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主办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8-1127
  • 国内刊号:65-1176/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新疆
  • 语言:中文
  • 邮发:58-14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药卫生综合
农垦医学杂志   2006年2期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2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发现的病毒性心肌炎有逐年增多趋势,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误诊.我院1997~2005年收治26例,对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铁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32例临床分析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常见的心包疾病,多数由于结核性或化脓性心包炎所致.该病可导致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限,引起全身血液回流障碍.及时诊治,及时行心包部分切除术可明显改善预后.现将我院自1990~2004年收治的32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炜;李忠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对恶性肿瘤病理形态学影响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临床病理改变的特点.方法:观察2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例肝癌介入治疗后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2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7例肝癌经介入治疗后,肿瘤组织萎缩,体积变小,肿瘤组织细胞不同程度退变、坏死,甚至完全消失.结论: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后可以有不同的病理表现,病理诊断需结合治疗前活检.

    作者:祁保国;林善平;伍四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颈动脉注入尿激酶与静脉滴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995年1月~2005年11月我们对66例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UK)与静脉滴注东菱克栓酶(DF)溶栓,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龙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eige综合征10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Meige综合征,即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异常综合征,是成年起病的一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少见,易误诊.我院神经内科门诊1997~2005年间共诊治该病10例,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谭塔林;丁有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维吾尔族与汉族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90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之一是胰岛素抵抗,许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存在种族和地区的差异.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较高的民族之一,我们对新疆维吾尔族90例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

    作者:安霞;黎永军;朱武;李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例危重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室壁瘤切开折叠术,1例主动脉瓣加二尖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加全弓置换术,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其中5例发生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术(CPR).结果:10例顺利撤离IABP,抢救成功率50%.结论: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应该及早使用.

    作者:林振起;张大权;李剑;宋云林;王晓利;雷静;拜合提亚尔;叶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例(33%),其中发病2天内死亡2例(16.6%),发病1周内死亡2例(16.6%).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祁兰;徐海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2.5mg/d~20mg/d)和美托洛尔(12.5mg/d~200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月,根据症状、体征、心脏B超、再住院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再住院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依那普利加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简单易行,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

    作者:张存新;张彦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eldinger法动脉鞘及猪尾巴导管30例心包置管引流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seldinger's经皮穿刺心包置入动脉鞘及猪尾巴管引流心包积液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用cordis公司生产的6F动脉鞘及5F猪尾巴导管,30例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下定位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行心包引流.结果:3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引流导管留置3~20天,平均10天,未出现并发症.结论:seldinger技术行心包积液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国秀;赵宇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蒂的股外侧肌骨瓣转位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加骨外侧肌骨瓣移植术后预防股骨颈骨折晚期并发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自1995年5月~2003年9月间采用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蒂的股外侧肌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43岁,根据AO分型[1]:B1型12例,B2型18例,B3型5例,术后随访2~7年,平均3年4个月.结果:迟缓愈合1例,不愈合1例,不愈合率:2.8%,晚期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坏死率5.7%,依据创伤后髋关节Sanders评分[2]:优25例(71.42%)良好8例(22.85%)失败2例(5.7%).结论:①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术治疗,除了良好复位、坚强固定以外,还应增加对股骨头、颈血运重建环节的处理;②本手术方法操作方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作者:黄擘;何博;陈继峰;盛文辉;刘臻;曹安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我院骨科自2002年以来采用逆行髓内钉(GSH)逆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进利;任玉斌;吕宝民;秦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NSE蛋白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对GIST进行研究.结果:本组GIST发病年龄在25~76岁(平均55岁),男性15例,女性17例,主要发生在胃并常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大多数病例在手术切除后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后确诊.肿瘤大小从2.5~18 cm(平均为7.8 cm).镜下GIST的细胞形态组织学表现多种多样,但其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细胞类型: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胞浆红染,核长梭形,核仁不明显,常呈栅栏或编织状排列;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一,胞浆较透亮,核周有空晕,核仁明显,常呈巢状排列;间质可见粘液样变、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免疫组化染色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4.4%和68.7%,Desmin4例表达,SMA10例表达,S-100和NSE不表达或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好发生在中老年,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排列方式可有编织状、栅栏状、弥漫片状、巢状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和CD34阳性、Desmin少数局灶阳性、SMA部分阳性、S-100和NSE不表达或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坏死或侵润性生长等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

    作者:谢荣庆;李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四肢骨折

    目的:观察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69例四肢骨折不剥离肌膜而在骨膜外行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X线复查显示:3周有少量骨痂20例,占28.8%,4周有明显骨痂35例,占50%,8周后全部病例均有大量骨痂,1年后全部拆除钢板.结论:四肢骨折骨膜外钢板内固定,损伤少,不破坏骨的血运,是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骨不连的好方法.

    作者:莫扬帆;莫永灼;贾世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分析(附88例报告)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刺激作用的结果.自2004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应用胃镜诊断胃食管反流病8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霞;鲁更新;孙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院制剂现状和发展

    医院制剂是为补充药品市场供应不足或无货可供,满足本院临床、科研需要,参照国内、外药品生产新进展、新工艺及有关标准,自行配制的疗效确切的制剂.它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临床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林燕;赵新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动态心图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7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及与日常活动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78例动态心电图检查共发生心肌缺血681次,其中无痛性心肌缺血为558例,占81.9%,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23例,占1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无创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应对无痛性心肌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琼;冷淑英;石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7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诊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是引起临床腰腿痛病症之一.本文收集1999年8月~2005年10月间在我院CT检查47例该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意在提高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和诊断.

    作者:桂东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双甘鼻用喷雾剂的研制及其鼻纤毛毒性初步评价

    目的:研制双甘鼻用喷雾剂.方法:拟定处方及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色甘酸钠的含量,并对其鼻纤毛毒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制得双甘鼻用喷雾剂,其中色甘酸钠含量为1.9992%,甘草甜素0.5%的双甘鼻用喷雾剂对牛蛙鼻纤毛毒性小.结论:甘草甜素喷雾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刺激性小适合用于临床.

    作者:彭红英;周晓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心脏手术后呼吸衰竭

    目的:总结对心脏术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经验.方法:10例心脏术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当循环功能稳定后,拨除气管导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结果:8例顺利撤离呼吸机,两例患者由于并发肺部感染导致严重呼吸衰竭,重新接受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结论:心脏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的患者,能够平稳地接受由有创机械通气向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转换.

    作者:张大权;林振起;王齐国;宋云林;李剑;王晓利;雷静;拜合提亚尔;叶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对住院154例少数民族患者,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24小时内应用12联心电图监测,分析其结果.结果:154例脑出血患者中心电图检查异常者114例,占74%;异常心电图组中38例在患急性脑出血前有冠心病,左心室乳厚、心律失常等器质性心脏病,占异常心电图组的33%.结论:急性脑出血可导致心肌损害,急性脑出血后常规做心电图检查是必要的,对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古丽松;玛依拉;魏予新;林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及足踝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及足踝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0年12月~2004年12月,9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足踝皮肤缺损.皮瓣面积大17cm×9cm,小9cm×6cm.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良好,质地优良,功能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神经走行恒定,解剖变异小、切取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该皮瓣不牺牲下肢主要血管,损伤小,应为临床首选.

    作者:刘建疆;张耀;薛卫平;曾凌;黄黎军;杜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妊高症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关系与处理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采用185例妊高症孕妇作为妊高症组,抽取本院同期无妊高症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妊高症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妊高症组宫内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孕妇.结论:妊高症病情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成正比.

    作者:刘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方法:总结自2004年7月~2005年10月,我科为41例神经外科病人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结果:41例均成功.手术时间1~10min.1例术后第4天出现出血,行手术探查止血.2例出现术后气道痉挛,经气道解痉后缓解.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速度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神经外科需要气管切开病人均可行此操作.

    作者:景海涛;向东明;刘艳;肖东;李义亮;石晓卉;安尼瓦尔;美克拉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1例结肠黑变病临床报告与分析

    随着结肠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肠黑变病检出率日趋上升.近5年我院内镜室应用奥林巴斯CF-301型纤维内镜配以彩电系统,检查1 578例患者,发现结肠黑变病11例,检出率0.07%,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明霞;刘建忠;孟庆华;许德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对无偿献血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目的:提高无偿献血的工作质量,以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根据以往的采血经验,总结静脉穿刺体会,选择合适的静脉,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同时做好献血者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静脉穿刺一针率达99%.结论:做好静脉穿刺是采血工作的重要环节,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对扩大和稳定献血队伍,保证无偿献血的招募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红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现代手术室的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之中,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中,当执行护理操作时,若不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会造成职业性损伤,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作者:甄惠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设备科物资信息化管理应用的作用及意义

    2002年5月28日,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详细制订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各方面标准.我院医疗器械设备供应科(设备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运用微机管理亦在逐步开发应用及完善之中.

    作者:刘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口腔医学生实习教育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口腔医学生毕业实习是口腔教学的关键阶段,也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走向社会,自我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口腔医学生不仅应掌握口腔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的素质,以便能满足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对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

    作者:王强;付莉;张惠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带教的体会和思考

    临床检验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不完全独立的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特点.临床检验科是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科室.临床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阶段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医院检验科对实习生的带教和管理,是教学中关键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实习生实习质量的优劣,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和作风.

    作者:曹文疆;张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巴基斯坦全英文教学

    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已连续3年招收巴基斯坦留学生.我教研室承担了2年儿科双语教学,在儿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建议如下:

    作者:赵慧;宁建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高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当今社会科学飞速发展,医学遗传学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也在迅速扩展.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这门学科,笔者从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结合临床、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丽;张金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口义齿以问题启发式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2003级、2004级口腔专业高职班采用以问题引导启发式教学应用于全口义齿教学的理论及实验课程,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祁可贵;陈莎新;周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由外伤和各种疾病引起的关节软骨缺损临床上很常见,关节软骨自身修复能力有限[1],所以软骨修复己成为骨科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常规方法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效果不佳,但组织工程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给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带来了希望.工程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产生了组织工程学,它综合材料科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学的概念和技术,研制生物性替代物以维持、恢复和改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现就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刘克宇;董金波;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alpain 10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多因素复杂性疾病,遗传因素在T2DM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候选基因定位克隆策略证实Calpain 10基因是第一个被证实的T2DM的易感基因.Calpain 10基因存在三种单核苷酸多态性(UCSNP-19、-43、-6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人群Calpain 10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存在种族异质性.

    作者:段玮;谢建新;潘泽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被发现已经超过100年,人们曾乐观地预言20世纪末将消灭结核病.然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管理不善、药物供应不足、质量不佳以及间断用药等,使结核分支杆菌不能及时被杀死,产生耐药性.1992年美国发生了多起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暴发流行[1],不仅耐药菌传播快,而且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从诊断到死亡平均4~6周,死亡率高(37%),而在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死亡率更高(72%~89%),已被称为第三种流行病(第一种是AIDS,第二种是结核病)[1].

    作者:何树梅;王仙;袁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海南省国营加来农场12所学校学生HBsAg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国营加来农场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PHA检测.结果:检测学生2 692人,HBsAg阳性139人,感染率5.16%,不同单位学生的HBsAg感染率在2.06~13.24%之间,三个边远地区学校学生感染率明显高于农场中心学校的学生,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9.35,P<0.005);男女感染率分别为6.61%和3.64%,男性高于女性,(χ2=12.08,P<0.005),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χ2=25.26,P<0.005);中学生感染率10.15%高于平均水平的5.16%,且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对学生乙肝的免疫水平和HBsAg携带率进行监测,推广乙肝疫苗的使用,加强免疫,降低HBsAg感染率.

    作者:王力锋;符厚福;陈林松;刘峻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独山子地区370例三个月婴儿神经精神运动发育筛查意义及评价

    本文对我院从2004年8月2005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统计,并对满三个月的婴儿在我院儿保科进行神经精神运动发育筛查试验(DST),从运动、社会适应能力、智力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评估,并从患儿家长职业、文化程度、产前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及早发现发育状况,筛查出有神经系统疾病,以便及早治疗,减少残疾儿的发生,全面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起到非常积极影响.

    作者:董新华;耿志宁;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农二师14 854名已婚妇女妇科普查分析报告

    为了了解兵团农二师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供依据,农二师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联合各基层计划生育指导站自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对全师十个农牧团场、40多个工矿企事业单位14854名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普查,并对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现将普查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田新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克拉玛依市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市≥15岁的常住居民4 487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16.11%,男性(27.08%)>女性(15.67%).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患者年龄构成以25~45岁为多,呈现年轻化趋势;年收入2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下者患病率高于其它收入水平者,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民族间患病率无差异;与高血压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年龄、吸烟、过度饮酒和存在高血压家族史.此次新检出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41.39%,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占调查人群的3/4,患者中以1级和2级高血压为主,并且随高血压分级增高,心血管事件也增多.结论:克拉玛依市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1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庞大,多种危险因素共存,因此必须加强全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各种危险因素;加强早期筛检和早期诊断,降低本市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对高血压患者,依据高血压的危险性进行分级、分层管理,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大限度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镇;李行;李国平;候蜀芳;冯刚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石河子地区2002~2004年住院患者主要疾病与死因分析

    石河子地区2004年共有人口642 855人,各类医院35所,其中省级综合教学医院、地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及乡人民医院各1所,职工医院8所和农牧团场医院21所.本地区卫生机构较健全,卫生人力和物质资源也较充足,每千人口中有:病床6.07张,医生2.58人,卫生技术人员7.98人.2004年住院病人达71 554人次.

    作者:柳紫阳;孙虎;韩晶;庞树桂;刘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膜外导管拔管困难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既往无椎体病变,术前诊断:①前列腺增生;②膀胱结石;③右侧腹股沟斜疝.膜外麻醉下进行耻骨上膀胱取石术、前列腺摘除术及斜疝修补术.硬膜外穿刺点在L2-3间隙,头向置管顺利(4cm),局麻药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合剂.术中麻醉平面达T8,麻醉效果好,术中顺利.

    作者:杨虎;李昭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射干抗病毒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右侧背部带状疱疹在门诊皮肤科就诊.肌注射干抗病毒注射液2ml(诺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50604),未合用其它药物.肌注后15分钟,患者感觉浑身发麻、打颤、胸闷、恶心、干呕、双腿无力.测血压21.5/10.5Kpa,脉压差大,心率快.立即推注20ml葡萄糖注射液+10mg地塞米松,肌注异丙嗪25mg,然后用10%GS 250ml+10mg地塞米松静滴.1小时后患者症状改善,心率正常,血压降至16.0/10.5Kpa.

    作者:伏醒;熊少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隐静脉变异1例

    在局解教学作实地尸体解剖下肢浅静脉时,偶尔发现一侧肢体有2条并行大隐静脉,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威楠;姚建勇;李山泉;陆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细胞色素P4501A1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易感性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新发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64例及同地区非食管癌患者116例做对照,收集血样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CYP1A1基因多态性.结果:食管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1.31,p=0.52,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A1基因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卢慧;杨磊;李锋;秦江梅;王秀梅;李冬妹;谭晓华;何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Barrett食管的内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Barrett食管(BE)特指食管末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取代的病理现象.为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严重并发症.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食管鳞状细胞癌.由于BE位置结构的特殊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26例BE的临床及内镜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余叶;黄朝辉;何桂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34例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重症药物中毒的抢救,特别是对服药过量,经洗胃及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可取得理想效果.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7月,对34例中、重度药物中毒病人进行了42次的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祁健;王锡玲;卢晖;姚健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非甲-庚型肝炎可能原因分析

    临床上有些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经常多次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甲、乙、丙、丁、戊、庚嗜肝病毒的感染,对此种病例的可能致病原因进行分析,便于更准确诊断疾病、及时治疗、判断预后.

    作者:苏桂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