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彩娥
肋软骨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患之一,是指发生在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的无菌性炎症.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劳损或外伤有关.
作者:蔡余力;张兴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医自然医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受外部自然变化的影响.护理人员亦不例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同样受其影响,而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素质的人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
作者:王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产后尿潴留为产后常见并发症,自1996年以来笔者以针刺、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产后尿潴留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率腊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自1980年以来,采用自拟牛膝蠲痹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2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方平;赵伟东;张俊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归纳了<内经>经络之望色、切脉,内脏病变在经络循行的特定部位以及经络腧穴之反映,来说明经络的诊断作用,并且分述了针刺治疗的手法:进针前手法,进针时手法,进针后之补泻手法.
作者:许金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又称kikuchi病、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等.由于西医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1例于下.
作者:樊彩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自1992年至今接诊大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较典型且资料完整的230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鄢卫平;赵燕;杨小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4以来,采用牵引、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0例,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伯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从1999年至今,采用中药薰洗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军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应用藏药5味金色诃子散治疗胃痉挛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白树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以阴阳普遍存在的法则及藏象学说为依据,从有关肝阳虚的理论依据,肝阳的生理功能,肝阳虚的病因病机,证治等方面阐述了肝阳的生理特点与肝阳不足的辨证论治.
作者:刘光福;赵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消障灵胶囊为我院眼科科研方,具有益气涵晶,养肝明目之功效.主治老年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兼青光眼.
作者:丁毅;谈宣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脏进行性损害,多数是不可逆的,治疗比较困难,预后较差,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6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作者:丘惠燕;阮庭仁;梁桂仪;洪钦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3~2001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萌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女性,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我国SLE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据报道西药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及其所致的免疫抑制状态已跃居SLE死因的第一位[1].
作者:赵文杰;谌莉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由抗精子抗体或内膜抗体阳性所致的不孕症归为免疫性不孕.西药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中药抑抗助孕膏治疗该病7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庆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腹部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从而使患者早日进食,减少痛苦,是临床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艾灸天枢穴,促进肠道排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彦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之功.为下焦蓄血而设,但笔者在临床略作加减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举数案如下.
作者:高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乳腺增生病是成年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1996年3月至1999年3月用自拟行气散结活血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30例,并与乳核散结片治疗30例做对照观察,结果行气散结活血汤对乳腺小叶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后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泽泻又名水泻、芒芋、鹄泻(<本经>),泽芒(<典术>)、及泻(<别录>)、禹孙(<纲目>)、天鹅蛋、天秃(<药物资料汇编>),为多年生沼生植物,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1].
作者:瞿佐发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