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炮制过程中Fe3+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王慧敏;王东青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 Fe3+, 中药化学成分, 影响
摘要: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由于净选、切制、炼制过程中常会与铁器接触,造成中药性质改变.所以,含有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生物碱和无机物等成分的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铁器接触,以保证药效.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骨折的综合治疗和护理

    踝关节骨折,由于其受伤部位及治疗要求,常发生关节活动受限、僵硬和疼痛.笔者自1989年10月至2005年7月采用综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治疗踝关节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连福水;林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走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5例报告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灸、推罐疗法对65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9例(占60.0%),显效10例(占15.4%),好转16例(占24.6%),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灸、推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温萍;李旭方;刘满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中有着丰富的贵生、养生思想.老子提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在修道上有所作为,他所主张的无为要求人们要像小孩子一样无知无欲.此外,他还提出了调心(包括去欲、主静、守一)和调息等养生的具体要求,并对在社会中进行养生修炼的难度作了充分的估计与预见.

    作者:肖太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122例小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2例髌骨骨折病人运用手术内固定、中药内服、患膝功能锻炼、中药熏洗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97例,占79.5%;好转23例,占18.9%;不愈2例,占1.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好、功能恢复快、后遗症少.

    作者:夏贤生;谢庆祥;李贤;黄新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慢性盆腔炎治肝浅见

    慢性盆腔炎发病多于肝脏有关,多由境遇不佳而致肝气不舒,肝经郁滞.治疗时多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法,多以柴胡疏肝散加味调治.

    作者:翟翠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湿润疗法治疗颜面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颜面部烧伤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感染及畸形愈合,影响面容.而湿润疗法操作简便,仅依靠湿润疗法中特有的湿润烧伤膏就可完成全部治疗,烧伤部位可在短期内自行修复愈合.而严格的病房管理、探视制度等护理措施是治疗的保证.

    作者:江桂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脚癣消炎汤治疗脚癣急性感染106例报告

    脚癣俗称脚气,是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中一部分因迁延难愈,复感邪毒造成脚癣急性感染,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故重视本病的治疗,探索其病因病机是必要的.笔者以清热解毒,祛湿活血为原则,自拟脚癣消炎汤外洗治疗脚癣急性感染患者106例,兹报告如下:

    作者:刘琨;吴林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拟骨痹消痛散热敷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8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骨痹消痛散外敷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骨痹消痛散热敷治疗84例骨性关节炎患者,每次30~60 min,1~2次/d.结果:总有效率97.6%.结论:自拟骨痹消痛散热敷治疗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疗效肯定.

    作者:张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金匮要略》中通腑泻实法的运用

    <金匮要略>是早论述辨证论治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广泛,蕴涵深厚.其运用通腑法进行泻热、导滞、逐水.并具体区分燥热、湿热、瘀热、寒积、热积、宿食以及胁下之水、肠间之水、与血互结等与血室之水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理清法明方效药精,直至今日仍对临证有相当的指导价值.

    作者:高红霞;张鹏;廖世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平咳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采用现代先进透皮缓释技术,以民间验方为基础制备平咳霜,观察其对咽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咽痒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喉结至天突穴部位外涂平咳霜治疗;对照组29例,以传统验方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1%,总有效率为98.3%,多数患者使用7 min后咽痒咳嗽明显减轻;对照组临床完全治愈率为55.2%,总有效率为79.3%.结论:平咳霜穴位给药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柳专红;刘德和;韩旭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55例临床没有出现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活血化瘀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4个月监测2组患儿的肾功能、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评价2组出现紫癜性肾损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4个月内活血化瘀治疗组的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10.71%,而常规治疗组为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

    作者:何业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5例分析

    目的:观察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将7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灌肠,每晚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35例口服中药盆腔2号方配合抗生素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4%,有效率91.1%;对照组治愈率25.7%,有效率82.8%.2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配合败酱草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可靠.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体会

    笔者多年来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者,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炮制过程中Fe3+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在中药炮制过程中,由于净选、切制、炼制过程中常会与铁器接触,造成中药性质改变.所以,含有有机酸、鞣质、蛋白质、生物碱和无机物等成分的中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铁器接触,以保证药效.

    作者:王慧敏;王东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秦艽及其地方习用品种的原植物鉴别

    通过对本省秦艽资源的实地考察,对原植物形态进行调查核实,整理对比,对药材原植物进行鉴别,以纠正混乱品种,进一步对秦艽进行品种纯化.

    作者:王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癌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5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术前评估及不同方式的治疗,对比分析各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手术组在症状改善方面的总有效率较放、化治疗组高,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强该病的术前评估与治疗方式的选择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石宇雄;曹学伟;刘金文;许少健;苏海涛;黄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4-2005年我院收治的未行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0人分成2组,每组各15例.全部病人经急诊溶栓术后对照组予补充血容量、纠正低氧、升压、纠治心律失常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发病后1~7 d加用生脉注射液,动态观察变化,并观察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死亡率低,溶栓后1 d、3 d、7 d患者收缩血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尿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有良好的疗效,且起效快.

    作者:丁凌;许敏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自拟通窍安神汤治疗血管紧张性头痛54例体会

    头痛病因复杂多端,除器质性原因外,临床常见多为功能性头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精神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使一部分成人和青少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压抑、或抑郁、或焦虑,长此以往,便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虽得到缓解,但易复发,个别患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李生棣主任以自拟通窍安神汤治疗该病5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永武;李立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该病患者进行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46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

    作者:于凤英;黄永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止血通明合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occlusion,C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它的致盲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膳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本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我科采用药物与氩激光并辅以中药止血通明合剂治疗本病,经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智慧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