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3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54-8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2014年7期文献
  •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将体验式教学引入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以提升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较早职业定位,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探讨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林广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体胚胎学概要信息化教学模式初探

    介绍人体胚胎学概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本次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一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主动探究,充分发展;二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感受成功的快乐和提高职业素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作者:黄嫦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高职高专院校“1+2m”人才培养模式下诊断学教学改革探索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在“1+2m”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诊断学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功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问题连续体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物学教学时,以问题连续体为框架设计课堂教学,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基于问题连续体理论设计的课堂,可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何伟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组合式—案例—导学”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探索“组合式—案例—导学”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及对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判断与心理指导的能力,是在教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作者:周媛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团队合作教学法在药品营销课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在药品营销课程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完成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

    作者:施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细胞的各种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主动转运与新陈代谢、遗传、负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主动转运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作者:杨志伟;黄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语教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同时使用两种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影响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包括教师素质、教材、授课方式及考试方式等.笔者从实践中探索适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眼科学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卜曙旸;徐国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消除怠教情绪活跃德育课堂

    多种原因导致中职德育课教师怠教情绪明显.消除怠教情绪的方法:(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重树职业信心,提高自我价值认同度;(2)紧追教改步伐,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倡教育创新;(3)挖掘职业幸福感,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作者:茅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病案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将病案引入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病案引导教学内容,以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小君;孙娜;王艳蕾;李树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职化学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对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正在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本文着重探讨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几种形式,即通过优美形象展示美,通过语言艺术表达美,通过感性材料感受美,通过化学实验体现美.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作者:滕春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

    针对高职生在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表现出的明显滞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学习质量不理想总结教学经验,就如何保证病理学教学质量作相关探讨.

    作者:童小华;刘建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类比教学法在妇产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学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及生化等各方面知识,有很多抽象、难理解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类比教学法,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化生疏为熟悉,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郭雯雯;胡子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BS结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BS结合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50名学生随机分为CBS结合PBL教学组和阶段法教学组,分别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出科考试.结果 出科考试结果显示,CBS结合PBL教学组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阶段法教学组(P<0.01).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CBS结合PBL教学法能加深临床教学印象,活跃教学气氛,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学思维方式.结论 CBS结合PBL教学法对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海燕;汤杰;张谊;杨佩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波谱解析课程的教学思路

    针对药学类高职高专院校波谱解析课程教学现状,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总结出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思路并进行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母乳喂养”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用口头语言表述某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交流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我校2013年组织了说课比赛,要求教师准备45分钟的授课内容,在15分钟内进行说课.这次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幻灯片的制作水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教学能力,而且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将先进的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推广,为青年教师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笔者以“母乳喂养”为教学内容,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和说教学反思7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阐述.

    作者:李启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体化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化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校2012级检验专业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46人)和对照班(44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对两班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验技能操作考核并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班理论考试、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班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班.结论 一体化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姚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由课文《我很重要》的引入语引起的思考

    分析课文《我很重要》的配套教参书中创设的引入语不符合现实课堂的原因,提出一个适合该篇课文的引入语.

    作者:岑子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探讨

    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学生座谈、开设化学讲座、成立科研兴趣小组等,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黄统辉;刘玲;安琳;刘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县医院门诊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县医院门诊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学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该院2012年7-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 742张门诊处方中,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10 297张,占45.28%;在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居首位;抗菌药物一联使用占38.55%,二联使用占43.50%,三联使用占17.96%.结论 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辛雅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毕业实习护生法律意识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即将迈入工作岗位的实习护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12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毕业实习护生法律意识普遍较弱.结论 学校要和实习医院加强协作,促进护生提高法律意识.

    作者:颜玲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定西市2776名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已婚女职工妇科病发病情况,探讨妇科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 776名已婚妇女的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查出妇科病1 887例,占67.98%.检出率高的为阴道炎,占46.94%;其次为慢性宫颈炎,占36.13%;第三是慢性盆腔炎,占6.27%.结论 定西市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患病率较高.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已婚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实施预防保健措施,开展普查普治工作,有效控制患病率,进一步提高已婚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曹小燕;蒋彩云;吉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契合点的调查研究

    以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为例,基于该专业及美容行业现状,对行业基本情况、人才需求情况及校企双方合作之初的利益诉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到校企双方实现合作的3个契合点.

    作者:崔爱惠;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校药剂专业近5年毕业生调查报告

    对我校2007-2011届药剂专业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就毕业生工作单位、专业对口情况以及对母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研,为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朱昭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0-2012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频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特点及应用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促进麻醉药品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10-2012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使用量逐年上升,3年来吗啡制剂使用金额和使用频度一直位居首位,随着骨科及创伤显微外科手术量的增加,芬太尼及舒芬太尼注射液逐步得到应用.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吗啡口服制剂为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作者:张蕾;侯志萍;李万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庆阳市初中女生青春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庆阳市初中女生青春期教育现状和干预对策.方法 通过对庆阳市3所中学的1 230名初中女生开展青春期性知识问卷调查,对受教育前和受教育后的女生青春期性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通过开展座谈、书信交流等活动反馈学生的教育成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效果.结果 受教育前初中女生青春期性知识知晓率较低,与教育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青春期性知识大多来自于网络和书籍;初中女生青春期性知识的需求很迫切.结论 庆阳市初中女生青春期性知识匮乏,对青春期性知识需求迫切.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参与,初中女生青春期教育.

    作者:黎云;刘变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载脂蛋白M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人群载脂蛋白M(ApoM)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1)应用ABC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浆ApoM含量.(2)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3个民族人群的血浆ApoM含量与TG、TC均呈显著负相关.(2)汉族人群ApoM含量明显低于苗族和布依族人群,TC含量明显高于苗族和布依族人群.结论 ApoM含量改变影响脂质代谢,血浆ApoM含量降低使TG、TC水平升高.

    作者:王晓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对近年发表的关于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的医学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2000-2012年发表的文献,对与TBL教学法有关的医学论文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 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渐多,且主要应用于理论知识授课,教学对象以本科及以上学生为主.结论TBL教学法适用于我国医学教育,但存在对学生分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评价不全面问题,需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魏红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本科生手机成瘾提供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福建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共445名),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率为7.00%;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专业、年级、手机使用自控力、课外活动参与度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主流群体,其手机成瘾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学校有必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汤优佳;黄玉丽;李凡;华建英;林礼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德教育与麻醉学临床教学相结合的几点体会

    开展医德教育,可结合麻醉学临床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规教育和责任心教育.

    作者:杜学柯;廖品琥;潘灵辉;黄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物理学素材库的建设与实践

    尝试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引入素材库建设,结合章节内容,设计与医学相结合的素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川;胡贵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文献抄读和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神经病学是一门建立在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上,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的临床医学.刚进入临床的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在病史采集归纳、病例逻辑推理、病情轻重缓急处理等方面有很多不足.为此,我们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将文献抄读和病例讨论引入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丰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学科交叉的医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依托基础学科的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构建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新模式,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邱磊;张俊平;胡振林;丁力;陆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

    在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确定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的6项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构建“平台+板块+模块”的课程体系,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作者:谭静;曾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教改形势下提高医学院校实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

    实验教师是医学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体,其教学能力关系到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实验教师工作现状,就实验教师适应教改形势、提高教学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王晓楠;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类高职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思考

    探讨目前中医药类高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指出搞好课程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建好校内实验实训场地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强调应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做好专业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

    作者:刘丽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医学院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业的理想信念问题研究

    针对高职医学院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就业的理想信念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对策:(1)重视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2)加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3)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设绿色通道,解决其后顾之忧,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4)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作者:宋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创新能力培养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创新能力这一问题,提出引入国内外先进的临床创新经验,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采用多种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

    作者:马俊青;王琰玲;王林;徐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医学英语口译能力培养研究

    中外医学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快的步伐使得大量的医学论文、医学相关内容在多语言特别是英语平台上准确的翻译和表达非常重要.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突出了医学特色,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口译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为医学方向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基于实践的教学思路和理念,能够促使学生的翻译能力、文化差异识别能力和语用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杨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强专科层次医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

    医学专科教育具有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特殊要求.同时,由于学制短、学生课业负担重,加强人文教育必须另辟蹊径:研究开发医学人文课程,合理确定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人文知识培训,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结合专业教育特点,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人文教育;拓展教育载体,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

    作者:崔明辰;熊均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当代医学大师人文精神解读

    在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模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当代医学大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这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宝藏.挖掘整理当代医学大师的人文精神,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学类专科层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

    从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专业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出发,分析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可实现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赢.

    作者:孙双姣;肖小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创业技术孵育平台建设初探

    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现有的实验平台,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构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创业技术孵育平台.通过该技术孵育平台,对有意创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掌握创业的核心技术,拓宽学生创业眼界,开阔创业思路,有助于医学生创业成功.

    作者:王爱梅;陈亚奇;李弋;王卫娜;薛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试论中职卫校多元化职业指导

    本文对中职卫校学生全程式、多元化的职业指导进行探讨.

    作者:陈玉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一师多生、一生多师”与疏远的师生关系

    学生时代的“恩师”中,真正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的为数不多,且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被学生遗忘.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发现,“一师多生、一生多师”格局是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挖掘教育生命潜质

    名师不应该止步于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而应抵御各种名利的诱惑,追求再成长,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作者:梁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国家级卫生类中职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6月,我校被确立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级卫生类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将建设3个重点专业和两个特色项目.本文以特色项目之一——传统医学标本馆和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为例,阐述特色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振清;张石在;张晓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容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各级各类美容机构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现象.人才流失率高、中高端人才招聘难、薪酬低、工作强度大以及工作氛围不佳是造成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人才培养新举措.

    作者:郝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职学校医学基础课“双师型”教师培养之思考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医学基础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人才来源单一、临床知识缺乏,专业实践方式少、实践能力缺失等问题,提出采取的措施:完善制度,制订培训计划;改革固化的人才来源模式,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拓展专业实践领域,鼓励自我提升;扩大校企合作办学规模.

    作者:程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配方奶粉中克雷伯菌选择性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 为提高配方奶粉中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效率,研制专门用于克雷伯菌分离培养的选择性培养基.方法 依据克雷伯菌生化特性,研制成改良麦康凯(MACI)培养基,观察克雷伯菌及其他乳糖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菌落在MACI平板、SS平板、麦康凯(MAC)平板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GA)平板上的生长特点;用产酸克雷伯菌(ATCC13182)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10031)检测MACI培养基的生长率和低检出限.结果 克雷伯菌在MACI平板上形成独特的红色菌落,而其他肠杆菌为无色菌落;肺炎克雷伯菌(ATCC10031)和产酸克雷伯菌(ATCC13182)在MACI培养基上的生长率分别为0.936 6和0.898 8;低检出限均为40 cfu/g.结论 MACI可作为分离克雷伯菌的理想选择性培养基.

    作者:胡萍;魏琳琳;王新华;余大为;许小红;翟育忠;刘爱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放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探索

    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巧妙布局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就放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进行探索.

    作者:肖方竹;黄波;李乐;唐艳;何淑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救医学模拟训练在我校的发展及应用

    我校开展急救医学模拟训练研究活动,研发多项切合实际需要的训练项目,拓展急救医学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和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学习兴趣.通过强化技能训练可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薛娣;侯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南亚留学生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体会

    结合南亚留学生特点及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经验,从实验教材准备、教师自身准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4方面进行总结,以提高医用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0-2012年在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实习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Seminar教学法和讲座式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显示:Seminar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自学能力、写作能力等,能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发展.结论 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黄阳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外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 探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外科实践教学模式.方法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9年起实施外科实践教学改革,明确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外科实践教学定位,进行递进式课程设计,设置了合理紧凑的教学环节,采用内外结合式教学形式,教、学、做一体化式教学方法,多站式外科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结果 学生外科实践能力提高明显,就业率提升,岗位适应力增强,获得用人单位好评.结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施外科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岗位对医学人才的新要求.

    作者:方家选;唐年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生物制药上、下游技术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在生物技术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施基于生物制药上、下游技术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期为生物技术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姚庆收;张秀丽;秦加阳;王跃嗣;张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西藏医学生实践教学管理探索

    通过总结西藏医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探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途径.实践证明,加强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实践教学的系统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几个要素.

    作者:泽仁拉姆;陈瑞华;付强;普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分别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并对比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佳;何光志;范万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基于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的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依据教育教学规律,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校厂一体化的实训车间,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适应了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俊涛;邢志霞;王文宝;郭留城;李传俊;杨宇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中两种按压止血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两种不同按压方法的止血效果,寻找佳按压止血方法.方法 选择我校实习结束并返校的两个护理班学生,一班采用大拇指与穿刺血管平行按压止血一分钟,二班采用大拇指与穿刺血管垂直按压止血一分钟,在其他输液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两种按压止血方法的效果.结果 大拇指与穿刺血管平行按压止血有效率为96.00%,大拇指与穿刺血管垂直按压止血有效率为81.2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拇指与穿刺血管平行按压止血效果更好,应在护理实训教学和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彭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理学开放性实验的研究与探讨

    为充分发挥学生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实践能力,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本文从开放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方法、教学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作者:杨光;马建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监测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变化,了解乳腺癌患者骨髓抑制和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2例已确诊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Ret)及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进行监测.结果 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Ret与IRF于化疗后第3天明显下降,于化疗后第14天开始回升,第21天基本恢复至化疗前水平,化疗前后各参数变化差异显著(P<0.05).结论 Ret、IRF可作为反映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变化的早期指标.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制无菌纱布宽带固定输液针头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处于极度躁动状态下产妇的静脉输液针头的佳固定方法.方法 选取临床上1 200例分娩时需静脉输液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0例,常规使用一次性输液贴及一次性手术贴固定输液针头;观察组600例,使用自制无菌纱布宽带固定输液针头.观察两组输液时固定针头所需时间,滑针次数,拔针时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自制无菌纱布宽带固定输液针头的观察组,无一例因固定不牢而使针头滑出血管外,拔针时疼痛轻,无皮肤过敏现象.结论 自制无菌纱布宽带固定输液针头较一次性手术贴固定更牢固,实用、耐用、经济,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姚林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0例甘露醇静脉滴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温度与甘露醇静脉滴注致静脉炎发生率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药物温度时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药物温度低者(<20℃)静脉炎发率高于药物温度高者(30℃~37℃),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药物温度与静脉炎发生率相关性较大,应引起重视,预防静脉炎发生.

    作者:李小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刺络拔罐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刺络拔罐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刺络拔罐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加用羧甲司坦片治疗,疗程均为14 d.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络拔罐配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能明显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力争;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孕期心理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 对出生缺陷儿母亲进行回顾性调查,开展妇女孕期心理(精神)状况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 母亲孕期心理(精神)异常会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性.母亲孕期心理(精神)异常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Apgar评分降低.结论 妇女孕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情绪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王永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放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4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20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及6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组)的TSGF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且恶性肿瘤组患者放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TSGF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放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艳霞;陈涛;陈莉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联合用于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5例临床确诊的PCI患者进行BAEP及VEP检查.结果 PCI患者VEP异常率为47.6%,BAEP异常率为67.6%,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AEP和VEP联合应用能提高阳性诊断率.

    作者:周丽雅;张毅;韦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贴脐疗法配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贴脐疗法配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采用贴脐疗法配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使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贴脐疗法配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见效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辛颖;索有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目的 探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对其透析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72例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结果 大多数患者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周到细致的护理及饮食指导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十分重要.

    作者:陈红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8例全口义齿修复失败原因探讨

    牙列缺失是口腔修复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口义齿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医师的技术、经验不同,技师制作工艺上的缺陷以及患者的自身条件与适应能力不同等原因均可能导致复诊,甚至个别义齿需重新制作.为降低复诊率及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率,笔者收集了2008-2012年我院口腔科接诊的全口义齿修复后复诊及重新制作的28例患者资料,对其失败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提高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质量

    通过分析药物应用护理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探讨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冯否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岗前护理技能培训实施效果初探

    目的 探讨在护理临床实习基地实施岗前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和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240人,研究组(120人)在护理临床实习基地接受岗前技能培训后进入实习,对照组(120人)直接进入病房按照传统带教方法实习.通过理论、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比较两组实习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评价较好,带教教师对研究组学生的评价较高.结论 在护理临床实习基地实施岗前技能培训,可以搭建由护理理论知识向护理实践过渡的桥梁,实现资源的大化利用,加快学生角色转换,全面提升实习质量,使其满足临床护理岗位需要.

    作者:邵英杰;韩炜;李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技能大赛前学生的心理调适

    护理技能大赛不仅是参赛学生技术、战术、技能的竞争,也是心理状态的较量.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参赛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顾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儿科护理进行4次学生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学生的校内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89.5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87.5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89.58%的学生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采用该教学法.结论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可行、有效,能够实现教学主体的成功转换,有利于教学相长.

    作者:曾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湖北省统一护理技能高考考试结果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对2013年湖北省统一护理技能操作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对中职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 对2013年参加湖北省统一护理技能操作考试的661名中职毕业生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结果 专业技能应知考试及格率仅为32.38%,不及格率达到67.62%;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考试(共3个项目6个操作)及格率均在96%以上,总评成绩及格率为98.44%,不及格率为1.56%.结论 重视技能高考,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提高考试通过率.

    作者:燕雪琴;吴望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对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探索出适合高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

    作者:杨菊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高职护生特点探析

    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同时开办中职和高职教育,常常使用同一套师资进行教学和管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多个层面分析当前中高职护生的特点,从而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夏明红;胡春光;夏瑾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校院协同创新提升临床护理科研与管理水平

    通过动态调研区域护理事业发展现状,将科学发展观引入临床护理教育与科研,深化校院合作,与临床护理工作者协同创新,探索临床护理科研与管理的组织构建,以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郭果毅;易淳;余庆皋;陈丹;吴元清;谭进;蔡景红;罗利萍;任玉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转变教育理念构建“学为主体”的护理技能教学模式

    护理学基础是连接各临床课程的桥梁,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基础,在整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技能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技能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和其他临床课程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构建“学为主体”的护理技能教学模式是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的有益尝试.

    作者:刘会玲;徐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情景模拟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通过情景模拟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理解、消化和吸收,探讨情景模拟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1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号奇偶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使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应积极推广.

    作者:邱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DREEM量表在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采用英国丹地大学开发的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量表)了解生理学教学现状,探索在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中如何改善生理学教学环境,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作者:边慧;杨媛;边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改革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林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改革探索

    目的 探索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CLEN)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改革方法.方法 将护生分成改革前组(甲组)和改革后组(乙组),甲组所有核心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均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安排在实习前;乙组所有核心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均模拟CLEN,考试时间安排在CLEN前.另外,将三年制高职学生作为A组,五年一贯制学生作为B组.对比分析甲、乙两组以及A、B两组学生CLEN通过率差异.结果 乙组CLEN通过率明显高于甲组(P<0.01),A组CLEN通过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以CLEN为导向的考试改革有助于高职护生通过CLEN,但如何以CLEN为导向,引导相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荣俊;周晓隆;孙美兰;李卫民;项青云;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形成性考核在医学理论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23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考核,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考核,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形成性考核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形成性考核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地发挥反馈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远智;张雷;徐晓明;王婵;张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改革研究

    依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需求,围绕“考什么”“怎么考”“综合素质如何评价”等进行研究,构建切合学生实际的“理实一体化”考试与评价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符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探讨

    以高职护生管理工作为切入点,分析护生特点,探讨高职护理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的优劣势,提出建议,以提高护生管理工作效果.

    作者:张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职学校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我国中职学校的招生门槛普遍降低,学困生呈现增多的趋势,教育者应积极寻找和研究新的教育对策,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的使命.

    作者:王秀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评价

    目的 评估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方法 采用试卷分析软件对我校170名高职护生的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34~93分,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难度为0.7,区分度为0.61.结论 本套试卷质量良好,难度适中,区分度高;客观题比例较大,考试成绩可以信赖,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作者:覃继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下降、对学生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课堂管理不严等问题,提出齐抓共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管理队伍素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

    作者:顾世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态体检在健康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阐述动态体检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等疾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出动态体检对于减缓患者疾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科学养生与健康》的创新特征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医疗卫生人才,而养生保健师资和教材缺乏,医学生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贫乏,防病保健能力亟待提高.《科学养生与健康》从教学内容、创作形式与手法、教学方式和教材质量方面进行科技创新,获得河南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濮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作者:张志贤;罗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护用药理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念,针对护用药理学教学,从确定课程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学习情境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作者:王雁梅;任京力;赫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厌学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辅导员运用归因训练、认知疗法、自信心训练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转变认知观念,缓解较严重的厌学情绪,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成绩提高.

    作者:赵燕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