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37-3616261, 0537-3616260
  • 国内刊号:28
  • 影响因子:1.84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0537-3616261, 0537-3616260
国内刊号:28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13
发行周期:季刊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简介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于2013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济宁医学院承办,为诊断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以学术质量为中心,贯彻“大诊断”的理念,全面、系统、迅速地反映国内外各个医学学科和科研机构诊断学的重大研究和进展,为促进诊断学学术水平地发展与提高提供了高层次的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担任杂志名誉总编。《诊断学大辞典》、《汉英诊断学大辞典》主编,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济宁医学院杨志寅教授担任该杂志总编。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教授樊代明院士及多位诊断学领域的资深教授担任本刊顾问,国内100多位著名教授为本刊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征集诊断学领域各学科的临床实践经验、科学研究及其有关进展、疑难病例诊断分析、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新型诊断仪器的应用与测评等稿件。常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临床论著、基础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病图报告、名词解释、新技术·新方法、学术争鸣、临床经验、教学研究、医学视听、综述、仪器·设备等。尤其欢迎图、文、声、像兼备的高质量稿件。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社征稿要求

  1、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报必须含有首创性成果;研究简报着重要求创新性;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和LaTeX(*.tex)文档,排版时请采用双倍行距,以邮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须单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个以内"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4、 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它处。

  5、 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 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 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4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半年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发文量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医学生对临床见习中诊断学新型教学模式认识状况的调查

    目的 调查临床医学生对见习中诊断学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探讨适合现阶段临床医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能力的诊断学见习课的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以201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69人为研究对象,均在2015年2-6月参加了诊断学大课及临床见习课的学习,2015年6月26-30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临床医学生对诊断学见习课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TBL)、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三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认识,并对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使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BL)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①86.96%(60/69)的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感兴趣;②T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师生互动能力认可程度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5.00%(57/60),85.00%(51/60)和81.67%(49/60);P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处理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学习兴趣培养的帮助认可程度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93.33%(56/60),88.33%(53/60)和88.33%(53/60);CBL教学模式,学生对提高处理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学习兴趣培养的帮助认可程度高,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00.00%(60/60),93.33%(56/60)和91.67%(55/60);③学生认为问诊及病历书写部分,LBL+TBL教学模式优于LBL+PBL及LBL+C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5.82,5.57;P<0.05);体格检查部分,LBL+TBL教学模式优于LBL+PBL及LBL+C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18.19;P<0.05);心电图检查部分,LBL+PBL及LBL+CBL教学模式优于LBL+T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6.13;P<0.05),但在该部分教学中,LBL+PBL和LBL+CBL教学模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8,1.02,0.55;P>0.05);实验室检查部分LBL+TBL、LBL+PBL及LBL+CBL三种教学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0,12.91;P>0.05);超声检查部分LBL+CBL教学模式优于LBL+TBL及LBL+PB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师生互动能力、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帮助培养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优越性;结合学生对见习课堂各种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认识,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相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

    作者:马瑞;王玲珠;吴娟娟;高登峰;寇惠娟;张春艳;金鑫;张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整合医学在呼吸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还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强调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机整合,是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整合医学的提出为呼吸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阐述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现代呼吸学科发展现状,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整合医学在呼吸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作者:金发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部分细菌性皮肤病的典型表现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71型Ⅱ类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儿童,皮损初为始于面部腔口周围和皱褶处的红斑,迅速延及躯干、四肢,触痛明显,红斑上可有松弛性大疱,疱壁极薄、易破,尼氏征阳性,短期内结痂,大面积脱屑,口周可有放射状裂纹。见图1。

    作者:姚树兰;田中华;邱莹;付洪军;初同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黏液癌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共60个病灶(单纯型36例,共36个病灶;混合型22例,共24个病灶)的声像图做回顾性分析,超声表现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灶、肿块内部血流情况及腋下淋巴结受累情况.结果 58例乳腺黏液癌患者中有44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9%(44/58);9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2~3级,其中1例误诊为脂肪瘤,2例误诊为囊肿,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或腺病,1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另外5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术前超声BI-RADS分级为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单纯型黏液癌具有良性乳腺肿块的一些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混合型黏液癌具有浸润性导管癌的部分声像图特征,应特别注意鉴别.

    作者:黄润生;翁立峰;裴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爆炸冲击致失能性脑损伤的诊治原则与思考

    爆炸事件越来越频繁,以无临床指征和影像学表现为特点的失能性脑损伤患者是主要群体,但一直缺乏关注。笔者基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创伤性脑病,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失能性脑损伤的伤情特点、诊断、措施以及特殊环境下爆炸伤的救治难点和新诊治前景。强调早诊治、早防护以及及时地心理干预,为诊治和防护爆炸冲击伤后亲历者的脑损伤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高洁;王永堂;刘媛;王莉;伍亚民;赖西南;蒋建新;杨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中诊断学检体的教学实践

    八年制医学博士生掌握、应用诊断学的技能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的体检手段和方法在疾病诊断过程中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其他先进检查方法不能替代[1]。本课题组曾对提高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的临床思维水平的方法与评价和病史问诊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了研究[2?3]。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在儿科的见习中,可能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儿科的正确体检应如何进行?在临床技能的三级教学系统中,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及各媒体教学都是针对成人进行的,较少提及儿科的检体问题。在儿科见习中,儿科教材只有儿科体检的特点的简单介绍,学生接触患儿较少,动手机会少,故体检的印象也不深刻,且经过其他成人课程的轮转后,早已忘记大部分,儿科体检的水平和要求均掌握较差。因此,有必要在八年制医学博士生儿科见习时强化儿科检体的系统性训练。

    作者:黄花荣;吴保菁;苏浩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外伤性尿道阴道瘘伴阴道多发性结石一例

    阴道结石临床罕见,多与外伤[1]、先天性畸形2],或膀胱阴道瘘[3-4]等导致尿液长期进入阴道有关,现报告一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5岁.患者以“盆腔包块,阴道尿道畸形伴性生活困难4年”入院.患者13年前曾因腹盆腔外伤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约40 d,拔出尿管后出现尿失禁,持续约2年逐渐自愈.自诉经血于小便时随尿液流出,量较多,色暗红,伴小血凝块,有严重痛经史,21岁结婚,至今未孕,性生活困难.体检:下腹部正中见一纵形长约6 cm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下腹部髂骨处可见一长约2 cm陈旧性手术疤痕.

    作者:赵梓霖;罗军德;郭岳霖;耿宽;邓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婴儿痉挛症患儿智能结构变化对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的判断价值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IS)患儿智能结构变化对综合康复训练效果的判断价值,为指导临床康复治疗、判断 IS 患儿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7例 IS患儿,依据监护人是否同意进行康复训练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拒绝行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其中康复组19例,对照组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痉挛发作,康复组患儿再根据病情给予康复训练,记录治疗3月前后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能、适应性、社交行为5项指标发育月龄(DA)的差值和发育商(DQ)及其差值。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康复治疗前后发育商值的对比采用自身配对 t 检验,发育商值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 DQ 值[康复组:(59.40±7.85)分,对照组:(52.88±9.50)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康复组:(67.32±7.61)分,t=6.861,P<0.05;对照组:(67.86±8.39)分,t=8.875,P<0.05],康复组患儿的适应性[(0.89±0.52)分]和社交行为[(0.79±0.54)分]较对照组[适应性:(0.50±0.38)分,t =1.946,P>0.05;社交行为:(0.56±0.42)分,t =1.066,P >0.05]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细动作[(1.34±0.6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0.81±0.53)分,t =2.095,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1.42±0.56)分]、言语能[(1.32±0.48)分]和 DQ 差[(-7.92±5.03)分]较对照组[粗大运动:(0.75±0.38)分,t=3.091,P<0.05;言语能:(0.69±0.59)分,t=2.907,P<0.05;DQ差:(-14.99±4.78)分,t =3.3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S 患儿智能结构变化能反映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 IS 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症状,尤其是粗大运动、精细动作和言语能方面。

    作者:满宜刚;盛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siRNA沉默细胞周期相关激酶基因对鼠结肠癌生长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siRNA沉默细胞周期相关激酶( CCRK)基因对鼠结肠癌生长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 nu/nu)裸鼠皮下接种人类结肠癌SW480细胞,将其中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成功的30只裸小鼠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种siRNA CCRK转染的人类结肠癌SW480细胞株(实验组)、正常培养的 SW480细胞(空白对照组)和以转染携带无关序列片段sh RNA慢病毒的SW480细胞(阴性对照组)。第42天处死裸鼠后取下肿瘤组织,比较各组肿瘤重量、CCRKmRNA表达量、CCRK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siRNA组肿瘤重量、CCRK mRNA和CCRK蛋白表达[(0.54±0.15)g,1.14±0.24和0.18±0.05]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5±0.14)g,2.41±0.42和0.49±0.07]和空siRNA载体组[(1.07±0.12) g,2.39±0.47,0.47±0.09;F =21.18,23.47,90.03;P<0.01];空白对照组与空siRNA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0.98,1.07,1.13;P>0.05)。实验组沉默CCRK基因后组织中细胞凋亡率为(21.23±1.1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78±0.37)%和阴性对照组(7.25±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936, P<0.01);但空白对照组和空siRNA载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1.78, P>0.05)。结论 CCRK靶向siRNA表达载体接种结肠癌裸鼠后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瘤体的增长,抑制CCRK基因和蛋白表达;siRNA沉默CCRK基因能促进其凋亡,CCRK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孔令斌;贺军;张秋生;何恒;马翠梅;杜宗梅;庞道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频超声对体表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体表部位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7例体表部位神经鞘瘤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检查记录肿块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内部及周边回声、边界、包膜、后方回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97例神经鞘瘤(四肢53例,颈部19例,体表其他部位25例)具体如下:(1)病灶数量:97.9%(95/97)的病例为单发病灶;(2)肿块包膜:边界清晰,所有肿块均见较完整或完整的包膜回声;(3)肿块内部回声:71例肿块(73.2%,71/97)内部为均匀或不均实质性低回声;26例(26.8%,26/97)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暗区,其中有12例“呈蜂窝”样改变,另有3例为囊性;(4)“鼠尾征”:71例肿块一端或两端见“鼠尾征”;(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71例(73.2%,71/97)肿块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97例中71例术前超声提示神经鞘瘤,超声总体诊断符合率为73.2%(71/97).误诊及未明确诊断的情况:颈部4例误诊为肿大淋巴结;颈部2例误诊为颈动脉体瘤;四肢3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腘窝处有3例误诊为腘窝区囊肿;下肢2例误诊为纤维瘤;12例仅限于超声物理诊断,未能提示神经鞘瘤.颈部与四肢两组共72例,其中颈部19例中12例超声提示符合病理,四肢53例中45例超声提示符合病理.四肢组神经鞘瘤的超声提示符合率(84.9%,45/53)高于颈部组(63.2%,12/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结论 多数体表部位神经鞘瘤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高频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率;四肢部位较颈部诊断准确率更高;当声像图缺乏特征性表现时,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程立华;黄润生;裴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haiyu** 的反馈: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