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抢;杨汐茵;孙元水;王峰勇
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搜索关于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与非随机对照试验,截止时间到2016年9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4个随机对照试验与12个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共计2 828例患者,其中ERAS组1 401例,对照组1 4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住院时间缩短(SMD=-0.36,95% CI=-0.44±-0.28,P<0.05),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减少(RR=0.61,95% CI=0.51~0.73,P<0.05).但两组胰漏发生率、胆漏发生率、再入院率、再手术率、总体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AS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张涛;俞亮;范顺利;潘飞;张栋;贺强;郎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和研究组(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d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浆D-乳酸和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I-FABP)和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第3天后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TNF-α:(107.77±19.79) μg/L比(151.76±21.65) μg/L,P=0.01;IL-6:(76.85±7.15) μg/L比(105.27±10.12) μg/L,P=0.01];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和I-FABP表达降低[D-乳酸:(69.81±6.32) μg/L比(89.80±8.75)μg/L,P=0.03;I-FABP:(40.81±6.73) μg/L比(56.60±8.58)μg/L,P=0.01];研究组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蛋白表达在干预7d后降低[(13.63±2.53) μg/L比(19.12±3.00) μg/L,P=0.02].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在第14天GCS评分(9.74± 0.76比8.44±0.53,P=0.04)、APACHE Ⅱ评分(14.67±1.37比17.53±1.47,P=0.03)和住院天数[(19.37±2.27)d比(25.42±2.61)d,P=0.01]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抑制伤后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程度,减少神经元损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祥荣;王翠娥;谢宝缘;朱蓉蓉;刘金霞;黄天造;胡伟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肌少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6例患者的并发症及生存率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中,肌少症49例(42.2%).肌少症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增加(所有并发症:59.2%比38.8%,x2=4.714,P=0.030;Clavien-Dindo Ⅲ级及以上:26.5%比10.4%,x2=5.130,P=0.024),术后恢复时间较非肌少症组显著延长[(17.33±6.54)d比(13.46±9.32)d,P=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降低的危险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是术后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降低的危险因素(总生存率:风险比=2.285,95% CI=1.521~ 3.431;无复发生存率:风险比=2.167,95% CI=1.445~3.248).结论 肌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合并肌少症的患者不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也显著下降.
作者:曹勤;丁佑铭;陈孟荣;汪斌;陈晓燕;赵凯亮;陈辰;戈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胃残留量(GRV)阈值设置对ICU行肠内营养(EN)患者的影响,为国内临床开展EN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 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有关不同GRV阈值设置对ICU行EN患者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终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临床对照试验,共65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GRV阈值≥250 ml组肺炎[比值比(OR)=1.19,95%可信区间(CI)=0.77~1.82,P=0.43]、误吸(OR=1.59,95% CI=0.42~6.03,P=0.50)、呕吐(OR=1.35,95% CI=0.48~3.80,P=0.57)、反流(OR=1.29,95% CI=0.58~2.88,P=0.53)、腹泻(OR=1.36,95% CI=0.87~2.13,P=0.17)等发生率与GRV阈值<250 ml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营养摄入量与其他结局指标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不足或评价指标存在差异的影响未能做M eta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结论 ICU患者行EN期间GRV阈值≥250 ml与<250 ml相比,对EN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但在EN摄入量方面,GRV阈值≥250 ml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周松;王建宁;詹梦梅;黄秋霞;查丽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关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与结直肠癌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性研究文献.对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肠道清洁率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共12篇随机对照文献纳人本研究,总共617例患者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使用肠内营养作为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有308例患者,使用机械性肠道准备作为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有309例患者,结果 显示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具有与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相似的肠道清洁率(OR=1.54,95% CI=0.98 ~ 2.41,P=0.06)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WMD=-8.14,95% CI=-18.25 ~2.07,P=0.12),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淋巴细胞(WMD=0.19,95% CI=0.06~0.32,P<0.01)、前白蛋白(WMD=20.16,95%CI=15.77~20.54,P<0.01)、白蛋白(WMD=2.60,95% CI=1.69~3.51,P<0.01)、血红蛋白(WMD=7.18,95% CI=3.61 ~ 10.75,P<0.01)、转铁蛋白(WMD=0.29,95% CI=0.12~0.47,P<0.01)的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18,95% CI=0.11±0.28,P<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以提高术后淋巴细胞、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抢;杨汐茵;孙元水;王峰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继发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评估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糖特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评估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血糖特点及相应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综述.
作者:李嘉佩;李乃适;赵维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腔内心电图作为一种定位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领域,尤其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确定,并被验证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为了帮助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法,本文从PICC尖端位置的常见定位方法、腔内心电图定位法的原理、有效性、优越性、局限性等方面,就腔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进行综述.
作者:吴文芳;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肺移植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胸部肿瘤诊疗中心进行的6例肺移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8 ~ 60岁,平均(40±12.1)岁.入院首次、术前末次和术后末次随访指标有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状况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单肺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BMI平均增加(2.4±1.4)kg/m2,体质量平均增加(3.2±1.2) kg,三角肌皮脂厚度平均增加(3.0±0.4) mm,6例患者的前白蛋白、总蛋白以及白蛋白较前分别增加(30.0±10.4)g/L、(15.2±6.4)g/L和(6.4±4.1)g/L.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分别提高(0.2±1.4)mmol/L和(1.4±0.9)mmol/L(P均<0.01).术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对患者再用SGA评价其营养状况,提示为营养正常,生活均能自理.结论 对于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重度营养不良,积极的营养支持疗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乔通;王卫香;高培玉;陈静瑜;魏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其对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住院的患者351例(HFrEF组).分析其与对照组营养状态的差异.中位随访时间606d后,共108例患者全因死亡.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rEF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rEF组患者的BMI[(22.71±3.95) kg/m2比(24.23±3.66) kg/m2,t=4.331,P=0.000]、总胆固醇[(3.81±0.99) mmol/L比(4.03±0.96)mmol/L,t=2.638,P=0.009]、白蛋白[(38.18±5.03) g/L比(40.18±6.12) g/L,t=3.874,P=0.000]、前白蛋白[(187.67±61.83) mg/L比(211.94±65.44) mg/L,t=3.937,P=0.000]均较低.低BMI组死亡49例,高BMI组死亡36例,低BMI组死亡率(36.0%)明显高于高BMI组(22.4%) (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年龄为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BMI<22 kg/m2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干体质量时的BMI可反映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作者:巩昕;朱琛颖;于萍;奚晓玲;胡昊;曹建红;范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血糖波动是反映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终末期肾病患者血糖脆性增加,血液透析本身也会干扰糖稳态,增加控制血糖波动的难度.本文主要综述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原因,血糖波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危害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作者:郑华;马莹;陈丽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药理营养素主要包括常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肠道微生态制剂和核苷酸,随着一些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人们对药理营养素的应用趋于谨慎.神经重症患者其病理生理特点包括了综合ICU内患者的特点和特异的神经损害,因此药理营养素的应用有其独特性,本文对近几年此类研究加以综述.
作者:刘笑玎;马百涛;魏俊吉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