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犬的旋毛虫病、弓形体病、黑热病都能经肉或接触传染给人.本文总结并论述了犬上述三种寄生虫病的兽医卫生检验方法及卫生处理办法.
作者:王万东;蒋兆义;孙永梅;韦月平;陆秀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在农贸市场中,经常能见到动物产品的感观形态变化.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快速作出正确检验决定,加快处理速度,使之病害动物产品不致于迅速流失,而增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所以进行快速感观检验至关重要.下面就动物检验中的几项感观类症鉴别分述如下:
作者:周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论述了绿色畜产品的概念、分级标准、特征等,阐述了发展绿色畜产品生产的必要性,揭示了发展绿色畜产品生产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出了发展绿色畜产品生产的途径及措施.
作者:马发顺;张明秀;桑晓玲;宋玉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遏制了私屠滥宰现象.全省取缔生猪私屠滥宰场点4300余个,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定点屠宰厂(场)715个.目前,100%的市、县和80%的乡镇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有12个市、县还开展了牛、羊以及禽类的定点屠宰.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冷却肉经过了肉的成熟和排酸过程,肌纤维变软,持水性增强,肉质变软,口味更鲜美;经过冷却后的鲜肉再进行包装,既卫生又延长了保质期;肉经过短期冷冻一方面能杀灭不能耐低温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且能冻死感官不能看见的小寄生虫.因此吃冷鲜肉、包装肉、冷冻肉更科学.
作者:张庭伟;秦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鲜畜肉的识别与鉴定的方法
作者:郑灿龙;杨海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选用天然抑菌成分,复配成涂膜保鲜剂,通过产品保存中细菌总数的变化,确定天然抑菌剂的佳组成配比,并对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陆晓滨;杨锡洪;吴晓莉;郭庆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水分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同时也是人体内营养素和代谢产物的溶剂,能够帮助营养素的吸收和废物的运输排泄,所以在对食品的营养成分划分中将水同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一同认定为食品的营养组成成分.但在某些食品中,当水分含量较高时,往往容易潮解、发霉、变质、不耐贮存,从而缩短了食品的可食用期限,因此,如何检测食品中水分含量关系到食品的质量、贮存、可食用期限等方面,本文就如何检测食品中水分做初步探讨:
作者:于学君;张辉;左小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对香菇风味肠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初步的试验与研究,确定了香菇的适宜添加量,并提出了其质量指标.
作者:冯彦博;宋立;刘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针对香肠的传统工艺特点,特提出以下改进方法:1原料肉的选取及配比仍选用后腿臀部肌肉和前腿夹心肉及背膘.但在配料比例上,以肥瘦肉2:3至3:7较为适宜,既可以避免由于瘦肉过多造成的口感粗糙不细腻,嫩度低的缺点,又可防止由于肥肉过多造成烘烤时流油,污染肠衣表面出现空隙,口感油腻,不易干制,不易贮藏及贮藏后变味等缺点.
作者:吴凡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