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或是就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它广泛出现于各种疾病的病程中.而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人尤其重要.
作者:易建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某些病人在患有肿瘤以后往往容易疏忽了肿瘤标志的检测.尤其在手术前后,某些临床医生亦会淡忘肿瘤标志的检测,更无从谈起术后的检测及随访中应看重观察的意义,下面简单谈谈肿瘤标志检测、变化的意义.
作者:叶正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主张多学科综合治疗,采用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
作者:柳光宇;沈镇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病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通行的是米兰标准,我国一般公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合并有肝硬变失代偿、不能接受肝切除治疗的小肝癌患者和肿瘤多发且波及左右两叶、肝功能严重损害、行切除术后肿瘤容易复发或出现肝功能衰竭者.血管侵犯,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可以影响治疗的预后.围手术期辅助治疗(经皮肝动脉化学栓塞、经皮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射频消融,氩氦刀治疗)对于提高肝移植的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傅晓辉;吴孟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尽管肿瘤仍是人类主要杀手,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治愈率在不断提高,而提高肿瘤治愈率,必须注意二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众所周知,肿瘤发现越早,治疗越早,那么治愈率就越高.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肿瘤治疗必须坚持多学科综合治疗.坚持多学科、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才能使肿瘤治疗取得佳的效果,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赵关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迁延性乙肝患者的肝组织可出现炎症并留下疤痕,患肝癌的危险性随之增大;其他慢性炎症(如幽门螺旋菌引起的胃溃疡和一种属于免疫疾病的溃疡性结肠炎)可使患者罹患胃和结肠的癌症.
作者:郭荣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约四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为50岁以下的中青年妇女.她们中的大多数人被确诊患有乳腺癌时,仍然保持着正常的卵巢功能,然而化疗却导致她们提前绝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日新月异,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3D-CRT的目的是使放射治疗的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以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然而,对于形状特殊的肿瘤,传统的3D-CRT无法实现三维高剂量分布与靶区的三维形状一致,这时就需要根据要求对每一射束的输出强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肿瘤三维空间上的高剂量分布适形,这就是所谓的IMRT.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日臻成熟.其主要实现方式包括:二维物理补偿器、断层治疗技术、多叶光栅(multileaf collimator,MLC)静态调强、MLC动态调强、电磁扫描调强、二维调强准直器、独立准直器的静态调强和机器人直线加速器调强等.
作者:于金明;李宝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世纪的肿瘤防治应充分立足于社区.为加强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癌症危害,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卫生部于2003年底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政府领导、多个部门合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癌症防治工作体制.而社区正是这个工作体制中基本的单元和环节.
作者:王杰军;郑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一般来说,大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上海市区居民从45~75岁,年龄每增加10岁,大肠癌的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因此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我国大肠癌病人的中位年龄约50岁,较欧美报道的提前15年左右.欧美的大肠癌病人中40岁以下已属少见,一般只占2.2%~4.5%;固然在我国大肠癌低发区,50%的大肠癌可通过简单易行的直肠指检发现,75%~80%的大肠癌可通过普通的硬管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的概念依然应予以反复强调.但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对发病部位趋向近侧大肠的规律也有所认识,因此用纤维结肠镜对全大肠进行检查也日趋重要.
作者:王亚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乳腺是哺乳动物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乳腺,有时候哺乳动物才不得不经受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癌的折磨.腰痛被认为是人和脊椎动物的宿命,也许乳腺癌是哺乳动物的宿命.今天,在许多国家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的头号杀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医学课题.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同类的哺乳动物也可能面临着乳腺癌的威胁,只是人类对此知之甚少.
作者:欧周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早期发现的方法有多种辅助检查方法可用于早期发现宫颈癌,但后的诊断必须根据病理切片的结果才能确诊.
作者:陈晓军;张惜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全身癌肿的2%~5%,其中有95%为5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8~10倍.
作者:是明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许多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总是喜欢千方百计地寻找民间单方、偏方、土方,蛇、虫、毒药等一咕脑儿往肚里灌,认为这能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并想以此来消除肿瘤;而另外一些患者则倾囊购买参、茸、膏药、虫草、燕窝等补品来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然往往没有收到预期疗效.有的更使病情错综复杂而适得其反.
作者:成文武;王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至今肺癌的治疗仍不能满意,总的5年生存率在5%~7%到11%~1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有效可行的早期发现检查方法,65%的病人确诊时已属晚期.
作者:王慧敏;简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一般而言,疾病总是早期治疗的好.癌症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稍晚即会转移扩散.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饮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体组织的70%是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个人如果一周不进水,就会死亡.人渴了就要饮水.应该说,饮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作者:郁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精神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方面,肿瘤病患者尤其如此.肿瘤病的发生与病人的性格和精神创伤有关,肿瘤病的诊治和康复过程中又有许多心理问题.我国古代医家早已注意到了心理因素在肿瘤和其他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和不及均可导致人体内气血运行的紊乱.
作者:周小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国内外大量肿瘤防治研究实践证明,癌症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十分遗憾的是,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早期癌病例很少,绝大多数是中晚期病人,已失去了治愈机会.研究应用有效的筛查方法在高危人群中开展预防性普查,可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食管细胞学检查方法,20世纪70年代引进光导纤维内镜检查技术,并进行了各种筛查方法的研究,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了预防性普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取得了提高早期发现率和临床治愈率的显著效果.
作者:杨文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综合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作者:房珂;张美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癌症可发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当瘤体增大时可侵犯周围组织,并常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晚期肿瘤更广泛累及邻近组织器官,有远处转移,症状加重.此外,现有的肿瘤治疗手段如放射和化学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上应熟悉各种症状引起的原因和临床表现,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结合客观指征,制定适合不同病人需要的护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尚需观察其动态变化及效果,及时修订护理计划,以达到预防或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癌症患者的康复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婚姻、病情等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需要.据美国一项调查资料表明,癌症患者需要的帮助包括心理咨询(5%~10%)、经济援助(4%~6%)、日常家庭帮助(22%)、护理(4%~7%)、婚姻或家庭咨询(1%~3%)、儿童照顾(2.5%)、运送(1.6%)、财务安排(2.3%)等.
作者:李同度;刘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米兰达生于英国北部,中学毕业后进入英国航空公司当空中小姐,20岁时邂逅了比她年长22岁的西班牙电视演员法兰哥·文森特,于是,随他返回西班牙成婚定居,并相继育下一女一子.生下幼子不久后,她发觉自己右侧乳房有一个小硬块.医生诊断后说,那只是个良性肿瘤,暂无大碍.可是硬块迅速长大,后竟大如柚子.她终于有点忧虑了,对西班牙医生的诊断有点质疑,于是决定返回英国做进一步检查.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日益上升的发病率尽管儿童恶性肿瘤总的病例数在全部恶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但是其绝对的年发病数并不低.以美国近2.5亿人口的国家为例,白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2.95/10万人口,黑人儿童为10.41/10万人口.上海地区的统计也显示相似情况,如以10/10万人口的发病率来推算,每年新发生的儿童恶性肿瘤病例数可达到3万例,其中1/3为白血病.
作者:蔡铁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刚刚知晓自己患了乳腺癌的妇女来说,其性生活的状况可能并不是她考虑的主要问题.对很多患者而言,肿瘤以及肿瘤治疗手段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是影响她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