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产地采用相同热轧工艺的不锈钢盘条进行了一系列的扭转试验,通过金相、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探讨了不锈钢盘条扭转性能的差异原因与其微观织构的关系。
作者:吴益文;王迎春;朱志秀;吉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介绍了两例申报为进口铅矿、经鉴别为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的实例。两种物料产生工艺、组成、含量都有差别,经分析鉴别均属于"主要含铅的矿渣、矿灰及残渣"。
作者:刘志红;梁烽;吴透明;吴景武;张珠福;余淑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别使用平口夹具、线轴夹具和渐开线夹具对3种钢帘线的破断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夹具型式对检测钢帘线破断力的影响及原因,提出应优先采用渐开线夹具检测钢帘线的破断力。
作者:李岸锦;毛成涛;史松杰;陈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研究成功研制的通关单自助打印系统,针对通关单柜台人工打印工作量大、费时耗力等问题,集成应用了真空吸纸控制、走纸直通道、快速升降台与大容量进纸容器、激光对射厚度检测、位移传感器检测、定制开发PR2打印机设备等多项光机电先进技术,设计实现具有纸张调度、OCR识别、打印控制3个子系统的打印装置,有效解决一式多联并可能带有附页的通关单安全、快速、批量打印问题;建立了与CIQ2000系统无缝衔接的应用系统,实现自动下载通关单数据,自助打印通关单,自动发送电子通关单到海关,自动核销通关单流水号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通关效率,提升了通关单签证质量,减轻了检务前台工作压力,有效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矛盾,为建设和扩展检验检疫自助报检大厅功能,为企业提供远程延伸服务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时龙;周淑红;林晓平;胡建光;陆清;李功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可同时测定修正液中烃类、卤代烃、苯系物三类共11种挥发性有害物质。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0.23 mg/kg,平均回收率在86.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5%。通过对修正液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四氯化碳、甲苯和二甲苯等物质。该方法省去了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准确、可靠,可用于学生用品修正液中卤代烃、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挥发物的测定。
作者:禄春强;孙多志;左莹;秦紫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提出了一个新型电缆低温冲击试验系统,实现了载荷冲击次数及大小可调等功能,减小了试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作者:沈一华;杨帆;袁鲁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内的进口机械加工设备进行了专项检测和调研。根据检测结果,从不同侧面分析了进口机械加工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的进口机械加工设备检验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国内广大机械加工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借鉴。
作者:刘建瓴;司念朋;张鸿;裴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介绍了单轴反力式滚筒试验台的结构和原理,对汽车制动性能台式中出现的打滑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方案设想。
作者:王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邻菲啰啉可与Fe3+和Fe2+结合形成不同颜色的金属配合物。利用亚硫酸对Fe3+离子的还原作用,使邻菲啰啉-Fe3+配合物转化为邻菲啰啉-Fe2+,产生显著的光谱变化,据此建立测定亚硫酸盐的光谱分析法。研究结果显示,在pH5.00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亚硫酸盐的加入使体系在510 nm处的吸光度显著增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510nm处吸光度的增加值与亚硫酸盐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8×10-6-1.60×10-5mol/L,检测限为1.08×10-7mol/L。本方法用于测定饼干中的亚硫酸盐,回收率为92.2%-101.8%。
作者:廖文生;刘中勇;赵群;谢思瑶;伍冠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不同产地枸杞中Pb、As、Hg、Cd、Cr、Cu、Fe、Mn、Zn等九种元素的含量,对枸杞中的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状况进行了评价,找出了元素含量和产地之间的关系,能对枸杞的道地性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刘毅;郑国灿;朱美文;王晶;李应国;李贤良;王国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二喹啉甲酸法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加工用具上蛋白质残留的应用前景。[方法]以棉签为反应载体,通过检测限测定试验、反应时间条件试验、还原性物质干扰试验和现场应用试验,研究二喹啉甲酸法检测蛋白质的检测限、干扰因素和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棉签二喹啉甲酸法能检测50μg以上的蛋白质,5000μg的3种还原糖、低于2μg的维生素C和5μg维生素B1不会产生干扰。[结论]棉签二喹啉甲酸法方法简便,结果直观,检测限低,是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加工用具蛋白质残留的理想方法。
作者:兰全学;张宇;潘兰芳;严琼英;方胜;杨国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运用酶联免疫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中的氯霉素残留。结果显示,ELISA法低检测限为0.0125μg/kg,鱼、虾、贝类样本的添加回收率为80.4%-101.3%,变异系数为5.7%-11.5%;LC-MS/MS法低检测限为0.1μg/kg,样本添加回收率为82.7%-98.2%,变异系数为6.2%-9.7%。用酶联免疫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筛选出5个阳性样本,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确证亦为阳性,且测定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酶联免疫法快速、灵敏、可靠,为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检测提供了快速筛选方法,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度高,适用于阳性样本的确证和精确定量。
作者:万宇平;罗小华;冯才伟;罗晓琴;崔廷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求快速、灵敏、可靠的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方法。[方法]通过选择性鉴定试验、敏感性试验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对大肠杆菌的4种检测方法:GB/T4789.38-2008第一法、SN/T1896-2007第二法、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4种方法检测对大肠杆菌选择性良好,SN/T1896-2007第二法敏感性较GB/T4789.38-2008第一法稍高,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敏感性相差不大;4种方法应用在食品检测中,大肠杆菌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SN/T1896-2007第二法、GB/T4789.38-2008第三法与COLI ID显色培养基法耗费比GB/T4789.38-2008第一法高,但检测周期短,可节省人力,具有快速、方便的优点,在日常检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宏霞;韩丽娟;毕乐飞;颜显辉;于军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新型组合式多种昆虫诱集器整合了数据采集器、无线通讯控制器、气象要素传感器、昆虫诱集器等装置,可以对不同种类、不同大小的昆虫进行自动诱集捕捉,实现了对媒介生物实时监控的需要,为防范外来重要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跨境传播提供技术措施。
作者:于珊珊;刘丰;周蕾;马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鲤春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RT-PCR、荧光定量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并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作者:王姝;张利峰;徐立蒲;高隆英;张振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介绍了国内外高压锅炉管的技术标准,分析了进口高压锅炉管的检验和质量状况以及与国产高压锅炉管的质量对比,提出了对进口高压锅炉管检验技术性措施的建议。
作者:朱锦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从风险管理的理念出发,简要介绍了宁波检验检疫局开发的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系统和在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管中推行风险管理的探索历程。同时,以出口海水网箱养殖活鱼为例,引用矩阵评价法等风险评估方法,在对出口水产品风险要素及其风险等级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将出口水产品纳入风险管理系统加以应用。通过应用前后的抽检率、抽检项目数量、不合格检出率等检验检疫数据比较,得出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科学把关的结论,使出口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陈孟裕;舒林军;毛唯君;梁启平;翁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介绍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对机顶盒的能效要求,并从限值的宽严、考核评价方式、执行力度等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陈翔宇;黄见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污染产生来源、对人体危害等方面做了介绍,并重点对消费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提取、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林殷;王新豫;洪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发的《检验检疫实验室管理办法》以及检验检疫检测机构发展需求分析,探讨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方案。详述三种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机构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
作者:昃向君;刘学惠;谢力;赖凡;李国华;雷质文;乔东;吴海文;商泰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从施马仑贝格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欧盟采取的防控措施等方面分别对其作一概述。
作者:肇慧君;孙颖杰;胡传伟;吴绍强;贾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以电池检测安全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CNAS-CL01:2006(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为依据,基于相关IEC、GB、UL、EN电池检测标准要求、实践分析以及电池产品的特殊性,从设施环境安全性和检测设备安全性出发,对电池检测实验室建筑结构、消防、排烟、环保、电气控制、监控、管理等领域开展相关安全性系统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电池检测实验室。
作者:杜飞;戴雪伟;甘红胜;李广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