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重点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知识、行为的现状,客观评价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及五年行动规划(2006-2010年)目标实现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9个全球基金项目重点县1 226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项目中期(2008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8题全答对者1 005人,占81.97%,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途径和希望知识获得途径均为“医生”、“电视”、“免费宣传材料”.与2008年项目评估比较,“无偿献血不会传染艾滋病的知识点”正确回答率由84.30%上升到94.78%(x2 =60.435,P<0.001),“每六个月以上献血对身体无害”由84.46%上升到93.20%,(x2=41.011,P<0.001);“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93.58%上升到98.00%,(x2=38.163,P<0.001);“近三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80.90%上升到92.00%,(x2=14.765,P<0.001).结论 重点地区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较2008年评估结果有所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2008年大幅度提高;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较单一,个人及家庭歧视现象依然存在,消除歧视、向”零”艾滋迈进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作者:陈春花;王华东;计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常见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建立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在合肥所辖三县四区,采用无菌采样方法,采集生肉、水产品、卤菜、乳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五大类常见食品,通过增菌、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确定沙门氏菌属和血清分型.结果 442份样品检出22株沙门氏菌,检出率4.98%,其中生肉类14.71%,水产品类7.14%,其余三类食品未检出.生肉类样品在7个地区均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4.71% (15/102);水产类样品只有在庐阳区检出,检出率为23.33%(7/30).血清分型分属B、C1、C3、F等4个群7个型,菌名为德尔卑、汤卜逊、猪霍乱、巴尔多、阿贡纳、阿伯丁、马流产沙门菌,其中德尔卑10株.结论 生肉、水产品沙门氏菌污染较严重,加工该类食品应烧熟煮透和注意加工卫生.
作者:谢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霍山县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实施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和迸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终期评估方案要求,核实资料,通过对患病登记率、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对DOTS策略效果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结果 霍山县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00%;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 337例,任务完成率100.00%;新发涂阳登记率32.19/10万;新发涂阳病人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0.89%,治愈率85.40%;避免7 070人感染结核菌和707人发病;避免因结核病死亡574人;直接社会效益481644元,为社会挽回损失总价值77650618元,成本效用比值242.70,效益成本比值37.50.结论 规划实施进展顺利,终期目标如期实现.
作者:方绪群;余宏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客观评价医院环境质量,指导医院相关科室正确、合理的开展消毒、灭菌工作,积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潜山县一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妇幼保健院、民营医院等22家单位环境质量及消毒效果开展抽样检测分析.结果 检测各类样品403份,总合格率为94.3%,其中空气合格率77.3%,物体表面合格率95.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5.1%,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0%,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95.8%,无菌物品合格率94.2%,透析液合格率100.0%.民营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与公立医疗机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8,P<0.05).结论 22家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比较高.3家民营医院消毒效果欠佳,应重点加强监管.
作者:冯夏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蚌埠市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状况.方法 在蚌埠市区及固镇县湖沟镇建立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定点监测网点,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采集15类食品,对重金属、黄曲霉毒素M1、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化学污染物检测.结果 2010~ 2011年共监测15类食品共计602件,食品中铅、镉、汞合格率分别为100.00%、96.65%、95.83%,猪肾中镉含量较高,均值0.76mg/kg;蔬菜食用菌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检出率分别为13.33%、1.66%、100.00%,无超标样品;乳及乳制品黄曲霉毒素M1均低于检测下限;炒货中的糖精钠、蜜饯中的甜蜜素、酱腌制蔬菜中的苯甲酸超标率分别为20.00%、70.00%、50.00%;面制品铝超标率55.50%;白瓜子二氧化硫残留100.00%检出,80.00%超标.结论 蚌埠市食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M1污染较轻,炒货、蜜饯、酱腌制蔬菜食品添加剂滥用严重,铝膨松剂超标使用,白瓜子漂白致使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提示有关部门应加大食品监管力度和技术指导,重点加强炒货、蜜饯、酱腌制蔬菜和面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以及白瓜子二氧化硫残留的监测工作.
作者:常洪;钟晓飞;张世满;张克梅;韩书芹;刘开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2009~2011年安徽省淮北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北市2009 ~ 2011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 ~ 2011年,淮北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为平稳,年平均发病率143.63/10万;呈现个别地区高发表现;季节性高发明显,4~6月出现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6.98%(8427/8689),其中1岁组多,占总病例数的52.60% (4570/8689),而且重症病例出现比例高.所有重症病例均发生在5~7月份.结论 淮北市手足口病流行存在季节性高发,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
作者:董建元;张思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芜湖市2005~2011年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分析,了解芜湖市婴儿麻疹流行变化规律,探讨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方法 对芜湖市2005 ~ 2011年206例婴儿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婴儿麻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5~ 2011年芜湖市婴儿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47.1/10万,处于全人群麻疹发病第一位.市区婴儿麻疹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以5~8月龄为主,发病高峰为3~5月份.87.86%的婴儿麻疹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在有麻疹疫苗免疫病例中,5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2W内发病,32.00%的病例在麻疹疫苗接种后4W以上发病.孕妇麻疹IgG抗体阳性率46.58%,有71.43%8月龄以上婴儿麻疹病例未及时接种或未接种麻疹疫苗,婴儿麻疹疫苗初免后平均麻疹IgG抗体阴性率为3.57%,麻疹流行强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成人麻疹病例对婴儿麻疹病发病无明显影响.结论 婴儿是麻疹高发人群,需进一步加强婴儿麻疹的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汪思银;於秀年;钱帮群;陶颖;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情况,拟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与降低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方法 通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收集安徽省2006 ~ 2011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报告卡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 2011年安徽省共报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9 495例,死亡1 499例,病死率为5.0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平均年龄为40岁,以15 ~ 50岁青壮年为主,占69.42%;7-9月份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高发季节,占31.29%;杀虫剂是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67.39%.结论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作者:胡琼;陈葆春;翟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泗县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适合农村留守妇女预防控制艾滋病、梅毒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 选取15个乡镇,每乡镇4个行政村,每村不少于10人,共636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检测.结果 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3.4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029,P=0.000).636名农村留守妇女HIV、梅毒均为阴性.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梅毒传播.
作者:杨冰颖;韩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对安徽省一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人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 采病人急性期血液,血增菌液增菌后接种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培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及16SrRNA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培养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球菌、无芽孢,VITEK2 Compact全自动生化鉴定仪报告为羊种布鲁氏菌(分辨率为99%),16S rRNA序列比对与布鲁氏菌相似度为100%.结论 首次对病人血液分离到一株羊种布鲁氏菌,确定该病人患有布鲁氏菌病.
作者:孙永;胡守奎;胡万富;张永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ECD检测器测定粮食中烯唑醇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 样品中烯唑醇经乙腈提取浓缩后,石墨化碳固相萃取柱净化,DB-1701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烯唑醇在浓度0.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7,低检出限0.02mg/kg.添加浓度为0.05mg/kg、0.10 mg/kg、0.20mg/kg、0.50mg/kg、1.00mg/kg时,回收率为76.0% ~ 105.0%,相对标准偏差6.0%~10.0%.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贺平;徐雷;张蕾;朱美蓉;张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菌群变迁情况,为流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合肥市2000年至2012年流脑疫情和健康人群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3年前,流脑病人主要由A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Nm).健康人群带菌主要是B群Nm,其次为A群.2003 ~ 2012年流脑患者菌群,C群占93.0%,A群占6.0%,B群和W135占1.0%;健康人群带菌以C群和B群为主,分别为2.5%和1.6%.2011年出现由W135群引起的流脑死亡病例.结论 2003 ~2012年,合肥市流脑流行优势菌群从A群Nm转变为C群,C群菌群Nm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是优势菌群,而W135群和B群为辅.
作者:靳玉惠;刘振武;王晓萍;马尔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9月~ 2011年2月,由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淮北市2009~2011年1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620份,核酸阳性标本242例,阳性率为14.94%.其中,甲型H1N1 196例,主要集中在2009年8月~12月;季节性H1 2例,季节性H3 34例,B型流感病毒10例.结论 2009 ~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显示,2009 ~2011年,淮北市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伴有甲型H3亚型和乙型散发.流感的发病人群以5~59岁年龄段为主,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王敏;李振华;周小蓟;陈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强度,评价CD64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将100名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真菌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免疫浊度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11.10±5.9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976 ±0.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5,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3.175 ±0.801)和真菌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3.780 ±0.896)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12例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CD64指数(12.981 ±4.525)明显高于治疗后(7.754 ±2.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以以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对败血症的诊断更有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优于C反应蛋白.
作者:武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汉坦病毒(HV)型别及分子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鼠肺及急性期病人血清标本接种Vero细胞,分离汉坦病毒.阳性培养物提取病毒总RNA,应用RT-PCR扩增病毒S片段,产物经测序拼接获得S片段全基因序列,用DNAStar、MEGA 4.1等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构建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确定病毒型别.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513鼠肺标本21份阳性,分离6株病毒;4份急性期病人血清分离1株病毒.选择3株病毒进行S片段基因测序,测定序列与汉坦病毒HTN、SEO、SNV型毒株比较,表明两株为HTN型,一株为SEO型,序列相似性达98.4%以上.结论 安徽省流行的HV为HTN型和SEO型,以HTN型为主,未发生较大变异.
作者:王俊;孙永;胡兴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高危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方法在淮南市招募279名MSM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79名调查对象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平均年龄28岁,未婚居多、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上为主,AIDS知识知晓率为89.90%.近6个月,应答者中10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同性肛交,7.72%发生过同性商业性行为,31.05% MSM曾经和异性发生性接触;过去6个月同性非商业性无保护肛交的发生率为62.36%,同性无保护商业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8.10%,与异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为83.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来自县城的招募对象、近一周同性肛交多于1次、近六个月有异性性行为、近一年患过性病、高艾滋病知识得分、近一年检测过HIV与MSM近6个月同性肛交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淮南市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的高危行为普遍存在,亟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罗艳;鲍其国;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1].由于其流行因素复杂,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为了解合肥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进一步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对合肥市2009 ~ 2011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吴思远;胡明霞;赵科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社区卫生诊断是运用社会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并分析社区的人口学特征、疾病、死亡情况和影响健康的有关环境、政策等因素.这些数据可以是定量数据(常规记录或专题调查),也可以是定性数据(专题讨论会、居民访谈等方法).通过整理、分析这些信息,确定本社区所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从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服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包河区望东和曙光社居委的300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望东社区接受调查居民561人,曙光社区接受调查居民212人.
作者:李江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结核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1].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人,占全球发病总数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2].为了解和掌握蚌埠市肺结核流行趋势,现对蚌埠市2005~2011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予以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和人口资料分别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信息系统》,其中人口数为监测系统中公布的蚌埠市常住人口数.发病数据按照发病日期统计,现住址为蚌埠市的资料,为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作者:竟广群;程孝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致病菌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因素,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1].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可以主动和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系统收集食品污染资料,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安徽省于2007年加入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2010年开始整体转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工作,现将2011年安徽地区的合肥、阜阳、蚌埠、马鞍山、芜湖、安庆等6个监测点的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媛;张钧;胡万富;撒楠;栗薇薇;李春;胡守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近些年来,随着C群菌群成为肥东地区的优势流行血清群后,流脑又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肥东流脑疫情资料的分析,掌握发生规律,在总结和借鉴已往防治经验的基础上,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疫情调查报告,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统计年鉴.
作者:司圣霞;曹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对2011年江都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就诊的4 027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以更好地掌握动物伤人的现状与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1年江都城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受狂犬疫苗接种者.
作者:朱成明;朱春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估计我国现在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78万人中,经异性传播占46.5%,经同性传播占17.4%[1],经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HIV/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芜湖市于2011年实施了国家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金伟;杨康生;方艳姣;程周祥;豆正东;成国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是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重要部门,只有规范的检测实验室,才能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检测结果.截止2012年6月,阜阳市已在疾控、医疗、妇幼保健、采供血、计生等机构建立了1家确证(筛查中心)实验室,23家筛查实验室,45家HIV抗体检测点,形成了确证(筛查中心)实验室-筛查实验室-检测点三级网络检测体系,为全面掌握实验室建设和运作情况,促进全市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现对全市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完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和管理工作.
作者:杨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督促民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规范化管理,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为了解固镇县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根据2008 ~2010年对部分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数据,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飞;杜文军;刘志君;杨义;杨永;李晓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1,2],为了依法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管,提高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2011年对芜湖市136家农村水厂进行卫生监督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全市四县四区136家农村水厂的出厂水、末梢水.1.2监测方法每个水厂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监测一次,每次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各一份.
作者:杨林新;吕维春;张芸;夏成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据第三次全国口腔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龋率达66%[1],其中97%未经治疗[2].儿童龋病的发生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功能,同时对患儿的全身都有不良影响.来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患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较欠缺,为了患儿口腔的健康,护理人员从指导饮食和有效刷牙、定期随诊、窝沟封闭四个方面来提高家长对患儿口腔保健的重视,从而降低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玲;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主要宗旨之一,也是实现我国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的重要原因,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虽然在发达国家近年来出生缺陷率有所下降,但它作为婴儿死亡的首因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在发展中国家,据有关研究统计推算,中国出生缺陷率为4%~6%,即全国每年新增100万例左右的出生缺陷儿[1],而且部分省市出生缺陷明显增加.为了解包河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本文对包河区2009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两个统计年度出生的13 31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原县血防站、防疫站和石槽坞病院整合而成,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县疾病预防和控制任务,在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县疾控中心承担公共卫生职能范围已有扩大,疾控工作的外延扩展并逐渐规范.目前,人员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良,经费匮乏,机构承担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职能履行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制约了县疾控中心的发展,对全县疾控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将歙县人力资源及经费保障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健安;方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血吸虫病是我国流传广泛,危害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近年在一些地区有发生流行的趋势,影响人民健康与农业生产,血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国家重视血防工作,颁布一系列政策规划,近年国家颁布《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成为指导性纲领,依法科学防治,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做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蔡婕;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三氯化磷主要用作化工原料,也用作氯化剂、催化剂、溶剂等.在潮湿空气中发烟,能水解成亚磷酸和氯化氢,进一步生成络合酸H3PCl6,有强烈的刺激性,遇水发生剧烈分解,放出氯化氢气体,有毒、腐蚀性强[1].我国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三氯化磷的大允许浓度为0.5 mg/m3,目前,国内普遍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2,3]检测空气中的三氯化磷,但此法手续繁杂,磷钼络合物还原成磷钼蓝的酸度不易控制,会影响显色反应,从而影响试验的准确性.本文采用KOH作吸收液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三氯化磷水解后生成盐酸和亚磷酸,用离子色谱法检测三氯化磷水解后生成的亚磷酸,从而测定空气中的三氯化磷.离子色谱方法选择性好,准确灵敏,干扰少,能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化磷的检测.
作者:管斌;单晓梅;于雪荣;刘伯林;白怡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