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 主管单位: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检验杂志编辑出版委员会
  • 国际刊号:1606-8025
  • 国内刊号: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尿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甘油肾损伤时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甘油肾损伤的中毒机制及尿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急性肾小管损伤时的发生机制及其意义.[方法]在甘油所致大鼠肾功能衰竭的不同时程,检测尿、血GST活性变化,并与肾功能指标-血清BUN、C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大鼠尿中仅存在极少量GST(3.3mmol/min.L).在肾损伤16h尿GST活性升高达高峰,为正常尿GST的83倍,32h后基本接近正常.血GST变化与尿GST改变相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和血GST变化间存在良好正相关,而血与尿BUN之间、血与尿Cr之间在肾损伤32h内存在良好负相关.[结论]甘油肾损伤早期是以肾小管细胞损伤为主,尿GST可作为反映甘油致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灵敏诊断指标,其发生机制与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血BUN、Cr不同.

    作者:汪晖;廖长秀;夏雪雁;孔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CCP、RA33抗体的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31例RA,30例早期RA,30例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以及20例正常体检者抗CCP、抗RA33抗体,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RF、ANA的检测,以比较这几项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51.6%,特异性为98%;抗RA33抗体对RA的诊断敏感性为35.5%,特异性为96%.RA和非RA组比较抗CCP、抗RA33抗体具有显著性差异(χ2抗CCP=30.91,P<0.005;χ2抗RA33=16.13,P<0.005),RA组明显高于非RA组;而ANA、RF无显著性差异(χ2ANA=3.65,P>0.05;χ2RF=3.65,P>0.05).早期RA组抗CCP抗体在RF阴性和阳性时有显著差异(χ2抗CCP=4.00,P<0.05), RF阴性组的抗CCP阳性率高于RF阳性组(χ2抗CCP=4.00,P<0.05);而抗RA33抗体无显著差异(χ2抗RA33=0.315,P>0.05).RA组抗CCP、抗RA33抗体在RF阴、阳性时无显著性差异(χ2抗CCP=1.34,P>0.1; χ2抗RA33=0.034,P>0.75).抗CCP、抗RA33抗体在RA和早期RA中两者阳性分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抗CCP阳性率明显高于抗RA33的阳性率(χ2=18.12,P<0.005).[结论]抗CCP、抗RA33抗体有助于RA及早期RA的诊断,尤其是抗CCP抗体对早期RA的诊断意义尤为重要.

    作者:程艳杰;王旭;范存琳;曹华军;陈洁;刘希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与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TRUST与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10例疑为梅毒患者及200例体检者的血清作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例体检者中,TRUST试验和TPPA试验均为阴性;210例疑为梅毒患者中,TRUST试验阳性的有192例,TPPA试验阳性的200例,两者均为阳性的182例,TPPA试验100%符合临床诊断,TRUST试验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TPPA对TRUST试验阳性病例和疑为梅毒患者有排除和证实作用,而TRUST试验则可作为梅毒患者筛选和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作者:罗晓红;段朝晖;潘昆贻;江从海;郑治修;陈建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MMPs/TIMPs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前列腺癌组织及不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MMPs/TIMPs与前列腺癌及其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2.采用ELISA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细胞、C4-2B细胞、DU145细胞和PC3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MMP-9以及TIMP-1、TIMP-2的分泌水平.3.采用MTS掺入试验,检测在rhMMP-2,或抗MMP-2中和抗体的作用下,四种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1.前列腺癌组织中均能表达MMP-2、TIMP-2蛋白,骨转移的组织中TI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原位癌,M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原位癌.2.四种前列腺癌细胞均能自发的分泌一定水平的MMP-2、MMP-9、TIMP-1、TIMP-2.在这些指标当中MMP-2与TIMP-2的比值对于前列腺癌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3.MMP2对四种前列腺癌细胞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抗MMP-2中和抗体能够明显的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结论]肿瘤的转移与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水平的改变密切相关.MMP-2与TIMP-2的比值有望作为前列腺癌发生转移、预后判定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卢奕;姚智;郁春艳;韩瑞发;李晓燕;付正;胡景霞;杜涌瑞;张健;Keller ET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AIDS患者红细胞CRl分子基因多态性及数量表达的变化

    [目的]研究AIDS患者红细胞一型补体受体分子(CRl)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数量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测定红细胞CRl分子基因多态性,采用细胞酶联法定量测定红细胞CRl分子的数量.[结果]AIDS患者红细胞CRl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其红细胞CRl分子的数量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群(t=10.44,P<0.0001),并且有症状的AIDS病人其ECRl数量较无症状者下降程度重(P<0.01).[结论]AIDS患者红细胞CRl分子数量表达缺陷系后天引起,测定AIDS患者红细胞CRl分子的数量可能有助于对其病情变化的了解.

    作者:马洪滨;雷厉;鞠连才;程炳立;史佳彬;姜平;付体权;刘立明;刘庆峰;王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平均数和极差控制图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水平

    [目的]使用计算机模拟研究确定几种不同平均数和极差控制图的性能特征.[方法] 该方法在计算机化质量控制系统的控制图上易于完成.本研究主要是手工应用并证明如何在已有的Shewhart(休哈特)质控图上执行这一方法.[结果]这些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平均数和极差控制图能改善现有的质量系统.[结论] 在目前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系统上引入平均数和极差控制图方法具有其优点.

    作者:王治国;李小鹏;武平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清总胆汁酸与前白蛋白、胆红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与前白蛋白(PA)、胆红素(TBil)的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用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对72名正常人,93例肝病患者分别测定TBA、PA、TBil,并观察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TBA、PA、TBil的异常率分别为2.80%、8.30%、4.20%;肝病组异常率分别为71.66%、63.33%、70.00%.[结论]TBA在肝病诊断中为较灵敏的指标.

    作者:王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BC-3000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的研制

    [目的]研制BC-3000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专用稀释液.[方法]在分析原装稀释液的基础上,设计自制稀释液的配方并配制成应用试剂.[结果]自制稀释液的测试结果与原装稀释液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制稀释液的主要理化指标、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三种细胞分布直方图也与原装稀释液一致.[结论]作者研制的自制稀释液可完全替代原装稀释液使用.

    作者:席小红;范泽旭;施保华;陈丽君;胡天喜;胡旭;赵国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IL-6、IL-10、IL-12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测定121例不同病因胸腔积液中的IL-6、IL-10、IL-12含量,旨在探讨它们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121例胸腔积液中的IL-6、IL-10,IL-12含量.[结果] 在不同病因胸腔积液中,结核IL-6水平显著高于炎性、痛性积液渗出性积液及漏出性积液(P<0.01);癌性积液IL-10高于其他非痛性积液(P<0.01),但IL-12水平较低,少数标本检测不到.[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IL-6、IL-10、IL-12的含量对炎性、结核及痛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宋鉴清;李平;赵敏;王丽;孙明喜;张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丙型肝炎患者HCV分片段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研究丙肝感染者体内各分片段抗体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总抗体和HCVRN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一种新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分片段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检测100份抗HCV总抗体阳性血清和100份抗HCV总抗体阴性血清中四种HCV分片段抗体(HCV-C、HCV-NS3、HCV-NS4、HCV-NS5)[1]的存在情况.[结果]100份抗HCV总抗体阴性血清中97份血清四种分片段抗体阴性,符合率为97%,有三份分片断抗体检测为阳性,分别为HCV-C、HCV-NS3阳性,HCV-C、HCV-NS3、HCV-NS4三抗体阳性,HCV-NS3、HCV-NS4阳性;100份抗HCV总抗体阳性血清中两种(或以上)分片段抗体检测阳性的标本有100份,符合率为100%.[结论] 4种分片段抗体阳性共有15种分布模式,其中HCV-C片段抗体阳性率高有96%,HCV-C(+)、HCV-NS3(+)2个分片段抗体阳性率次之为80%.

    作者:杨晓莉;郝钦方;王海燕;焦小杰;张丽萍;王贝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儿童肾损伤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儿童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特定蛋白分析仪分别对63例住院患儿检测尿中巨细胞病毒(CMV)、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尿转铁蛋白(TRF)和α1-微球蛋白(α1-MG).[结果]63例住院患儿中CMV阳性23例(阳性率36.5%),33例有明确肾损伤的病例中CMV感染13例,其中CMV阳性组中cystain C、TRF、α1-MG结果均明显高于CMV阴性组.30例无明确肾损伤病例中CMV感染10例,其中CMV阳性组中cystainC、α1-MG结果均明显高于CMV阴性组.[结论]儿童CMV感染对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均有影响.

    作者:李士军;袁晓阳;边兴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血红蛋白微囊制备的实验

    [目的]研究用人血红蛋白(Hb)制备血液代用品的新途径.[方法] 人血红细胞经低渗破膜释放出血红蛋白,将Hb经过离心、超滤,然后采用脂质体包裹Hb(LEH)的方法,制得的LEH通过大鼠股静脉换血试验输入体内,一侧股动脉放等体积血,检测受试大鼠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术后死亡及幸存大鼠处死后做病理切片.[结果] 制得Hb平均浓度为141g/L(5批)、纯度为97.7%稳定的脂质体包裹Hb,LEH包裹率为27.7%,冰冻保存泄漏率<10%,LEH的直径为(237.5±37.3)nm.[结论] LEH具有生物学活性,是一种低免疫原性的新型载氧制剂.

    作者:李立新;董磊;王学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89株肺部酵母样真菌的鉴定及E-test法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上肺部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种组成及药敏试验.[方法] 对189株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用E-test法做药敏试验,测定其对4种抗真菌药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分离出的189株酵母样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和副秃发念珠菌为主,分别为115株(60.8%)和26株(13.9%).对4种药物试条的MIC值;两性霉素B(AP)为0.012-2μg/ml,5氟胞嘧啶(FC)和伊曲康唑(IT)均为0.032-32μg/ml,氟康唑(FL)为0.032-256μg/ml,FC、FL和IT的敏感率分别为93.7%、67.1%和38.0%,AP、FC、FL和IT的耐药率分别为1.3%、2.5%、27.8%和34.1%.[结论] FC对白色念珠芮和副秃发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好,AP的耐药率较低,FL和IT的耐药现象较严重.

    作者:刘晓敏;林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清标本的质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的影响

    ELISA法检测HBsAg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我们通过对大批量标本进行HBsAg的筛查,发现血清标本的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弱阳性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弱阳性结果标本的重新测试,探讨标本质量对ELISA结果的影响.

    作者:梁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长春地区17,000献血员初复检抗HCV阳性标本中不同功能区抗体的状况及试剂改进的建议

    [目的]对献血员初检和复检抗HCV阳性及可疑血液标本同步进行不同功能区抗体状况的分析研究,以期发现问题和为今后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用两种国产抗HCVEIA检测试剂和一种进口试剂对长春地区17,000献血员进行筛选,检测出80份阳性样品,再用抗HCV单片段旁证试剂检测、同步分析四种抗体的反应强度和分布状况.[结果]HCV-Core、NS3、NS4、NS5均为阳性的26份,HCV-C+NS3+NS4+的11份,HCV-C+NS3+NS5+的9份,HCV-C+NS3+的10份,HCV-C+NS4+的3份,HCV-NS3+NS5+的1份,HCV-NS4+NS5+的1份,而Core+,NS3+,NS4+单独阳性分别为10、8、1.[结论] 根据抗HCV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分布状况,提示抗HCV检测试剂中两种国产试剂均可能存在着个别的漏检现象,主要是NS3抗体;建议国产试剂尚需提高和改进HCV非结构区抗原,尤其是NS3抗原,同时也应改进NS4抗原.

    作者:张惠杰;邓平;李岩;朱叶;苑雪峰;刘冬影;张贺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项目间交叉污染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使许多影响分析质量的因素如吸样量、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等被一一排除,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大幅上升.然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有些不正常的结果,经过复检变正常了,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本文进行了探索,旨在保证检验结果,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王青;陶静;王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抗-HCV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抗HCV感染情况.[方法]我们将受检者分成三组,血液透析病人组、输血前检查病人组(不包括血液透析病人)、其余门诊及住院病人组,统计各组的总例数及抗-HCV阳性例数.[结果]血液透析病人组抗-HCV阳性率高达18.52%.[结论]通过血液透析过程感染丙肝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广权;刘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化学氧化法测血清中直接胆红素

    传统的测定血清胆红素的方法是重氮试剂法.该法的主要缺点是试剂不稳定和反应不稳定.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改进方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出现化学氧化法[1].

    作者:冯家飞;宋克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为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半定量法对98例不同疾病的新生儿进行PCT测定.[结果] 以PCT≥0.5ng/ml为阳性,败血症患儿阳性率为95%(其中75%≥2ng/ml,1例阴性病例为血培养阳性的脓疱疹患儿,临床无炎性反应表现),局部感染阳性率5.26%,非感染7.69%.所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阴性.新生儿PCT水平在败血症与其他感染患儿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PCT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PCT半定量法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一般实验室即可开展.

    作者:边兴艳;于爱民;黄玉春;迟绍琴;许瑞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精子抗体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的诊断价值

    [目的]检测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含量(包括总的抗精子抗体,抗精子抗体的IgG及IgA型)并计算出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76例不孕症患者及70例正常生育对照组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结果]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为28.94%,明显高于正常生育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为5.7%,P<0.01),并且,以IgG型抗体增高明显,IgA型抗体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精子抗体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因素,ELISA方法定量检测抗精子抗体IgG型对诊断不孕症有一定价值.

    作者:裘红梅;王笑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白细胞、细菌定量分析及白细胞活体染色在诊断急、慢性泌尿系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评价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尿白细胞、细菌定量分析及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的观察,为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提供快速鉴别诊断依据,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采集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第1d(未治疗)、第3d和第6d的新鲜中段晨尿,用UF-1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白细胞、细菌进行定量分析;对尿沉渣白细胞进行活体染色(Sternheimer-Malbin,SM染色),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死、活白细胞并进行分类计数;应用ROC曲线对这三项指标在急、慢性泌尿系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尿中白细胞、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慢性泌尿系感染患者,急性泌尿系感染时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是以活白细胞为主,慢性泌尿系感染时尿沉渣白细胞活体染色是以死白细胞为主,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变.采用ROC曲线对尿白细胞、细菌定量计数结果和尿沉渣活白细胞百分比进行的评价结果为,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9.3%、77.9%和85.3%;临床诊断佳分界值分别为62/μl、3800 /μl和40%;灵敏度分别为92%、82%和86%;特异度分别为85%、67%和72%;准确度分别为90%、78%和82%.[结论]尿白细胞、细菌定量计数结果和尿沉渣活白细胞百分比的佳分界值对鉴别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动态监测这几项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观察.

    作者:牛华;陈影倩;曹研;陈玲;董云华;张芹;台虹;杜廷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临床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导致人类致死原因的主要疾病,而临床医生早期合理选择理想的心脏标志物对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判定和降低疾病死亡率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孙月庭;黄亚琼;杜华;万军;郑晓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尿液CystatinC及α1-MG检测评价肾小管功能

    [目的] 对健康者及肾功能异常患者的尿液进行Cystatin 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α1-MG(α1-微球蛋白)分析,从而评价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方法]采用Cystatin C检测仪及尿肾谱分析仪检测46例正常人及78例肾脏疾病患者尿液中的CystatinC及α1-MG的含量,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肾小管损伤的患者尿液中的CystatinC及α1-MG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组(P<0.01).[结论]检测尿液中的CystatinC及α1-MG的含量评价肾小管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临床上诊断肾小管损伤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笑虹;赵彩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异常ALT标本速率法与微板法测定比较

    [目的]比较速率法(IFCC)和微板法测定献血者异常ALT样品.[方法]对献血者异常ALT样品200份进行两种方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的阳性、假阳性和假阴性情况.[结果]速率法检测初检异常ALT样品67份,微板法检出阳性为46份,检出率为68.7%,假阴性21份(31.3%,21/67)和假阳性16份(23.9%,16/67);速率法检测复检异常ALT样品133份,微板法检出阳性91份,检出率为68.4%,假阴性42份(31.6%,42/133)和假阳性3份(2.3%,3/133).[结论]速率法测定异常ALT标本要显著优于微板法,建议使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

    作者:张孝山;李研;李忠平;潘彤;李瑞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柱前衍生法和柱后衍生法测定氨基酸方法的比较

    对两种常用测定氨基酸方法:柱前衍生法(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柱后衍生法(茚三酮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仪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差别无显著性,17种氨基酸得到较好分离,均达到分析测试要求.

    作者:高燕红;龙朝阳;鲁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使用快速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在急诊时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的评价

    [目的] 观察在急诊抢救时使用快速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在对有关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使用快速分离胶分离的血清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的结果与常规方法分离的血清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使用快速分离胶获得的血清与常规方法获得血清的绝大部分生化项目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比使用常规传统方法获得血清完成检测的时间缩短了30min.[结论]急诊时使用快速分离胶制备的新鲜血清测得的常规生化项目结果准确可靠,时间短,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作者:吴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州市健康人群血脂水平5年跟踪研究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群近5年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从1998年开始选取健康体检者48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年作血脂检测及相关检查,持续观察5年.[结果]5年来TC呈逐年下降趋势,TG、HDL各年分间无统计学差异.血脂水平随年龄升高,45岁以后女性TC水平高于男性.农民TC高,而且5年内TC、TG水平增加,HDL-C水平降低.血TC、TG水平与BMl呈正相关,且BMI>24者5年内TC、TG增加超过BMI<24者.[结论]近5年广州市健康人群血TC水平逐年下降,TG较为稳定,HDL无显著差异,提示广州市健康人群近5年血脂水下稳中略有下降.

    作者:刘健;郑敏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研究进展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 or mannan-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C型凝集素.MBL通过结合病原生物表面的甘露(聚)糖等糖基受体而直接介导调理吞噬作用和/或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在机体的固有性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MBL的不足或缺失与反复感染、反复流产、自身免疫病等许多疾病相关.筛选MBL水平低下者,进行MBL的临床治疗是将来的研究趋向.本文将在简述MBL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临床意义及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李萍;贾天军;张庶民;张进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移植患者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4例报告

    自2002年5月年4月间,对60例肝移植患者血常规分析中,我们发现有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桂玲;张丽萍;焦小杰;王贝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痰液中分离出1株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未见文献记载[1].我们在工作中从一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到1株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的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平;钦敏莉;沈娟;杨海燕;单浩;黄支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乙型肝炎标志物临床检测及进展

    病毒性肝炎是重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以乙型肝炎为多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的标志物包括相应的抗原、抗体,HBV-DNA、DNA聚合酶等,由于病毒感染状态及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而在血清中的表达有明显不同,检测HBV的血清学标志对于HBV致病性和免疫性的研究,以及HBV感染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十分重要.

    作者:胡志东;钟述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型及分型技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已引起临床和检验医学的广泛注视.ESBLs现已有160多种型别,它的表型检查方法(NCCLS推荐的表型检查方法)只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适用,但ESBLs早己在其他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许多革兰阴性杆菌中存在,其检查方法需用分型技术.

    作者:王琴;王金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选购

    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各式各样的自动化分析仪日新月异,而临床生化检验是实现自动化早也早有成效的部分.

    作者:赵登顺;于明娟;陈浩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