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行血液灌流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为我院急诊科病人.男7例,女11例,年龄29~73岁.所服用中毒药物分别为鲁米那、阿米替林、苯巴比妥、多虑平、敌克松,其余13例均为服安定患者.服药后到抢救时间4~12h.所有患者均处于持续性深昏迷状态,其中12例血压低于正常,3例呼吸抑制.全部病例血灌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149.72±16.56)G/L.
作者:王坚;马宝栋;杨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对近年来国内外对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简介其发现、生化特点、分布和生物学作用,并重点探讨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朱兴宝;马以骝;王廷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个旧市大屯地区是云南东南部高原上唯一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共有3个行政村 的18个自然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8?496人,流行区范围475km2 .从1954年首次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确定有此病流行至1982年达 到消灭血吸虫病,累计查出钉螺面积104884m2,查出病人538 例.1966年经防治消除了传染源,1973年未查见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 作一次对螺情和低年龄组儿童血吸虫抗原皮试检查.1999年2月经我们了 [JP3]解并调查大屯地区无新感染病人和钉螺存在.大屯地区33?a[JP]无新感染病人,26? a无钉螺存在,表明其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是显著的,有必要对该地区的血吸虫 病流行特点和防治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作者:王文林;雷霖;夏代光;秦绍银;吴兴平;万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苏木精染色是组织学HE染色法中的一个基本步骤,其与伊红染色相结合被广 泛应用于组织学切片的常规染色.苏木精是碱性染料,易与组织中的嗜碱性物 结合,主要用于显示细胞核.此外,近年对苏木精染色的使用范围也有所扩展 ,一些文献已报道还可将其用于显示神经元内的尼氏体,本文介绍将其用于显 示培养中凋亡的上皮细胞.
作者:陈彦红;王廷华;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心房扑动射频消融治疗始于1987年[1].大量临床研究报道,房扑的导管消融治疗疗效高(70%~90%),并发症少,但复发率高(10%~40%)[2].消融标测的方法、部位、疗效判断指标,国内外作了深入的心内电生理研究,发展迅速,我们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患者6例(男4,女2),年龄29~62 岁,平均49岁.心律失常病史2~5 a,临床诊断:心肌病并房扑,Ⅱ度Ⅰ型AVB,频发室早1例;高血压并房扑1例;单纯房扑4例.6例房扑临床上考虑为Ⅰ型房扑,房扑发作时心房率230~290次/min.
作者:韩明华;郭涛;刘中梅;李淑敏;赵玲;肖践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喉麻痹的外科治疗主要有各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及声带注射术等,近几年开展的 神经吻合术为大限度地恢复麻痹喉内肌的电生理功能提供了研究方向.本文 旨在对麻痹甲杓肌的神经吻合治疗术效果进行功能学及形态学分析,为临床应 用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何晓光;孙俊;翁敏;俞志成;王文慧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肿瘤相关抗原N-35在不同肿瘤细胞及正常人心脏和肺组织的存在和分布情况;用N-聚糖酶酶解方法确定与单克隆抗体N-35相对应的相关蛋白为一糖蛋白分子,不存在于正常人心脏及肺组织蛋白组分中,而以不同分子量形式分布于不同肿瘤细胞的蛋白组分中.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分离出肺腺癌细胞系GLC-82亚细胞结构中的胞膜、胞核及线粒体成分,确认N-35相关蛋白主要分布于胞核,线粒体次之,胞膜上分布量少,主要不以膜蛋白或跨膜蛋白的形式存在;经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肿瘤相关抗原N-35定位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S期的中心粒(centriole)结构上,其功能很可能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活动有关.
作者:王秦秦;姜平;李继梅;唐睿珠;陈新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报告9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超诊断,提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分析了B型超声检查该病时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并讨论声像图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梁红敏;龚腾升;董琼珍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及联合手术在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效果,对104例122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其中伴网脱者103眼),根据不同对象具体情况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玻切术)及联合手术.结果:122眼术后视力提高79眼(64.8%),103眼网脱复位72眼(69.9%),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表明:玻切联合手术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静瑜;马林昆;袁援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诱导排痰法计数细胞的重现性以及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液中细胞特点.23例CB,23例COPD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雾化吸入3%高张盐水诱导排痰,其中20例(CB,COPD组各10例)次日重复试验一次.收集痰液及雾化前的唾液,经还原剂及恒温旋涡振荡处理使痰液均匀,行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连续两次测定痰细胞总数稳定系数R=0.87,巨噬细胞R=0.91,中性粒细胞R=0.95,CB与COPD组细胞分类比较:巨噬细胞在CB显著高于控制组(67.8%,55.5%),而中性粒细胞在COPD组显著高于控制组(61.7%,33.4%).结果表明:诱导排痰方法是可重复的,CB及COPD气道表层分别以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诱导排痰可作为了解慢性气道炎症的有用方法.
作者:戴路明;杨玉萍;方利洲;刘凌;李兴文;郑圆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特点,通过医生观察评定法与患者自我报告法对51例糖尿病病人进行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病人自评分明显高于医生评分(P<0.001),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依从性明显好于未接受过健康教育者.
作者:陈孜慧;赵旭东;徐玉善;朱崇昭;张海燕;季明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用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对5个不同年龄组(2d,8d,18d,30d,42d)的沙士鼠脑海马CA1区神经毯内的线粒体、突触小泡和突触进行了研究.分别测量了线粒体的体密度、面数密度、外膜比表面和嵴膜面密度;测量了突触小泡和突触的面数密度.研究结果与对枕叶视皮质区的研究结果相似.
作者:刘宗良;李力燕;李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就颜面部Ⅲ度烧伤早期切痂大张中厚皮片移植进行探讨.认为颜面部早期切痂中厚皮片移植,无论从皮色、挛缩程度和功能状态来说,都容易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手术应按整形的原则进行,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切痂平面和止血问题.颜面部早期切痂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可以减少创面感染机会,提高植皮成活率,缩短病程,其远期效果良好,对减轻毁容和面部功能恢复有利.
作者:唐宗联;黄斌;李建伟;张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评价非甲状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用放免法测定68例心功能Ⅲ~Ⅳ级、72例心功能Ⅰ~Ⅱ级的心脏病患者血清T3,T4,rT3,TSH,FT4,FT3值.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T3,T4低于心功能Ⅰ~II级组(P<0.05),rT3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FT4,FT3,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心力衰竭时发生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特征为T3,T4降低,rT3增高,FT4,FT3,TSH均正常,T3的持续低下提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周乐今;孙银崧;薛兰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进一步探索XDH治疗牙齿敏感症的机理,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32名我院门诊龈炎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Gress法测试受试者用药前后唾液内NO2-含量,从而简接反映唾液NO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唾液内NO水平均有升高,且与用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01).提示:XDH能在口腔微环境中产生NO,使敏感区开放的小管内牙髓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迅速达到脱敏效果.
作者:徐立平;任萍;李新芬;张丽琨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兔下颌骨髁状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用胰酶及胶原酶联合消化法获取软骨细胞,并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软骨细胞的贴壁率、生长曲线及表型等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所获软骨细胞主要呈多角形,第3代软骨细胞12h贴壁率达95%,软骨细胞倍增时间约55.1h,6代以内软骨细胞的II型胶原蛋白稳定表达.结果表明:本方法所获软骨细胞具有稳定、良好的生长特性.
作者:李松;沈丽宁;税艳青;吕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采用异紫堇定预防大鼠急性肺水肿,测定肺组织和心脏组织镁离子的变化.实验分组: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异紫堇定对照组;肺水肿实验组和异紫堇定药物预防组.结果表明:肺水肿组的肺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两种组织中镁离子含量显著降低,而异紫堇定可以明显地阻止其变化.对其预防机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郭亚东;曹跃华;李番;熊文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收集了符合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26例,与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狼疮性肾炎30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狼疮性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生在具有临床活动指标及病理活动指标的患者,病理类型以Ⅳ型、Ⅴ型为主,其诱因有感染、不规则的激素治疗、劳累及日晒.结果表明:控制狼疮性肾炎的活动,避免诱发因素,是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翁敏;刘艳;彭文芳;张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通过纤支镜取材或刷片研究肺癌及肺良性病的nm23蛋白表达情况,以探索nm23在肺癌中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癌组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肺良性病组(P<0.05),肺癌组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nm23蛋白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表明:nm23蛋白的表达可为术前肺癌有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书聆;余庆鹤;陆桂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介绍了因特网上两种重要的功能:万维网和电子邮件在医药学研究中的作用.科研工作者通过万维网可以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快速检索医药学文献,方便地进行广泛的学术宣传和交流;电子邮件的运用使信息交流快捷可靠,还能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科研咨询服务和订阅科研资料.可见因特网是科研工作者的有力助手.
作者:陈鹏;李玛琳;杨丽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40只地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腹腔接种副结核杆菌;对照组:20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和死菌(各10只),8个月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组80%(16/20)的地鼠出现肉芽肿性肠炎,而对照组未见肉芽肿性肠炎和溃疡形成.两组肉芽肿性肠炎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利用副结核杆菌接种地鼠,建立了一个模拟克隆病的肉芽肿性肠炎小动物模型.
作者:缪应雷;杜艳;欧阳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探讨长期吸烟对空腹血脂、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在82例健康成人中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长期吸烟对血脂、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及影响程度;并以协方差分析校正其它影响因素后,对比分析长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血脂、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的差异程度.结果:长期吸烟者伴随有糖代谢及脂代谢指标异常变化,并与吸烟程度有显著性相关关系.校正其它可能影响的因素后,吸烟者脂代谢指标的变化表现为:随吸烟程度增加,TC升高,而HDL-c,HLR及Apoa降低,与不吸烟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吸烟也是糖代谢指标FPG,FINS,FCP,CGR及IGRc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影响强度未达到与不吸烟者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程度.结果表明:吸烟是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水平等的影响无关,对脂代谢和糖代谢指标有独立影响的因素,吸烟量与血脂血糖之间的相关性、长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之间的差异均表明了吸烟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不利影响.
作者:王兆禹;吴素芬;张海燕;何宁;罗卫清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