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分析肺毛霉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例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6例均为中老年患者,病程26 d至14个月。1例无基础疾病,1例有肺结核病史,1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例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例有血糖升高,其中1例发病时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影像学表现:双肺团块、结节影2例,双肺多发斑片状阴影1例,单一团块病灶伴空洞2例,双肺结节伴空洞1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2例。6例均通过病原学或组织病理确诊,并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例症状好转;1例合并有脑毛霉感染,联合应用泊沙康唑治疗,肺部症状有缓解,终死亡。结论肺毛霉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通过气管镜或肺穿刺进行病原学诊断是该病的有效确诊手段。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控制基础疾病、及时应用两性霉素B。
作者:武薇;李钊;邵长周;姜鲁宁;吕高超;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不同体位肾素活性变化值在高血压患者中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PA)的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307例需要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的高血压病患者。所有患者已行常规坐位肾素、醛固酮测定及立位、坐位、卧位肾素活性( PRA)、醛固酮测定、常规生化检测及人体学测量。满足坐位醛固酮/PRA值≥554 pmol/L·[μg/( L·h)]-1并且盐水输注试验后醛固酮≥277 pmol/L的患者被定义为PA组,其余患者为非PA组。使用四格表计算相关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 PA组与非PA组立位、坐位、卧位三种体位PRA比较,PA组[0.61μg/(L·h),0.62μg/(L·h),0.31μg/(L·h)]低于非PA组[1.42μg/(L·h),1.18μg/(L·h),0.51μg/(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465,12.052,10.296;P =0.001);PA 组与非 PA 组体位变换后 PRA 差值比较, PA 组立卧位 PRA 差值[0.24μg/(L·h)]低于非PA组[0.78μg/(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03,P=0.004);立位后PRA<1.0μg/(L·h)或立卧位PRA差值<0.6μg/(L·h)单项指标诊断PA的敏感度分别为64%及70%,特异度分别为62%及68%,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及93%;立位后PRA<1.0μg/(L·h),联合立卧位PRA差值<0.6μg/( L·h)诊断PA,其敏感度为45%,特异度为88%。结论利用体位变换后PRA的变化值诊断PA效能较低,但有排除PA的临床价值,此试验患者配合度高,为生理性刺激试验,可安全有效地鉴别PA,联合试验后相关指标对诊断PA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王梦卉;李南方;张德莲;周克明;骆秦;王国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Turner综合征( TS)是女性性腺发育不全的一个类型,以显著的身材矮小、颈蹼、原发闭经、第二性征和生殖器不发育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常并发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合并Graves病的少见,且身高可能矮小不明显,易被漏诊。现报告TS并Graves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崔维县;班博;朱惠娟;潘慧;张梅;孙海玲;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查体者体质量指数( BMI)、腰臀比( WHR)、腰围身高比( WHtR)、臀围身高比与糖脂代谢指标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微山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4年1—5月107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GLU)、血脂及血压(BP),计算不同性别查体者BMI、WHR、WHtR、臀围身高比并与糖脂代谢指标、血压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男性:BMI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MAP)、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 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C)、高密度脂蛋白( HDL?C)、谷氨酰转肽酶( GGT)、空腹葡萄糖( GLU)、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33,0.32,0.24,0.25,0.36,0.18,-0.15,0.38,0.54,0.61,0.59,-0.59,0.59;WH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0.25,0.20,0.43,0.43,0.48,0.34,-0.15,0.36,0.43,0.49,0.55,-0.55,0.40;WHt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27,0.24,0.25,0.34,0.44,0.22,-0.10,0.30,0.26,0.59,0.57,-0.57,0.54;臀围身高比与上述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20,0.20,0.03,0.16,0.26,0.05,-0.03,0.15,0.04,0.46,0.41,-0.41,0.46;②女性:BMI与SBP、DBP、MAP、TG、CHOL、LDL?C、VLDL?C、HDL?C、GGT、GLU、FINS、HOMA?IR、ISI、HOMA?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21,0.30,0.38,0.13,0.26,0.27,-0.37,0.49,0.46,0.55,0.55,-0.55,0.47;WH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17,0.25,0.38,0.16,0.04,0.31,-0.02,0.34,0.15,0.18,0.15,-0.15,0.2;WHtR与上述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16,0.23,0.39,0.16,0.15,0.30,-0.12,0.46,0.33,0.39,0.37,-0.37,0.36;臀围身高比与上述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12,0.10,0.11,0.30,0.11,0.23,0.20,-0.31,0.47,0.45,0.54,0.55,-0.55,0.47;③男性BMI与血压、糖代谢指标、GGT的相关性和WHR与TG、CHOL、LDL?C、VLDL?C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BMI与糖代谢指标、GGT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他指标( P<0.01)。结论与其他三种测量指标比较,BMI与糖代谢紊乱及GGT的升高的相关性较显著;WHR与男性TG、CHOL、LDL?C、VLDL?C的相关性较显著。
作者:李小娥;王印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从小按女性抚养,以原发闭经就诊。体检:腋毛阴毛稀少,乳房发育,阴蒂长,阴道呈盲端。盆腔超声显示未探及子宫和双附件,腹部CT检查提示两侧腹股沟处有肿块。性激素:例1患者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均增高,例2患者促黄体生成素升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者的染色体检查为男性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SRY基因存在,腹股沟部肿块病理学检查为睾丸组织。结论对于原发闭经患者,妇科检查为阴道呈盲端,B超检查未探及子宫和附件的患者,应做染色体检查和SRY基因检测,排除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可能性。
作者:谷孝月;武艾宁;于荣鑫;赵晓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带血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并对脐带血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及染色体多态性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血进行收集,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培养成功的15500例脐带血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314例,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03%;其中染色体倒位患儿220例,发生率1.42%,构成比70.10%;染体易位患儿41例,发生率0.26%,构成比13.00%;染色体衍生患儿14例,发生率0.09%,构成比4.51%;21?三体患儿12例,发生率0.08%,构成比3.80%;D?G组易位患儿11例,发生率0.08%,构成比3.50%;性染色体异常中47,XXX患儿5例,47,XXY患儿7例,45,X患儿4例,发生率0.10%,构成比5.10%。染色体多态性检出317例,其发生率为2.04%。其他各组与倒位组发生率及构成比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15.98;P<0.05);而易位、衍生、21?三体、D?G组易位及性染色体异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异常自然发生率比较接近。结论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目前产前诊断不足具有很好的补充意义,对二级预防、再生育及临床指导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敬龙;王丽媛;冯雪花;饶伟强;周红;杨晓丹;张燕;杜晓雪;张贵玲;程东方;鲍艳丽;吴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Apelin?13对大鼠急性痛的调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将50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pelin?130.05μg/g组、Apelin?130.1μg/g组、Apelin?130.5μg/g组及吗啡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辐射热甩尾法连续监测60 min内大鼠痛阈的变化;同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40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Apelin?130.5μg/g组、酪蛋白激酶2( CK2)抑制剂四溴苯三唑( TBB)组及Apelin?13+TBB组,每组10只,监测其痛阈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内CK2表达量及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NR2B亚单位( P?NR2B S1480)磷酸化水平,研究Apelin-13对急性痛调制作用可能的机制。结果 Apelin?13可显著升高急性痛痛阈,0.5μg/g组给药10 min时甩尾潜伏期变化率(TWL%)达峰值[(50.03±2.7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18.054, P =0.003),并且此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 F Group=47.729, P =0.000;F Time=205.301, P =0.000)。同时给予CK2抑制剂TBB 10 min时TWL%降至(17.75±1.67)%,低于Apelin?1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6.976, P =0.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BB可明显减弱Apelin?13的作用,CK2α表达量、NR2B亚单位磷酸化水平均下降[(26.92±4.38)%,(39.90±7.40)%],与Apelin?13组[(41.60±6.65)%,(70.83±3.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5.246, P =0.010;q =9.757, P =0.010)。结论Apelin?13可能通过CK2促进NMDA受体NR2B亚单位磷酸化,进而在热甩尾急性痛模型中起镇痛作用。
作者:徐震;王庆尧;王贤斌;武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脑卒中后预后很大程度受炎症的影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作为促炎因子,参与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在缺血性脑卒中,HMGB1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脑卒中发生、脑卒中修复整个过程,并扮演着了不同的角色。 HMGB1通过增加内皮通透性,促炎作用以及促进平滑肌迁移等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坏死神经元释放的HMGB1不仅反向导致神经元的坏死,并且作为危险相关分子模式( DAMP )分子放大炎症反应。然而星形胶质细胞通过释放HMGB1增加内源性内皮组细胞( EPCs)的活力,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血管修复。笔者就HMGB1的结构、功能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金聪丽;周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前房积血( hyphema):外力冲击波向虹膜、睫状体传递,累及虹膜大/小动脉环导致睫状体脱离、睫状突破裂或前睫状血管损伤,造成前房积血,依据出血量的多少将前房积血分为三级,Ⅰ级:出血量<1/3,Ⅱ级:出血量介于1/3和2/3,Ⅲ级:出血量>2/3。前房积血可继发青光眼,前房积血继发性青光眼经历一定时间后可造成角膜血染。角膜血染一旦发生,难以恢复。因此需要监测眼压,当眼压>25mmHg达5日以上即应采取前房穿刺避免角膜血染。积血可形成血块下沉或悬浮在房水中,若积血与脱出的玻璃体粘附则会影响积血的吸收速度。部分前房积血病例合并虹膜根部离断。前房积血发生后2周内有再出血可能。若玻璃体腔也有积血,血液可经悬韧带进入前房并交通,此时前房积血吸收过程延长。因此前房积血发生后应注意检查眼压、虹膜根部有无离断、玻璃体有无积血和脱出以及晶体是否震颤等。见封3图1~3。
作者:李传宝;许庆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4( CK14)和表皮钙黏蛋白( 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食管石蜡包块160例,其中130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石蜡包块(观察组)及30例正常食管组织石蜡包块(对照组),根据组织病理学分化程度、肿瘤TNM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分别分组,其中高中分化组104例,低分化组26例;Ⅰ、Ⅱ期51例,Ⅲ、Ⅳ期79例;有纤维膜浸润57例,无纤维膜浸润7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60例食管组织中CK14、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CK14、E?cadherin的表达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CK14的表达:(1)观察组和对照组CK14的表达强度比较,观察组(165.47±19.15)高于对照组(141.14±14.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3.29, P<0.05);(2)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癌组织 CK14的表达强度比较,高中分化组(144.99±10.16)低于低分化组(169.25±2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1.72, P<0.05);(3)不同TNM临床分期食管鳞癌组织中 CK14表达强度比较,Ⅰ、Ⅱ期癌(140.91±15.43)低于Ⅲ、Ⅳ期癌(169.36±2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3.06, P<0.05)。 E?Cadherin的表达:(1)观察组和对照组E?Cadherin的表达强度比较,观察组(156.25±16.08)低于对照组(169.23±1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1.71, P<0.05);(2)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癌组织 E?Cadherin的表达强度比较,高中分化组(160.48±7.72)高于低分化组(130.01±1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3.43, P <0.05);(3)不同TNM分期食管鳞癌组织 E?Cadherin的表达强度比较,在Ⅰ、Ⅱ期癌(158.86±6.88)高于Ⅲ、Ⅳ期癌(140.02±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1.78, P<0.05);(4)E?Cadherin表达强度与ESCC肿瘤浸润深度有关,未及纤维膜组(59/73)显著高于侵及纤维膜组(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22, P <0.05)。观察组中 CK14与 E?Cadherin 的阳性表达率比较, CK14(54.6%)高于 E?Cadherin (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6, P>0.05)。结论 CK14的过表达、E?Cadherin的表达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有关;CK14与E?cadherin可以作为检测食管鳞癌的独立诊断指标。 CK14与E?cadherin可能成为食管鳞癌的新治疗靶点。
作者:刘静;张诒凤;张豹;崔珊珊;孙丽艳;张汝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核骨架是真核细胞核中一个以蛋白质为主要结构成分的网架体系,包括核基质、核纤层和核孔复合体等,核纤层蛋白是构成核纤层的主要的成分之一,近年来有关核纤层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就核纤层蛋白结构、分类、功能及在消化系肿瘤诊断与预后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杨振;李新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诊断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表现为成人原发于胃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表现为腹痛、腹部肿物等,胃镜显示胃贲门、胃底、胃体占位,贫血胃,胃窦息肉。胃镜病理结果提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呈片状、巢状,瘤细胞较小,呈圆形,核深染,居中或偏位,胞质少,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Myogenin+,Desmin+。结论成人原发于胃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是一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需要结合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多种诊断方法,可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俊萍;边美玲;董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80例 NSCLC患者施行患侧肺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肺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共清扫602组淋巴结,分析NSCLC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T分期、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及原发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共清扫的602组淋巴结中,单纯N1淋巴结转移率为18.8%, N2淋巴结转移率30.4%;原发性 NSCLCT 分期 T1、T2、T3、T4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02, P =0.000);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31.8%。结论 NSCLC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具有较多的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肿瘤部位及肺癌的病理学类型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关系。
作者:李道胜;班媛媛;叶红;侯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MF)伴巨脾患者脾切除术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1例PMF伴巨脾患者脾切除术前后的血常规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切除的巨脾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患者术后呼吸困难、腹胀、纳差等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结果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红细胞数变化相对较小,血红蛋白术后早期由于自体脾血回输升高,继之基本平稳,血小板变化显著,术后明显减少,第5天低仅10×109/L,后逐渐恢复正常。组织学检查可见脾脏出现骨髓化倾向。结论 PMF伴巨脾行脾切除后血常规改变明显,脾脏出现了部分代替骨髓造血的组织学改变,脾切除后机体血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对PMF伴脾脏巨大导致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的患者应予以切除脾脏。
作者:高建军;林楠;杨建栋;于鲜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评估磁共振T2加权成像( T2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 DWI)对前列腺癌( PCa)包膜外扩散( ECE)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术前行3.0T磁共振检查的PCa患者,依据影像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ECE组和无ECE组。由2名影像学诊断医师对磁共振T2WI和T2WI联合DWI图像进行分析,评估PCa的ECE情况,并测量ECE组和无ECE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比较PCa ECE组和无ECE组的ADC值差异性。本研究经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结果磁共振T2WI和T2WI联合DWI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6.1%、84.3%。 ROC分析显示,磁共振T2WI联合DWI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磁共振T2WI曲线下面积( Az =0.892,0.803, Z =4.661, P<0.01)。 ECE组ADC值[(0.72±0.14)×10-3mm2/s]明显低于无ECE组[(0.94±0.21)×10-3 mm2/s](t =3.82, P<0.01)。结论磁共振T2WI联合DWI图像能够提高预测PCa患者ECE情况,ADC值对评估有无ECE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立涛;李秀娟;韩耀启;朱晓琳;谢元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胸苷酸合酶是抗肿瘤药物作用的主要酶。常见的胸苷酸合酶抑制剂培美曲塞二钠和爱斯万因疗效肯定、副反应轻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广泛应用。笔者就胸苷酸合酶及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鲁葆华;张同梅;李宝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修饰的磁性5?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 PEG?5?FU?MAMS)联合恒定外磁场体外对人结肠癌( 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加热固化法制备PEG?5?FU?MAMS,并检测其表征,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分为4组:A组为PEG?5?FU?MAMS联合磁场组;B组为PEG?5?FU?MAMS组;C组为游离5?氟尿嘧啶(5?FU)组;D组为单纯磁场组。参照5?FU血浆峰水平10.0 mg/L,每组设含5?FU水平为1.0,2.0,5.0,10.0,20.0,50.0,100.0 mg/L 7种不同的药物和微球备用。每种条件重复3孔,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各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IR),观察PEG?5?FU?MAMS联合恒定磁场组对体外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微球平均粒径为(1.32±0.50)μm,呈球形,表面光滑,载药量为(5.31±0.13)%,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缓释性。LoVo细胞培养24 h后,显微镜下各组肿瘤细胞完全贴壁,生长良好,折光性好。单纯磁场组体外对LoVo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经过不同的处理后,含5?FU浓度为20.0,50.0,100.0 mg/L时,B组和C组IR>50%,药物敏感,两组在相应药物浓度下I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q =2.02,2.11,2.74;P>0.05)。在含5?FU浓度为10.0 mg/L时,A组IR为59.8%,IR>50%,药物敏感,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IR逐步升高,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2.09,66.74,56.62,66.13;P<0.05)。结论PEG?5?FU?MAMS具有良好的外形、粒径、载药量、磁响应性和药物缓释作用;PEG?5?FU?MAMS联合恒定外磁场能显著增强对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
作者:刘建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AFP)检测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共80例;其中HCC组40例,肝良性肿瘤组21例,肝硬化组1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血清GP7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和AFP?L3水平,微量离心柱法分离AFP?L3,并计算甲胎蛋白异质体比例( AFP?L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AFP、AFP?L3、AFP?L3%、GP73单独用于HCC鉴别诊断效果。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结果各组间血清AFP、AFP?L3、AFP?L3%、GP7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13.04,151.98,231.80,657.04;P<0.01)。HCC组血清AFP、AFP?L3、AFP?L3%、GP73水平[(681.41±195.56)μg/L,(138.11±44.00)μg/L,(15.31±3.28)%,(158.18±14.78)μg/L]高于肝良性肿瘤组[(7.94±3.50)μg/L,(0.41±0.28)μg/L,(3.58±0.51)%,(49.26±8.7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q =22.41,22.21,25.18,47.34;P<0.01);HCC组高于肝硬化组[(64.19±33.59)μg/L,(3.94±2.91)μg/L,(4.23±0.71)%,(46.88±11.6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q =25.18,23.56,27.72,47.63; P <0.01)。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99,0.720,0.875;GP73曲线下面积大。 AFP诊断HCC敏感度及特异度为62.5%、80.0%,AFP?L3诊断HCC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0.0%、77.5%,GP73诊断HCC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0.0%、70.0%。 AFP与AFP?L3联合检测后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95.5%;AFP与GP73联合检测后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95.5%;AFP?L3与 GP73联合检测后敏感度为97.0%,特异度为93.3%。结论 GP73、AFP?L3有望成为新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血清AFP?L3、GP73、AFP联合检测联合应用能弥补单项血清标志物的不足,对提高老年HCC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周文瑞;李新丰;林奇忆;王高雄;黄天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健康是人类无法逾越的问题,也是大的问题,医学的进步的确对保障和改善人类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能否理性看待医学的进步,客观评估医学技术发展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医学的发展及人文精神引导医学走向可能具有重要价值。科学上的有限和未知,更加注定了医学的局限。医学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还很有限,我们更不能盲目相信医学的“无所不能”。人们不能太高估了医学的能耐,对医学或医生的要求不能超越科学的限度,医学也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奇。所以,医学还没能力为病痛托底。因此说:医学不是神!
作者:杨志寅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