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37-3616261, 0537-3616260
  • 国内刊号:28
  • 影响因子:1.84
  • 创刊:2013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情志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085例IBS患者,其中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687例、山西省中医院和平分院脾胃病科163例、山西大医院中医科136例、晋中市中医院脾胃病科63例、清徐县人民医院中医科36例.采用七情评定量表(QAS)评估IBS患者的情志表现,并分析IBS患者临床症状与七情的相关性.结果 七情评定量表中恐的评分(23.26±2.66)高;IBS患者的类型与情志因素有关联(χ2=217.18,P<0.01),IBS腹泻型患者恐(23.82±2.59)、惊(23.26±2.43)评分高于其他类型患者(F=37.58,20.24;均P<0.01),IBS便秘型患者的思(21.54±1.74)、忧(21.50±2.10)评分高于其他类型患者(F=51.29,17.33;均P<0.01);IBS患者的证型与情志因素有关联(χ2=492.52,P<0.01),肝郁脾虚证和肝郁气滞证患者思(21.92±2.46),(21.34±2.21)、恐(24.27±2.67),(24.16±2.64)、忧(21.43±2.59),(21.41±2.43)、惊(23.39±2.51),(23.01±1.74)QAS评分高于其他证型患者(F=47.59,44.95,17.66,17.70;均P<0.01);肠道燥热证患者怒的QAS评分(18.96±2.48)高于其他证型患者(F=4.75,P<0.01).结论 IBS与情志有关,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恐、惊关系密切,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思、忧关系密切.

    作者:秦建;冯五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哮喘儿童孟鲁司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哮喘儿童孟鲁司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14岁哮喘儿童,共40例.给予入组患儿孟鲁司特常规治疗12周,随访6次并检测入组患儿FeNO水平,测定晨起呼气峰流速(PEF),并计算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记录儿童哮喘控制评分(C-ACT).根据孟鲁司特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变化,将入组患儿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采用SPSS 17.0对不同分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有31例患儿完成为期12周的研究,其中显效组21例,无效组10例.结果 两组患儿在哮喘病史时间[(2.36±2.03)年,(3.60±1.51)年]、病情分级(部分控制/未控制)(16/5,1/9)、起始C-ACT评分[(20.71±0.85)分,(19.30±1.57)分]、起始FeNO水平[(9.93±7.69)ppb,(32.52±22.70)ppb]方面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χ2=11.98,t=3.29,t=4.15;均P<0.05).显效组患儿起始FeNO水平为(9.93±7.69)ppb,孟鲁司特治疗12周,前后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P>0.05);无效组患儿治疗前起始FeNO水平为(32.52±22.70)ppb,孟鲁司特治疗12周,前后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P>0.05).两组患儿孟鲁司特治疗后,PEF%pred、C-ACT评分均提高,6次测量结果之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3,6.06,50.67,6.09;均P<0.05).两组患儿孟鲁司特治疗12周期间,除显效组患儿治疗2周时FeNO水平与PEF%pred呈正相关(r=0.44,P<0.05)外,FeNO水平与PEF%pred、FeNO水平、C-ACT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FeNO与PEF%pred、C-ACT评分相比暂不具有明显的疗效监测价值,哮喘患儿的病史、病情分级、起始C-ACT评分、起始FeNO水平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孟鲁司特的疗效.

    作者:朱韵倩;王兰兰;李文轩;王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糖类抗原125和50水平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50(CA50)水平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233例(研究组),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81例(腺癌129例,鳞癌52例),小细胞癌47例,其他类型5例;同期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YFRA21-1、CA125和CA50水平,比较3种标志物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的水平以及联合检测对肺腺癌诊断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中3项标志物单项阳性和多项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腺癌组血清CA125和CA50[(125.06±42.98)U/mL,(17.43±8.51)U/mL]水平明显高于鳞癌组[(65.06±39.03)U/mL,(11.28±9.01)U/mL]和小细胞癌组[(70.32±49.88)U/mL,(7.43±6.07)U/mL](腺癌与鳞癌比较,CA125:q=18.21,P=0.01,CA50:q=3.98,P=0.05;腺癌与小细胞癌比较,CA125:q=16.64,P=0.03,CA50:q=5.98,P=0.03),腺癌组血清CYFRA21-1水平[(12.28±7.08)μg/L]高于小细胞癌组[(7.07±6.23)μg/L](q=5.12,P=0.03);腺癌TNM分期中,Ⅰ期患者的CYFRA21-1、CA125水平[(9.12±8.09)μg/L,(35.23±18.77)U/mL]明显低于Ⅳ期患者[(48.40±13.61)μg/L,(179.36±33.19)U/mL](CYFRA21-1:q=8.28,P=0.02;CA125:q=31.21,P=0.00);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9.97%,特异度为85.09%;3项标志物单项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多项阳性的肺腺癌患者(χ2=2.91,P<0.01).结论 血清CYFRA21-1、CA125和CA50水平检测在肺癌诊断、分期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文洋;李毅;王超群;王铮;冯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第三代双源CT低辐射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筛查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影像科行第三代双源CT和数字放射摄影(DR)肺部扫描的健康体检人群,共742例,收集其基本信息和影像资料.根据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分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第三代双源CT非钙化肺结节检出率有无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T和DR两种影像学方法的非钙化肺结节检出率和辐射剂量;以CT检出结果为结局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结节发生的因素.结果 男性组CT非钙化肺结节检出率(12.63%,37/293)与女性组(10.24%,46/449)比较,40岁≤年龄<50岁组(10.14%,42/414)与年龄≥50岁组(12.50%,41/328)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02;均P>0.05);吸烟组CT非钙化肺结节检出率为20.00%(42/210),高于不吸烟组(7.71%,41/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90,P<0.01).DR肺结节检出率0.94%(7/742)与CT肺结节检出率11.19%(83/7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2,P<0.05).患者所受辐射剂量DR为(0.16±0.04)mSv,与CT(0.28±0.06)mS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0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吸烟是肺结节的影响因素(OR=4.68,95%CI:2.15~10.18,P<0.01).结论 第三代双源CT大螺距扫描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DR,且辐射剂量比普通CT低,可在40岁以上人群肺部体检中推广.吸烟是发生肺结节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辛华;周艳丽;刘晓林;周茂荣;孙凯;吕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伴髓样特征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伴髓样特征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患者(共2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超声观察指标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结果 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中18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4例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3级,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术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超声检查对伴髓样特征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其误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本病声像图特征的认识,避免误诊发生.

    作者:黄润生;裴蓓;翁立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超声科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61例,均经影像学手段、肝穿刺行组织学病理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共81个病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共46个病灶,利用超声造影检查后行RFA,做出TIC;对照组患者31例,共35个病灶,常规超声检查后行RFA.比较观察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前后正常肝实质与肿瘤组织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的差异,同时比较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治疗后1个月肝脏肿瘤残留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射频消融疗效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RFA治疗前,运用超声造影对观察组46个肝脏病灶和肝脏肿瘤周边区的正常肝实质进行量化分析,术前肿瘤病灶造影剂灌注初始时间(IT)、大峰值到达时间(PT)、灌注加速时间(AT)[(13.21±3.47)s,(17.56±7.12)s,(19.02±3.35)s]低于术前正常肝实质IT、PT、AT值[(18.75±3.68)s,(31.20±6.13)s,(34.50±3.12)s],灌注加速斜率(AS)(2.89±0.94)高于术前正常肝实质AS值(1.28±0.58),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9.85,22.93,9.89;均P<0.01).RFA治疗1个月后,81个病灶中,有67个病灶未出现造影剂增强情况,8个病灶周边出现高增强,另外4个病灶出现内部不均匀高增强,2个病灶均匀性高增强;TIC分析显示肿瘤完全消融部分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均无造影剂充填,肿瘤残留部位的IT、PT、AT值[(15.11±2.57)s,(20.97±3.33)s,(18.32±0.27)s]小于正常肝实质[(19.90±3.96)s,(35.68±2.92)s,(31.28±0.16)s],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29.89,37.17;均P<0.01).随访3~6个月,以增强CT/MRI为判断肿瘤消融程度的对照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除率为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除率为71.43%(25/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P<0.05).RFA术前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检出率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7,P<0.05),RFA术后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检出率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93,P<0.05).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能有效识别肝脏恶性肿瘤组织,与增强CT/MRI检查具有较高一致性,在指导肝脏恶性肿瘤患者RFA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丽丽;聂磊;曾书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刺五加注射液对脑缺氧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中纤维状肌动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ASI)对脑缺氧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36只SD雄性大鼠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剔除不适应环境的大鼠后余24只大鼠,模型组(颈动脉注射栓塞液,n=8)和治疗组(颈动脉注射栓塞液,n=8),正常对照组(颈动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n=8).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颈外动脉逆行穿刺插管注入栓塞液,使其进入颅内,制作大鼠脑缺氧模型;3 d后,治疗组腹腔注射90 mg/(kg·d)刺五加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7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结束后利用水迷宫实验,通过比较各组大鼠4d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随后检测海马组织中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情况.潜伏期、游泳距离及f-actin光密度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大鼠第1~4天潜伏期,正常对照组大鼠分别为(48.31±17.13)s、(30.25±16.02)s、(24.25±14.87)s和(14.09±9.06)s,模型组大鼠分别为(54.94±13.09)s、(48.85±17.21)s、(38.41±21.01)s和(26.13±15.82)s,治疗组大鼠分别为(52.28±14.95)s、(36.66±16.90)s、(28.38±15.83)s和(17.03±12.14)s,3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9,48.19,156.64,168.74;均P<0.05).第1~4天游泳距离,正常对照组大鼠分别为(925.54±98.69)cm、(594.47±117.33)cm、(382.38±71.17)cm和(226.58±23.82)cm,模型组大鼠分别为(1033.61±125.20)cm、(902.09±145.52)cm、(698.86±121.05)cm和(467.27±107.18)cm,治疗组大鼠分别为(930.36±124.51)cm、(662.17±145.40)cm、(412.42±73.98)cm和(233.36±32.48)cm,3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0,10.21,5.58,7.88;均P<0.05).海马组织中f-actin蛋白免疫组化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f-actin蛋白光密度值分别为0.14±0.01、0.09±0.01、0.11±0.0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37,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能够减轻脑缺氧大鼠的症状,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越;秦浩志;王婷;牛源;葛瑶;乔立雪;杜爱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调控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内质网(ER)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膜性结构,负责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折叠加工、脂类的生物合成以及钙平衡的调节.当ER环境发生改变,如缺血、缺氧、突变蛋白的大量堆积,内质网应激(ERS)启动,并引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内质网超负荷反应和类固醇调节级联反应.ERS与很多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常见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糖尿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一些化学毒物中毒引起的疾病.在骨生长发育方面,ERS有助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长,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并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ERS传感器基因的异常与骨质疏松、成骨不全、氟骨症等相关骨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笔者就ERS相关基因调控骨生长发育做一综述.

    作者:赵倩倩;姜颖哲;班博;邵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合医学在呼吸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其中部分感染性疾病还具有高传染性的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与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强调将医学各领域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各专科有效的实践经验进行有机整合,是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医学体系.整合医学的提出为呼吸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笔者阐述整合医学的发展背景、现代呼吸学科发展现状,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整合医学在呼吸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作者:金发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