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杂志于1988年创刊,是一本供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的公益性科普期刊,每季度发行一期,稿件由专家约稿和采访写作而成。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为上海市抗癌协会。《抗癌》杂志的社长沈镇宙教授,主编郭小毛教授,副主编叶定伟教授、邵志敏教授、杨秉辉教授、陆嘉德教授、莫树锦教授。
《抗癌博客》栏目
1、记录癌症患者自强不息、热爱生活、勇敢面对病痛和生活压力的故事,能够启发其他患者自信和勇敢的精神,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知足、感恩和达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是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医生治疗患者的所见所闻,或是你身边发生的故事。
《正谊明道、大医精诚》栏目
2、真实记录医生对患者的关怀,或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富有专业精神的事迹,能让更多医道同仁敬重和学习,可以讲述患者眼里的医生,也可以记录你的同事。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它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则居首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报告,近5年官颈癌的新发病例总数约为155万人,其中的100多万就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仅3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约占全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的1/3.
作者:王华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过程中及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系列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对于这些反应,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也可以采用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饮食来调理,患者不妨一试.倦怠乏力:几乎所有的放疗.化疗患者都有此症,由放射线或化学药物损伤人体正气使然.可以白参6~10克或西洋参5克切片煎汤或泡茶饮,或口含咽津,待参片浸软后嚼烂咽下.或取黄芪250克,红枣500克,加水适量,共煎煮,待枣烂熟后吃枣喝汤,分10天服完.亦可以山药30克,大枣30克,襦米60克,共煮稀饭吃,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作者:张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20世纪,已形成了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三级预防(临床治疗),甚至以癌痛防治为主的四级预防的肿瘤防治框架.显然,21世纪的重点应放在一级预防上.既然生活方式与癌症有如此重要的关系,因此预防癌症至少是部分可能的.
作者:汤钊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妇女到了40~50岁,卵巢功能就会逐渐减退,月经也渐渐变的不规则起来,以致后完全停止,这段时间就是常说的更年期(也叫绝经期).由于此阶段内妇女容易得生殖系统的肿瘤,所以有必要来谈谈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作者:吴正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隆起性的肉疙瘩,形状就像长在肠管内的蘑菇.早在1982年,我国大肠癌协作组将大肠息肉分为新生物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化生性、其他共5类.新生物性大肠息肉即为大肠腺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将大肠腺瘤分为单发性腺瘤和多发性腺瘤.在病理学分类上,管状腺瘤约占75%,绒毛管状腺瘤约占15%,管状绒毛状腺瘤约占10%.外观上大肠腺瘤可有蒂或无蒂.有研究表明,美国3371例经内镜摘除的腺瘤中,38%直径为0.5cm,36%为0.6~1cm,60%为单发,40%为散在多发.尸检发现,50岁以前发生率为17%,50~59岁为35%,60~69岁为56%,70岁以上达63%.对一般无家族史、个人史或无症状的人群做肠镜检查,发现率为25%~41%.
作者:杨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癌是怎样发生的?癌的本质是什么?癌症能否预防?癌症可否治愈?这些,让人类困惑了千年.至今仍未消去.
作者:丁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从全球来看,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每年发病人数已超过全球食管癌发病总人数的一半.但与西方人群的发病性质不一样,我国食管癌患者的发病大多是食管中段或中下段的食管鳞癌,而西方国家大多是胃食管交接的食管腺癌.
作者:陈海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三苯氧胺是一种抗雌激素非甾体激素,于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合成,当时把它作为避孕药物在临床使用,但同时也发现其可以恢复不排卵妇女的排卯功能.几年以后又发现它能减少小鼠因致癌因素引起的乳腺癌,这一实验在临床上得以证实,并于1977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委员会批准用于绝经后妇女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经过15年的临床验证发现,三苯氧胺还可以抑制绝经前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现在三苯氧胺作为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不考虑其分期因素.另外,在美国国家乳腺及大肠肿瘤外科辅助治疗项目中也把三苯氧胺作为预防乳腺癌的手段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其结果是在健康妇女人群中使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降低了45%.
作者:张培宇;张代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合理的膳食和营养与肿瘤的预防关系密切.每天摄取的食物品种很多,烹调方法也各异,无论是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
作者:陆瑞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除部分遗传性乳腺癌之外,绝大多数乳腺癌的发病无法用某一个病因来解释,而是体内外多种高危因素作用的结果.
作者:柳光宇;沈镇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抗癌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尊敬的抗癌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9月中旬在投抗癌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抗癌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