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肺移植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胸部肿瘤诊疗中心进行的6例肺移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8 ~ 60岁,平均(40±12.1)岁.入院首次、术前末次和术后末次随访指标有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单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BMI平均增加(2.4±1.4)kg/m2,体质量平均增加(3.2±1.2) kg,三角肌皮脂厚度平均增加(3.0±0.4) mm,6例患者的前白蛋白、总蛋白以及白蛋白较前分别增加(30.0±10.4)g/L、(15.2±6.4)g/L和(6.4±4.1)g/L.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分别提高(0.2±1.4)mmol/L和(1.4±0.9)mmol/L(P均<0.01).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对患者再用SGA评价其营养状况,提示为营养正常,生活均能自理.结论 对于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重度营养不良,积极的营养支持疗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乔通;王卫香;高培玉;陈静瑜;魏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胃残留量(GRV)阈值设置对ICU行肠内营养(EN)患者的影响,为国内临床开展EN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有关不同GRV阈值设置对ICU行EN患者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终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临床对照试验,共65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GRV阈值≥250 ml组肺炎[比值比(OR)=1.19,95%可信区间(CI)=0.77~1.82,P=0.43]、误吸(OR=1.59,95% CI=0.42~6.03,P=0.50)、呕吐(OR=1.35,95% CI=0.48~3.80,P=0.57)、反流(OR=1.29,95% CI=0.58~2.88,P=0.53)、腹泻(OR=1.36,95% CI=0.87~2.13,P=0.17)等发生率与GRV阈值<250 m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摄入量与其他结局指标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不足或评价指标存在差异的影响未能做M eta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 ICU患者行EN期间GRV阈值≥250 ml与<250 ml相比,对EN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但在EN摄入量方面,GRV阈值≥250 ml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周松;王建宁;詹梦梅;黄秋霞;查丽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关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与结直肠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性研究文献.对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肠道清洁率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共12篇随机对照文献纳人本研究,总共617例患者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使用肠内营养作为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有308例患者,使用机械性肠道准备作为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有309例患者,结果 显示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具有与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相似的肠道清洁率(OR=1.54,95% CI=0.98 ~ 2.41,P=0.06)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WMD=-8.14,95% CI=-18.25 ~2.07,P=0.12),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淋巴细胞(WMD=0.19,95% CI=0.06~0.32,P<0.01)、前白蛋白(WMD=20.16,95%CI=15.77~20.54,P<0.01)、白蛋白(WMD=2.60,95% CI=1.69~3.51,P<0.01)、血红蛋白(WMD=7.18,95% CI=3.61 ~ 10.75,P<0.01)、转铁蛋白(WMD=0.29,95% CI=0.12~0.47,P<0.01)的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18,95% CI=0.11±0.28,P<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以提高术后淋巴细胞、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抢;杨汐茵;孙元水;王峰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住院的患者351例(HFrEF组).分析其与对照组营养状态的差异.中位随访时间606d后,共108例患者全因死亡.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rEF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rEF组患者的BMI[(22.71±3.95) kg/m2比(24.23±3.66) kg/m2,t=4.331,P=0.000]、总胆固醇[(3.81±0.99) mmol/L比(4.03±0.96)mmol/L,t=2.638,P=0.009]、白蛋白[(38.18±5.03) g/L比(40.18±6.12) g/L,t=3.874,P=0.000]、前白蛋白[(187.67±61.83) mg/L比(211.94±65.44) mg/L,t=3.937,P=0.000]均较低.低BMI组死亡49例,高BMI组死亡36例,低BMI组死亡率(36.0%)明显高于高BMI组(22.4%) (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年龄为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BMI<22 kg/m2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干体质量时的BMI可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作者:巩昕;朱琛颖;于萍;奚晓玲;胡昊;曹建红;范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肌少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并发症及生存率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肌少症49例(42.2%).肌少症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增加(所有并发症:59.2%比38.8%,x2=4.714,P=0.030;Clavien-Dindo Ⅲ级及以上:26.5%比10.4%,x2=5.130,P=0.024),术后恢复时间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延长[(17.33±6.54)d比(13.46±9.32)d,P=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总生存率:风险比=2.285,95% CI=1.521~ 3.431;无复发生存率:风险比=2.167,95% CI=1.445~3.248).结论 肌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合并肌少症的患者不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也显著下降.
作者:曹勤;丁佑铭;陈孟荣;汪斌;陈晓燕;赵凯亮;陈辰;戈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搜索关于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非随机对照试验,截止时间到2016年9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4个随机对照试验与12个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共计2 828例患者,其中ERAS组1 401例,对照组1 4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住院时间缩短(SMD=-0.36,95% CI=-0.44±-0.28,P<0.05),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减少(RR=0.61,95% CI=0.51~0.73,P<0.05).但两组胰漏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再入院率、再手术率、总体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AS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涛;俞亮;范顺利;潘飞;张栋;贺强;郎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和研究组(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d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浆D-乳酸和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I-FABP)和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第3天后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TNF-α:(107.77±19.79) μg/L比(151.76±21.65) μg/L,P=0.01;IL-6:(76.85±7.15) μg/L比(105.27±10.12) μg/L,P=0.01];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和I-FABP表达降低[D-乳酸:(69.81±6.32) μg/L比(89.80±8.75)μg/L,P=0.03;I-FABP:(40.81±6.73) μg/L比(56.60±8.58)μg/L,P=0.01];研究组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蛋白表达在干预7d后降低[(13.63±2.53) μg/L比(19.12±3.00) μg/L,P=0.02].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在第14天GCS评分(9.74± 0.76比8.44±0.53,P=0.04)、APACHE Ⅱ评分(14.67±1.37比17.53±1.47,P=0.03)和住院天数[(19.37±2.27)d比(25.42±2.61)d,P=0.01]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抑制伤后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程度,减少神经元损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祥荣;王翠娥;谢宝缘;朱蓉蓉;刘金霞;黄天造;胡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糖波动是反映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糖脆性增加,血液透析本身也会干扰糖稳态,增加控制血糖波动的难度.本文主要综述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原因,血糖波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危害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作者:郑华;马莹;陈丽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继发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评估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特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评估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血糖特点及相应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作者:李嘉佩;李乃适;赵维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理营养素主要包括常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肠道微生态制剂和核苷酸,随着一些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人们对药理营养素的应用趋于谨慎.神经重症患者其病理生理特点包括了综合ICU内患者的特点和特异的神经损害,因此药理营养素的应用有其独特性,本文对近几年此类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刘笑玎;马百涛;魏俊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腔内心电图作为一种定位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领域,尤其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确定,并被验证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帮助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法,本文从PICC尖端位置的常见定位方法、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的原理、有效性、优越性、局限性等方面,就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进行综述.
作者:吴文芳;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探索影响营养状态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117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初治局部晚期(Ⅲ~ⅣB)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化疗.根据放疗过程中是否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营养疗法组,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T0)、放疗中(T1)、放疗后(T2)营养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同一时期的营养状态.再根据体质量下降是否超过5%,将全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体质量下降≤5%)和营养不足组(体质量下降>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体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11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全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免疫预后指数均显著恶化(T2比T0,T1比T0,均P<0.001).而同一时期,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的体质量、白蛋白、前白蛋白、营养免疫预后指数均无差异(P均>0.05),但营养支持组的放疗总时间较对照组短(45.8d比46.0d,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Ⅲ度是营养受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3.232,P=0.021;95% CI=1.198~8.820);前白蛋白下降>15%的患者出现营养受损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值比=2.442,P=0.041;95% CI=1.036~5.757).结论 放射性黏膜炎≥Ⅲ度可进一步加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营养受损的程度,前白蛋白下降>15%与体质量下降具有明显相关性,目前现有的营养支持并不能够改善放疗过程中患者营养受损的状态.
作者:李佩静;李凯新;金厅;黄爽;陈晓钟;陈明;胡巧英;陈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公式预测及分人体成分测定仪估测的静息能量消耗(REE)与间接测热法测量的REE差异.方法 招募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健康志愿者,使用代谢车测定REE,并同时使用人体成分测定仪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推算REE;将上述结果与WHO推荐的Schofield公式和Harris-Benedict (H-B)公式推测的REE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健康受试者30名,其中男性12名,平均年龄(37.8±7.4)岁(25~46岁).女性18例,平均年龄(40.4±7.8)岁(26~52岁).男性REE实测值为(1 848.33±155.01) kcal/d,与体质分析仪推算的结果和Schofield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H-B公式计算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女性REE实测值为(1 294.44±134.23) kcal/d,与其他3种方法推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2、0.031、0.002).代谢车实测的REE在男性中与体质量(P=0.033)和体脂百分数(P=0.036)有相关性,在女性中与身高和骨骼肌总量相关(P=0.003).结论 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健康中青年女性选择代谢车间接测热法直接测定REE会更加准确,而在男性中除了间接测热法之外,还可以考虑使用WHO-Schofield公式与人体成分测定仪来预测REE值.
作者:谢海雁;于康;安奇志;姜鸿;李冬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检后采用个体化随访模式(HCFS)对≥75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体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 定点连续选取规律于北京协和医院年度体检、采用纸质体检报告行体检反馈,年龄≥7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全部患者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行年度体检(基线体检),继续原方案对对照组反馈,研究组则以个体化随访方式进行体检反馈.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全部患者再次(第2次)年度体检,对比患者体检时血糖水平及体质质量状况.结果 基线体检时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体质指数(BMI)无差异,第2次体检时研究组HbA1c水平和BMI低于对照组[(7.17±0.58)%比(7.44±0.72)%,P=0.027;(24.3±3.8)kg/m2比(25.0±4.2) kg/m2,P=0.049];两组空腹血糖和腰围无差异.结论 体检后进行个体化随访,采用联合纸质体检报告和当面或电话提醒的方式进行体检反馈,更有利于≥75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长期稳定和理想体质量的维持.健康体检后体检反馈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作者:李娅;焦力;李乃适;王振捷;姜鸿;于康;李冬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调查国内医院儿科营养学工作现状,了解我国儿童营养学科建设和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为促进儿科临床营养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设计和制定调查问卷,以学组成员所在的45家医院的营养科室为对象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临床营养支持团队概况、营养科从业人员配备、营养科从业人员资质及管理、临床营养支持的实施、营养支持相关工具/技术应用、质量控制管理机构、营养科/临床营养科科室重点制度、工作流程等8个维度.数据录入采用双人Excel,并采用SPSS 16.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家医院包括40家三甲医院、4家三级医院、1家二甲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共25家(55.6%),综合医院共20家(44.4%).所有医院按中国地理区域分布划分,华东地区所占医院多,共13家(28.9%);东北区分布医院少,共3家(6.7%).32家(71.1%)医院设立专门的医院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团队带头人的专业/亚专业以小儿消化和临床营养为主.39家(86.7%)医院从事营养工作的医师为主治以上(含主治),38家(84.4%)三级医院科主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9家(86.7%)医院具有营养门诊,42家(93.3%)有健康营养咨询服务/宣教;40家(88.9%)有营养会诊,25家单位(55.6%)营养医师独立查房,27家单位(60%)营养师随专业组查房.营养不良筛查工具以儿童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和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为主,营养状态评估以应用标准差比值法和百分位法为主.所有45家医院中,大部分都已完善营养科/临床营养科重点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结论 三级医院儿科临床营养工作开展较好,大部分已建立营养支持小组,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多样,各项制度相对规范,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作者:林慧佳;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肌肉组织中泛素(Ub)表达与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102例胃癌和53例腹腔良性疾病患者腹直肌中U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 mRNA表达较腹腔良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4.10±1.04比3.17±0.32,t=7.386,P=0.000);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蛋白表达较腹腔良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0.151±0.058比0.084±0.046,t=7.275,P=0.000);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 mRNA表达升高与患者体质量丢失、体质量指数、营养预后指数、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有关(x2分别为11.780、6.557、11.849、15.742、8.360,P分别为0.001、0.010、0.001、0.000、0.004);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mRNA表达升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Borrmann分型无关(x2分别为0.038、1.978、0.486、1.483,P分别为0.774、0.160、0.486、0.223),而与胃癌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x2分别为11.260、9.362、20.517,P分别为0.004、0.002、0.000).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x2=5.775,P=0.016).结论 胃癌患者腹直肌中Ub mRNA和蛋白表达较非肿瘤患者明显升高,且Ub mRNA表达升高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有关,Ub可能在癌性恶液质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章国良;罗钧刚;孙元水;方孙阳;陈福森;唐智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水肿、炎症反应和自噬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10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创伤性颅脑损伤组(TBI组)、TBI+谷氨酰胺处理组(TBI+GLN组)、TBI+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组(TBI+3-MA组)、TBI+谷氨酰胺+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A组(TBI+GLN+3-MA组).分别于伤后1、3、7、14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干湿重法检测损伤区脑组织脑水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l和IL-4浓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损伤去脑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其余4组脑水含量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升高,血清炎症因子、脑组织中LC3-Ⅱ和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0.00);与TBI组比较,TBI+GLN组脑水含量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57.71±9.69) pg/ml比(83.37±12.81) pg/ml,P=0.01]和IL-1[(39.46±8.60) pg/ml比(69.04±10.48) pg/ml,P=0.00]降低,抗炎因子IL-4明显增高[(68.72±11.18) pg/ml比(35.75±8.40) pg/ml,P=0.04].TBI+GLN组自噬相关因子LC3-Ⅱ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TBI+GLN组比较,TBI+GLN+3-MA组神经功能损害、脑水肿和炎症反应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谷氨酰胺能通过抑制中枢性炎症反应,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改善伤后神经功能行为,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颅脑损伤后自噬反应.
作者:蔡晓祯;黄建辉;曾海文;王雪娟;丁志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乌鲁木齐地区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规范本地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标准.评价本地区汉族妊娠妇女碘营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规律,为妊娠妇女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随机抽取3 731例妊娠妇女,其中孕早期1 206例,孕中期1 125例、孕晚期1 40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0例,分析各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应用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期部分孕妇尿碘水平.结果 妊娠各期和正常非妊娠妇女血清中的FT3、FT4及TSH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血清甲状腺浓度分别为:FT3:(4.64±1.15)、(4.36±0.89)、(3.89±0.92)、(5.24±0.65) pmol/L;FT4:(16.49±2.78)、(15.06±3.76)、(12.38±1.65)、(17.56±1.12) pmol/L;TSH:(1.98±0.65)、(2.43±0.83)、(3.15±1.25)、(2.13±0.75) mU/L.随着孕周天数的增加,血清FT3和FT4水平逐渐降低,血清TSH值逐渐升高.血清甲状腺激素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P2.5和P97.5参考值分别为:FT3:3.24~7.58、3.16~5.47、3.05~4.28 pmol/L;FT4:13.36~22.58、12.04~ 19.77、12.78~20.03 pmol/L;TSH:0.24~3.78、0.51 ~3.91、0.55~4.55 mU/L.TGAb、TPOAb中位数在妊娠早期相对较低,中期和晚期持续增高,妊娠各期抗体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7、0.04).对照组、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5.78、198.25、175.36、141.24μg/L,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妊娠妇女的尿碘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血清中的TSH、FT3、FT4、TGAb和TPOAb随尿碘水平变化明显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碘营养状况与孕期密切相关,血清中的TSH异常主要分布在妊娠中晚期、FT3和FT4及甲状腺抗体异常主要分布在妊娠早期,碘缺乏则主要在妊娠晚期,建议妊娠各期实施甲状腺功能和尿碘检测.
作者:卢雪玲;阿丽娅·吉力力;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营养药师审核肠外营养液处方具体实践模式.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肠外营养处方的审核,主要从营养液药物稳定性、药学合理性及营养支持个体化三层面逐层深入展开.结果 临床营养药师总结形成的肠外营养液处方“三个层面”的审核方法.结论 临床药师针对肠外营养处方液处方“三个层面”审核可以确保肠外营养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发挥其临床营养支持中的药师的具体作用.
作者:王锐;宋燕青;赵健琦;李雪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体和新生儿之间的菌群交换.从胎儿分娩至儿童期,肠道菌群经历着一个动态的变迁.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分娩方式、婴儿喂养方式、抗生素的使用是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变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蓉;秦环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与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CV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CVC组30例和Power PICC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液体流速及细胞植入时间.结果 在置管时间[(18.47±4.44) min比(14.43±1.72) min,t=3.719,P<0.001]、并发症[6.67%(2/30)比30% (9/30),x2=48.445,P=0.002]及流速方面CVC组和Power PI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穿刺成功率及干细胞植入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wer PICC置管时间优于CVC,置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VC,流速及细胞植入时间均能满足移植过程需要,可以取代CVC应用于血液病移植治疗.
作者:王静;张莹;姜利利;付嫱;毕研杰;赵若辛;白慧敏;周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在化疗、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重症监护病房[1]等需要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应用广泛[2].PICC因具有留置时间长(留置时间可达1年)[3]解决了静脉输液通道建立难题,深受广大护士的欢迎.PICC置管操作一般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护士操作,经上肢外周静脉穿刺置入PICC,使导管尖端放置到上腔静脉的下1/3处.PICC置管应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有PICC置管相对禁忌证,比如外周静脉出现血栓、上肢肌肉强直痉挛、上肢长骨骨折及静脉直径过小等.此类患者一般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期限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为2周到1个月,使用期限满后拔管,并再次穿刺置管.频繁行中心静脉穿刺,这不仅增加了患者身体的痛苦,还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对医务人员来说承担了相关的医疗风险.经颈内静脉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颈内静脉穿刺,置入PICC,并通过皮下隧道将导管从锁骨下胸壁皮肤引出,在外观上如同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置管.我院一患者应用经颈内静脉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解决了该患者静脉输液通道建立困难的问题.
作者:黄志有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