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男生(以下简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增进其心理健康的对策,以便为男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山东省3所大学护理学院男生221名;同时抽取护理学院女生200名,其他专业男生20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男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中,人际敏感的阳性检出率高(18.55%),其次为抑郁(13.12%)、焦虑(8.14%).男生SCL-90各因子除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青年组;SCL-90各因子除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显著高于女生;SCL-90各因子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男生,而在敌对因子上得分低于其他专业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男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对其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长,成为护理事业合格的后备力量.
作者:孙海娅;吴冬梅;杜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理化损伤、呼吸道病毒及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引起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阻塞性通气障碍[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COPD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致呼吸肌疲劳,从而引发呼吸衰竭.
作者:陈丹;黄行芝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母婴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在2007级护理专科生中随机选取2个班级(114名)为对照组,2个班级(114名)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学生能力自评,统计自评结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自评结果统计显示,90.0%的学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5.1%的学生认为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89.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96.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沟通能力;90.4%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87.0%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试验组实践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许红;赵跃;张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母婴护理双语教学实践,探索适合专科涉外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方法 采用学科专业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联合教学的方式对专科涉外护理专业进行母婴护理双语教学,即先由学科教师介绍正常妊娠、分娩、产褥期母婴护理的基础知识,然后选择30%左右章节由专业英语教师对异常妊娠、分娩、产褥期母婴护理进行全英文双语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专业课成绩及专业英语成绩进行分析,并与同年级涉外护理中文教学班作比较,同时对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双语教学班专业课和专业英语平均成绩分别为94.52分和80.42分,中文教学班成绩分别为88.00分和74.77分,2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适当比例的双语教学可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在专科涉外护理专业临床护理课程中可采取学科专业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联合教学模式进行双语教学.
作者:朱达琍;朱宏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2006级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课程中采用指导自学、案例分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整考核形式等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高分为94分,低分为78分,平均分为86.5分,90分以上学生10名.96.25%的学生认为在老年护理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加强了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交流沟通、协助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结论 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并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路丽娜;刘腊梅;蔺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培训规范和教材,要达到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是关键.针对临床及护理专业发展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要求,制订培养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制订实施方案,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学员们经过严格培训及考核后,在急救护理素养,急救护理知识、技能,护理管理,临床教学能力,护理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作者:杨惠花;毛莉芬;李惠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急危重症知识的问卷调查,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指导对护士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完善.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41名低年资护士进行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知识、培训需求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 在抢救技能、重症监护和总分方面,本科护士和大专护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轮转过不同科室的护士在抢救技能和总分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培训内容、方式和时机的需求选择上,大多数护士倾向一致.结论 低年资护士对急危重症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欠缺,培训需求较强烈.
作者:庞溯摈;陈燕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制开放型分段式保温手术衣对保护患者体温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12月行腹部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6).干预组采用开放型分段武保温手术衣保温,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保温,分别记录每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后、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体温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麻醉后30min、手术60min、手术120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放型分段式保温手术衣对术中患者的体温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夏晓;吕建萍;姚银春;朱朝霞;陈慧敏;程雪芬;张义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124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接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睡眠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较差,放松训练后干预组患者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和PSQI的总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放松训练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睡眠质量.
作者:李宏;张慧;徐志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实习的9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低于其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态度的评价(P<0.01),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客与教学态度评价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护理教师应增加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态度的培训,总体提高其教学能力.
作者:阎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民族班(简称民班)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高职2005-1、2005-3民班学生4门临床护理课程的平均成绩、及格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个民班学生临床护理课程成绩差异明显,与学生来源、家庭经济状况及学习自主性等相关.结论 建议采取合理配置,随机分班,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等,以促进高校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作者:袁碧;王晶;魏林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级82名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情况,同时收集学生的护理学基础技能考试成绩.结果 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技能考试成绩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穆欣;刘海琼;王东梅;张春宇;赵滨滨;刘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因折安瓿而割破手的事件在临床中时有发生,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同时解决砂轮易掉落,丢失问题,作者根据在工作中的体会,自己动手制作了安瓿折断器与砂轮组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控制是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注重严格选拔和培养教学教师,规范护理教学行为,营造浓厚的护理人文环境,运用多种途径提升护士的教学意识、教学能力及科研素质.注重教学教师的定期考核和聘任,教学质量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中,构架医院和学校一致性的教学体系,教学评价重视师生互评等.
作者:张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的对象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状态,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校教师更好地进入临床学习,完善多层次护理临床实践环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实施了多层次护理临床教学计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梁涛;陈京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实习,是一种期待,也有一份惶恐.2009年4月初,我带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来到了实习医院.近半年的实习生活,我面临了各种矛盾心理,在老师们的正确带教下,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现已逐渐适应.
作者:顾敏珺;金学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预防常见疾病,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危害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健康宣教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护理本科生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教育,在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同时,自身护理知识也得以提高[1].
作者:职利;李秋萍;柳妹;刘月;刘书杭;魏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甲型H1N1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医务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香港已报道2例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2009年秋季以来,各地聚集性暴发疫情随着学校的开学,陆续开始发生.近期来我院就诊的某学校暴发疫情中发现1例患者为该学校的校医.
作者:李可萍;庄英杰;杨静;马洪滨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