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4-6852
  • 国内刊号:62-1204/R
  • 影响因子:0.98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甘肃
  • 语言:中文
  • 邮发:54-78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西部中医药杂志   2002年03期文献
  •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9例分析

    自1997年1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小结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进行性损害,多数是不可逆的,治疗比较困难,预后较差,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6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作者:丘惠燕;阮庭仁;梁桂仪;洪钦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治疗总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4以来,采用牵引、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伯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小结

    笔者自1992年至今接诊大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较典型且资料完整的230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鄢卫平;赵燕;杨小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牛膝蠲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24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80年以来,采用自拟牛膝蠲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2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方平;赵伟东;张俊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肋软骨炎21例报告

    肋软骨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患之一,是指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的无菌性炎症.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劳损或外伤有关.

    作者:蔡余力;张兴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肾活血汤治疗黄褐斑60例小结

    笔者自1997年5月至1999年12月期间,用益肾活血汤治疗女性面部黄褐斑60例,并与用维生素治疗的25例进行对照,现小结如下.

    作者:毛旻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消痔灵注射硬化结合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混合痔1000例总结

    1临床资料本组1000例,男性645例,女性355例;年龄23~71岁;病程1~40年.多个静脉曲张性混合痔541例,占54.1%;环状混合痔459例,占45.9%.

    作者:甄熙奎;左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薰洗治疗跟痛症30例小结

    笔者从1999年至今,采用中药薰洗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军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味养阴益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体会

    笔者近年来以加味养阴益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翎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芳香化湿药为主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少食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脉濡滑等证.

    作者:姚志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一书,原为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而设.笔者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作者:王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皮痹治验1例

    吴某,女,36岁,2000年7月17日来诊.患者面部及全身皮肤黎黑、发硬,关节活动不灵,手指不能握,下颌关节酸痛不能咬合,全身疼痛,活动受限,疲乏无力,纳差,吞咽困难,恶寒,口干欲饮,腹胀,舌质红,苔白,脉沉细.

    作者:张晓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解热镇痛药致精神障碍1例治验

    笔者在临症中,偶遇因服解热镇痛药引起精神障碍患者1人,经用小桂白汤治疗获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浚;王永睿;王永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仁汤治疗胆道术后并发症验案

    随着胆道手术的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除西药对症处理外,本人用三仁汤治疗胆道术后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王多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泽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近况

    泽泻又名水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芒(<典术>)、及泻(<别录>)、禹孙(<纲目>)、天鹅蛋、天秃(<药物资料汇编>),为多年生沼生植物,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

    作者:瞿佐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且价格昂贵,因此,寻求新的、符合国情的有效方法仍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方面存在着很大潜力.

    作者:柴可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近5年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和炎症刺激时,肝脏内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弥漫性过度增生、沉积的病理过程[1];是肝硬变的早期和必经阶段,25%~40%发展为肝硬变[2].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对足月分娩之产妇催产引产作用概述

    对足月分娩之产妇利用各种医疗措施,选择佳时机协助催产、引产,可降低母婴病死率.据报道,近20年来一些国家择期引产率有上升趋势,而同时期围产死亡率逐年下降,针灸疗法作为一种使用简便有效而无副作用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证实确有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文献作一论述.

    作者:刘红菊;邓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女性,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我国SLE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据报道西药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及其所致的免疫抑制状态已跃居SLE死因的第一位[1].

    作者:赵文杰;谌莉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短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疗效分析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门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关于它的治法临床报道很多,本人旨在寻找一种疗效好,见效快,而且病人感觉痛苦小,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试谈前臂不同体位对经穴定位的影响之我见

    针灸教学和临床中,在描述经络循行路线及腧穴位置时,采用的方位概念,是以一定的体位为前提规定的.

    作者:贾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三山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67例报告

    子宫肌瘤为妇科疑难病之一.笔者自1992年至2001年,应用自拟三山消癥汤治疗子宫肌瘤6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成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带下病临床辨治体会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带下病的虚实辨治,疗效颇佳,现略述拙见,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作者:陈丽英;韩引堂;李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00例总结

    我科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用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尚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贾翠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抑抗助孕膏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70例临床观察

    由抗精子抗体或内膜抗体阳性所致的不孕症归为免疫性不孕.西药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中药抑抗助孕膏治疗该病7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庆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化瘀消癖胶囊治疗乳腺腺病和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258例临床总结

    乳腺腺病是乳腺结构不良的一个发展过程,乳房纤维囊性增生症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的晚期阶段,是成年女性的多发病.笔者应用我院自制化瘀消癖胶囊治疗此类患者2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荣;龚兵;陈菊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不孕症36例小结

    张崇仁副主任医师学验俱丰,特别对治疗不孕症有其独到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张老治疗的不孕症36例小结如下.

    作者:高栋;杨成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行气散结活血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30例小结

    乳腺增生病是成年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用自拟行气散结活血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30例,并与乳核散结片治疗30例做对照观察,结果行气散结活血汤对乳腺小叶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后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消障灵胶囊制备工艺和质控标准的研究

    消障灵胶囊为我院眼科科研方,具有益气涵晶,养肝明目之功效.主治老年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兼青光眼.

    作者:丁毅;谈宣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99年2月至2000年11月,我们选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60例,并与消心痛治疗的30例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海;陈景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胥受天主任医师痛经从脾论治经验拾零

    痛经是指妇人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则疼痛难忍的病症.我院妇科胥受天主任医师对痛经病多从脾胃论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郝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志林临证特色撷英

    高志林老师崇尚经典,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古.遵仲景之竣平,叶氏之清灵.审证求因,经方治用,不避时方,临证重视四诊合参和脏腑辨证,强调辨证和辨病相结合,遣方用药贵乎精和轻而善于化裁,创新而自成体系是其风格.

    作者:崔爱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2例小结

    我院中医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万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6例临床观察

    自1993~2001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萌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部骨折69例分析

    自1997年2月至1999年3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踝部骨折69例,其中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25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8例,手法复位小夹板加石膏外固定6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思胜;聂存平;周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体会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又称kikuchi病、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等.由于西医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1例于下.

    作者:樊彩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报道

    产后尿潴留为产后常见并发症,自1996年以来笔者以针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率腊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论《内经》经络的诊断及针刺手法

    本文归纳了<内经>经络之望色、切脉,内脏病变在经络循行的特定部位以及经络腧穴之反映,来说明经络的诊断作用,并且分述了针刺治疗的手法:进针前手法,进针时手法,进针后之补泻手法.

    作者:许金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肝阳虚证探析

    本文以阴阳普遍存在的法则及藏象学说为依据,从有关肝阳虚的理论依据,肝阳的生理功能,肝阳虚的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阐述了肝阳的生理特点与肝阳不足的辨证论治.

    作者:刘光福;赵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桃核承气汤临床治验举隅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之功.为下焦蓄血而设,但笔者在临床略作加减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举数案如下.

    作者:高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艾灸天枢穴促进腹部手术后肠道排气的护理体会

    腹部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从而使患者早日进食,减少痛苦,是临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艾灸天枢穴,促进肠道排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彦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痔瘘术后晕厥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痔瘘患者对于手术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术后时常有晕厥现象发生,现将痔瘘术后的护理与晕厥的预防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靳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谈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中医自然医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外部自然变化的影响.护理人员亦不例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同样受其影响,而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素质的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作者: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9年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小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病房整体护理刍议

    整体护理是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其先进的护理概念已为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临床实践也证实了整体护理的先进性、可行性.笔者对中医病房如何开展整体护理,将祖国传统医学护理知识与现代先进的整体护理技术相结合,创造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模式,刍议如下.

    作者:李秀云;徐同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四部医典》中的针灸学

    <四部医典>约成书于公元773~783年间,传为考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现刊行本为五世达赖(公元1617~1682年)和第司@桑吉嘉措(公元1653~1705年)执政期间之校订本.

    作者:白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藏药5味金色诃子散治疗胃痉挛20例小结

    笔者近年来应用藏药5味金色诃子散治疗胃痉挛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白树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