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34-5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血尿酸与男性脑出血有关

    目的 分析血尿酸水平对男性人群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成年男性76 183人作为观察队列,按2006-2007年首次健康查体时的血尿酸四分位水平分组,平均随访4.04年,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对脑出血发病的影响.结果 在血尿酸高四分位组,研究对象的年龄较大,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高,空腹血糖水平较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病史及每天吸烟、饮酒比例较高.血尿酸四分位组(从低到高)的脑出血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7%、0.46%、0.44%、0.72%.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尿酸四分位组(从低到高)发生脑出血的HR(95% CI)分别为1.064(0.782~1.446)、1.010(0.740~1.378)、1.000(参照)、1.539(1.159~2.044);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校正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及主要病史、吸烟、饮酒等因素后显示,血尿酸四分位组脑出血的HR(95%CI)分别为1.043(0.756~1.439)、1.021(0.743~1.403)、1.000(参照)、1.393(1.041~1.863).结论 高血尿酸是男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孟令民;张彩风;李俊娟;郝雁红;陈永刚;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目的 评估单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1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8±8.9)岁.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43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4例.采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测定,脉搏波分析(PWA)测定[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中心动脉脉压(CPP)、中心动脉增强压(CAP)及中心动脉增强指数],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测定及颈动脉超声测定[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4种无创性血管功能及结构检测方法,观察单纯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及结构检测指标.结果 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年龄、吸烟比例、体质量指数(BMI)较高,高血压病程较长,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较高(均P<0.05);肱动脉脉压(BPP)、CPP、CAP、cfPWV和IMT升高(均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心率、病程、吸烟、服用降压药物情况、BMI和肱动脉收缩压之后,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fPWV[(13.0±2.6)比(12.6±2.7)m/s,P=0.029],BPP[(62.2±8.5)比(59.8±9.2) mm Hg,P=0.001],IMT[(0.79±0.20)比(0.74±0.18) mm,P=0.002]水平增高;将cfPWV、IMT分别作为连续性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P<0.01)、肱动脉收缩压(P<0.01)、心率(P<0.0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P=0.02)是影响cfPWV的危险因素;年龄、血胆固醇、吸烟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是影响IMT的危险因素(均P<0.01);以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cfPWV和IMT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4、1.295).结论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时cfPWV及IMT均明显升高;而其他血管硬化指标CAP、增强指数、C1、C2在评价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方面其临床意义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左君丽;常桂丽;葛茜;高平进;初少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缺血时程对小鼠脑缺血模型脑损伤的影响

    背景 急性脑梗死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而溶栓的早晚决定着患者的预后.目的 该研究通过建立国际标准的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来观察不同脑缺血时程对脑组织损伤程度的影响,以明确再灌注的早晚与脑缺血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气体麻醉下,采用线栓法制备C57BL/6J小鼠的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分别为30min(缺血30 min组)和2 h(缺血2h组),术中监测并控制平均动脉血压、动脉血气、肛温、脑血流.同时设置假手术组(栓线插入至颈内动脉,不进入大脑中动脉).术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备脑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尼氏染色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染色.结果 缺血2h组小鼠的各项生理参数(包括平均动脉血压、血气指标、体温)与缺血30 m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2h组和30 min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7±0.82)和0分;脑缺血2h导致皮质与纹状体梗死,而脑缺血30 min导致局限于纹状体的选择性神经元凋亡.结论 脑缺血2h导致皮质、纹状体坏死性损伤,并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而脑缺血30 min仅导致纹状体选择性神经元凋亡,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表明早期再灌注是减轻脑梗死脑损伤的关键.

    作者:蔡斌;林毅;方玲;王柠;李智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OCS3)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 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选取SOCS3基因功能区变异位点,应用TaqMan-PCR技术对921名维吾尔族人(EH患者427例,正常血压对照组494人)进行基因型测定,收集相关生化指标后进行研究.结果 选取SOCS3基因功能区的3个代表性变异位点rs9914220,rs4969168,rs12953258,EH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rs9914220基因型频率分布在EH组、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EH组CC纯合子出现频率比TT高.未见rs4969168、rs12953258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EH相关(P>0.05);用Logistic回归校正影响血压的多个混杂因素(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脂、空腹血糖、血清钠、血清钙、血清钾)后,rs9914220基因型CT仍为维吾尔族EH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58,95% CI 0.205~0.624,P=0.021),CC基因型也为维吾尔族EH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96,95% CI 0.227~0.690,P=0.010).年龄>50岁、男性、超重和肥胖、高三酰甘油、高血清钙是新疆维吾尔族EH的危险因素.结论 SOCS3基因可能是EH易感基因之一,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rs9914220多态性CC纯合子血压水平较低,EH的患病风险较小.

    作者:殷婷;李南方;张菊红;姚晓光;周玲;林娜;洪静;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评估食盐摄入变化诱导的肾脏血氧水平改变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评估食盐摄入变化对肾脏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 招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健康志愿者9名,进行正常膳食期(基线期)3d、高盐膳食期(高盐期,15 g/d氯化钠)7d和低盐膳食期(低盐期,5 g/d氯化钠)7d的干预试验,分别测量血压和心率,收集24 h尿液,检测血和尿液电解质的变化,同时进行肾脏BOLD-MRI评估,比较肾脏皮质及髓质的表观-自旋弛豫率(R2*).结果 与基线期比较,高盐期第7天24 h尿量、尿Na+、尿K+和肾脏髓质R2*值[(32.6±4.3)/s比(24.4±3.3)/s]明显升高;与高盐期第7天比较,低盐期第7天24 h尿量、尿Na+、尿K+和肾脏髓质的R2*值[(25.0±3.1)/s比(32.6±4.3)/s,均P<0.05]降低;3个时期的肾脏皮质R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盐摄入变化能够引起肾脏氧合水平改变;BOLD-MRI是评估食盐摄入变化诱导肾脏氧合水平改变的一种无创、敏感的检查方法.

    作者:郭兆增;袁飞;周欣;张玲;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美沙坦对Dahl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盐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Dahl盐敏感型高血压(Dahl S)大鼠盐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1:将15只9周雄性Dahl 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ARB治疗组(n=7).通过渗透泵用100 nmol/(kg·h)的速度分别给对照组和ARB组泵入2.5%碳酸钠或2.5%碳酸钠的奥美沙坦溶液.用无线遥测传送器,连续观察两组大鼠在基线、正常盐(0.5% NaCl)喂食、高盐(8% NaCl)喂食及恢复到正常盐喂食各1周的24 h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使用24 h尿钠排泄和MAP(Na-MAP)关系曲线的斜率值评估盐敏感性.实验2:将24只10周龄雄性Dahl 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盐喂食组,高盐喂食组,正常盐喂食+ARB组和高盐喂食+ARB组,每组6只.使用的饲料和投药剂量与方法和实验1相同.观察7d后,测定大鼠肾脏内氧化应激水平{肾皮质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活性和p22phox mRNA水平}和24 h尿H2O2排泄量.结果 实验1中,对照组的MAP在正常盐喂食1周、高盐喂食1周、恢复正常盐喂食1周时比同期ARB治疗组高[分别(124.0±2.0)比(99.1±1.6)、(138.6±2.7)比(127.2±3.6)、(120.7±2.5)比(92.5±2.0)mm Hg,均P<0.05].对照组Na-MAP曲线斜率与ARB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中,与正常盐喂食组相比,高盐组的收缩压、肾皮质NAD(P)H氧化酶活性、肾皮质p22phox mRNA相对含量和24 h尿H2O2排泄量较高[分别(149.3±7.9)比(120.8±5.1)mm Hg、(347.7±23.6)比(253.2±11.8) CPM×103/mg pro、(0.70±0.08)比(0.53±0.07)p22phox/GAPDH、(151.0±17.9)比(40.2±6.3)nmol/(L·24 h)],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较低[(26.4±4.0)比(49.8±4.1)pmol/L,均P<0.01].与高盐组比较,高盐+ARB组的收缩压、肾皮质NAD(P)H氧化酶活性、肾皮质p22phox mRNA相对含量、24 h尿H2O2排泄量、肾皮质AngⅡ降低[分别(113.7±6.4)比(149.3±7.9) mm H g、(277.1±19.0)比(347.7±23.6) CPM×103/mg pro、(0.54±0.08)比(0.70±0.08)、(108.4±11.2)比(151.0±17.9)nmol/(L· 24 h)、(73.1±7.0)比(162.1±15.4)fmol/g tiss],血浆AngⅡ升高[(61.3±5.7)比(26.4±4.0) pmol/L,均P<0.05].结论 无论正常盐还是高盐喂食,奥美沙坦可以明显降低Dahl S大鼠MAP.奥美沙坦可以有效地抑制高盐喂食引起的Dahl S大鼠肾脏内和全身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同时并不增加Dahl S大鼠的盐敏感性.

    作者:郭琪;章稳;沈素兴;王秀阳;王家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期规律维生素D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D长期规律用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素及肾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n=10),实验组给予维生素D33 μg/kg溶于0.5 mL丙二醇中腹腔注射,每周两次,总计12周;对照组以等容积的丙二醇腹腔注射.每周以无创测压法监测大鼠血压变化.干预前后收集血清和尿液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钙、肾素和24 h尿白蛋白的浓度;RT-PCR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肾脏维生素D受体(VDR)、肾素及肾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肾脏和心脏肾素受体的分布部位及分布强度;HE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收缩压降低[(156±9)比(170±8)mm Hg,P<0.05];血25(OH)D3和钙浓度升高[分别(117.5±13.7)比(68.2±12.2) μg/L,(2.34±0.10)比(2.15±0.16)mmol/L,P<0.05],肾素[(232.7±18.8)比(263.2±32.8)ng/L,P<0.05]和24 h尿蛋白[(0.50±0.36)比(0.83±0.44)mg,P<0.05]水平减低.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肾脏中VDR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595±0.053)比(0.461±0.048),P<0.05];肾素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133±0.007)比(0.316±0.012),P<0.05];两组间肾素受体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素受体在心、肾和血管等分布广泛,肾素受体累积光密度值在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高血压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维生素D能够抑制高血压大鼠肾素基因的表达,减轻高血压肾损害,但对肾素受体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作者:秦晓伟;徐新娟;韩璐;雷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

    目的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PA患者130例,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OSAHS-PA患者31例和单纯PA患者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OSAHS-PA患者的ARR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SaO2)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RR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OSAHS-PA组男性构成比、体质量指数、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浆肾素活性均大于单纯PA组(均P<0.05),而年龄[42(37,46)比47(41,55)岁]、ARR{539(214,1061)比1162(549,2236) (pmol/L)/[μg/(L·h)]}明显低于单纯PA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PA患者ARR平方根与AHI呈负相关(r=-0.39,P=0.03),而与低SaO2呈正相关(r=0.37,P=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SAHS是ARR平方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OSAHS降低PA患者ARR值;用ARR进行PA筛选时,应格外留意避免OSAHS-PA的漏诊.

    作者:李南方;史超;李娟;马轩;张德莲;常桂娟;周克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组融合蛋白TNFR2-Fc-IL-1r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

    目的 探讨新型重组融合蛋白TNFR2-Fc-IL-1ra(TFI)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C57BL/6J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500 ng/(kg·min),灌注7 d]、治疗组[AngⅡ1500 ng/(kg·min)+TFI 5 mg/(kg·2d)],每组8只.第7天时采用鼠尾套法检测尾动脉血压、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即刻处死并取其心脏进行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体形态;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和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1、3、7d的血压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前壁厚度增厚;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322.2±11.6)比(199.7±12.4)μm2]明显升高;TNF-α[(1.33±0.26)%比(0.03±0.01)%]和IL-1β[(1.84±0.33)%比(0.08±0.03)%]阳性面积增加;TNF-α、IL-1β、ANP和β-MHC mRNA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血压无明显变化;心室壁厚度减轻;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减小;TNF-α、IL-1β表达降低;ANP和β-MHC mRNA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 TFI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肥厚.

    作者:王月丽;李玉琳;吴依娜;王绿娅;杜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畲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公认的危险因素,在我国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根据2002年普查的结果,我国≥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多民族的中国,每个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遗传背景,研究不同民族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也有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患病率较高,而生活在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壮族、苗族和彝族等患病率则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

    作者:陈刚;黄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的心血管生物学功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factor 2 related enzyme 1,SIRT1)是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sirtuin家族成员重要的一个蛋白分子.SIRT1高度保守,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通过对组蛋白及多种非组蛋白底物的去乙酰化修饰,参与基因沉默、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寿命以及代谢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近研究发现,SIRT1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能够调控包括应激、细胞凋亡和能量平衡等重要的代谢与生理过程[1-3],逆转胆固醇运输,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本文对SIRT1的心血管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作者:马丽娜;王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宽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QRS波宽度(QRSw)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4月入选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门诊及住院确诊的CHF患者158例,按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测的QRSw分为3组:QRSw<120 ms(正常,A组,n=53)、QRSw 120~150 ms[B组,包括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为B1,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为B2,n=52]和QRSw≥150 ms(C组,包括LBBB为C1,RBBB为C2,n=53).观察各组患者血液hsCRP、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 proBNP)水平和心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 与A、B组比较,C组hsCRP[(11.46±4.91)比(8.98±1.98)、(5.28±1.46)mg/L]、lg NT-proBNP[(3.61±0.42)比(3.16±0.60)、(2.75±0.53)]、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降低(均P<0.05);而B1、B2及C1、C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QRSw与hsCRP、NT-proBNP、LVEF和LVESD相关(均P<0.01).结论 随着QRSw增加,CHF患者hsCRP水平增高,心功能降低.

    作者:刘新灿;闫奎坡;李胜军;张晓毅;王红辉;方依琳;左亚东;朱翠玲;朱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水平.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汉族EH患者499例(男性259例,女性240例),年龄(53.9±11.8)岁.空腹血糖正常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据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h血糖(2hPG)结果分为EH组(309例)和EH+ IGT组(190例),比较两组患者25(OH)D3水平差异.结果 与EH组比较,EH+IGT组血清25(OH)D3较低[(12.0±4.8)比(13.2±5.7)μg/L,P<0.05],25(OH)D3缺乏和不足发生率较高(99.5%比98.4%,P<0.05).两组男性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同组女性[EH组(14.24±5.81)比(12.19±5.40)μg/L,EH+IGT组(12.99±4.99)比(10.88±4.40) μg/L,均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H+IGT组血清25(OH)D3水平与诊室收缩压(r=-0.321)、诊室舒张压(r=-0.343)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H患者血清25(OH)D3对收缩压的影响大(β=-0.339,95% CI-1.415~-0.860,P<0.01).结论 新疆地区汉族EH伴IGT患者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其中女性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

    作者:刘熠雯;韩璐;徐新娟;陈玉岚;阮叶兰;董玉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降压治疗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增长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给我国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而预防十分重要.AD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具有遗传性,绝大多数是散发的,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遗传性AD的发病较早,有明确家族史者仅10%[1].

    作者:何秉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脉僵硬——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某些进展(续一)

    虽然血管作为一整体参与了血流传输及缓冲二功能,且中心近端的大动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主要决定缓冲功能,而外周(远端)动脉及小动脉主要参与血流分配,但血压并非简单地作为一种力扩大动脉树,消极地维持血流通道的作用.根据Von Forester理论,血压还独立于神经体液因子,传递能量与机械信号.一般压力波传播速度可达5~7 m/s,信号的产生是独立的,涉及2个不同机制,其一是直接的左心室射血至近端主动脉的高压力波,第二是间接的来自远端的反射波,受动脉僵硬性影响,它们来自远端结构中断或管径变化的部位,常为小动脉分支的起点,始发波与反射波沿动脉持续相互作用,并汇入总的压力波中.

    作者:张廷杰;黄刚;徐俊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病例142∶58岁男性心电图及病例分析2例

    病例1:58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1月余.胸闷无明显诱因,有时在夜间发生,发作时伴气短,持续约5 min后可自行缓解,无黑蒙,晕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时描记心电图如图1,其他辅助检查: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kinase-MB,CK-MB) 34 U/L,总胆固醇2.86 mmol/L,余基本正常.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TnI)正常.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全天室性早搏1623次,无成对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睡眠呼吸监测未见缺氧,有呼吸中度暂停.入院后第4天夜间发作胸闷,描记心电图如图2,之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陈舒玲;李贵;翁智远;黄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空气污染与高血压

    研究证实,心血管死亡与空气污染,特别是与环境细颗粒物(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浓度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M2.5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相关[1-3].关于空气污染与心血管事件早期危险因素的研究,特别是长期空气污染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流行病学证据,0目前还不多见.以往对空气污染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多是短期或实验室研究[4-6].两项有关空气污染与高血压发生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也不一致[7-8].

    作者:Chen H;Burnett RT;Kwong JC;Zhao X;Sun Z;Ruan Y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检测条件不完善的中小医院如何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率

    孙刚(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首先,高血压的特点决定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属地中小医院就诊,同样,基层也是继发性高血压人群的主要来源.因此,解决好基层医院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众所周知,基层医院设备设施不完善,尤其一些影像学及内分泌、激素检测手段有限,不可能对复杂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诊断.

    作者:林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评2011年中国美国欧洲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

    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联合美国神经病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美国老年医学会(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AGS)、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ASPC)、美国高血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ASH)、美国肾脏病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ASN)、美国非洲裔心脏病医师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ack Cardiologists,ABC) 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联合制定的《2011年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美欧共识)[1].同年也发表了《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中国共识)[2].本人对两共识的一些重大建议或推荐有不同意见,特提出来供讨论、研究.

    作者:苏镇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腹主动脉瘤的血压管理1例

    男性,80岁,因“突发左上肢、双下肢无力3h”于2013年1月1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h在晒太阳时突然出现左上肢、双下肢无力,左上肢持物不稳,在家人搀扶下尚可拖步行走,伴嗜睡,无头痛、恶心、呕吐.门诊拟“脑梗死”收住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平日规则服用“非洛地平5 mg,2次/d”,血压控制不详.1月前在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体检,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发现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狭窄(左侧颈内动脉狭窄97.1%,右侧颈内动脉狭窄82.2%).否认糖尿病史,平素无吸烟、嗜酒.

    作者:林攀;罗礼文;何祥盛;陈学飞;蔡敏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利用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仍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的疾病.近年来,细胞疗法(cell therapy)日新月异的发展,燃起了研究人员对利用该疗法治疗心力衰竭,使病变心脏组织能够功能性再生的新希望.虽然在动物模型上的基础研究以及早期的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结果,仍未有随机、双盲、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任何一种细胞疗法能有效治疗心力衰竭,将细胞疗法用于临床心力衰竭的治疗还需要研究人员旷日持久的不懈努力.本文简要介绍利用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该疗法的关注.

    作者:唐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十余年来,发展中国家青年高血压患病率如同老年人口一样逐年提高[1].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的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约有5.8%的高血压患者年龄<45岁,而在80年代以后,该比例增加到了20%.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991年<4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0%[2],至2002年已经达到了6.7%[3].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7月的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河南省高血压患病率直线上升,<3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2.4%,<4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40.5%[4].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中青年高血压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赵海鹰;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8次报告”解析

    2013年12月1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在线发表了由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第8届联合委员会(JNC8)专家组成员报告的《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循证指南》(JNC8指南),随即引发了学术界和媒体的热议,现对其进行解析,以期深入了解该指南并对未来血压管理及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刘靖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