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连口岸出口汽油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辛烷值由高逐渐减小到接近92指标值;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间的差值在9.3-12.0,烯烃含量对差值影响较大;密度值、10%和50%馏出温度与芳烃含量成正比;芳、烯烃含量值在逐步降低,硫含量已降至10 mg/kg以下;甲基叔丁基醚添加量在增大,但都在5%以下.
作者:牟明仁;何明;王群威;李强;沈飚;李莉;张宁;林晓梅;于永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为了明确北京顺义某锦鲤养殖场患病锦鲤的发病死亡原因,根据鲤鱼浮肿病毒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套式PCR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可见548 bp片段和180 bp片段的DNA条带,空白对照无扩增条带;套式PCR的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和Genbank公布的鲤鱼浮肿病毒H504株序列完全一致.结果显示这是由鲤鱼浮肿病毒引起的鲤鱼浮肿病,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提示鲤鱼浮肿病在北京地区已经有所扩散,应引起养殖者以及鱼病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徐立蒲;王静波;张文;潘勇;曹欢;王姝;王小亮;王澎;那立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常采用硝酸银滴定法、电导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蚕豆罐头中氯化钠含量,但这些测定方法都比较复杂,不适用于企业生产自检自控.通过比重法对不同含盐量蚕豆罐头中氯化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蚕豆罐头离心上清液比重值和氯化钠含量成线性关系;同时将硝酸银滴定法和比重法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比重法能较准确地测定出蚕豆罐头中氯化钠含量,且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企业生产自检自控.
作者:李源;张硕;苏志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为保证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建立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实验的质量控制图.在每次日常检测时,对标准阳性血清进行试管凝集实验并使用浊度仪测量其上清液的光密度;在收集20组有效数据后,绘制当前条件下的质量控制图.结果显示,运用绘制的质量控制图对之后22次日常检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了由于试剂储存不当导致抗原失效而造成的失控情况.因此,采用质量控制图对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实验进行监控,可提高质量监控的有效性、科学性.
作者:谷强;韩玥;郭铮蕾;高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用纯化的马铃薯V病毒(PotatovirusV)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2株分泌马铃薯V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腹水抗体.以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研制了TAS-ELISA检测试剂盒.
作者:李桂芬;马洁;孔君;张永江;魏梅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建立一种免疫磁珠与荧光定量PCR技术联合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羧基修饰磁珠偶联,制备出特异性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磁珠,并检测活化磁珠富集病毒的效率.结果表明1 mg免疫磁珠与75μg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偶联时,具有高抗体偶联量,该偶联后的磁珠富集丙型肝炎病毒的效率是94.50%;同时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高拷贝和低拷贝样品的重复性良好.本研究探索的免疫磁珠与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结合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快捷以及可信度高的优点,为丙型肝炎病毒检验与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作者:曹姗姗;张文玲;王瑾;周鲁林;刘留;吴燕;肖利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采用16S rDNA扩增同源性分析、16S rDNA PCR-RFLP技术、种特异性序列扩增技术,对新资源食品中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16S rDNA扩增同源性分析能够有效鉴定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无法区分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16S rDNA PCR-RFLP技术可以有效鉴定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种特异性序列扩增能够有效鉴定副干酪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结合检验工作需要,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生化鉴定法难以确认的乳杆菌进行有效鉴别.
作者:薛晓晶;张焱鑫;陈会君;马洁;王芳;芦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清花落棉、车肚花、斩刀花、精梳落棉、粗纱头、废纱线等常见进口废棉的外观特征、含杂情况、纤维长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找到能够充分体现废棉特征的各项参数,为外观上鉴别各种进口废棉和废棉的性能特征提供数据指导,为进一步制定废棉检验方法标准和监管规程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李树荣;叶湖水;李慧;李青;吴豪;林华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建立在线凝胶渗透色谱串联气质联用法测定奶粉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简单处理样品后,采用平行浓缩仪进行浓缩,在线凝胶渗透色谱串联气质联用系统进行在线净化,自动进样到质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1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0.998,方法检出限<0.5μg/kg;3个水平(10、50、100μg/L)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0%-95%,相对标准偏差(n=6)<10%.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测定,可满足检测工作需求.
作者:吴兆凤;曾展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等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土壤中的双酰胺类杀虫剂经磷酸盐缓冲溶液和甲醇混合提取液提取后,调pH至2.0-3.0,用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0.1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58:42)作为流动相,DAD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检测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检出限可达0.1-0.3 mg/kg;在添加浓度0.1-2.0滋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7.8%-99.3%,相对标准偏差为2.9%-9.9%.
作者:张云;陈筱铁;程立军;林妙端;陈泽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建立了棉花纤维中铬、钴、镍、铜、砷、镉、锑、铅8种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国内外183个不同产地的棉花纤维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结果分析比较.样品采用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国内外棉花纤维中均存在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但总体含量水平较低,说明国内外棉花纤维中这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作者:乔晴;郭会清;何兵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简单介绍能力验证项目的作用;列举了部分ISO/IEC17025-2005实验室质量体系和ISO/IEC17043-2010能力验证提供者质量体系的差异;介绍了实验室在策划新能力验证项目时需要关注的一些细节;展示了策划一个能力验证项目应保存的完整资料记录.
作者:朱成;董涵;刘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研究出口有机过氧化物运输包装安全技术规范和货物运输包装不合格情况,提高出口企业包装质量.针对有机过氧化物的理化特性及安全运输要求,系统总结了海运、空运危规关于有机过氧化物运输包装的安全技术规范.从包装选择、运输、标签张贴、包装方法等方面列举了运输包装可能存在的不合格情况及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正确要求.通过分析有机过氧化物运输包装的不合格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包装企业、货物生产商、使用鉴定部门分别提出了多项措施以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的质量安全.
作者:王国新;石洁;钱江;彭利明;金益;袁建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分析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食品进口商评价指标的构成,采用德菲尔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构建了食品进口商检验检疫监管分级评价模型,为检验检疫部门实施进口食品分类监管提供指南.
作者:廖鲁兴;王庆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2010-2015年间湛江口岸进口油菜籽携带杂草疫情进行分析,从疫情监管、防控和检疫鉴定方法等方面对进口油菜籽杂草的检疫措施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检疫对策提出了建议.
作者:袁俊杰;马新华;龙阳;魏霜;杨卓瑜;陈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区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不足,为质量管理体系更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收集2013-2015年间实验室各类质量管理活动中发现并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年间共发现并提出不符合项200项,来源于5家实验室的日常质量监督、内部审核、CNAS评审及其他形式的质量监督;按场所区分,档案室和免疫室分别发现不符合项72和62项;按要素分,发现3次以上不符合项的要素有9个,占总不符合项的94%;对发现并提出的不符合项,实验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纠正并对重点场所或要素实施预防措施加以控制.通过分析得出,日常质量监督对管理体系运行发挥了充分的监督作用,不符合项涉及的要素多而分散、部分相对集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各实验室对不符合项有了充分的认识并能客观对待,不符合项发现与提出逐步减少说明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作者:韩焕美;王远忠;王玉兰;李刚;吉奎;赵辉;宗春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详细阐述了检验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分析的原则、相关理论和技术、框架和步骤.运用5M1E分析法,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质量分析指标;通过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水平进行分析,采用风险指数法,得出了量化、可参照比对的分析结果,提高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分析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工作中.
作者:张雷;赵靖敏;刘洁;李东燕;刘佳;于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多个国家应对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防控策略进行综述,从非传统安全视角为我国国境卫生检疫的发展提出对策.通过分析埃博拉病毒特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发展进程、世界多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等方面,结果显示我国在此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防控中做到及时应对、科学有效、成功防控,提高了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暴露出防控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还得出,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是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境卫生检疫发展需要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口岸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完善口岸卫生检疫设施,完善口岸联防联控机制建设.
作者:刘传鸽;潘德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FSMA)出台之后,美国FDA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新的配套法规在安全标准、监管模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和完善.新法规的颁布对输美食品贸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分析了FSMA配套法规的特点和影响,并讨论了新法规的应对措施.
作者:陆奇能;李彦蓉;王欣;李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收集、整理我国化妆品国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中的定义、分类、原料方面的相关规定.通过比较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作者:许业莉;陶伟正;柯维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是一种可使微量核酸在体外高效快速扩增的新技术.与传统PCR及等温扩增技术相比较,其显著的优势是在25℃-43℃条件下,5-20 min内观察到检测结果,且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廉,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代替PCR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检测方法及近十年来在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检测领域中的未来方向.
作者:刘冬虹;王德莲;郭燕华;聂炎炎;吴环;曾国权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