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6-2932
  • 国内刊号:10-1451/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6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30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华新生儿科(中英文)杂志   1997年1期文献
  • 新生儿期睾丸容积变化

    1973年Forest等(1)证实男婴儿于生后初几个月内睾酮水平有明显变化,即于第1周末血中睾酮水平逐渐上升,第2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下降,相当于青春前期水平.

    作者:温学兰;李志;郭育华;黄醒华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死亡原因107例尸检分析

    我院自1960~1984年,新生儿尸检107例.早产儿24例占22.4%.死亡年龄小5分钟,大28天,7天内死亡者63例占58.9%.男性74,女性33,男:女=2.24:1.

    作者:周彩菊;唐开勇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短期糖皮质激素对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形态的影响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长期应用外源性激素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达数月之久,而短期大剂量激素是否可致HPA功能受抑仍有争议(1).临床上短期大剂量激素治疗新生儿疾病时,对新生儿HPA轴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以及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国内至今尚未见有这方面的报道.

    作者:丘小汕;陈修添;官希吉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的比较患病率(附700例尸检分析)

    先天性畸形是新生儿常见病,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成长,重者可直接致死.为了探明新生儿畸形的分类和比较患病率,并为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对北京儿童医院开院以来的700例新生儿畸形病理解剖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林久治;丛玉英;李佩娟;程明善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母乳中抗感染因子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吸收是婴儿理想的食物.此外,母乳喂养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亦低.母乳喂养儿很少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症.因此,有必要对母乳中抗感染因子和微量元素加以研究.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甚少.我们在1982~1985年对武汉地区健康产妇的母乳进行了免疫球蛋白等七种抗感染因子的分析,并检测了母乳中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管惠英;代琴韻;吴健民;廖端平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围产期新生儿低钠血症13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电解质紊乱.血浆钠<130mEq/L称为低钠血症.目前已很清楚,血浆钠浓度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有关(1),因为哺乳动物的细胞膜允许水自由通过,所以全部体液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血浆钠的变化关系着水进出细胞.

    作者:王风文;郭长稳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59例新生儿死亡病例及6例误诊分析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减少误诊率,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现将我院1977年至1983年新生儿病房死亡的部分有病理检查资料者共59例,分析于后.

    作者:姜凌云;宋琳琳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未成熟儿的动脉导管未闭

    近年来对未成熟儿的成活率有明显的提高,除机械通气的不断改善,以弥补肺发育的不成熟;静脉高营养以暂代胃肠道的功能外,及时关闭未成熟儿的动脉导管亦为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关键.

    作者:孙庆懿;曹德英;缪维州;许力;朱慧毅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Brea st-milk Jaundice)自从1964年Aria s首先报导后,陆续有资料发表.1975年Johnson认为本症是一种多见的非溶血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约有1%的母乳喂养婴儿发生(1);日本山田雅明等1985年报告本症在日本的发生率高达10~20%,而欧美约为0.5~2.6%,认为存在人种差异(2);1985年11月以来,作者连续观察到3例,并回顾过去对本症常因症状不重、预后良好而未加注意,实际上有漏诊,故报导以供参考.

    作者:王阿琚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家族性平衡易位携带者t(9;13)引起畸形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而不平衡易位的个体在人类较为罕见.由于带有不平衡易位染色体的个体,既有一条染色体的部分三体,又有另一条染色体的部分单体,因而对个体危害较大.具有不平衡易位染色体的胚胎,大多数在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只有极少数能发育到足月分娩.本文报告一个家系由于母亲的9号染色体与13号染色体的平衡易位而出生具有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1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的不平衡易位的患儿.

    作者:任国庆;王素桂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母乳性黄疸及其病因学研究近况

    母乳性黄疸是未结合性胆红素增高所致的黄疸.临床分为二型:一为母乳性黄疸综合征,或称迟发母乳性黄疸,或称延长的母乳性黄疸;另一型为母乳性黄疸,或称早发母乳性黄疸.

    作者:徐景蓁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血清胆汁酸测定在新生儿的应用

    胆汁酸是在肝细胞酶系作用下由胆固醇转化生成,目前根据化学结构,发现在人体内有16种以上,含量多为胆酸(Cholic acid,CA)鹅脱氧胆酸(Chenodexy cholic acid,CDCA),其次为脱氧胆酸(Deoxycholicacid,DCA).在血清中以结合型胆酸为主,游离型只占少部份.

    作者:关碧琰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100例正常新生儿脑血流图的分析

    脑血流图又名脑电阻图(Rheoencephalography)是通过一种对人体无损伤性的血流图仪,以其高频电流来测定颅内血液搏动性流动所引起的阻抗变化,用以检查脑血管的充盈度血管壁的弹性状况.通过对脑血流图形的分析可为临床诊断某些颅内疾病提供一项客观指标.国外从50年代始应用于临床,国内近10余年来也相继有报道.

    作者:刘桂荣;高庆云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正常新生儿前囟门压力的测定

    自1959年国外学者报道用前囟门压力测定仪来监测新生儿和小婴儿的颅内压以来,经过改进完善(1),很多学者使用测前囟门压力的方法来监测新生儿颅内压(2~4).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应用国产YL-Ⅰ型婴儿颅内压监护仪来观察婴儿颅内压的变化,为了探讨正常新生儿和婴儿前囟门压力,我科于1985年2~3月也用此国产:仪器对240例新生儿和婴儿前囟门的压力进行了测定.

    作者:诸慧华;鲍慧玲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皮肤温度生理变化的探讨--彩色红外热像仪的临床应用

    红外热像图是利用机体自身发出的红外辐射来传达有关信息.通常成人身体内部产生的热量45%以辐射方式传递出去,而新生儿则有2/3以此方式散发.红外热像仪将这种红外辐射转变成电信号,由显示系统构成红外辐射分布情况的图像.

    作者:郭伟美;陈振蓉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解热药中毒3例报告

    目前虽新生儿发热时一般已不用解热药降温.但这种观点,尚未引起同道的重视,不但基层单位对新生儿发热滥用解热药,某些地市级医院个别医师对新生儿发热不查其根源,首选激素或解热药降温仍屡见不鲜.甚至未严格掌握正确剂量而造成解热药中毒.现将近五年临床所见三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淑君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胎儿水肿伴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文摘)

    巨细胞病毒(CMV)是引起先天病毒感染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为0.5~2.2%,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心脏受累罕见报道.

    作者:陈跃洪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同族免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和脑积水

    新生儿期脑室出血可能是婴儿脑积水的原因.脑室出血常见于早产儿及窒息后,但也可为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并发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可由于母体中存在抗胎儿血小板上父亲抗原的抗体(同族免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简称AINT).

    作者:袁雪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筛查

    文献证实,妊娠中约有15%属ABO血型不合.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做唯一的诊断尺度,在AB O妊娠中只找出2~10%溶血病.随着更灵敏技术的应用,其发病率可高达71%.有人指出,在ABO溶血病中,DAT假阴性可多到70%.

    作者:姜辉锦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未成熟儿视网膜病成因的近研究趋势(文摘)

    未成熟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简称Rop)是由于治疗中过量的给氧而导致的医原性疾病,因而经常引起医疗纠纷.但是Rop在未接受氧疗者也可见到,而既使应用高浓度氧疗时,也有多数并不发生.近年来很多学者对Rop的病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于作述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生儿人工呼吸机的应用(二)

    本法一般使用人工呼吸机和气管内插管进行.适用于无自主呼吸、严重的频发呼吸暂停、以及重症呼吸衰竭患儿,是保证有效通气的重要手段.如呼吸机的通气频率调到10次/分以上,称IPPV;如随着患儿自主呼吸的逐渐恢复,通气频率调到10次/分以下,称间断强制性通气(IMV).

    作者:陈自励 刊期: 1986年第06期

  • 新儿生时期主要的内分泌问题

    新生儿时期的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和内分泌有关的低血糖症等,虽然病例不多,但对此类疾病能否及时诊断治疗,直接影响患儿预后,如果延误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内分泌实验检查项目较多,影响因素也多,目前国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医疗单位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条件.

    作者:赵时敏;白耀 刊期: 198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