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医学杂志

转化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海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2095-3097
  • 国内刊号:10-1042/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2012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94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4期文献
  • 糖尿病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肺结核免疫功能变化及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老年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2例为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30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研究A、B两组临床特征,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变化.结果 A组比B组发热、咳血增多,初治患者比例降低,痰涂阳性比例升高,结核空洞及病灶累及2个以上肺野的患者增多.A、B、C组CD8+依次降低,而CD4+及CD4+/CD8+依次升高.A组IgA、IgM和IgG均低于B组和C组,而B组IgA低于C组.A组中血糖未达标者CD4+、CD4+/CD8+、IgA、IgM和IgG均低于达标者,而CD8+高于达标者.结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时病情加重,特别是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可能与糖尿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作者:赵慧强;田光;张宝和;黄火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2月 - 2011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98例因颈动脉硬化狭窄(狭窄>50%)而行CEA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有症状77例(78.6%),无症状21例(21.4%).结果 术后除2例(2.0%)死亡、3例(3.0%)发生一过性偏瘫和7例(7.1%)出现脑高灌注综合征外,其他患者疗效良好,未出现短暂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表现.术后随访1 ~ 10年,平均5.6年;随访76例,13例(17.1%)再狭窄>70%,9例(11.8%)再发TIA症状,4例(5.3%)出现脑梗死.结论 对于临床检查发现一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特别是有TIA发作史的患者,可以考虑行CEA;双侧颈动脉狭窄者应分期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学东;王中华;田磊;杨晓冬;王世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锦灯笼联合双黄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锦灯笼代茶饮加双黄连(注射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5 mg/(kg·d)静脉滴注及退热、镇静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锦灯笼代茶饮加双黄连(注射剂)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精神状态、咽峡部疱疹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锦灯笼代茶饮加双黄连(注射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缩短了病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向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顺序节段分析法在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心内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提高超声心动图对心脏位置异常合并复杂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择近年来在我院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的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心内畸形患者42例,对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手术证实本组先天性右位心分型:镜像右位心13例,右旋心29例;心内畸形:单心室10例,右室双出口8例,法洛四联症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5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4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4例,永存动脉干3例,肺动脉闭锁2例.超声误诊、漏诊的病例: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伴巨大室间隔缺损误诊为单心室;2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闭锁误诊为永存动脉干;1例肺动脉闭锁超声漏诊左肺动脉缺如及多支体肺侧枝.结论 超声心动图顺序节段法对绝大多数先天性右位心并心内畸形能作出准确诊断,但对某些极为复杂的病例心导管检查仍是明确诊断和手术条件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馨;贺声;张云山;陈宇;李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犬与猫咬伤创口特点及感染的研究

    目的 探讨犬和猫咬伤创口的特点及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差别及原因.方法 800例犬和猫咬伤患者,按伤部分为手足组、上下肢组,分别观察各组的感染率、感染时间、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犬咬伤创口80.0%为撕裂伤,猫咬伤创口85.0%为穿刺伤.400例犬咬伤患者中共有59例出现感染,感染率14.8%,59例感染中有30例(50.8%)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400例猫咬伤患者中共有107例出现感染,感染率26.8%(与犬咬伤比较,P<0.05),107例感染中有58例(54.2%)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各组感染时间不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手足部猫咬伤短,为(5.3±2.4)h,上下肢犬咬伤长为(23.1±8.4) h.感染率在手足部猫咬伤高,达33.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肢犬咬伤感染率低为9.0%,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足部犬咬伤与上下肢猫咬伤感染率均约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皮肤发红、水肿、明显触痛及发热;并发症主要是脓肿、淋巴管炎/丹毒、关节炎、腱鞘炎、败血症.结论 四肢部位的猫咬伤创口在感染率、感染时间、并发症上较犬咬伤严重,尤其在手足部位.

    作者:陈瑞丰;王立秋;黄立嵩;郑吉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细胞信号转导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以多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可达30% ~ 40%,是现代呼吸和危重医学的一大难题.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复杂的发病机制中,失控的炎症反应与细胞信号转导密切相关.

    作者:姜毅;韩志海;段蕴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复发性颅咽管瘤的原因分析和治疗进展

    颅咽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治疗效果欠满意,复发率较高,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颅咽管瘤的复发原因很多,与手术前症状、肿瘤病理类型、手术全切和术后放疗有关.复发性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切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内化疗,它们各有优缺点,若能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则对某些复发颅咽管瘤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减少治疗相关致残率、病死率.

    作者:卢旺盛;田增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血管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硫化氢作为继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之后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广泛参与人体神经、心血管、消化等各个系统生理功能的调节.在心血管系统中,内源性硫化氢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促进血管新生、抑制血管重构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硫化氢对血管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于文;金红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一种多重黏附调节因子调节肿瘤细胞的侵袭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是一类结构、功能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似的内吞型受体,可以介导多种细胞外基质中的分子内吞及代谢的过程.由于通过LRP-1介导的内吞可以减少细胞外基质中蛋白酶的积累,因此一度被认为是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一种关键受体分子.但是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LRP-1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黏附,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本文就LRP-1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过程中的功能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冯浩;史洪恩;苟兴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工气道湿化治疗浅析

    人工气道湿化是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呼吸治疗的重要课题.湿化不良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然而实际临床工作中对气道湿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临床实用角度浅析人工气道湿化的几个问题,包括气道湿化的意义、指征、湿化方式的选择、湿化效果的评估、湿化液的选配及加温湿化不当的并发症等.

    作者:刘树元;王立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系统临床问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有多种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控制住危险因素对于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能够有效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却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对心血管疾病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科学认识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更好地指导临床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郑楠;朱智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议转化医学中心建设

    从转化医学的概念出发,回顾转化医学在国内外发展的进程,并对国内外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在借鉴国内权威机构转化医学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某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建设主要做法,对目前以医院为中心的转化医学中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敏;田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初论在医学教育中构建转化中医药学学科

    转化医学是医学研究的一个新模式,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刚刚起步.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涉及内容有很多,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和研究机构对于转化医学关注度不够的状况,从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基础和优势、内涵表达、研究分支、面对的困难及策略出发,提出构建转化中医药学学科的设想,期待更多的力量参与转化中医药学学科建设,为中医药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作者:唐汉庆;许世华;王宁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目的 检测N0期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颈部淋巴结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KAI1/CD82在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清扫淋巴结中KAI1/CD82的表达、12例新鲜喉癌组织和同期距癌周至少0.5 cm的正常喉黏膜组织KAI1/CD82的表达,以及KAI1/CD82的表达水平与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病理分化类型及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60例N0期声门上型喉SCC患者颈清扫淋巴结327个,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KAI1/CD82的免疫组化检测发现84个淋巴结KAI1/CD82表达降低.其中,常规病理检查发现46个淋巴结有转移者,KAI1/CD82检测表达也降低;38个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转移者,KAI1/CD82表达也降低.检测出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有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P<0.01).KAI1/CD82在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KAI1/CD82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与患者的病理分化类型、浸润程度、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umor lymph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大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AI1/CD82表达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病理分化类型有关,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KAI1/CD82表达越低;与浸润程度有关,随着T分期的增高,KAI1/CD82的表达随之降低;KAI1/CD82表达降低可能与N0期声门上型喉SCC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有关.KAI1/CD82在N0期声门上型喉SCC的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作者:隋颖;康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低表达影响宫颈癌HeLa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敲低宫颈癌HeLa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利用在线设计软件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Target Finder设计一对STAT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上下游引物,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特异性敲低STAT3的表达,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及STAT3敲低组HeLa细胞内染色体分布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药物多柔比星诱导对照组及STAT3敲低组细胞凋亡情况的差异.结果 免疫印记表明,STAT3特异性shRNA可在HeLa细胞中显著敲低STAT3的表达;电镜观察发现,在HeLa细胞中敲低STAT3表达可显著诱导染色体边集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敲低STAT3表达可显著增强多柔比星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敲低STAT3表达可诱导宫颈癌细胞发生超微结构的改变,并增强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汤先华;王立秋;林朱森;施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紫花牡荆素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目的 观察紫花牡荆素对食管癌(esophagus carcinoma,E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噻唑蓝比色法与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紫花牡荆素处理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与EC10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活化型Caspase-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紫花牡荆素处理显著抑制EC9706与EC109细胞增殖水平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未加药(0 μmol/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花牡荆素处理可以上调BAX与Caspase-3表达水平,下调VEGF 表达水平.结论 紫花牡荆素处理后导致BAX和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上调、VEGF表达下调可能是其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黄继红;游颜杰;郑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