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有关部门防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工作及动物卫生监督检验工作提供依据,采用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法,我们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查220只羊,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羊体内外所有寄生虫,按常规方法分类鉴定,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调查结果,发现羊体内外人兽共患寄生虫17种,其中吸虫4种,绦虫3种,线虫5种,蜘蛛4种,昆虫1种.分别隶属于5纲8目10科7属.
作者:刘孝刚;潘兴瑜;巴彩凤;苏玉红;柳晓琳;徐长顺;秦希杰;于洋;于金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动物因吸入、口服或接触有毒物质,引起动物生理机能失调或产生病理性反应叫中毒;被屠宰或急宰的中毒动物胴体称为中毒动物肉.它对人的危害一方面在于中毒动物肉里残留的毒物,能通过食物链使人产生中毒;另一方面中毒动物生前由于肌体抵抗力降低,毒物破坏了肠网状内皮细胞的防卫功能,使肠内微生物区系产生异常,从而诱发或继发沙门氏菌大量繁殖,使胴体含有相当数量的活菌和毒素.
作者:朱雄;苏杜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生猪屠宰检疫,一般由驻厂(场)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
作者:林夕香;张丽;王秉甫;梁夕平;孙玉红;田进锡;颜瑞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利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微量砷和汞.对仪器的工作参数、实验条件、共存元素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等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回收率高、准确等优点,测定保健食品时,获得了满意结果.
作者:殷明杰;刘秀梅;刘长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食品加工时,常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某些肉、鱼的发色剂,使腌制肉、鱼等呈肉红色,如加入数量过多并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即可引起食物中毒.此外,误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食用盐导致的中毒现象也时有发生[1].因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不当,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2].为此,区站对市售肉制品进行了亚硝酸盐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市售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严重,抽检合格率仅为69.14%,其中定型包装肉制品火腿、香肚和酱卤肉中的酱牛肉、酱驴肉、凤爪等非猪肉制品合格率较高,而猪头肉等酱卤肉制品合格率仅为40.54%.熟肉制品市场亟需治理整顿.
作者:路好江;董爱新;田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规范肉品流通秩序,确保肉品安全,2003年,商务部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确保肉品安全的紧急通知>(商运发[2003]275号).根据全国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和<商务部2004年工作重点>要求,我部决定近期派出督察组,对各地贯彻落实生猪屠宰市场集中整治各项部署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解除后,国家工商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做好扶植、促进家禽业生产流通恢复和发展工作作了部署.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决定对出口禽肉生产加工企业施行监督检查,重点包括企业周围50公里范围内是否存在高致病禽流感疫情等情况.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新食品展望报告,2003年全球牛肉产量约6190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不足1%.全球人均牛肉消费量大约增长1%,预计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为22.7公斤,下降1%.由于亚洲许多国家优质牛肉需求强劲,使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量增加了2.6%.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亚洲地区爆发禽流感,我国也不能幸免,迅速波及多个省市自治区,这说明我们饲养、防疫上仍然存在着薄弱之处.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供参考.
作者:李寒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类与动物传染病的斗争已有数千年历史,这一斗争今后注定还会持续下去,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固然给动物传播疾病创造了便利,但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手段的日新月异,也为人类战胜人与动物传染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作者:毛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从活猪变成鲜肉及肉制品,要经过运关、加工、出厂等一系列周转环节,是一系统工程.在这一生产经营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不良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作者:屈笑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当今肉品安全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关注,也成了社会的热点和难点,其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肉品安全涉及从养殖到餐桌的多个环节,必须每个环节监管到位、规范操作才能奏效.
作者:黄高明;郑苏和;张金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蜀地乡镇,每逢聚亲春酒、祝寿、清明祭祖等事宜时,均有自雇厨役操办酒席之风俗.
作者:刘会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