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80-304
  • 国内刊号:1672-9234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2004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100025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中华护理教育杂志   2012年5期文献
  • 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知信行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知识、信念及行为问卷,并对该问卷条目进行筛选.方法 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知识、信念及行为的初始问卷,然后用7种筛选问卷条目的方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结果 共删除24个条目,由保留的60个条目构成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知信行问卷,包括3个分问卷.其中知识分问卷37个条目,信念分问卷12个条目,行为分问卷11个条目.该问卷条目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独立性、代表性.结论 编制的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知信行问卷较好地反映了初步设计的理论构想.

    作者:张冬梅;郑丽维;许乐;周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本科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目的 了解对本科助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评价,为助产本科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317名专家和54名毕业生进行本科助产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调查.结果 多数调查对象认可提出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认为专业课程侧重助产学、妇科、儿科,实践以产房、妇产科、儿科病房为主,但对基础医学课程的认识有差异.结论 应根据调查结果,整体优化本科助产专业的课程,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

    作者:李真真;魏碧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研制

    目的 研制适合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方法 根据建立的量表框架结构编制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反复修订后,由154名已经接受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护理本科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测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条目筛选,并评价所确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研制出由20个条目组成的量表,其中案例质量评价5个条目,教学能力评价5个条目,教学态度评价4个条目,教学效果评价6个条目.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0.8,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呈显著相关,KMO统计量为0.944,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分布为1745.382(P<0.01),适合因子分析.以事先决定准则法抽取4个因子,经方差大旋转后累计贡献率为65.3%,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结论 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评估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作者:李领;姜小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沸腾策略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沸腾策略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选取2个班级并分为试验班与对照班.在课堂教学中,试验班采用沸腾策略分组讨论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分组方法教学.结果 试验结束后,试验班随堂测验成绩优于对照班(P<0.01),并且试验班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兴趣、情绪调动、思维活跃各方面都优于对照班(P<0.05).结论 沸腾策略分组讨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兴趣和情绪,培养了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且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谭初花;向玲玲;张伟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急危重症护理方向男生辅助急救护理学实训教学的效果

    目的 以急救护理学实训课为基点,开展男生辅助教学,评价辅助教学对急危重症(EICU)方向男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等方面影响.方法 选取2008级五年制EICU方向27名男生为试验组,选取2007级五年制护理本科25名男生为对照组.试验组男生在急救护理学实训课开课前半学期,通过多种方式强化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经过统一备课后,在开课后进行辅助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师示教教学.结果 试验组男生急教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参与辅助教学前后,男生在是否接受自己学习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学习护理专业是否有自卑感,对护理技能的性别认识、是否喜欢护理专业课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辅助教学可提高EICU方向男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改善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作者:柳秋实;吴冬梅;张传坤;王妍;张秀平;王永芳;刘鹏飞;宋爱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沟通技能态度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 检验中文版沟通技能态度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ttitude Scale,Ch-CSA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采用委员会法,经前译、回译与跨文化调整形成Ch-CSAS,预试验后用于267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以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Ch-CSAS为双因子结构,分别称为正向态度和负向态度.各因子及总表的克朗巴赫系数(α)分别为0.799、0.723、0.841,重测信度系数为0.894.结论 Ch-CSAS具有较好的测评属性,可用于对护理专业学生或护士的沟通技能态度的评价.

    作者:任佩姝;孙建萍;闫肖卿;吴小娟;杨支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教学方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培养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及差异.方法 将自愿参与试验的6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教学进行20学时的培训,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进行相同内容、学时的培训,采用评判性思维中文测量量表分别在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评,研究历时3个月.结果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作用(P<0.05);培训后,试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上优于案例教学.

    作者:孙建萍;牛桂芳;杨支兰;周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专科护士培养状况及其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启示

    目的 了解学员对专科护理课程的评价及其学习困难度,为制订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专科护理课程调查表,对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80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全部学员认为设置专科护理理论课程是必要的,课程内容能体现专科特色,学员普遍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及课程管理表示满意.课程难易度适中,有专科临床经验的学员学习困难相对较小.结论 专科护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成效总体是满意的.建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中应设置相应的专科护理课程,保证充足的学时数、足够的临床专科训练时间,并在学习专科护理课程前到相应临床专科轮科,采取学院导师与医院副导师(专科护士)集体指导的方武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作者:尤黎明;万丽红;颜君;黎青;陈妙霞;覃惠英;郑美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省属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框架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预试验等方法探索护理专业教研室构建框架,筛选用于评价教研室建设的指标形成研究工具;在国内10所护理学院选取26名护理教育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探索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构架及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理专业教研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其中6个一级指标包括教研室主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特色项目.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0,各维度α系数为0.773-0.896.结论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及同质信度均较好.

    作者:刘安诺;王维利;李惠萍;章新琼;牛霞;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对癌症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对癌症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癌症康复期患者189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测量患者的焦虑水平、生存质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依据焦虑得分分为焦虑组(SAS得分≥50分)和非焦虑组(SAS得分<50分).将焦虑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及焦虑水平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焦虑组的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维度评分低于非焦虑组(P<0.01),焦虑组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低于非焦虑组(P<0.01);焦虑组生存质量的社会关系评分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生理领域评分与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存在焦虑情绪的癌症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对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加强对癌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疏导,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清玲;刘玉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加强国际合作,培养高质量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2004年开始,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联合培养护理学博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总结出护理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介绍了在联合培养各个环节如入学面试、学位课程安排、临床实践及考核、论文答辩等多方面的经验.

    作者:汪健;李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方式改进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 将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55号头皮针直接从气管导管外壁刺入注药.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分开气管导管与呼吸囊,分3个体位将药物直接从气管导管内注入.比较两组早产儿用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口周发绀、药物反流、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SpO2、心率、口周发绀、药物反流等情况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进后的注药方式更有利于药物的有效利用,减少药物浪费,利于患儿生命体征的稳定,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林世英;卓燕舞;林瑞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质控模式及成效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统一质控标准和内容,选拔专职质控人员,实施“实践反思-全员参与-考核挂钩三维互动”的质控管理模式.结果 实施院前急救质控模式后,护士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成绩明显提高(P<0.01);急救物资管理达标率提高(P<0.01);院前出车时间、取物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明显缩短(P<0.01),护士自评得分提高(P<0.01).结论 实践院前急救质量控制管理为提高护士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和提升院前急救速度和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作者:陶秀萍;吴福荣;陈丽卿;管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单纯性肥胖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行为改变的作用.方法 选择221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对象,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干预组111例和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体质指数和腰围.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体质指数和腰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组患者的危害健康行为逐渐改变为健康行为.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是适合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单纯性肥胖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控制肥胖.

    作者:梁巧莹;黄丽霞;陈玲;符可文;廖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移动式洗胃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洗胃床没有考虑到洗出液和呕吐物的消毒与处理[1],操作前必须准备收纳容器如污物桶,操作中又要不停地更换和处理积满污液的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体力,延误了抢救进程,同时洗出液四溅污染抢救环境,使职业暴露成为可能[2].我们设计了具备收集、消毒、排放功能的移动式洗胃污水处理装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雯;王青丽;向克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美国高级护理实践的发展历史及其启示

    详细介绍了美国高级护理实践的发展历史,包括高级护理实践的雏形、诞生、艰难发展及腾飞发展4个跻段;提出美国高级护理实践发展历史对我国的启示,如高级护理实践源自需求、护理服务获得公众的认可、获得政府的支持、护士积极收集护理服务的各种效应指标等.

    作者:许亚红;吴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日本南大阪疗育园残障患者口腔保健见闻

    介绍了日本南大阪疗育园残障患者口腔保健的主要特色,如注重残障患者口腔保健的细节,重视每一次刷牙;注重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各部门协作完善口腔保健;注重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鼓励监护人参与患者口腔保健:注重人性化的服务,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感受:注重教育和培训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分析了我国残障人员口腔保健的现状及存在的差距.

    作者:刘萌;王春丽;胡菁颖;李秀娥;严红;钱海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中医护理学基础》暑期课程见闻

    2011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为期10d的暑期课程班.该活动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和澳门理工学院高等卫生学校联合主办,汇集了高等护理院校近百名学员.此次课程的主题内容是“中医护理学基础”,主办方针对这次暑期课程班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如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结合,实践实习基地现场参观考察,为我们营造了一场华丽的教学盛宴,让我们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香港、澳门教师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者:张小青;刘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