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年龄分层培训方法在中小学生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 458名中小学生,按照年龄进行分层并设置培训课程,对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普及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学生急救知识得分及急救技能的合格率.结果 培训后低年级和高年级组学生各项急救知识得分及急救技能合格率均得到提高.结论 年龄分层培训方法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特点设置急救培训课程内容,同时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中小学生急救意识与技能得到提高.
作者:郑若菲;薛建成;林羽;简钢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情景体验式教学在脑卒中病人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脑卒中病人护理章节中引入情景体验式教学,通过评析反思日记提炼学生的关注点,并开展学生体验综合效果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普遍认可情景体验式教学,在体验不同角色时能更理解和尊重病人.结论 情景体验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效能.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健康教育手册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进行指导,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教育手册对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进行指导,比较应用前及应用3个月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疼痛关节总数、关节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 应用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较前有所提高(P<0.05);患者疼痛关节总数、关节疼痛评分较前均降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手册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提供专业科学的信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俊辉;王永娥;吴小雪;田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将患者安全教育整合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级护理本科生183名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安全教育整合到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课程结束后,采用患者安全评估问卷对学生的患者安全意识、技能进行评价.结果 2014级护理本科生患者安全认知总分(t=3.522,P<0.001)、促进患者安全的意识(t=4.041,P<0.001)、确保患者安全技能的认知得分(t=4.116,P<0.001)高于2013级护理本科生.结论 将患者安全教育整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患者安全护理的意识及技能.
作者:朱文芬;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通过对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所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特色与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总结3所院校在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以期对实验室整体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韩浩贤;姜小鹰;王丹文;董昕;赵珊;赵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Moodle)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校护理学专业2013级259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在教学中借助Moodle开展形成性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Moodle下形成性评价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期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认为基于Moodle的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99.24%),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99.24%),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93.13%)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3.89%).结论 基于Moodle的形成性评价可全面、客观地反馈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以此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吕岩岩;李铮;孙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对分课堂在本科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护理本科的2个班,一个作为试验组,采用对分课堂;另一个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然后通过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4.755,P<0.001),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6.923,P<0.001).结论 对分课堂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可行且有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学习态度.
作者:欧阳旭平;舒玲;陈丹;张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误吸(aspiration)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液体、固体食物或分泌物、血液等误人气管[1].误吸是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该类人群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3].据文献[4]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严重时可引起突然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学者们对如何预防老年误吸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对引起老年卧床患者误吸的危险因素、误吸的诊断与评估、误吸的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采取正确的护理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老年卧床患者误吸的发生提供借鉴.
作者:徐永能;卢少萍;赵雪琴;黄巧;陈炎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长久以来,实证主义科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金本位”,着重强调用“可靠”的客观性数据来制订系统化、规范化的疾病检验指标、诊疗指南和临床治疗路径.虽然为患者提供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诊疗方案,但实际未能诠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内涵.基于这种传统疾病治疗观的影响,我国医学人文氛围及医学人文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形式化”的尴尬境地.而兴起于21世纪初,重视医护人员共情、反思、信任的“叙事医学”为医学人文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对国外叙事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国内护理领域开展叙事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洪菲菲;胡燕;刘芃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长期照护泛指由社区、养老院、护理院提供的医疗和非医疗保健,包括交通服务、饮食服务、社会支持、疾病治疗和护理、药物支持服务等,其中护理服务是长期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1].据WHO报道,到2050年,世界60岁以上人口总数预计将达到20亿,仅中国将有1.2亿80岁以上人口[2].截至2014年底,我国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 000万,预计2050年需要照料的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迅猛增加到1亿以上[3].另有调查[4]显示,失能老人往往伴随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将剧增,对长期照护的专业化护理人才培养提出挑战.2014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5],鼓励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健康与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作者:张倍倍;张艳;韩二环;张慧颖;王荣华;余自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慢性病是指非传染性、由多种因素长期积累所致疾病的总称,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导致部分患者需要依赖他人的照顾[1].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法规的影响,家属成为患者主要的非正式照顾者.家属的参与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医疗护理资源的不足,但也让家庭照顾者承担了沉重的照顾负担[2].在国内外研究中[3-4],患者的家人、亲戚和朋友等不领取报酬的非正式照顾者均称为家庭照顾者.研究[5-6]表明,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照顾者存在心理压力增加、焦虑、抑郁、身体疲惫、容易生病等情况,对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作者:张月华;邢秋玲;李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中医院校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情况,为中医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莱斯特限定问题测试2(the Defining Issues Test,DIT-2)译成的中文版问卷,对天津某中医药大学共177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DIT-2的评分标准,分析其职业道德认知水平.结果 临床和护理专业的学生保持规范模式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专业学生在4阶段道德水平低于护理专业学生(P<0.05),临床专业学生在5、6阶段道德水平高于护理专业学生(P<0.05).2个专业的学生处于道德过渡阶段为143名(80.80%).结论 中医院校学生道德水平普遍较高,但多数处于道德认知过渡阶段.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培养和巩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徐小凤;陈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护理本科生的自我领导力发展现状,为提出自我领导力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过程性的自我领导力发展问卷和自我领导力发展路径问卷对3所高等院校的54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过程性的自我领导力发展问卷得分为(3.57±0.54)分;发展路径问卷中,具备自我领导力者占63.5%(333/524),部分具备自我领导力者占7.8%(41/524),评价存在矛盾者占7.6% (40/524),不具备自我领导力者占21.0%(110/524).结论 北京市护理本科生自我领导力发展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者可结合学生的发展路径,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引领其自我领导力的全面发展,为护理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作者:李玉玲;李依霖;杜佳敏;张晓爱;陈京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医学生人文素养并分析他评和自评的差异.方法 2016年6月,选取参加某医院组织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118名医学生,以医学生人文素养考核量表为评价工具,根据学生考试中的表现,考官进行他评,学生进行自我评定,比较他评和自评的得分率.结果 医学生人文素养自评和他评各维度得分率趋势存在一致性.语言沟通能力、同理心维度是得分率低的2个维度.仅伦理法学维度他评和自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同理心相对欠缺,应进行针对性培养,以提高其人文素养.
作者:王宇迪;高敏;雷宁;张绍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总结7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病因筛查的护理配合及不同病因患者治疗中的护理要点.通过制订检查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规范标本采集和加强健康教育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病因筛查.21例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49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2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例,肾实质性高血压3例,肾血管性高血压7例,库欣综合征1例.护士通过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观察药物作用、进行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来配合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经过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患者血压均控制在目标范围.
作者:马小燕;王新梅;史园园;魏爱芝;张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我国近10年来基于胜任力本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概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2007年至2016年收录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267篇,英文文献70篇,终获得有效文献75篇,且文献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基金项目文献47篇(62.6%),针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文献12篇(16%),针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7篇(9.3%).在过去10年我国基于胜任力本科护理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发展,但整体而言护理教学改革实践相对笼统,仍需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黄丽丽;赵梅;章新琼;胡燕;宇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眼科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门诊的16名护士采取集中授课、分小组练习、一对一方式进行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和模拟演练培训.培训后对护士进行急救理论、急救操作和情境模拟演练考核.结果 16名护士急救理论成绩为(84.2±5.2)分;急救操作成绩中,心肺复苏为(92.7-4.7)分、吸痰为(93.1±3.8)分、电除颤为(93.4±5.2)分、简易呼吸气囊使用为(88.8±5.8)分;情境模拟演练成绩为(86.9±3.9)分.结论 经应急能力培训,护士较好地掌握了急救理论和技能,并能在模拟的情境中结合应用.
作者:蔡卫卫;王爱孙;黄素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该文通过总结对社会化招生护士10年培训的工作经验,以期为相关规范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从2007年开始招收社会人护士,采用六站式培训、六站式考核的方法进行培训.10年间共招收10批次1 331名社会人护士,目前已经结业8批次共913名,其中,留在培训医院工作699名,为社会输送规范化培训结业学员214名,现就业212名,对提高社会人护士的再就业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针对社会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还需进一步规范培训方法,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全国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本模式.
作者:顾琼;毛世芳;吴萍;徐红双;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美国华盛顿大学护理学院构建并实施了严格而缜密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该体系体现了整合外部与内部的多元评价主体架构、基于学生学习成果导向的评价标准、多种评价形式彰显基于证据的评价、评价结果用于教学质量改进等特征,为中国大学护理学院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作者:嵇艳;许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丹麦医疗水平较高,护理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护理教育发展也较为完善.丹麦VIA大学学院护理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体系,人文教育地位突出,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丹麦VIA大学学院为例,通过对中国、丹麦护理本科教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等进行对比,以借鉴丹麦护理本科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本科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刘泽平;叶启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该文基于对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护理专业实地参观,介绍了其实践教学的特色.实践教学包括模拟教学和临床实践,前者注重课堂高效和课后反思,后者则强调医院为主导,校院教学零距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实践教学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作者:周丽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