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国际刊号:1006-9852
  • 国内刊号:11-3741/R
  • 影响因子:1.45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32
  • 全年订价:4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2期文献
  • 脊柱内镜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腰椎疾患失败病例 分析及其防治策略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失败原因并探索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经我院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房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2319例,其中男1433例,女886例,平均年龄43.44±16.43岁.统计并分析所有未能顺利完成日间手术模式下脊柱内镜治疗的原因.结果:185例(8%)病人未能于住院当日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包括入院后术前再评估不适合行日间诊疗71例(38.4%)、术后不适合出院102例(55.1%)、以及术后出院3周内再入院12例(6.5%).结论:脊柱内镜日间手术模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不仅具备脊柱内镜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可有效降低医疗花费,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总体疗效满意.术前仔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强化无菌观念以及不断提高手术技能等均可有效减少治疗失败的发生.

    作者:辛志军;郑国权;张西峰;黄鹏;张雪松;陆宁;王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治疗 非典型性牙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再摄取抑制剂治疗非典型性牙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2例非典型性牙痛病人接受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度洛西汀或文拉法辛)治疗后1周、2周、1月、2月末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22例非典型性牙痛病人中12例接受度洛西汀、10例接受文拉法辛治疗.治疗1周末NRS、HAMD及HAMA评分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2周、1月、2月末进一步降低(P<0.01),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结论: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对非典型性牙痛病人的疼痛和抑郁焦虑的状态有明显改善的作用.

    作者:张欣泽;申颖;孟岚;王涛;罗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疼痛病人参与式音乐治疗结合放松训练的 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病人参与式音乐治疗结合放松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9月在我科收治的慢性疼痛病人80例,根据房间分组,1~3号房间为观察组,4~6号房间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疼痛科常规治疗及护理上,给予感受式音乐治疗;观察组给予参与式音乐治疗结合放松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P=0.0069)、SAS(P=0.0004)、SDS(P=0.0001)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参与式音乐治疗结合放松训练应用于慢性疼痛病人的治疗中,能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刘伟红;李冰;孙永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T引导下单次脉冲射频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 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CT引导下选择性三叉神经单次脉冲射频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头面部PHN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神经阻滞治疗组(A组);脉冲射频治疗组(B组).A组在给予加巴喷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受累三叉神经分支相应实施眶上、上颌、下颌神经及局部痛域皮下阻滞治疗;B组在给予加巴喷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受累三叉神经分支相应实施CT引导下眶上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第3天、3月和12月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疗程完成后3月和12月各组治疗显效率均达60%以上,A组和B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例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选择性三叉神经单次脉冲射频是治疗头面部PHN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但临床效果不优于神经阻滞治疗.

    作者:王志剑;赵勇;廖云华;曹新添;魏建梅;张学学;张达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加巴喷丁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阿片 耐受指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alignant neuropathic pain,NP)病人阿片耐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兰大二院宁养院所收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晚期癌痛病人361例,病例筛选用《IDpian》量表.所选病例基本理想镇痛,即疼痛数字评分法<3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且治疗周期>90天.其中阿片联合加巴喷丁者259例,单用阿片者102例.加巴喷丁用法:逐日加量至明显起效后维持剂量,大剂量3600 mg/day(2~3次/天).吗啡用法按《NCCN癌痛治疗指南》,依次进行癌痛评估、剂量滴定、维持剂量、调整剂量.观察两组的阿片耐受指数、背景痛、爆发痛、吗啡用药分布及加巴喷丁用药分布.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阿片联合加巴喷丁组平均阿片耐受指数均数明显较单用阿片组低,前者3.67±0.86,后者4.23±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大剂量阿片例数明显较单用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背景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爆发痛联合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加巴喷丁能明显降低神经病理性癌痛者阿片耐受指数,预示加巴喷丁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明确的辅助镇痛作用,并能明显减少阿片用量,降低费用.但联合用药相对于单用阿片并不能明确降低背景痛程度.联合加巴喷丁能明显降低病人爆发痛次数.

    作者:薛钧;刘晶煜;李文娟;陈梅林;朱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颈部疼痛与偏头痛关系的观察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部疼痛与偏头痛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因头痛首次就诊于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病人,先进行颈部疼痛的问卷调查,而后由头痛专家进行诊断.结果:在310例头痛病人中,195例(63%)头痛同时有颈部疼痛发作,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试行版)》标准,其中诊断偏头痛的高达77%,大部分病人因颈部疼痛进行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45%病人进行了颈部放射影像学检查.多元分析显示,低教育水平、无偏头痛先兆、头痛累及头后部是偏头痛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大部分合并颈部疼痛发作的头痛病人为偏头痛病人,误诊将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并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此类病人.

    作者:陈东平;侯淑红;潘丽英;陈衍贵;张志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脉冲式注射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 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常导致剧烈疼痛,约30%的病人有中度疼痛,60%有重度疼痛 [1].同时TKA术后需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持续被动运动等训练),但康复训练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股四头肌痉挛,不仅会造成病人身心痛苦,甚至会影响到术后功能锻练以及假体关节的效果.

    作者:王翔锋;刘威;罗慧琴;卢希;林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双通道套叠椎板间内镜术式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是临床上常见病,DLSS常引起病人腰腿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影响病人的正常工作及生活 [1].临床上多采用后路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但对者身体的损伤较为严重,术后恢复不易,易产生脊柱不稳和腰部顽固性疼痛等不良反应 [2].且新研究发现,经开放椎板切除减压术后的 DLSS病人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3].后路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手术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技术的出现,使得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获得满意的 DLSS微创治疗临床疗效,但是由于该技术对手术医师的手术经验和微创潜质要求较高,不少医院开展该技术遇到困难而放弃 [4].近年来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虽然椎间孔镜通过水介质操作,镜下解剖结构清晰等优点,但椎间孔镜由于自身通道较细,难以处理复杂的腰椎管狭窄症 [5].

    作者:张建军;丁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模式与传 统住院模式的对比

    近年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的临床应用已日趋成熟,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及相应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也在传统开放手术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已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1],现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精确、微创、全身影响小、病人恢复快的特点,可使病人术后即刻缓解痛苦、下地行走甚至工作,非常符合现代人快节奏、高效率生活特点的要求 [2].日间手术模式是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倡导在一至二个工作日内安排病人的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病人不在医院过夜,日间手术早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模式.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其局麻、微创等特点可使病人在极短时间内解除痛苦,恢复或接近恢复到正常状态 [2],符合日间手术模式基本要求,但脊柱内镜日间手术模式在国内尚未大规模开展.我院自2009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住院部及日间门诊手术中心同时采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住院部采用传统住院模式,日间门诊采用日间手术模式,本文将对两种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杜羽;朱泽兴;张雷鸣;刘彦康;袁恒;张西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脊髓和背根经节电刺激在疼痛领域的 临床现状及展望

    疼痛在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是作为继呼吸、心率、血压、脉博之后的第五大生命指征,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医学界已将其作为一大类疾病来加以研究.NP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造成的疼痛综合征,是临床疼痛病症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病理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目前,对NP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物理治疗等,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往往只能暂时性地缓解疼痛.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目前治疗NP的有效措施之一,其具有安全、可逆性和可调节性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当今临床疼痛领域里一项重要镇痛技术.除传统SCS外,近年新型SCS电刺激模式(高频SCS和Burst-SCS)和背根神经节电刺激被应用于临床,其镇痛效果明显提高.本文重点回顾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电刺激疗法治疗NP的现状,为临床上优化NP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刚;余海洋;肖宵;孙毓;李坚;贺石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难治性心绞痛

    慢性难治性心绞痛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往往无法控制病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胸痛,脊髓电刺激是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治疗神经痛和血管源性疼痛的可靠手段,而且越来越多的心绞痛病人可以通过脊髓电刺激来控制疼痛及缓解症状,本文对脊髓电刺激治疗心绞痛做以下综述.

    作者:刘妍;宋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HCN通道调控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 研究进展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HCN)通道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通过调控痛觉相关神经元的突触传入和电活动,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HCN通道对痛觉相关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加以综述,以期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彭斯聪;张达颖;柳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识别癌痛病人中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关于癌性神经 病理性疼痛的专家共识和诊断标准的建立

    1.前言癌痛病人常常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 NP),当合并NP时,病人往往对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效果反应不佳,而需要增加辅助药物协同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国际疼痛学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提出NP定义,以及IASP特别兴趣组(IASP NeuPSIG)有关的NP诊断标准有助于NP的诊断,但这一定义在癌痛合并NP的人群中,是否适用尚有待商榷.病人报告结果(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是指使用合理有效的评估工具对癌症病人的疼痛和其他症状进行筛查,PRO可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工作.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该调查研究对癌性NP的诊断和分类达成专家共识,尤其是NeuPSIG提出的NP诊断标准在癌症病人中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同时揭示PRO用于NP筛查的可行性.

    作者:闫伟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持续性疼痛引起舔舐反应的神经通路

    面对伤害性刺激时,动物和人会表现出两种类型的反应.第一种反应是防止或限制伤害的反射性防御行为,这类反应常见的例子是当手触碰高温物体时会快速缩回.当反射性防御反应无法防止组织损伤时(例如,手指被烧伤),由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疼痛会引起第二种反应,即应对反应, 例如轻舔或抚摸伤处来缓解疼痛.

    作者:付苏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