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9141
  • 国内刊号:11-9360
  • 影响因子:
  • 创刊:201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调查

    目的 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肺部感染患者细菌种类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预防及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SICU自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189例确诊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使用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NSICU肺部感染患者分离检出病原菌21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革兰阴性菌173株.排前4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8株(22.12%)、肺炎克雷伯杆菌46株(21.20%)、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17.51%)、鲍曼不动杆菌36株(16.59%).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及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等抗生素敏感(100%),以及对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94.7%)之外,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均<65.0%;铜绿假单胞菌除阿米卡星(95.8%)、妥布霉素(89.6%)、庆大霉素(83.3%)、头孢吡肟(77.1%)以及头孢他啶(75.0%)之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5.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91.3%)、美洛培南(91.3%)、哌拉西林/舒巴坦(91.3%)、亚胺培南(89.1%)及头孢替坦(89.1%)的敏感性较高.除氨苄西林(0.0%)、哌拉西林(2.2%)及呋喃妥因(21.7%)之外,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60.0%;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33.3%之外,对其余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30.0%.结论 NSICU肺部感染病原菌呈高度集中及多重耐药趋势.应针对NSICU肺部感染及耐药菌谱特点,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控制和减少肺部感染的产生及发展.

    作者:陈曦;孙金莉;陈四方;郭剑锋;谭国伟;王占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1例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及腰穿放液治疗,难愈者在颅骨修补时假性硬脑膜切小口放出积液,再缝合后用塑性钛网修补.结果 去骨瓣减压同侧硬膜下积液28例,均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其中2例在颅骨修补时放出积液后塑性钛网修补;3例对侧硬膜下积液和大脑廉旁硬膜下积液给予腰穿+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复查头颅CT未见硬膜下积液复发.结论 对于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患者治疗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包扎骨窗,有利于维持颅腔的压力平衡,防止脑组织过度膨出,有利于硬膜下积液的减少产生和吸收,改善预后.

    作者:李红旗;王胜利;郭荣增;赵宇;臧永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单中心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性和长期随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的5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主要搜集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Hunt-Hess分级、mFisher分级、支架类型、支架置入时机、影像学结果、并发症情况和长期随访结果;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因素.结果 在52例患者中,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9.615%(5例),包括: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术后脑梗3例.Logistic回归分析高级别Hunt-Hess分级[比值比(OR)=18.09,95%可信区间(95%CI):1.03~316.61,P=0.047]、高级别mFisher分级(OR=10.25,95%CI:1.41~75.52,P=0.021)是预测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因素.在得到了临床随访结果的40例患者中[随访率76.9%,(22.1±4.5)个月],37例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mRS 0分).影像学随访的患者39例,其中4例出现动脉瘤复发.结论 支架辅助栓塞破裂宽颈动脉瘤是可行的治疗方案之一,其并发症率在可接受范围内.Hunt-Hess分级和mFisher分级是预测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因素.

    作者:王晓东;秦兆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0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200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恢复良好、轻度残疾患者归为预后良好组,将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患者归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49例恢复良好(24.5%),66例轻度残疾(33.0%),46例重度残疾(23.0%),24例植物生存(12.0%),15例死亡(7.5%).预后良好组年龄<50岁、手术时间≤6 h、血肿量为30~50 ml、术前GCS评分≥8分的几率高于预后不良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机、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是影响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是临床治疗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手段,手术时机、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于泽奇;江继鹏;董晓煜;王婧怡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NT-ProBNP在重型颅脑损伤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中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颅内压(ICP)、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重型TBI患者44例,分别于入院后第2、12、24、48、72小时采全血检测NT-ProBNP值、血钠值,并行腰椎穿刺术监测ICP,并以同期进行体检的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所有时间点平均ICP=200 mmH2O(1 mmH2O=0.0098 kPa)为界将研究组分为正常颅压组(ICP<200 mmH2O 14例)和高颅压组(ICP>200 mmH2O,24例),其中入选病例中6例患者因死亡未能到观察时间结束.所有患者均遵循Brain Trauma Foundation指南进行相应治疗措施,必要时行手术减压.将对照组、正常颅压组和高颅压组所有时间段平均NT-ProBNP值和组内不同时间段的平均NT-ProBNP值变化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以区分组间NT-ProBNP值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明确NT-ProBNP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 (1)高颅压组中NT-ProBNP值较正常颅压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颅压组中,NT-ProBNP分别于伤后第12、24小时呈现两个上升高峰(P<0.05),并维持到48 h,于第72小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P与NT-ProBN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378,P<0.05,回归方程为ICP=0.043NT-ProBNP+258.461;(4)正常颅压组中NT-ProBNP较对照组轻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仅正常颅压组中1例出现低钠血症,且对症治疗后得到纠正,提示NT-ProBNP与重型TBI后水电紊乱无相关性.结论 在重型TBI患者中,并非所有患者均表现为NT-ProBNP有意义的升高,但高颅压患者中,NT-ProBNP与ICP呈正相关,可以据其变化间接反应ICP变化,本次试验并未得出可将NT-ProBNP作为预测低钠血症及鉴别脑性盐耗综合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血清学标记的结论.

    作者:韩永全;刘跃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手术夹闭

    一、背景知识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traumatic intracranial aneurysms,TICAs)在颅内动脉瘤所占比例不到1%,多数属于假性动脉瘤. 造成颅脑损伤的暴力可导致骨折、动脉穿支撕裂,也可导致脑动脉分支与坚韧的硬膜缘发生撞击, 这些损伤可造成血管壁全层损伤并在损伤动脉破口处形成血肿, 局限化血肿在动脉血流的不断冲击下形成血肿内空腔, 进而形成TICAs.TICAs所谓的瘤壁是由周围组织或机化血肿构成,不包含正常的血管结构.大脑前动脉是TICAs好发部位之一, 假性动脉瘤通常因剪切力造成的动脉裂伤或大脑镰下动脉与大脑镰发生的撞击而发生.

    作者:李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创伤救治进展

    一、神经创伤内容概述神经创伤包含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周围神经损伤及自主神经损伤等. 其中TBI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人;SCI发生率为15~60人/100万人,占全身损伤的0.2%~0.5%. SCI发生率是TBI的1/30~1/100.

    作者:张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诱导型神经干细胞对颅脑创伤后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 研究诱导型神经干细胞(iNSCs)移植对颅脑创伤(TBI)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脑打击装置制备C57BL/6小鼠TBI模型,将1×106个iNSCs移植到TBI小鼠脑内,于移植后7 d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形态学研究.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iNSCs移植对TBI小鼠脑内ED1和Iba1抗体双阳性的小胶质细胞、GFAP抗体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以及NeuN抗体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TBI后小鼠脑内可见大量ED1和Iba1抗体双阳性的小胶质细胞和GFAP抗体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而iNSCs移植物明显减少了ED1和Iba1抗体双阳性的小胶质细胞和GFAP抗体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并且明显减轻了NeuN抗体阳性的神经元的凋亡.结论 iNSCs移植物在TBI小鼠脑内,可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有利于神经元存活.

    作者:高谋;徐如祥;王海峰;许民辉;董勤;姚慧;张岩;杨阳;党圆圆;张洪钿;杨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青蒿琥酯调节Claudin鄄5基因表达影响胶质瘤细胞力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 检测青蒿琥酯(Art)对胶质瘤SHG44细胞中Claudin鄄5基因表达及细胞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法、trans-well法分别检测Art对Claudin鄄5基因表达、SHG44细胞力学特性及细胞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Art可显著上调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鄄5基因表达;同时可以明显改变SHG44细胞力学特性:30 mg/l Art处理后的细胞粘附力显著升高(2600±400)pN vs(3800±300)pN,细胞弹力显著下降(26±6)MPa vs(4.7±1.6)MPa,细胞表面粗糙度大幅上升(0.150±0.013)μm vs(0.330±0.022)μm,可有效抑制SHG44细胞的迁移.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Art可以通过影响Claudin鄄5基因表达,从而改变SHG44细胞力学特性进而发挥其抗癌作用,是潜在的胶质瘤治疗新药.

    作者:连世忠;冯靖;苗旺;郭庚;王宏勤;胡晓玲;宋彬;徐勇明;徐茗;黄训;师如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额窦腔取出额窦内金属异物一例报告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1-4].开放性颅脑创伤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 在我国,随着交通运输、建筑及制造业等的飞速发展,颅脑创伤已成为社会劳动力损失重要的原因之一. 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不同的影响[5]. 但因意外造成额窦内金属异物嵌插致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却很少见,额窦异物嵌插一般由外伤引起,易诊断,多需要经外科手术取出异物,术后效果良好,部分出现脑脊液漏、感染及其他神经系统体征,通过本例病患,总结额窦异物嵌插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石林;薛航;刘顺顺;张伟涛;杨洪发;付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椎管内肿瘤与脊柱稳定性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肿瘤之一,有较多的临床病理分型,外科切除肿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椎管内肿瘤切除和对神经功能保护的技术日渐成熟,术后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的保护与重建成为医生们倍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椎管内肿瘤与脊柱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展开综述如下.

    作者:沈林;范益民;刘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的神经保护机制及临床应用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包括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及脑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由于中枢神经组织结构的脆弱性和功能的复杂性,损伤是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对组蛋白进行共价修饰可以控制基因表达的过程,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理功能[1-2].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使染色质松散,有助于基因转录,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则使染色质凝聚,减少基因表达[3]. 已有研究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HAT活性降低而非数量减少,从而使组蛋白去乙酰化相对过度,而HDAC抑制剂具有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纠正相对过度的组蛋白去乙酰化[4].

    作者:徐如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美国第四版《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解读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在临床上属于前期救治的问题. 早期康复或其他神经修复手段等理念已被提出, 但患者在重型神经创伤得不到良好救治的情况下,其神经修复与再生非常困难,神经结构损坏等后遗症会非常严重.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 美国分别于1995年、2000年、2007年发布了三个版本的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时隔9年,2016年9月在线发布第四版救治指南, 其意义非常重大. 在过去十多年,New England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其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阴性的, 就意味着诸如亚低温治疗、大骨瓣减压等方法对治疗颅脑损伤是无效的.该如何思考解决这些临床进展与循证医学结论相悖的内容,本文针对第四版美国《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指南》中的一些重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1].

    作者:高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渗盐水治疗重症患者低钠血症所致脑疝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在神经外科患者由低钠血症导致脑疝等病情恶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应用高渗盐水治疗的5例由于低钠血症引起脑疝的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患者于发病、手术后4~16 d由于低钠血症引起脑肿胀、颅内压升高、脑疝.在出现低钠、脑疝后,立即进行2%高渗盐水治疗,治疗目标为保持血钠于145~155 mmol/l.结果 经高渗盐水、纠正低钠治疗后病情改善.5例患者均脑疝逆转,未行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治疗.脑疝发生时血钠水平为(121.80±5.12)mmol/l,病情缓解时为(144.60±5.13)mmol/l,配对t检验显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9,P<0.05).5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时GOS评分Ⅴ级4例,Ⅳ级1例.未出现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等并发症.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脑水肿时间长、机制复杂,易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钠可引起脑肿胀、颅内压升高、脑疝,具有发病突然、病情恶化快等特点;此时积极补钠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逆转脑疝,取得良好预后.

    作者:孟庆虎;续继军;姜军;魏胜程;于锐;王骥;曲春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