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影响因子:1.4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32
  • 全年订价:4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骨癌痛形成过程中小鼠脊髓水平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3和5的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骨癌痛形成过程中脊髓水平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3和5(mGluR3和mGluR5)的表达变化.方法:将C3H/HeNCrlVr雄性小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S4、S7、S10、S14、S21组分别为假手术后4d、7d、10d、14d、21d的假手术组;T4、17、T10、T14、T21组分别为接种NC7C 2472纤维肉瘤细胞术后4d、7d、10d、14d、21d的肿瘤组.各组小鼠在相应时间点用热辐射刺激仪测定缩足潜伏期(PWL),随后处死大鼠,取腰膨大脊髓标本,分别应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mGluR3 and 5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PWL值(15.92±1.65 s)相比,肿瘤组小鼠的PWL值(4d:13.24±1.02s;7d:11.30±1.09s;10d:9.12±0.54s;14d:7.79±0.77s;21d:6.36±0.59s)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脊髓组织mGluR 3和5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0.05);而假手术组小鼠的PWL值(4d:13.33±1.44S;7d:11.28±0.61s;10d:15.47±2.46s;14d:15.69±1.98s;21d:15.68±1.68s)仅在术后4d、7d这两个时间点有所降低,并伴有脊髓mGluR 3和5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肿瘤组小鼠PWL值和脊髓mGluR 3和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4d、7d这两个时间点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术后10d、14d、21d时间点肿瘤组小鼠PWL值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假手术组,同时脊髓组织mGluR 3和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在骨癌痛形成过程中脊髓水平mGluR3和5受体激活可能是机体自身调节痛信号转导的机制之一.

    作者:任炳旭;顾小萍;刘成龙;王丹;马正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压氧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影响及有效性.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M组)、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手术组(CCI组)、高压氧预处理组(Pre-H组)与高压氧干预组(Post-H组),对其疼痛行为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re-H组和Post-H组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较CCI组明显升高;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较CCI组明显延长.HBO在热痛模型中显示的作用大子机械痛模型;Pre-H的作用大于Post-H.结论:高压氧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韩光;孟凌新;李璐;姚鹏;崔健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颈源性头痛致痛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曲度、颈椎稳定性及MRI表现等致痛因素.方法:颈源性头痛(CEH)组135例,男性31例,女性104,年龄16.3~69.5岁,平均43.2±19.8岁,应用VAS评分对头痛评估,健康对照组86例;应用Borden法测量颈椎侧片上的曲度;应用椎体角度位移(AD)和水平位移(HD)对颈椎失稳评估.结果:CEH组中颈椎反曲及变直的发生率、C2~3,及C3~4椎体失稳发生率和颈椎后缘骨赘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CEH组患者疼痛程度VAS与C2~3和C3~4,即上位颈椎稳定性相关(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颈椎反曲、变直、C2~3及C~4椎体失稳及颈椎后缘骨赘形成可能是CEH的潜在因素,疼痛越重,上位颈椎失稳越重.

    作者:张颖;李益平;梁宇;马洪喜;王静;杜金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SA引导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9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组(R组)及单纯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组(E组).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近、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每组随机取7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含量,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R组优良率明显高于E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人,治疗后升高,第16天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热凝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LDH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有升高趋势,近、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韩丽丽;杨晓秋;刘小男;宋云;刘茂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巴喷丁配合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我科至2009年以来,运用口服加巴喷丁配合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药物不良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经神经专科医师作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诊断按国际头痛学会200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人选标准为:(1)初次发病的患者;(2)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排除标准为:(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头颅CT或MRI检查除外颅内占位、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等;(2)头面部外伤;(3)颅内感染;(4)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颞下颁关节紊乱;(5)肾功能不全;(6)血液病;(7)妊娠者.根据以上标准,人选病例40例,男22例,女18例,发病年龄为22-89岁.

    作者:郭艳萍;谌河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臭氧水灌洗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病变特点为软骨面的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关节腔内充满炎症介质,造成患者膝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KOA常规治疗方法为口服药物、关节腔冲洗、激素注射、玻璃酸纳注射、关节功能锻炼等,但伴有糖尿病等并发症的KOA患者影响了关节腔激素的使用.

    作者:周哲峰;杜建龙;吴纯西;包梅芳;陆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于2000年7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周伶;李荣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ZV)再次复发引起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水疱出现前后皮肤烧灼样剧烈疼痛.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后以水疱干涸、结痂脱落留有淡红斑或色素沉着而治愈,但疼痛可持续到皮疹消退后2~3个月或更久.

    作者:齐庆岭;王洪印;杨金利;李仲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阿米替林治疗伴有或不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的疗效比较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其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危害身体健康.偏头痛的治疗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阿米替林为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药物之一,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其在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与不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的疗效比较未见系统报道.我院神经内科应用阿米替林治疗偏头痛间的疗效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强;岳社军;强增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第一疼痛和第二疼痛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疼痛分为第一疼痛和第二疼痛.第一疼痛表现为短暂、尖锐并且有良好的定位感;而第二疼痛表现为灼痛、持续时间长并且无明显的定位感.两种疼痛信号分别通过快速传导的有髓Aδ纤维和慢速传导的无髓C纤维传导.根据激光刺激分别选择性刺激这两种纤维,利用脑电图、功能磁共振等神经影像学手段,探索人体大脑疼痛认知的研究结果显示:丘脑、第二躯体感觉中枢、脑岛中部、扣带回与第一和第二疼痛都相关.而脑岛前部和脑区BA32/8/6只与第二疼痛相关.这种功能解剖上的差异,不仅与这两种疼痛均受注意力的影响相关,而且解释了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下表现出相反的镇痛作用.以上研究将为临床上疼痛治疗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作者:肖伟波;张强;张晔;张德仁;秋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软组织损害性病变的红外热成像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红外热像(ITI)表现.方法:选择符合LDH诊断的患者55例,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其下部躯干及下肢的IT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例的ITI腰骶部均表现为腰椎部菱形区高温区增大,呈长条形红色或深红色片状高温或小团状高温,与突出侧符合.其中26例(47.3%)并发腰肌筋膜炎者表现为腰椎旁片状高温向旁边延伸.15例(27.3%)的患肢ITI表现LDH标准图谱,为患肢异常低温区与突出侧神经支配皮肤区符合.40例(72.7%)的患肢温度没有显著降低,其中19例温度升高与下降同时并存(34.5%),12例温度接近正常(21.8%),9例温度升高(16.4%).诊断为患肢合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24例(43.6%),合并骨关节炎(OA)5例(9.1%),有MPS与OA并存6例(10.9%),静脉曲张1例(1.8%),皮肤陈旧性疤痕2例(3.6%),原因不明2例(3.6%).结论:LDH患者合并有腰部软组织损害性病变时,ITI出现不典型红外热图像.

    作者:宫庆娟;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薄存菊;罗秀英;刘少颜;陈惠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选择性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随访疗效分析

    目的:应用选择性血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3例,采用选择股骨头供血动脉3级分支插管,较大剂量药物灌注扩张血管、辅以关节外骨骼肌松解术治疗.用VAS疼痛评分表进行测分评价,49例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7.6月.采取自身对照方法,用VAS评价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影象学变化.结果:32/49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患肢活动范围改善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14例髋部疼痛完全消失.X线分析,19例骨密度增加;CT发现17例囊性变周围出现骨钙化;骨扫描发现14例患侧同位素浓集下降.结论:选择性大剂量药物灌注辅以骨骼肌松解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谦;王福根;王刚;侯京山;江亿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周炎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患者接受此治疗,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曲安奈德40mg,2%盐酸利多卡因5ml.治疗前进行VAS评分和Constant &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7~14天内复查.失访4例,完成全部评定29例.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脱落病例按意向性治疗处理.结果:肩周炎经过超声引导下注射药物治疗后,VAS由治疗前的6.8±1.9降低到治疗后的VAS 3.5±2.3(P<0.01);Constant &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由治疗前33.7±12.0提高到治疗后45.2±12.2(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作者:毕胜;李军;罗渝昆;王月香;王福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37例银质针导热疗法组,34例封闭加微波治疗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周,两组患者膝痛均有缓解(P<0.05),但3月后封闭加微波治疗组膝痛总有效率为64.7%,银质针导热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3.8%;6个月后封闭加微波治疗组膝痛总有效率为67.5%,银质针导热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1.8%,治疗组从3个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叶刚;董章利;马余鸿;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100例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慢性重度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远期疗效.方法:从1980年10月至2005年12月施行颈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且资料完整的病例为入选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出100例.按照疼痛六点行为评分法(BRS-6)进行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以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5~15年,平均5年8个月,优良率为95%.术后BRS-6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由术前4.3分降到术后1.4分,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慢性重度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患者,经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行选择性椎管外软组织松解手术,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董宏然;王全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骨关节炎膝前痛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和关节清理术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因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而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一组为清理组:单纯行关节腔清理术;另一组为清理松解组:采用关节腔清理术,同时在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膝关节术前和术后疼痛和功能评定采用WOMAC评分.术后随访一年.结果:WOMAC疼痛评分术前清理组和清理松解组分别为6.21±2.41和6.32±2.27,术后3月时分别为4.12±2.38和3.78±2.57;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WOMAC功能评分术前清理组和清理松解组分别为6.04±2.18和6.03±2.21,术后3月时分别为4.52±1.98和4.11±2.2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WOMAC疼痛和功能评分清理松解组效果略优于清理组(P<0.05).术后12月WOMAC评分则和3月相似,没有显著进一步改善.除清理松解组中1例出现关节腔积血外,术后随访没有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髌骨外侧支持带的松解能有效缓解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

    作者:王思群;黄钢勇;俞永林;夏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软组织疼痛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期专题论坛收录的6篇论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当今软组织疼痛研究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重点内容突出慢性关节痛病的诊治进展.人体软组织痛病是慢性疼痛性疾病中常见而又难治的临床病症,自20世纪70年代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问世以来,人们对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将脊柱源性疼痛与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视为颈腰椎管内外两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发病因素.

    作者:王福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遗传药理学

    能有效缓解疼痛且副作用可以耐受的镇痛药剂量在不同个体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即使在那些疼痛类型和强度都明显相似的患者中也是如此.影响剂量需求的因素来自遗传、环境,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图1).环境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合并症和同时用药.遗传因素则与镇痛药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调节相关.

    作者:郭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