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了努氏硬度的试验原理以及试验方法,并与同样是显微硬度的显微维氏硬度试验进行了对比,说明了努氏硬度的优越性;介绍了努氏硬度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作者:吉静;徐凌云;吴益文;李洪涛;楚民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建立了粉质化妆品中六价铬的测定方法。样品经0.05 mol/L氢氧化纳溶液超声振荡提取;HPLC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分离,以5%(v/v)甲醇-2 mmol/L四丁基硫酸氢铵水溶液(pH 4.0)作为流动相;ICP-MS测定选用碰撞池技术以消除40Ar12C对52Cr的谱学干扰。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0.040-2.000 mg/kg时,回收率为77.5%-107.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
作者:郭少飞;王鹏;王帆;胡德聪;潘瑞花;凌约涛;王慧;金涛;陈诚;欧阳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建立水尺计重风险评价系统对船舶进行水尺计重风险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措施,保证海运散货衡重的可靠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加权着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尺计重风险评价,既能兼顾水尺计重风险指标多因素、多层次以及部分指标难以量化的特点,又能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衰减的缺点。该系统可以对各风险指标进行单独分析,并且可以实现"预评价",即计算出拟采取措施的效果,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作者:李洪星;包彦夫;徐兆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阐述了新型电动工具堵转力矩试验台的研制过程,攻克了静态堵转力矩传统试验不安全、欠准确的难点,解决了开关堵转试验过程中时间要求准确、试验种类多、安装难的问题。本试验台可应用于电动工具堵转试验,具有测试电钻、冲击电钻、电锤等产品的静态堵转力矩的功能,基本满足了电动工具开关堵转试验的需要。
作者:施军晓;陈戬恒;金志颖;吕群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为了研究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方法]对25%戊二醛样本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大鼠、小鼠)、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鱼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戊二醛小鼠经口LD50为248 mg/kg体重,大鼠经口LD50为239 mg/kg体重,经皮LD50≥2000mg/kg体重,急性吸入毒性4h-LC50为768mg/m3,鱼急性毒性96h-LC50为13.5mg/L。[结论]戊二醛对人体的吸入危害风险和环境生态危害风险值得重视。
作者:许崇辉;刘慧智;温巧玲;潘芳;程树军;李妙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建立了分析油脂样品中37种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通过对100多种植物油和20多种地沟油的37种脂肪酸含量的分析,总结出了根据37种脂肪酸含量鉴别地沟油的判定依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是地沟油与植物油差异较大的组分,但是应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从而无法根据低碳数饱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是否地沟油判定。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完善了根据脂肪酸组成判定地沟油的依据。应用该判定依据,对卫生部两次盲样进行判定,阳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阴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表明该判定依据是一种有效且准确率较高的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作者:许秀丽;任荷玲;李娜;张凤霞;乐粉鹏;丁罡斗;安娟;马小宁;王磊;贾迪;田燕;王祎潇;刘迅;仲维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建立了牛奶中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采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联合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标准溶液在4μg/L-4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定量限为0.8μg/kg。20种有机氯农药在3个水平(0.8、2.0、10.0μg/kg)的加标回收率为62.2%-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3.4%-13.1%。该分析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适合牛奶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刘毅;郑国灿;王晶;陈冬东;朱美文;彭光宇;曹淑瑞;王国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采用布鲁克核磁仪(600兆)做H谱全扫,根据H谱的化学位移和积分面积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H谱变化的规律。本方法一共开发出12个指标对植物油和地沟油进行鉴别,同时引进统计分析方法,在对植物油和地沟油的样本数据库聚类分析基础上,对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采用该方法对卫生部两次考核盲样进行判别分析,准确率可达到90%,表明核磁共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沟油鉴别方法。
作者:许秀丽;任荷玲;李娜;张凤霞;丁罡斗;乐粉鹏;安娟;马小宁;王磊;贾迪;王祎潇;刘迅;郭灿雄;仲维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研究了不同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对测定粮食中锌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小麦、黄豆和大米的灰化佳条件,并在佳条件下做了标样比对和回收率。另外测定了很多典型进口粮食中的锌含量,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简单,易于推广。
作者:张爱珍;余春晖;周强;张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比在冷藏与冷冻两种条件下,酸奶乳酸菌活性、酸度、pH值、酸奶感官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对乳酸菌及其保存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发现冷藏条件下酸奶各项指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冷冻条件下酸奶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因此,本研究的结论为冷藏条件下酸奶品质下降较快,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冷冻条件下酸奶不易变质,保鲜时间更长,更适合酸奶保存。
作者:王伟;杨雪娇;刘颖文;余霞;王静;洪嫄;陈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选择碱性蓝6B作指示剂改变辣椒油酸价滴定终点的颜色,建立了辣椒油酸价测定的新方法。在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在辣椒油酸价测定时用碱性蓝6B代替酚酞作为指示剂,在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上更敏锐,观察更方便、更准确。
作者:邹大维;彭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物恐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方法]通过分析生物恐怖事件的特点,探讨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必然会给社会公众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通过健康教育的普及,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以及切实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公众的恐惧心理。[结论]生物恐怖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可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予以减轻或消除。
作者:梅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法在口岸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基于回归模型的调整RR估计加入到PAR估计中,以一整套公式计算调整控制一个或多个变量后的PAR指标,评估多因素影响的口岸流行病发生频率及控制效果,并采用国际权威的统计分析标准软件SAS分析平台进行编程实现。[结果]以宁波口岸某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对与该病相关的四种风险影响因素由计算机分别自动计算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在校正其他三种因素的基础上,评估每种风险因素所致的危害程度,结果为风险因素A所致的危害占11.8%,风险因素B占30.8%,风险因素C占15.9%,风险因素D占38.2%。[结论]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能够评估导致口岸传染病流行风险因素的单独效应,可作为评价流行病发生与控制效果的有效评估方法。
作者:裘炯良;郑剑宁;施惠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建立了鉴别日本神户牛肉真实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通过对来源于10个品种的牛的样品的分析,发现了牛生长激素基因第五外显子的品种间多态性位点,并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日本和牛在这些多态性位点的特异核苷酸组合,建立起了日本神户牛肉的分子生物学识别技术。采取了47份市售牛肉对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方法在应用于国内市场的神户牛肉的真实性鉴别上,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可以用于区分日本神户牛肉和国产牛肉以及国内生产的所谓日本黑牛肉。
作者:李冰玲;马贵平;浦静;王宇;史喜菊;刘全国;李炎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比分析了垂直轴洗衣机和水平轴洗衣机的洗衣性能和节能节水性能,讨论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洗衣机性能和能效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标准优化建议。
作者:杨星刚;傅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对两岸在食品安全管理、认证、法规、标准以及贸易中可能传播的动物疫病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相互之间的异同,并对今后的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贸易提出了建议。
作者:廖鲁兴;王进喜;黄晓蓉;李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可以实现高通量、高精确度、快速筛查及定量分析等目标,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作者:鲍蕾;许艳丽;梁成珠;石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针对出口产品因含有限用化学物质而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增多的现状,首次提出了出口产品化学风险的概念,并通过对出口产品化学风险现状以及国外限用化学物质管理法规的分析,建立了以高风险产品和限用化学物质信息库、供应链化学物质信息传递机制、实验室检测等模块组成的化学风险评估模式,以提高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
作者:汤礼军;刘君峰;邵晨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