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80-304
  • 国内刊号:1672-9234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200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100025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哀伤辅导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目的 基于Fink课程设计模式设计哀伤辅导课程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Fink课程设计模式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哀伤辅导课程,在基层医院以继续教育培训形式进行实施,应用哀伤辅导认知现状的调查问卷和课程反馈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课程实施前后护士哀伤辅导态度、技能、知识得分均有提高(P<0.05);护士对该课程有较高的认可度.结论 基于Fink课程设计模式的哀伤辅导课程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效地促进了护士面对哀伤者态度的正向改变,提高了其哀伤辅导知识及技能水平,教学效果认可度高.

    作者:罗俊娥;傅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化递进式“四位一体”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施

    目的 探讨全程化递进式“四位一体”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理论研究、专家咨询等搭建人才共育平台,对护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创建全程化递进式“四位一体”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结果 “四位一体”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本科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实验教学改革成效得到同仁认可,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结论 全程化递进式“四位一体”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本科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肖惠敏;姜小鹰;李红;胡蓉芳;林婷;胡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1年-2018年护理教育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与护理教育相关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和护理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1年-2018年发表的483篇护理教育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年度分布、研究主题、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文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于2013年发文量达到峰值85篇;研究主题涉及面较广,包含5个一级类目和15个二级类目;经合并后,确定高频关键词共41个,主要集中在“护理本科生”.结论 我国护理教育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渐趋丰富,但缺乏创新性;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但分布不均;研究对象结构不合理;交叉学科有待加强.建议今后护理学者多层次、跨学科、多角度开展护理教育研究.

    作者:尹欢欢;娄倩倩;钱志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职院校老年健康照护课程改革

    目的 探讨和企业深度融合的老年健康照护课程改革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老年健康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2016级护理专业老年方向老年健康照护课程选修班实践教学中开展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并与2015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选修班学生进行比较,分别于教学后进行两个年级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及学生期末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比较.结果 在实行教学改革后,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2016级较2015级学生有所提高(P<0.05).2016级学生老年健康照护课程期末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高于2015级学生(t=2.16,P=0.03).结论 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该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作者:贺丽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山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黄山市高职院校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黄山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信念,稳定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黄山市某高职院校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3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学生的护理专业承诺现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总分为(98.06±12.96)分,高于均值85分;学生的性别、年级、直系亲属是否从事医疗护理相关职业、护理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结论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专业承诺的各项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强学生的专业信念,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

    作者:曹虹;李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为了提高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构建了以人文关怀为主线贯穿4个实践教学平台,致力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5种能力的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我国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刘化侠;吕春明;李蕾;武江华;万学英;张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开展情绪管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全体2014~2017级共45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总问卷均分为(3.81±0.48)分,学生是否为班干部、学习成绩、父母教养方式、父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月生活费的不同,其情绪管理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总体水平较好,护理教育工作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作者:杨佳丽;张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在线学习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该文总结在线学习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优势(教学方法灵活、教育资源多样)及不足(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教学评价方法与学分认证体系、护士存在互联网效能缺乏与态度消极、同伴互动性低),并根据不足提出建议,为在线学习在国内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王荻;刘凤霞;朱小莉;朱榕;谭飞娅;孙红艳;陈兴琳;杨益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气体并发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1例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发生气体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出现的气体相关并发症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治疗及恢复期护理和指导,术后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患者术后第19 d康复出院,随访1年,状况良好.

    作者:王江娜;李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型患儿人工耳蜗术后专用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由于患儿自控能力差、夜晚睡觉易抓挠绷带,影响人工耳蜗术后绷带加压包扎的效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计了一款新型患儿专用固定带.该固定带可提高患儿耳部绷带的固定效果,获得了医护人员的认可,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周纪妹;高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例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护理

    该文总结了1例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针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合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特点进行个性化饮食、合理用药指导,减轻肾脏损害,促进创口愈合,并做好出院指导.经过精心护理,患者于末后8d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王文娟;叶琳;娄小平;底瑞青;赵玉林;孙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我国护理网络教育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我国护理领域网络教育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及存在问题.方法 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自建库至2018年4月20日护理网络教育相关学术论文,采用CiteSpace 5.3.R1软件对文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 902篇,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研究机构分布呈现东部数量多于西部,以同一第一作者大发文量5篇,研究方向偏向于网络教育适用性,我国当前的研究热点集中于网络教育的应用、信患素养、网络资源的建立与需求状况.结论 我国护理网络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文献质量不高,尚未形成成熟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体系,有关理论研究发展不平衡,研究热点集中,同时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王超;陈彬;刘冬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凝心聚力谋发展 开拓创新续华章

    风疾浪涌征帆举,云蒸霞蔚日华新.挥别砥砺前行的2018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19年.过去的一年里,在中华护理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华护理杂志社凝聚系列期刊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及广大读者的力量,同心协力、奋力拼搏,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办刊宗旨,一路走来收获佳绩.回眸2018年,更加激励我们阔步迈入华章初展的2019年.

    作者:姜小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时代 新机遇 新征程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19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向全国广大护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驻足回首,中华护理学会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凝聚全国400余万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力量,步履坚实地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作者:吴欣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资源

    该文对《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办学标准中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预算与资源配置、基础设施、临床教学基地、图书及信息服务、教育专家和教育交流6个方面,以期为各护理院校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该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姜小鹰;胡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评价

    该文介绍了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并结合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及护理教育的特点对本科《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教育评价部分进行了逐项解读,以期有助于各护理院校根据《国家标准》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

    作者:尤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补充标准

    该文对《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关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条件设施、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解读.提出深入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坚持建设目标及问题导向,对标审视专业建设短板,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培育专业特色优势,不断改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施《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重要途径.

    作者:孙秋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计划

    教育计划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以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根据国家标准教育计划部分中课程计划、主要课程、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课程计划管理、与毕业后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联系6个评价指标,从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2个层面详细解读了各评价指标的基本内涵,并根据先前院校试认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在专业达标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每个指标的质量环节、应注意的评价要点,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建设举措.

    作者:姜安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意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原有《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护理学专业认证标准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本文主要介绍了《国标》的主要内涵以及《国标》对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郭桂芳;朱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科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每所大学必须面对的议题.该文以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对其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部分进行解读,提出各护理院校应当基于自身定位和条件,从高校、教师及学生层面分别采取措施促进教研相长,以期对护理学院(系)及护理教师群体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刘华平;应巧燕;冯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粗盐热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致皮下硬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粗盐热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致皮下硬结的效果.方法 前期动态观察自制粗盐包经微波炉不同火力加热2 min后温度的变化情况,选用适宜温度.对纳入研究的34例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致皮下硬结患者,在常规教育指导的基础上,采用粗盐包热敷于皮下硬结处,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硬结的直径大小,评价有效率,评价患者粗盐热疗的舒适度.结果 干预后,患者皮下硬结直径(5.36±4.17) mm,小于干预前的(12.78+4.2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6);有效率为88.2%(30/34);患者粗盐热疗过程中感觉舒适者32例(94.1%),轻度不舒适者2例(5.9%).结论 采用粗盐热敷包进行局部热疗,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患者舒适,能较好地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所致的皮下硬结消散.

    作者:熊桂芝;王爱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学习风格的同伴互助教学对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学习风格的同伴互助教学对一年级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一年级4个班护理本科生便利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学习风格的同伴互助教学,教学实施1年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分及课程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核心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的两门课程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学习风格的同伴互助教学有利于提升一年级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有利于提高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且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

    作者:梁园园;马秀;吴蕾蕾;徐静;江智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