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 国际刊号:1007-3795
  • 国内刊号:63-1018/R
  • 影响因子:0.25
  • 创刊:1958
  • 周期:月刊
  • 发行:青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56-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1995年被评为青海省省级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
  • 基础医学
青海医药杂志   2006年12期文献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2例临床体会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4年间162例小切口胆囊切除(MC)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MC的方法和优缺点.实施MC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刘念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婴儿湿疹过敏素质及食物等病因分析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倾向渗出,对称分布,易于复发.

    作者:伊桂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3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经临床确诊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三位片,在用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结果:倍他乐克使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射血分数提高,总有效率达76.2﹪.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从小剂量开始,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逐渐增加到大耐受剂量是非常安全的.

    作者:张梅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覆膜支架置入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一例男性患者因胸痛收住入院,增强CT检查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dford B型),经常规降压、降心率等治疗后仍有胸痛.后行造影确诊为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封闭近端撕裂口.术后假腔消失,胸痛缓解.随访6月,患者无胸痛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复查增强CT示假腔封闭.

    作者:严鹏仲;柳茵;刘维军;李琳;于伊;梅峰;樊世明;刘连军;王红;任明;马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分析对比LMWH治疗组(LT组)19例和常规治疗组(RT)21例的疗效.结果:LMWH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中转手术率:LT组(31.6%)明显低于RT组(66.7%),P<0.05,并发症率:LT组(31.6%)明显低于RT组(66.7%),P<0.05;死亡率:LT组(15.8%)明显低于RT组(33.3%),P<0.05;治愈率:LT组(84.2%)明显高于RT组(66.7%),P<0.05.结论: LMWH对SAP的治疗有确切疗效.LMWH治疗SAP不会引起出血倾向.

    作者:李国栋;陈光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碘仿氢氧化钙盖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碘仿氢氧化钙盖髓治疗深龋去腐露髓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碘仿氢氧化钙盖髓,对照组单纯用氢氧化钙盖髓.结果:治疗组,59个牙齿成功57个,有效2个,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仿氢氧化钙盖髓是一种治疗深龋去腐露髓的较好方法.

    作者:邓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海洛因成瘾者开设家庭病床的治疗体会

    在戒毒工作中,大多采用封闭式管理,这种管理易造成同病室的戒毒人员互相联系,使一些本来戒毒决心不坚决的人员增加了新的毒友,从而为其今后复吸找到了新的毒品来源渠道.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在管理模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根据吸毒人员的素质及毒瘾的程度,对海洛因成瘾者开设家庭病床,使他们成功地戒除了毒瘾.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序贯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12周后静点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苦参碱注射液150mg,每日一次,静点4周,与拉米夫定联用,周而复始.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90%,HBeAg阴转率70%,HBV阴转率90%;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60%、45%、60%.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序贯用药较单一用药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抑制HBV-DNA的复发,促进HBeAg/抗HBe的转换.

    作者:李万禹;郭德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舒美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等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与传统的盐酸多西环素进行疗效比较,为今后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将536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选用舒美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等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和盐酸多西环素进行比较.结果:根据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中疗效远高于盐酸多西环素(P<0.01),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邢世有;王志群;张海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离子术联合胸腺肽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本文采用电离子联合胸腺肽治疗尖锐湿疣,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6例患者皮损经电离子气化切割或炭化,清除疣体,其中98例再联合应用胸腺肽静点治疗,以调节T细胞功能,促使淋巴细胞产生IL-2等活性物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使得该病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降低,经三月观察,治疗组复发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51.8%.因此认为本治疗是一种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方法.

    作者:董兰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总结312例死髓牙根管治疗术中发生的72例约诊间痛病例,分析与探讨约诊间痛的发生与牙位、年龄、根尖周破坏程度及术者的操作等的相互关系.结果:约诊间痛的发生率为23.08%,后牙居多,下颌牙多于上颌牙;60岁以上组疼痛程度较严重;无瘘管的患牙以及根尖周破坏范围小于0.5mm的患牙发生率较高.结论:约诊间痛的发生有其个体因素,与术者的操作有密切关系,根管治疗中应严格遵守操作常规,避免疼痛的发生.

    作者:马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度疼痛起始剂量大多为10mg/d,分2次服用,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到4分以下,则第二天加量至20mg/d,分2次服用.重度疼痛患者起始剂量大多为20mg/d,分2次服用,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至4分以下第二天加量至30mg/d,分2次服用, 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至4分以下第三天加量至40mg/d,分2次服用,以此类推.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94.4%(34/36),副反应:便秘者12例(33%),恶心呕吐者3例(8.3%),嗜睡2例(5.5%),头昏2例(5.5%),排尿困难1例(2.7%),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现象.结论: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安全有效.

    作者:阚荣;刘丽萍;本巴吉;韩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针对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对医院的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田种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87例老年病人临床用药观察及护理

    为保证老年病人用药准确、安全、有效,对87例老年病人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存在如药物外溢、剂量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亩心)桂;吉芳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5月收治的17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ICP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强化健康教育,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可行的护理措施,ICP孕妇有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作者:杨元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6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围产期保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合理护理对于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霍桂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提高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诊治水平.方法:我院小儿外科于2002年-2006年共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46例,均采用经肛门一期巨结肠脱出根治术.结果: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疗效确切.医护双方密切配合,周到护理,可有助于患儿康复.

    作者:魏淑靖;张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应用Accufuser泵化疗的护理

    总结4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应用Accufuser泵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详细介绍了化疗泵的使用方法、携泵指导、化疗期间的管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化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对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薛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9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仅次于肝癌,女性仅次于子宫癌和乳腺癌,加强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术后康复也是关键,同时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冯德君;张银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策略

    本文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策略.通过对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策略在临床上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此病的预后,积极提高护理质量,可确保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救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23例严重创伤患者使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表进行抢救,并护送各项检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改该表,使之更完善.结果:有效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通过实施临床快捷护理路径,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挽回了生命,提高了综合医院的急救能力,使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袁晓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42例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产后抑郁发作为一短时的发生于特定的对象和时期的特定疾病.本文通过对我院4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调查,分析,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其目的有利于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及婴幼儿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作者:王生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心肌炎一例报告

    患儿,男,11岁,以发热5天、呕吐3天为代主诉,于2005年9月6日住院.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7℃,在当地医院按上感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3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进水均吐,同时出现头晕、乏力、心前区不适,经肌注胃复安后无好转收住院,住院当天呕吐频繁,精神食纳差,既往无惊厥史,无腹泻及游走性关节痛.

    作者:卓玛措;沙吉;李占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肝包虫囊液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患者,男,37岁,以肝包虫病入院,既往无过敏史,术前监测血压120mmHg/80mmHg,脉搏76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为94%~96%,在T9~10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包虫内囊摘除术,测麻醉平面T4~10,手术开始后给地塞米松20mg加入葡萄糖中静点,切开腹膜,显露包虫,用纱布垫保护切口周围以免囊液及内容物污染腹腔,用粗针穿刺包虫囊液并吸引出约1 000mL囊液,用15%的氯化钠注射液洗净囊腔并关闭囊腔,逐层关闭腹腔,手术历时40分钟,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送至病房.约5分钟后,病人烦躁不安,诉胸闷,听诊双肺布满喘鸣音,呼吸急促,口唇四肢发绀,心率为130次/分钟,血压持续下降,低为40mmHg/20mmHg,立即面罩给氧,多巴胺20mg静点,考虑为包虫液过敏所致,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1mg静点氨茶硷注射液0.25g,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mL静点,此时患者血压70mmHg/50mmHg,口唇四肢缺氧较前有所好转,继续面罩加压给氧,10%的葡萄糖酸钙20mL静点,约10分钟后,病人血压升至90mmHg/60mmHg,血氧饱和度90%,呼吸平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为105次/分,病人于手术后7天痊愈出院.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药物引产子宫破裂胎儿破入阔韧带内一例报告

    孕妇,25岁,孕17周,行药物引产术,腹痛3天,阵发加剧2天胎儿未引出,转入我院.查体:腹部膨隆,肌紧张,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子宫轮廓,急诊B超示:腹部探及双子宫声像,右侧子宫14.6cm×10.2cm×7.0cm大小,宫壁回声增强增粗,宫腔内探及6.1cm×2.0cm的低弱回声区,并向宫口延伸.左侧宫腔探及胎儿声像,双顶径5.2cm,未见胎心搏动.

    作者:刘菊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克罗恩病误诊为肠结核一例临床分析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又名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肠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下腹痛、腹泻、体重减轻、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与肠结核在临床表现、结肠镜下所见及病理改变等方面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易误诊.文献报道两者误诊率高达65%[1].

    作者:马雪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影响少数民族不孕症患者接受ART技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少数民族不孕症患者的调查,了解我省少数民族患者对ART技术的认知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使其接受ART技术.方法:运用调查表形式对185例少数民族不孕症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结果:少数民族患者对接受ART技术普遍存在疑虑、心理负荷过重、内心的恐惧、不愿向外界透露而独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治疗信心不足,对于接受ART技术更加徘徊不前的情况.结论:医护人员是患者的大支持者,充分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尊重他们的意愿,在治疗中和他们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是提高少数民族患者ART技术成功率重要措施.

    作者:沈源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临床特点

    分析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特点与临床表现.15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出程度加重,且下位间盘突出物有常见钙化.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无特异性,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多样者应进行多个间隙CT扫描,以避免漏诊.

    作者:夏亚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 252例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检测结果分析.方法:对1 252例患者HBV-M用ELISA法检测,HBV-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HBV-M多种模式HBV-DNA都有一定的检出率为3.7%~97.7%,乙肝病毒每毫升拷贝数多少不等.结论:HBV-M检测同时做HBV-DNA检测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乙肝感染、复制和传染性判断以及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作者:陈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ARDS机械通气肺保护性策略的研究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治疗困难,机械通气仍是ARDS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近年对ARDS病理生理学的新认识及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的进展,肺通气保护性策路也发生改变,现概述如下.

    作者:张秀梅;王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青海省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指出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当前妇幼保健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慧瑛;怡学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河南县2005年居民疾病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县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我们于2005年5月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承宁;万玛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门源县山区回族初免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县山区回族儿童对麻疹疫苗的初免成功率,于2005年6月份采用ELISA间接法,对我县监测点的177名儿童进行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结果: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74.6%,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14.6,其中山区麻疹抗体阳性为62.35%,GMT为1:330.4.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别(χ2=12.89 ,P<0.01;χ2=8.36,P<0.01),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χ2=0.37, P>0.05).结论:加强计免宣传教育,提高山区回族儿童对麻疹疫苗的接种水平,是防止麻疹在山区回族儿童局部散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廷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乳癌化疗患者中的作用

    乳癌化疗患者除了治疗和护理外,患者对化疗的配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化疗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彩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溃疡止血方、逍遥散、归脾汤或泻心汤加减,并加对照组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滴,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扩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钟福民;咸生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