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钢板固定常见的手术失误为钉位不当[1-3],其中又以钉位偏高或偏低为常见.
作者:张斌;李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1997-01~2004-01应用带血管肌瓣手术修补治疗食管破裂7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张辉;杜晓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于1995-05~2002-12共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2 290例,出现眶内并发症15例,对其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尹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了解临床日常工作中ELISA法检测HBsAg误诊情况,笔者对2001~2003年河南周口地区无偿献血者23 845份血清标本,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分别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平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俊杰;王海涛;张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瘦素(Leptin)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它可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从而调节脂肪代谢.
作者:呼金田;栗军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1-10~2003-10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83例,按时间前后分为前6 a为Ⅰ组、后6 a为Ⅱ组,发病年龄23~42岁,平均32.4岁;肌瘤直径(0.5~10.0) cm不等,单发性肌瘤57例,多发性肌瘤26例.
作者:樊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微血管病性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和发热.
作者:李志英;张东辉;李敬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2001~2003年我院因鼻部外伤患者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张会林;刘明;王浩;崔文郁;纪盛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传统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新型抗精神病药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都有较好的疗效,但人们要求药物不但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尽可能地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2].
作者:路光辉;高丽红;任清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2001-03~2002-05共收治急性嵌顿痔56例,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富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产气剂在胃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吕忠敏;姜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探讨脑出血后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及意义,对我院2000-05~2003-10住院的脑出血78例和健康人35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皮质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刘书田;李会芝;孙旭红;张桂芬;宋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以往资料显示,对可疑前列腺癌者,首选前列腺穿刺,待病理确诊后需要明确分期时再行MRI检查,穿刺后局部出血影响术前准确临床分期[1].
作者:赵新求;刘伟英;陈宇东;王领军;李昱;王强;郭旭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因子替代疗法治疗血友病出血202例,疗效显著,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美玲;海秋英;张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2003-03~2003-12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生殖道感染进行治疗,以探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作者:周宇瑛;陈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用贝那普力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春;袁海兰;林淑珍;唐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自1980-01~2003-02我院行胃癌、结肠癌手术2 279例,术中脾损伤20例,发生率为0.88%,现就术中脾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卢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9-01~2003-11我们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高雄激素血症60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吴爱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通过对肥胖患者吸脂手术前后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测定,评价瘦素在大量去除脂肪细胞后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姜南;孟宪星;李媛;翟红艳;王立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4.5岁.受伤原因:摔伤21例,交通伤16例,重物压伤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短1 d,长者11 a,平均9.5个月.
作者:孙强;赵德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1997~2003年采用机械通气(MV)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64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本文参照急性冠脉综合征(ao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新的临床分型,分析我院2002-06~2003-12收治的98例ST段不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采用不同种类肝素治疗的不同疗效.
作者:陈宋明;李玉光;王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S)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中间状态,病情不稳定,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AMI,甚至猝死.
作者:武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螺旋CT及影像后处理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对跟骨骨折的评价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探讨如下.
作者:刘明;张会林;王浩;纪盛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2001-07~2003-07收治下肢骨干骨折术后窦道形成7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婉红;王春燕;田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2~2003-12儿童尸检1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 6岁6例,6~15岁12例.临床第1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2例,白血肉瘤1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小脑髓母细胞细胞瘤1例.
作者:邓燕艺;卢桂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0-01~2002-12收治的胸部外伤23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97例,女33例.年龄6~88岁,30~52岁179例(78%),以交通事故、装载作业、建筑施工等致伤193例(84%),斗殴及意外致伤37例(16%).
作者:南自成;王树礼;杜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1-01~2003-12住院患者盆腔结核55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文军;杨冬梓;王良岸;谢梅青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9-02~2001-10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6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8例,女21例,年龄18~78岁,平均49岁.
作者:王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假性肠梗阻(IPO)系肠道肌肉神经病变引起的消化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分为慢性假性肠梗阻(CIP)和急性假性肠梗阻(AIP)[1].
作者:孟丽萍;蒋玉茹;霍开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4-01~2003-12单纯胆囊切除术后2周内非损伤性黄疸8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爱红;张明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5~43岁,平均34.3岁,发生于同侧4例,对侧8例,其中破裂型伴失血性休克5例.发病时间距首次异位妊娠时间1~3 a 9例,3~5 a 1例,5~10 a 1例,1 a以内1例,首次治疗方法行根治性输卵管切除6例,保守性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开修补术3例,药物治疗2例,部分输卵管切除术1例.有停经史9例,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其中疼痛剧烈伴休克症状者5例,不规则阴道流血者6例.
作者:刘安芝;乔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通过<中国医院数据图书馆>网络及手工检索原文,对1994~2003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碘制剂所致过敏反应83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吉祥;曾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发生在颅内静脉系统包括脑静脉窦、大脑深静脉、大脑浅静脉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在临床上较动脉血栓少见,在颅脑CT检查上缺乏特征性改变,过去认为其发病率很低,常导致误诊和漏诊,误诊率达50%[1].
作者:朱其秀;李江;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自1991~2003年共收治肝包虫破裂13例,其中误诊5例,误诊率为38.5%,分析如下.
作者:安栓德;王亚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科1994~2003年共收治寰枢椎骨折脱位漏诊8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钦辉;李玉文;安会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我院1999~2003年来收住口腔癌误诊为口腔溃疡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8~75岁,平均62岁.其中9例病变位于舌侧缘,6例病变位于颊后份磨牙区.
作者:郑翔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2002-01~2004-01反流性食管炎致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32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丽华;齐富存;孙建顺;崔朝勃 刊期: 2004年第07期
Turner综合征系由于性染色体畸变所致.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女婴的1/2 500[1].
作者:曹修亮;郑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9-01~2004-01我科以病毒性心肌炎入院52例,其中心脏神经官能症误诊为心肌炎23例,误诊率为44.23%,分析如下.
作者:关丽霞;蒋玉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2000-09~2003-04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误诊3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18~76岁,平均41.2岁,发病到确诊时间2个月~40 a,确诊前误诊为肺结核,首诊误诊率100%.
作者:段慧萍;郭东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经临床、X线、CT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巨大薄壁囊肿样肺癌14例分析如下.
作者:古丽巴哈尔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3~2003年青年急性无Q波心肌梗塞误诊12例分析如下.
作者:丁慧君;马明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0-02~2004-01共收治的原发性脊柱椎体化脓性感染并不全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害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军;王金堂;张小卫;杨康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7-10~2000-11收治小儿恶性淋巴瘤误诊26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2002-06~2004-01慢性球后视神经炎伴屈光不正4例,均在基层医院误诊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分析如下.
作者:任广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的特殊类型,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2-09~2003-09误诊3例分析如下.
作者:孟凡学;李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腹部外科的严重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发生率为0.1%~0.5%[1].1980~2003年我们共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简学虎;范顺阳;邱武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2-03~2003-09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综合征(HHNS)被误漏诊16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利;贺禄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 TOB)自1980年Caplan 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病例报道相继出现.我院自2001-01~2003-12共收治28例,其中误诊8例,误诊率29%,分析如下.
作者:梅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2001-05~2003-05病毒性心肌炎误诊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齐秀花;张绵;魏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4岁.因面色苍白2 a,双下肢活动障碍0.5 a,发热5 d,于2001-04-22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 kg.4个月抬头,1岁会坐,2岁6个月会走,但行走不稳,智力正常.
作者:吕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6岁.因乱语、四肢震颤、搐搦4 h于2004-01-28T19入院.入院当天13:00因腹胀在院外私人诊所就诊,服用氟哌酸0.1×1/2片(医嘱为0.1×1/2,3次/d).
作者:蔡幸生;邹春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56岁.因反复右颈部包块伴喉痛、声嘶3 a,复发20 d于1994-10-24以颈淋巴结结核入院.
作者:唐正琪;孙先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10岁.因左眼外伤1 d于2003-09-15就诊.就诊前1 d被玩具枪塑料子弹击中左眼,当时左眼痛、流泪、出血、视物模糊,无头痛昏迷史,伤后曾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作者:史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46岁.以反复咽痛3个月为主诉就诊,门诊拟左侧扁桃体肿大待查于2002-05-20收住.3个月前曾有高热史伴咽喉痛,经抗炎治疗好转,之后咽痛反复出现3次,无声嘶、呼吸困难及吞咽障碍.
作者:陈璇;彭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9岁.母亲偶然发现儿子双眼内眦部与鼻根部的皮肤表面处各有一小孔,主动来医院检查.专科检查:双眼视力5.2,五官端正,颜面部无畸形;双眼等大,上下泪点位置正常以及泪阜正常存在,无眼睑内、外翻及上睑下垂;见双眼内眦泪阜鼻侧各有一漏斗状开口的小孔,左侧直径约0.5 mm,右侧直径约0.6 mm,疑为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
作者:张怡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29岁.车祸致颅脑外伤2 h入院.查体:右耳及右侧鼻腔有血性液体流出.CT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点状出血,右前颅底粉碎性骨折,蝶窦、筛窦积液.保守治疗,病情逐步稳定,鼻腔流液颜色转清,减少.
作者:岳洪胜;张爱军;王毅军;杜斌;孟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14岁.发热、双下肢痛20 d,右耳听力下降5 d,左眼视力下降3 d.查体:双眼结膜、巩膜、角膜、前后房、晶状体、玻璃体无异常发现,右眼乳头颞上方可见黄白色渗出液、中央凹反光未见,左眼乳头色淡界模糊、黄斑樱桃红,血管纤细沿血管分枝分布片状出血,中央呈黄白色点,后极部网状苍白、水肿,左眼视力无光感,右眼远视1.2,眼压正常.
作者:张世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40岁.因突发头痛后意识不清2 h入院.既往有荨麻疹病史.查体:BP220/110 mmHg,呈浅昏迷状态,痛刺激可睁眼,不发声,左侧肢体能定位,左侧瞳孔2.5 mm,右侧瞳孔3.5 mm,对光反射存在,右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作者:李景辉;毕莉莉;韩扬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11岁.以反复发热50 d,伴抽搐2 d为主诉,于2003-08-27就诊.50 d前因发热,左侧肢体强直阵挛样发作6次,不伴意识障碍,持续2~3 min缓解,无头痛及呕吐,在外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先后给予头孢拉啶、头孢噻肟、阿昔洛韦、无环乌苷、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患儿仍发热.
作者:胡玉蕾;李献珍;汤春辉;曹志琅;付红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55岁.因双下肢疼痛、乏力0.5 a,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0.5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从后腰部以下至双下肢经常出现牵拉样疼痛,尤其在早上睡醒时更明显,严重时象刀割样,弯腰、下蹲可以诱发或加重疼痛,平卧休息可稍缓解,同时伴双下肢乏力,初起尚可独自行走、上楼梯,但行动缓慢,近2个月自觉双下肢疼痛加剧,需扶杖才能勉强行走,当地医院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变,L4/L5椎间盘变性并轻度膨出,左侧隐窝变窄.起病以来无头痛、头晕、腰部束带感,无肢体抽搐或感觉异常,无大便困难,体重下降5 kg.
作者:黄庆晖;谭红愉;邵明;梁利安;白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例1:男,6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伴胸骨后隐痛及食欲减退、消瘦.29 a前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苏若瑟;王其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58岁.因肝硬化重症肝炎来我院就诊,因病情需输同型血浆200 ml支持治疗,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用EDTA-K2抗凝,送输血科检查血型,以备合血.
作者:张梅花;孔繁九;苏艾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女,56岁.因胸闷10个月,水肿50 d就诊入院.10个月前患者始感胸闷、心前区不适,ECG检查发现有Ⅲ°AVB (HR48次/min).
作者:宋明强;田海晔;张惠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19岁.反复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逐渐加重,发现腹部肿块伴体重下降2 a.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下腹部可触及一质硬肿块,活动度差,压痛.
作者:刘爱波;赵汉田;陶德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24岁.因脚趾疣状物伴疼痛1 a就诊.查体于右脚第2趾末节甲床下缘见一直径约0.5 cm类圆形疣状物,高出皮面,呈淡黄色,质硬,顶部分裂成棘状,触痛,诊断为寻常疣,决定行手术切除.
作者:王庆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肌浆网钙释放通道-IP3-I受体(IP3R1)mRNA表达的改变,探讨房颤时心肌细胞浆Ca2+超负荷的原因.方法: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接受外科手术38例,手术时取右心房及右心耳心肌各约100 mg.通过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GAPDH为内参照,测量IP3R1 mRNA的变化.结果:房颤者肌浆网IP3R1 mRNA较窦性心律者上调,心房不同部位无差别.结论:房颤患者IP3R1 mRNA上调,说明心肌细胞Ca2+超负荷与肌浆网钙库的排空有关.
作者:邓海;昝沁;夏小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氯胺铜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GF-α)、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应用盲肠结扎打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氯胺酮预防组、氯胺酮治疗组.术后24 h检测血清TGF-α、NO水平.结果:氯胺酮组动物死亡率较脓毒症组低 (P<0.05),血清TGF-α、NO浓度降低 (P<0.01),肠粘膜上皮炎症损伤程度均有减轻 (P<0.05 ).结论:氯胺酮对脓毒症肠粘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福军;赵锦程;侯丽然;韩玉泽;邢继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紫癜症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紫癜症临床资料.结果:9例术前全部误诊,均行肾切除术.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肾紫癜症.结论:该病症系良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应重视此病,结合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许汉标;晏继银;胡惠军;顿金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应用TBA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及DTNB直接显色法分别对3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及21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LPO、SOD及其同功酶及GSH-Px进行检测.结果: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LPO含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P<0.01),T-SOD(总SOD)、CuZnSOD及GSH-Px活性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P<0.01),MnSOD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但是抗氧化能力不能随之增强,提示早期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宫颈病变组织中氧化抗氧化失衡有关.检测氧化抗氧化指标对早期宫颈癌的筛选有一定价值.
作者:初忠侠;张伟;温放;强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含量与颅脑损伤患者伤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方法,动态检测90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DD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的关系.结果:患者组D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DD含量与GCS、GOS呈负相关,并随伤情演变同步升降.结论:血浆DD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伤情与预后.
作者:黄波;伍爱平;陈冬妹;刘勇;李政;高添喜;黄惠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病例复习文献.结果:该病的发生与流感病毒、接触汽油、松节油甚至吸烟、混凝土粉尘有关.发病机理与肺泡基底膜、肾小球基底膜共同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有关.发病以青年男性多见,临床特征为咯血、贫血、尿检异常及肾功进行性减退.胸片异常者只有20%左右.治疗包括血浆置换、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论:对该病应加强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苗姝;孙延;翁文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两种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眼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n=40).在异氟醚吸入基础上,A组以异丙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B组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监测两组患者血糖并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A组手术主要操作开始后血压、心率显著升高;B组手术中血压、心率稳定.A组手术操作过程中血糖水平逐渐上升,手术主要操作完毕时高达12.1 mmol/L(与诱导前相比,P<0.01);B组诱导后各时点血糖水平基本稳定.A、B组清醒时间分别为18.5 min和13.5 min(P<0.05);苏醒期A组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是眼科全麻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红斌;叶荣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胰岛素(INS)、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特征.方法:测定肥胖高血压40例及正常人40例空腹血清FFAs、INS、血脂、血糖(FBS)及人体测量指标.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血清FFAs、甘油三酯(TG)、INS、FB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胰岛素抵抗(IR)及糖、脂质代谢紊乱.FFAs与IR及肥胖高血压的发病有关联.
作者:王绍欣;牟建军;董平栓;杨旭明;李转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联系.方法:对65例手术切除的颌面部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恶性肿瘤的PCNA和p53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其χ2值分别为21.89,17.45,P<0.05,且都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其χ2值分别为 10.16,13.73,P<0.05,淋巴结转移与PCNA和p53蛋白表达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其χ2值分别为19.24,26.41,P<0.05.PCNA与p53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其χ2值为 20.82,P<0.05.结论:联合检测PCNA及p53蛋白对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莹;吕玉波;刘玉胜;刘宏伟;王家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鞍区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鞍区动脉瘤并复习文献.结果:术前诊断考虑为垂体腺瘤,术中发现为动脉瘤,术后DSA确诊.该患者有内分泌障碍,主要表现垂体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有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 CT显示鞍区类圆形占位;手术治疗.结论:鞍区动脉瘤术前诊断困难,易与垂体腺瘤混淆.对于鞍区占位,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动脉瘤的可能:①病史中有SAH史;②单侧视野缺损;③一侧Ⅲ、Ⅳ或Ⅵ颅神经麻痹;④影像学表现鞍区类圆形病变,CT有钙化,MRI有流空现象;⑤内分泌紊乱呈垂体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者.确诊依靠DSA.治疗以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
作者:史保中;赵勇刚;李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及阈剂量.方法: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HLA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动员前后检测外周血及采集物中的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及幼粒细胞.结果:6例造血功能恢复迅速,+12~+14d WBC≥1×109/L,+9~+24d PLT≥20×109/L,染色体分析或血型检测证实为供者型.结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10μg/(kg*d)连用5.5~6 d,适合临床常规使用.幼粒细胞≥1.38×108/kg,单个核细胞≥6.07×108/kg联合应用可作为阈剂量.
作者:闫轶鹏;温丙昭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发生率,骨髓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在诊断分期中的价值. 方法:对霍奇金淋巴瘤42例的外周血、骨髓液涂片采用瑞特染色,骨髓活检标本采用塑料包埋后半薄切片,常规化学染色.结果:霍奇金淋巴瘤42例中骨髓受累切片检出7例(16%),其中1例(2.4%)涂片同时检出瘤细胞.7例骨髓受累者中5例外周血相异常.4例在骨髓活检后分期升至Ⅳ期.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受累5例局灶型(71.43%)和2例弥漫型(28.57%).受累骨髓组织细胞形态:多形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细胞、RS细胞或变异RS细胞.7例受累骨髓网硬蛋白纤维显著增多.结论:在髓外组织病理已确诊为HL的前提下,病变骨髓具备多形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骨髓受累的诊断即可成立.骨髓活检对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期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平江;傅岩;蔡力力;彭文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效应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36例行先心病矫正手术患儿,根据阿片药物用药随机分为两组(n=18),组Ⅰ使用芬太尼,组Ⅱ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依托咪脂、异丙酚和维库溴胺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能、循环变化、阿片药用药量和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满意,诱导后HR减慢发生率组Ⅱ高于组Ⅰ,MAP基本稳定.两组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382.5±43.2) μg和(33.4±9.7) μg,组Ⅱ平均清醒时间和气管拨管时间为(3.2±0.8) h和(4.6±1.3) h ,较组Ⅰ[相应为(4.3±1.1) h和(5.2±1.4) h]为早.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不失为心脏手术麻醉用药的一种可行选择.
作者:许立新;佘守章;肖辉;索琨;阮祥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用TEM、SHV和CTX-M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出CTX-M基因阳性并且TEM和SHV基因阴性的76株细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强,MIC90为0.25 μg/mL,敏感率为100%;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MIC90分别为8 μg/mL和16 μg/mL, 敏感率为92.1%;其对头孢噻肟的耐药与中介率高达88.2%.结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CTX-M型ESBL s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作者:卢月梅;何林;张阮章;穆雪鹍;陈升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GF-β1和p27kip1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CA(外阴CA和宫颈CA各20例)损害中TGF-β1和p27kip1的原位表达,并以15例健康男性正常包皮组织及15例女性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TGF-β1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CA组TGF-β1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926,P<0.001);p27阳性表达率CA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组p27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2.278,P<0.001);CA组中TGF-β1与p27kip1表达负相关(Spearman系数,-0.009,P<0.001).结论:TGF-β1过度表达和p27kip1缺失表达可能与CA皮损细胞增生有关.
作者:王远菊;张洪文;张志胜;王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在早产儿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SIMV组24例,IMV组18例,观察两组呼吸机参数、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并比较.结果:上机2 h后PIP、VTexp、Crs、Raw, 12 h后FiO2 SIMV组明显优于IMV组, 24 h OI在SIMV组明显小于IMV组;镇静剂的使用次数SIMV组小于IMV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使用SIMV模式与IMV比较,前者能更快降低FiO2、PIP、OI,较快改善肺功能,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的使用率.
作者:王少华;杨军;匡凤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光镜和电镜方法观察人直肠癌组织中肿瘤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学变化.结果: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癌周区,在病变早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量较多,分布集中;在病变晚期,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分布均匀. 病变早期TIL数量明显高于病变晚期(P<0.01).电镜下,TIL大体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具有一般淋巴细胞的典型构造,核大,胞浆少,细胞器也较少;另一种TIL核较圆,胞浆较多,内有丰富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及颗粒.TIL与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IDC)有接触.结论:本试验提示直肠癌组织中TIL数量多少与肿瘤的进展有关.TIL与TIDC关系密切.
作者:朴常福;谢遵江;刘颖;杨树才;刘丽;贺业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2001~2002年舞阳县19所学校30 896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秋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采供血形式发生了变化,济南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高校学生成为无偿献血的主力军.
作者:吴晓玲;陈剑锋;李文超;陈元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SENV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病毒[1],先是从一位吸毒患者的血清中分离,并以该患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为SEN病毒(SENV),以后在肝炎、HIV、血液透析患者、甚至于正常人群中都发现了它的流行,但目前其致病与否尚无定论,现综述如下.
作者:于颖;杨保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主要编译融合蛋白210,关于P190的CML分子生物学特点报道较少.本文关于P190CML和P190ALL的分子生物学特点、累及的细胞其相关的血液形态特点、P190CML和P190ALL转归综述如下.
作者:薛素冰;张树平;杨亦青;赵麟成 刊期: 2004年第07期
Ca2+作为一种信使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已经证明癫痫灶脑细胞内Ca2+([Ca2+]in)浓度升高达阈限以上是癫痫发生和癫痫脑损害的直接原因.
作者:郭鹏;翟秋菊;刘丽美;岳文浩;郭同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是1916年Edwar Craigin的格言.上个世纪初国外学者就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否定了以往的格言.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病例的选择及成功率,试产过程的处理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李娟;赵忠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在非同卵双生子间进行同种移植,几乎必然发生排斥反应.手术技巧的改进、器官灌注与保存、HLA配型和免疫抑制药物的联合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移植物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
作者:刘小村;刘小群;张百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D-二聚体(D-dimer,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DD水平的增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DD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作者:李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循证护理在褥疮防治中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1],引入循证护理概念对于今后临床降低褥疮发病率[2],减少因褥疮而死亡患者数有长远意义.
作者:倪斐;高波;张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63髋),其中男8例,女40例,年龄小1岁,大10岁,平均2岁10月龄,术前均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1~2周,手术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或改良pamberton髋臼成型术.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们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及栓塞(TAE)的围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严明珠;邹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用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是国际上质量管理研究的成果.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将过程方法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
作者:肖菊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从2000年起对青光眼患者进行门诊健康指导,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邓光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喉裂开术、垂直半喉切开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全喉切除重音术[1].而术后护理在整个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萍;吴红;石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对我院1992-10~2004-02胃大部切除术后动力障碍36例治疗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曹家月;王永兴;郭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拔管困难的原因1.1 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操作人员对人体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及长度和对气囊导尿管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了解不够.
作者:林华瑶;谢春发;林石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自1999-01~2003-01行颈椎前路界面固定治疗颈椎疾患22例,经过护理,患者恢复良好,体会如下.
作者:尹志伟;高淑萍;王小红;任兰;尹智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若尽早祛除创面坏死组织,移植自、异体皮,可提前封闭创面,减少感染因素,降低内脏并发症,是提高严重烧伤治愈率的关键措施[1-4].近3 a来,我们对收住大面积烧伤10例实施伤后72 h之内切痂植皮手术观察,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千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双唑泰栓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第2部[1],主治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疾患.
作者:吕经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皮肤扩张术是整形外科的常规技术,现已广泛运用于烧伤后的疤痕治疗,它既避免了植皮后皮片色素沉着、皮片挛缩等影响手术效果的不利因素,又解决了皮源紧张、供皮区疤痕形成的矛盾.
作者:魏迪南;江河;汤勇;曹文德;刘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654-2男,30岁.因胆结石发作疼痛难忍肌注654-2 10 mg,大约0.5 h左右,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瘙痒难忍,烦躁不安,给予地塞米松点滴,口服特非那丁、雷尼替丁、维生素C,3 h后皮疹开始消退,连用3 d,症状消失[1].
作者:刘楠;郑永全;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苦参栓致外阴过敏女,40岁.因宫颈Ⅰ度糜烂给予外用药苦参栓,用药20 min后,药栓溶解,药液流出至外阴部时,即出现外阴灼烧感,次日整个外阴红肿,疼痛难忍.经对症治疗1周后缓解[1].
作者:许杰;王月军;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灯盏花素属黄酮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红;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氟康唑(Fluconazole,又名大扶康),为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在体内分布广,临床广泛应用多种真菌感染疾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1].
作者:杨阳;苏永庆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消炎痛男,36岁.因坐骨神经痛、风湿痛给予消炎痛25 mg口服,3次/d,次日晨发现患者右眼球结合膜下出血、右上肢手背部及左上肢肘部出现大块淤斑,不痛不痒.即停药,给予止血敏1g静滴,安络血2支肌注,第6天症状体征逐渐好转[1].
作者:闫雪华;姜艳琳;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阿霉素男,25岁.因淋巴瘤给予阿霉素治疗,每次95 mg静滴,当给第8次用药后(阿霉素总量达760 mg)第2天,患者突感胸闷,憋气,复查ECG,V1~V3呈Qr型,ST弓背向上抬高0.1~0.3 mv.
作者:王增泮;刘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洛美沙星男,28岁.因急性膀胱炎给予洛美沙星0.2 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静滴,2次/d,当日下午患者因面部、颈部、上肢部分暴露皮肤出现红斑,瘙痒难忍,遂停药,并注意避光,局部用氟轻松软膏涂抹,次日红斑消失[1].
作者:朱秀美;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 左氧氟沙星陈泽莲等[1]报道,例1:女,39岁.因咳嗽口服左氧氟沙星100 mg,2次/d,服药第3天出现失眠、兴奋、无法入睡;服药第5天兴奋加剧,整夜不能入睡.
作者:郑永全;刘楠;李成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摆位的准确性和正确的重复性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怎样才能保证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放疗界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作者:王保胜;王祥;宋伟;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例字 标准读音 误读音 例字 标准读音 误读音 例字 标准读音 误读音
作者:张树兵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