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occlusion,C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它的致盲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膳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我科采用药物与氩激光并辅以中药止血通明合剂治疗本病,经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智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踝关节骨折,由于其受伤部位及治疗要求,常发生关节活动受限、僵硬和疼痛.笔者自1989年10月至2005年7月采用综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治疗踝关节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连福水;林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头痛病因复杂多端,除器质性原因外,临床常见多为功能性头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精神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使一部分成人和青少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压抑、或抑郁、或焦虑,长此以往,便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虽得到缓解,但易复发,个别患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李生棣主任以自拟通窍安神汤治疗该病5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武;李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脚癣俗称脚气,是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中一部分因迁延难愈,复感邪毒造成脚癣急性感染,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故重视本病的治疗,探索其病因病机是必要的.笔者以清热解毒,祛湿活血为原则,自拟脚癣消炎汤外洗治疗脚癣急性感染患者106例,兹报告如下:
作者:刘琨;吴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笔者多年来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者,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笔者临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49岁以下16例,50~60岁4例,61例以上12例;病程1~7个月,发病部位额部2例,胸腰部26例,上肢2例,下肢2例.均有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E及镇痛药等治疗史.
作者:张智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笔者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胁病、腰痛、头痛等症,效果良好.现举验案3例浅析如下:
作者:师玉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颜面部烧伤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感染及畸形愈合,影响面容.而湿润疗法操作简便,仅依靠湿润疗法中特有的湿润烧伤膏就可完成全部治疗,烧伤部位可在短期内自行修复愈合.而严格的病房管理、探视制度等护理措施是治疗的保证.
作者:江桂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探讨术前和术后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护理与干预,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对近年来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主要从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方面详细作了阐述,为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作者:陈桂林;王嵩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对本省秦艽资源的实地考察,对原植物形态进行调查核实,整理对比,对药材原植物进行鉴别,以纠正混乱品种,进一步对秦艽进行品种纯化.
作者:王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穴位针刺及拔罐、中药内服、穴位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8例.结果:临床痊愈54例(占93.1%),显效3例(占5.2%),好转1例(占1.7%),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针刺配合拔罐、中药内服、穴位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提示早期治疗及不同时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该病满意疗效的关键所在.
作者:杨晓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灸、推罐疗法对65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9例(占60.0%),显效10例(占15.4%),好转16例(占24.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灸、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温萍;李旭方;刘满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5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P<0.01);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有显著下降(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明显下降(P<0.05),尿素氮改善明显(P<0.05),肌酐虽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DN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肌酐、尿素氮.
作者:崔建华;罗会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采用现代先进透皮缓释技术,以民间验方为基础制备平咳霜,观察其对咽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咽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喉结至天突穴部位外涂平咳霜治疗;对照组29例,以传统验方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1%,总有效率为98.3%,多数患者使用7 min后咽痒咳嗽明显减轻;对照组临床完全治愈率为55.2%,总有效率为79.3%.结论:平咳霜穴位给药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柳专红;刘德和;韩旭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5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术前评估及不同方式的治疗,对比分析各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较放、化治疗组高,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该病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石宇雄;曹学伟;刘金文;许少健;苏海涛;黄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补肾固精法结合激素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补肾固精基本方结合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以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尿蛋白定量、血沉、抗ds-DNA抗体水平,改善病情积分,撤减激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固精法与激素合用,可更好地改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母小真;陈湘君;姜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32例该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应用温胆汤随症加减治疗,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愈27例,占83%;好转5例,占17%.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李福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4-2005年我院收治的未行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0人分成2组,每组各15例.全部病人经急诊溶栓术后对照组予补充血容量、纠正低氧、升压、纠治心律失常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发病后1~7 d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变化,并观察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死亡率低,溶栓后1 d、3 d、7 d患者收缩血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尿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有良好的疗效,且起效快.
作者:丁凌;许敏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嘛呢止痛搽剂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组用嘛呢止痛搽剂治疗,对照组用骨友灵搽剂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有效率治疗组达96.5%,对照组76.2%.结论:嘛呢止痛搽剂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可靠.
作者:赵俊喜;王海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配合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3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骨钩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中医早期康复治疗包括传统中医理筋手法、中药熏洗并指导患者主动康复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35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3周.患侧肩部功能恢复情况:优30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无伤口感染、骨不连、钢板弯曲松动、肩锁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骨折固定牢靠,为术后早期康复提供保证,配合中医术后康复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邓宾;伍中庆;吴宇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55例临床没有出现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活血化瘀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4个月监测2组患儿的肾功能、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评价2组出现紫癜性肾损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个月内活血化瘀治疗组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0.71%,而常规治疗组为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作者:何业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骨痹消痛散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骨痹消痛散热敷治疗8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每次30~60 min,1~2次/d.结果:总有效率97.6%.结论:自拟骨痹消痛散热敷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疗效肯定.
作者:张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将7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灌肠,每晚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口服中药盆腔2号方配合抗生素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4%,有效率91.1%;对照组治愈率25.7%,有效率82.8%.2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该病患者进行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46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
作者:于凤英;黄永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慢性盆腔炎发病多于肝脏有关,多由境遇不佳而致肝气不舒,肝经郁滞.治疗时多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法,多以柴胡疏肝散加味调治.
作者:翟翠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ABO血型不合疾病.方法:加强产前监测,对IgG抗A(B)抗体阳性的孕妇,早期即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复方茵陈汤口服至分娩.结果:有效84例,占94.1%.结论:此方法疗效肯定,早期治疗是关键.
作者:张西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止嗽散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方法:对60例小儿咳嗽患者运用止嗽散直肠滴入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止嗽散直肠滴入治疗小儿咳嗽疗效好,恢复快.
作者:侯政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2例髌骨骨折病人运用手术内固定、中药内服、患膝功能锻炼、中药熏洗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97例,占79.5%;好转23例,占18.9%;不愈2例,占1.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好、功能恢复快、后遗症少.
作者:夏贤生;谢庆祥;李贤;黄新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由于净选、切制、炼制过程中常会与铁器接触,造成中药性质改变.所以,含有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生物碱和无机物等成分的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铁器接触,以保证药效.
作者:王慧敏;王东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金匮要略>是早论述辨证论治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广泛,蕴涵深厚.其运用通腑法进行泻热、导滞、逐水.并具体区分燥热、湿热、瘀热、寒积、热积、宿食以及胁下之水、肠间之水、与血互结等与血室之水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理清法明方效药精,直至今日仍对临证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作者:高红霞;张鹏;廖世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道德经>中有着丰富的贵生、养生思想.老子提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在修道上有所作为,他所主张的无为要求人们要像小孩子一样无知无欲.此外,他还提出了调心(包括去欲、主静、守一)和调息等养生的具体要求,并对在社会中进行养生修炼的难度作了充分的估计与预见.
作者:肖太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医英语翻译表现出三种现象,即:西医学术语为中医所用,西方普通语言的应用,汉语拼音的运用.探讨中医翻译应遵循的模式,希望与翻译者共同磋商、探讨.
作者:吉哲;施蕴中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