完成时间两个参数对两组运动过程进行评估.结果 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RS值组间和组内均存在交互作用(F=6.029,P<0.001);分析组间单独效应,除第5节训练外(F=8.775,P=0.658),V+KP+KR组RS值均显著高于V+KR组(F>13.126,P<0.001);分析组内单独效应,两组组内都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2.465,P<0.001).对于完成时间,组间和组内不存在交互作用(F=1.606,P=0.228),组间主效应不显著(F=0.55,P=0.477),组内主效应显著(F=3.95,P=0.031).结论 实时轨迹反馈可以帮助志愿者在运动学习早期阶段快速掌握运动任务要领,从而帮助其提升新任务的快速学习能力,但在运动学习中后期对于运动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志愿者在运动学习中后期对于实时轨迹反馈的依赖性逐渐减少,进而更加依靠运动本体感觉来完成任务.
作者:李娜;崔志琴;施长城;左国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太极拳锻炼对慢性失眠障碍(CI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CID患者31例.太极拳锻炼24周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蛋白芯片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1、sTNF-R2水平,并分析锻炼后PSQI评分与之相关性.结果 太极拳锻炼24周后,CID患者PSQI各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均较锻炼前降低(t>4.080,P<0.05);血清TNF-α、TNF-β水平明显下降(t>13.580,P<0.01),血清sTNF-R1、sTNF-R2水平显著上升(t>160.189,P<0.001);血清TNF-α、TNF-β水平与PSQ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8,P<0.001),而血清sTNF-R1、sTNF-R2水平与PSQ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32,P<0.001).结论 CID患者太极拳锻炼后睡眠质量改善,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TNF-β水平,上调血清sTNF-R1、sTNF-R2水平有关.
作者:周清安;王献红;祝希泉;余海滨;刘金来;杨利杰;王林;杨波;李春梅;李红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腓肠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9月至12月,T2DM患者119例根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DPN组(n=61)和非DPN组(n=58);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腓肠神经厚径、宽径、周长和截面积,SWE测量腓肠神经杨氏模量和剪切波速度(SWV),以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杨氏模量值和SWV诊断DPN的截点,比较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结果 DPN组腓肠神经厚径较对照组增加(P<0.05);三组间腓肠神经宽径、截面积、周长、杨氏模量值和SWV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腓肠神经SWE图像显示,DPN组为黄蓝绿色夹杂,非DPN组为深蓝色,对照组为均匀浅蓝色.杨氏模量值诊断截点为51.65 kPa,曲线下面积0.925,敏感性86.9%,特异性89.7%;SWV诊断截点为4.15 m/s,曲线下面积0.923,特异性89.7%,敏感性85.2%;两者诊断效能相当(Z=0.556,P=0.579).结论 SWE可以为临床诊断T2DM后腓肠神经病变提供参考.
作者:穆晶晶;陈斌娟;逯雪峰;张曈;王媛;王引弟;童明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联合伸肌附着点重建在治疗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接受手术的累及C2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21)采用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观察组(n=25)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伸肌群附着点重建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颈后肌群截面积和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0.863,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F>24.961,P<0.00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0.282,P>0.05).两组术后颈椎总活动度无明显变化(F<0.931,P>0.05).对照组术后颈椎中立位曲度明显减小(F=8.241,P<0.01),观察组则无明显改变(F=2.705,P>0.05).对照组术后颈后肌群截面积减小(t=2.678,P<0.05),观察组术后无明显改变(t=0.854,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Z=-2.192,P<0.05).结论 椎管成形术可解除C2节段脊髓压迫,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结合伸肌附着点重建可更好维持颈椎曲度,减轻颈后肌群萎缩,降低轴性症状发生.
作者:田金辉;李志远;刘法敬;刘炳智;李晓东;苗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轴突损伤往往导致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缺损.作为轴突生长抑制剂,Nogo-A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神经元中参与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并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发病有关.
作者:何梅;毛敏;赵国燕;汤竣杰;冯爽;鲁秀敏;王永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磁共振波谱(MRS)能够直观定量分析组织的代谢情况.在康复领域中可用于脊髓损伤的预后判断、观察损伤后代谢变化;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诊断及肌张力障碍机制研究;探索帕金森病的康复机制.在肿瘤中可用于前列腺癌和脑肿瘤的辅助诊断.除此之外,还应用于评估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研究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它可以优化实验设计方案.MRS也存在局限性,随着先进匀场算法等技术的发展将会被逐步突破.
作者:刘俊;李建军;高峰;张文豪;刘长彬;李军;杨德刚;张鑫;张超;秦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卒中后常见肌张力增高,也比较难于解决,影响患者的功能活动.针刺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有较好疗效,开发出多种针法.本文总结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刺部位相关研究.
作者:万鸽;金荣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neurotropin,NTP)是一种非蛋白小分子生物制品,早期在临床上多应用在镇痛方面,近年来发现其在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有扩大适应症的潜能.本文综述该药在治疗神经源性疼痛、恶性肿瘤和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在镇痛、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明桧;胡朝英;李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发达国家采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应对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应用长期照护评估工具评估老年人客观需求,进而采取分级管理制度,实现资源合理分配.发达国家长期照护评估工具发展完善,不仅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更重视医疗护理评估.我国大陆地区正在试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城市评估工具针对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参与进行评估.上海作为我国首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评估内容更全面,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还考虑到医疗护理,针对国家提倡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增加了居家环境评估.我国台湾地区在国外评估工具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更重视主要照护者负荷评估,以减轻非正式照护者压力.
作者:冯景景;张利;Sally CHAN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磁共振T2 mapping和T1 mapping成像诊断兔进展期腰椎间盘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7只新西兰兔行椎间盘退变造模.造模前以及造模后1个月、3个月,行矢状位T1WI、T2WI、T2 mapping和T1 mapping扫描,基于T2WI,对L1~S1的6个椎间盘行Pfirrmann分级,基于T2 mapping和T1 mapping测量椎间盘T2值和T1值.观察相应椎间盘病理改变,以病理结果非进展期和进展期退变为标准,使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成像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造模前、造模后1个月和造模后3个月,椎间盘T2值显著降低(F=24.224,P<0.001),椎间盘T1值无显著性差异(F=2.191,P=0.116).诊断进展期椎间盘退变的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T2 mapping+T1 mapping=T2 mapping>T1 mapping>Pfirrmann评分.结论 T2 mapping可以较准确地区分非进展期和进展期椎间盘退变.
作者:胡莹莹;应金威;赵琪雯;王庆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电针通过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SAMP8小鼠血脑屏障的调控,以期加强药物入脑.方法 30周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7)、电针组(n=7)、药物组(n=7)和针药组(n=7),以同源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作为对照组(n=7).电针组和针药组电针印堂、百会;药物组和针药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常规抓取.共4周.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开放程度和基底膜厚度;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海马区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电针组和针药组紧密连接以及基底膜结构均优于模型组和药物组;针药组AChE表达低,以下依次是药物组和对照组、电针组、模型组(P<0.001);电针组和针药组ZO-1、Claudin-5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电针能够改善SAMP8小鼠血脑屏障结构,可能与调节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的表达有关.
作者:杨之雪;唐成林;李小宏;朱正威;黄思琴;代妮;吴梦佳;邱丽;安荟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推拿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相关机制.方法 77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模型组(n=35)和推拿组(n=35).后两组通过暴露并切断胫神经的方法制备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模型.造模后第2天,推拿组术侧下肢进行推拿干预.分别在造模后0 d、7 d、14 d、21 d和28 d取材,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腓肠肌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侧腓肠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液泡分选蛋白34(Vps34)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mRNA表达.结果 三组0 d时,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以及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F<1.321,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在不同时间下降(P<0.05),推拿组肌湿重比(除21 d)均高于模型组(P<0.05),推拿组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除21 d)均大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推拿组术侧腓肠肌Beclin-1、Vps34、LC3 mRNA表达在不同时间升高(P<0.05),推拿组各项mRNA表达(除14 d)均高于模型组(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随时间呈进行性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Beclin-1、Vps34 mRNA表达在21 d后呈上升趋势(P<0.05),LC3 mRNA表达在21 d升高(P<0.05);推拿组Beclin-1 mRNA表达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Vps34和LC3 mRNA表达(除14 d)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结论 推拿可能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Vps34和LC3的mRNA表达,促进细胞自噬的激活,清除损伤细胞器和蛋白质,为肌纤维再生提供一定的合成底物和能量,从而减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程度.
作者:安荟羽;唐成林;黄思琴;赵丹丹;罗翱;吴梦佳;谭程方;邱丽;万小凤;马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温阳补肾方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组织中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普通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6只,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36).应用改进马血清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法制作SANFH模型.造模后随机选取正常组2只、造模组4只处死,用于模型鉴定.再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n=8),中药低(n=8)、中(n=8)和高(n=8)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d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以6.44 g/(kg·d)、9.66 g/(kg·d)、12.88 g/(kg·d)灌胃温阳补肾方汤剂,连续8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OPG、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高于正常组(t=17.085,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OPG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OPG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阳补肾方能提高兔SANFH股骨头组织中OPG的mRNA表达,抑制RANK和RANKL的mRNA表达.
作者:宋红梅;魏迎辰;李楠;王和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针曲池和足三里是否是通过调控microRNA-34a(miR-34a)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方法 将10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2只.另取16只大鼠随机分为电针+二甲基亚砜(DMSO)组(n=8)和电针+miR-34a抑制剂组(n=8).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造模后第2天进行电针患侧肢体曲池(LI11)、足三里(ST36),疏密波1/20 Hz,以肢体轻轻抖动为度,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14 d.同时,造模后第2天至第14天各组大鼠腹腔注射5-溴代-2'-脱氧尿苷(BrdU),每天2次,每次注射间隔8 h;DMSO溶解液、miR-34a抑制剂在造模前进行侧脑室注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dU、巢蛋白(Nestin)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共定位情况;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血周边区miR-34a相对表达量.结果 电针组各时间点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模型组(t>2.084,P<0.05).模型组患侧肢体的爪印面积(右前爪、右后爪)、大压强(右前爪、右后爪)与同时间假手术组比较均下降(P<0.05),模型组随着时间延长右后爪印面积增加(P<0.05).电针组患侧肢体的爪印面积(右前爪、右后爪)与同时间模型组比较增加(P<0.05).电针干预3 d和7 d后,电针组患侧大压强(右前爪、右后爪)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后电针组大于模型组(P<0.05).电针干预3 d至7 d,电针组右后爪印面积与右前大压强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呈时间依赖性(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缺血周围区均表达Nestin+/GFAP+细胞和BrdU+/GFAP+细胞,且电针组3 d、7 d和14 d后Nestin+/GFAP+、BrdU+/GFAP+双阳性共标的细胞较模型组表达均增加(t>3.292,P<0.05),且在7 d达到峰值.脑缺血7 d后模型组缺血周边区miR-34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而电针组和+DMSO组miR-34a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电针+miR-34a抑制组miR-34a表达和BrdU+/GFAP+细胞数较电针组均减少(P<0.05).结论 电针曲池和足三里可以促进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周边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通过调控miR-34a的表达.
作者:柳维林;郑薏;金婷婷;张宇豪;施丹;陈立典;陶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基于本团队干预研究实践并结合文献,临床干预研究主要在临床试验注册、干预方案构建、研究对象招募和依从性、干预保真度、结局指标的选择与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充分认识临床试验注册必要性,并遵循注册程序,以理论框架为基础规范化构建干预方案,关注阻碍及促进干预对象招募的因素以保证样本量,制订提高干预对象依从性及干预保真度的策略,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结局指标、适宜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研究质量.
作者:章新琼;王芹;张小敏;吴小婷;洪静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价格接受度、使用满意度、质量问题反馈、依从性和获得方式.方法 2017年4月至12月,选择北京市东城区6个社区166例居家养老老年人,为其评估、适配辅助器具,教会其使用,每半个月回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状况和对辅助器具的满意度,持续6个月.问卷调查老年人对辅助器具的使用和需求.结果 22%老年人没有使用过辅助器具.正在使用的辅助器具中,移动类占63%,生活护理类占48%,视觉类占44%,听觉类占20%,其他占4%.老年人购买辅具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能解决实际问题、质量好、多功能、性价比高等.魁北克辅助科技使用者满意度评估量表评分为(4.04±0.46)分.辅助器具弃用率2%.老年人使用辅助器具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组装不牢固/松动(43%)、外观粗糙(27%)、零部件破损(15%)、具有安全隐患(13%)、可靠性差(3%)、尺寸不合适(3%)和强度不够/断裂(3%).老年人获得辅助器具的方式,80%为自行购买,13%为政府发放,6%为亲友赠送,无租赁方式获取.结论 辅助器具能够改善和方便老年人生活.老年人需求多的是移动、生活、交流和居家辅具,希望选择功能齐全、性价比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辅具.专业的适配、定期的回访和维护可以提高辅助器具满意度,降低弃用率.可推进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加大实用辅助器具服务技术的推广.
作者:赖卿;欧阳青;屠其雷;龙华;张晓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电磁发音动作描记仪(EMA)探讨脑受损后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时构音器官的运动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6例(构音障碍组)及年龄和性别相似的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对照组).运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对患者构音障碍严重程度进行评定,运用EMA对两组构音器官运动学特征进行测评.采集运动数据的微型传感器分别粘贴于受试者唇、舌(舌尖、舌面、舌根)及下颌处,参考传感器粘贴于鼻梁处,所有微型传感器均粘贴于受试者矢状面中轴线上,以追踪和采集受试者各构音器官的运动学参数(包括持续时间、速度、加速度、运动距离及位移运动轨迹),评估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音节重复任务,发音材料由声母(/d/、/t/、/j/、/q/、/g/、/k/、/b/和/p/)和韵母(/a/、/ia/或/iu/)构成,产生有汉语意义的不同音节,每个音节重复3次.利用Praat软件和Matlab软件对音频和运动数据进行处理.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分析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运动学特征.结果 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评估显示,患者构音障碍严重程度为中度到极重度.EMA测评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构音障碍组发不送气音和送气音时,舌尖、舌面、舌根和唇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距离减少(t>2.422,P<0.05),下颌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距离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016,P>0.05);舌尖、舌根和下颌运动持续时间延长(t>3.369,P<0.05),舌面和唇运动持续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146,P>0.05).发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相比,健康对照组发送气音时舌尖、舌根和下颌运动持续时间增加(t>2.156,P<0.05),而构音障碍组各构音运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675,P>0.05).两组运动学参数和同步声音音频图像分析显示,构音障碍组构音运动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未呈现一定规律;声音音频变化无规律,连续发三个/da/音时持续时间不均等;构音运动上下位移与前后位移协调性差,运动轨迹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前后位移幅度较健康受试对照组偏小.结论 EMA通过对构音器官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量化测评,可揭示脑损伤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构音运动学特征.
作者:冯小欢;丘卫红;陈兆聪;武惠香;覃晓逸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老年人多存在噪声下交流困难的情况,无论是否存在听力下降.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下降是听觉中枢处理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同时,外周听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与其明显相关,彼此相互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包括:共同原因、降低-补偿假说、信息退化假说、感觉剥夺假说和认知负荷假说.简而言之,听觉中枢处理能力同认知水平有明确的关系,随年龄的增长同时下降.降级的感觉输入(听力下降或者在噪声下交流)给认知系统带来更多的负荷,占据更多的认知资源,影响认知即时的处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期的感觉剥夺会导致认知能力的全面下降.认知水平下降反过来从上而下影响对听觉中枢处理的补偿作用.明确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后,再探讨听觉训练和认知训练对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康复效果.大量研究证实,听觉训练程序在改善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中枢处理和认知功能方面的治疗意义,同时认知训练可以通过训练认知的部分领域(记忆能力)改善认知和听觉中枢处理能力.
作者:王贞;龚树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脑电信号包含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随着脑电分析技术的发展,脑电技术能测量受损语言处理过程中亚秒级的神经动力学,为揭示卒中后失语的发生、发展和恢复机制提供新视角,在卒中后失语神经调节康复目标设定及临床康复方法疗效评估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段怿炜;艾娟娟;樊瑞文;黄幸;鄢鹤铭;常静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运动性构音障碍(简称构音障碍)在卒中后的发生率约为20%~30%,创伤性脑损伤后约为10%~60%.言语清晰度评估是构音障碍评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家属与专业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工具,可以用于制定训练计划、评估沟通表现及疗效.按照得出的清晰度数值是尺度数据还是计量数据,大致可分为尺度评估和项目辨认两种,还可以根据是否标准化分为非标准化评估和标准化评估.尺度评估主要包括:等距尺度、直接数值估计、言语样本对分级、百分比估算和视觉类比量表等.项目辨认评估主要包括:词汇清晰度测试、语音清晰度测试、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汉语构音能力测试词表、句子清晰度测试、构音障碍清晰度评估和言语清晰度测试电脑软件等.其中构音障碍清晰度评估和言语清晰度测试电脑软件是综合性的标准化评估.目前国内可用的清晰度评估方法较少,本文检索近10年来清晰度评估方面的文献,总结各种评估方法,以提高大家对清晰度评估的重视,并根据工作和研究需要选用适宜的评估.
作者:庞子建;刘恒鑫;高立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对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流畅性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运动性失语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予常规言语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工作记忆刷新功能训练,共8周.训练前后进行刷新功能和言语流畅性测评.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刷新功能和言语流畅性提高(t>2.418,P<0.05),且优于对照组(t>2.407,P<0.05).结论 工作记忆刷新功能训练可改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言语流畅性和刷新功能.
作者:孙伟铭;董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完善我国伤残评定制度.方法 对国内外伤残赔偿的性质及方式、国际上伤残评定标准颁布情况进行梳理与比较;以美国医学会《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GEPI)为参照,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致残分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致残分级》总体上与GEPI存在相关性,但存在遗漏部分伤残评定条款、缺乏多发性损伤的晋级原则等问题.结论 《致残分级》具有普适性,但需要借鉴GEPI残损区域分值,细化等级划分,补充晋级原则,以满足我国现阶段伤残评定的需要.
作者:周晶;王旭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