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杀虫剂,包括醚菊酯、苄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20种农药,因其杀虫谱广且效果好而被广泛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在蔬菜、果树害虫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已成为我国使用量大的农药种类之一,但是由于使用面积大、应用范围广、接触人群多、生物毒性强、高残留且具有富集性及难以降解等特殊性质,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也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其导致的中毒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谷物、水果、蔬菜等食品中残留的低浓度农药进入人体所造成的慢性和亚慢性毒性问题.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中明确规定了拟除虫菊酯类各种农药的残留限量要求,其中蔬菜中的MRL低至0.5mg/kg;欧盟也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定为农产品中不得检出的农药品种.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灵敏度呈现出越来越严格的趋势,这意味着对国内检测方法的技术水平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熊雅婷;邢维维;白莲英;潘爱珍;吴益清;玄兵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产量大的国家之一,作为餐桌上的佳肴,伴随水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水产品的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消毒剂、重金属及饲料中的农药和兽药残留,其中,兽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为避免水产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必不可少.
作者:李云;陈笑笑;王伟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建立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同时测定桂皮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以MWCNTs、PSA和MgSO4净化,离心、过滤后经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种有机磷农药在0.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标回收率为78.3%~105.2%,相对标准偏差(n=5)为1.6%~9.2%,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0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检测成本低,能满足桂皮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作者:李达;户庆云;张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通过对二氧化硫吸收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三乙醇胺和甲醛的对比及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了一种无汞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优检测条件,为食品中亚硫酸盐监督管理和现场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雪;王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研究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下(12℃、20℃、28℃、36℃、44℃)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情况,并对小麦粉的温度与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为小麦粉贮藏期间真菌危害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不同温度小麦粉中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先快速升高,后基本保持不变.贮藏时间相同时,黄曲霉生长量和黄曲霉毒素积累量随小麦粉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粉贮藏温度与黄曲霉生长量及黄曲霉毒素积累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作者:陆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是了解市售玉米制品和坚果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方法为结合免疫亲和样品前处理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市售玉米制品、坚果制品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检测了25份市售玉米制品和24份坚果制品,结果显示,其中玉米制品的阳性率为36%,坚果制品中未检出.结论得出,目前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污染程度虽不高,但由于黄曲霉毒素的强烈致癌作用,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孟之航;郁倩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以及自身营养的补充,而乳制品作为一种良好的营养补充食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过去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以及消费习惯等原因,乳制品被看作一种特殊营养品,仅供一些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食用,如婴儿、病人、体弱者.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乳制品已由特殊营养品转变为大众化营养食品,不仅如此,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乳制品还深受90后年轻人的青睐.实际上,功能性是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功能性乳制品作为普通食品功能化的先锋,将极大推动食品行业的发展.
作者:杨海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亚洲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展(Vitafoods Asia)是亚洲为数不多的致力于营养保健功能性食品饮料及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展会之一,第七届亚洲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展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办,并于2017年9月25日谢幕,这也是该展首次亮相新加坡.此次展会迎来了62个国家共计5067名业界专业人士(较2016年增加了113%),共同见证了覆盖整个营养保健供应链的全球40个国家260名展商呈现的非凡展览.超过40位世界级行业专家在展会中分享了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业内观众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者:亚洲国际营养保健食品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自2010年以来,中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豆奶市场也愈发炙手可热.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5年大中华区乳制品市场的总体即饮消费总量达308亿升,其中豆奶和植物蛋白饮品共占据约20%的销售份额.纵观全球市场,2015年全球大豆和植物蛋白类饮料的总消费量约为260亿升,并在近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作者:利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疲软以及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变化使饮料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与其它食品行业相比,饮料行业的增速明显放缓.饮料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降本增效,实现高效、智能、多功能生产?如何开发饮料新品,提高品质,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已不再是某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全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作为饮料行业龙头之一的娃哈哈集团,初心不改,用心运营,以专业视角和眼光,前瞻未来趋势,寻找多元发展路径,坚持智能发展.
作者: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