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34-5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出版地方:福建
期刊标签:心血管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11-5540/R
国内刊号:11-5540/R
邮发代号:34-54
创刊时间:1993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高血压杂志简介

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栏目设置

编辑部述评、预告、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学术争鸣、简讯、指南与共识、综述、论著、临床经验交流、基层园地、讲座、病例分析、医学叙事、中美互换摘要、国外动态、国内动态

杂志收录/荣誉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高血压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来稿应具先进性,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通顺。综述字数不超过4000字(含参考文献)。

  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文题页左下方说明资助来源,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作者还应在文末注明作者与所涉及药厂或药物公司有无利益牵涉。凡接受药厂基金资助,担任某药厂代言人或演讲者,应在文后注明关系。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送本刊编辑部,对该作者以后投来的文章将优先录用。

  4 该刊承诺3月内寄出稿件处理通知,审稿流程见本刊网站,可随时查阅。未获通知者可向编辑部咨询 。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经查实,该刊将信息反馈给作者单位。

  5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该刊刊用的文稿全部经2-3位同行专家评审并作文字修改、删节。修改意见寄给作者,作者参考同行专家及编辑部的意见加 以修改。欢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自己的文章做合理辩护。逾期1月未修回者,视作自动退稿。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高血压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高血压杂志发文量
中华高血压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1].根据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中≥60岁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9.1%[2].目前,我国≥18岁人口>11亿,≥60岁人口>2亿,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近3亿.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使用各种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3-4].但因高血压患者人数庞大,需要更多依靠创新科技,才能管理好高血压,减少其所承受的巨大心血管风险.

    作者: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血压测量与监测工作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纤维化的修复作用,探讨MSCs逆转心室重构的可能性. 方法选用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Wister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健康大鼠MSCs,贴壁培养14天消化传代,采用心腔内注射方法移植细胞,移植剂量为1×106个/只,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检测干细胞移植对于心脏舒张容积、顺应性及心脏结构的影响,研究MSCs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Cs干预组大鼠心脏顺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优于未干预组(P<0.05),胶原容积分数及I型胶原含量与未干预组相比也明显降低;同时MSCs还促进心脏局部HO-1的表达(P<0.05).MSCs移植并不增加心室肥厚指数(LV Mass),但可以增加舒张末期心脏容积/体重,改善心脏向心性肥厚. 结论 MSCs移植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组织局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改变心脏局部胶原纤维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逆转高血压心脏纤维化的过程,这种结构的变化同样伴有功能的改变.

    作者:孙晓楠;刘国树;石蕊;周欣;朱勇;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左肾动脉重度狭窄所致高血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发现血压升高15年,血压控制不佳入院.15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至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1996-2010年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苯那普利10 mg,1次/d;偶测血压为160/90 mm Hg.

    作者:杨旭;孙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大衣性高血压需要治疗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情况的调查

    目的调查心血管专科及基层医师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加强《指南》的培训和普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参加学习班的心血管专科医师和市、区医院、厂矿企业单位的基层医师不记名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348份问卷中,在此次培训前看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9.9%,其中心血管专科医师看过《指南》的人数40.8 %;基层医师看过的人数17.7 %,经卡方检验P<0.001.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什么水平时,心血管专科医师与基层医师知晓大致相似.结论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知晓情况好于基层医师,但临床医师对高血压病的现代治疗及目标血压的知晓率都低,建议加强培训临床医师高血压防治知识.

    作者:程远植;吴锡桂;黄伟;祁国奇;顾东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小板活化关系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与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尿常规蛋白阴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组18例,分别进行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脂、肌酐、血压、MA、血小板胞质内a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检测.结果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30 mg/L的MA组28例和<30 mg/L的NMA(NMA)组32例,M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及NMA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1),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2P、CD63与对照组及NMA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尿MA水平与CD62P和CD63两者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r=0.74,P<0.01);CD62P和CD63两者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4,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并MA患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并同时存在较高的血小板活性,提示这类患者可能是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作者:蒋广恩;黄子扬;陈治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病例182:急性肺水肿、低血压1例

    患者,女性,49岁,以“活动后胸闷气短5个月,加重半个月”为主诉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我院).入院前5个月,患者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悸、颈咽部发紧,伴头痛、双上肢抖动,休息20~30 min后逐步缓解,曾多次在发作间歇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血压“正常或偏低”,疑诊“癫痫”,病后一直无晕厥,因从未在发作时就诊,亦未自测血压,故发作时血压不详.

    作者:颜培实;顾宇;林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国际高血压学会年会消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主动脉根部宽度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研究主动脉根部宽度(ARD)与脑梗死(CI)的关系.方法 选择155例CI病人及84例正常对照者.使用二维超声在心室收缩期测量主动脉根部内径宽度(ARD).测量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 CI病人ARD[(29.5±2.6)mm]高于对照组[(27.3±2.2)mm](P<0.01).CI病人血压、TC及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D是C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48,95%CI:1.15~1.90,P<0.01).结论 ARD与CI有较好的相关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是CI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颜应琳;于凯;贺玉兰;杜凤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天津市社区居民血压分级管理的效果

    目的 评价以社区为基础的血压分级管理方式的血压控制效果,探索经济高效的血压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天津市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897例参加卫生部“维持健康血压和体质量综合干预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危险因素分级将研究对象分为4个血压管理组,对各组分别开展为期1年的血压分级管理.结果 血压分级管理1年后,研究对象血压水平相较于基线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7.74和3.78 mm Hg(P<0.05);按照危险因素分层后,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舒张压水平分别下降了3.60、3.78、4.04和3.50 mm Hg(P<0.05),除低危组外,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收缩压水平分别下降了7.44、6.77和9.58 mm Hg(P<0.05).经过为期1年的管理,研究对象血压控制率由49.3%升高到86.6%(P<0.05);除低危组外,其余3组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血压水平随规范化随访次数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血压分级管理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城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同时有助于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普及.

    作者:畅琦;江国虹;王卓;王德征;李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高血压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高血压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小鲸** 的反馈:

中华高血压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高血压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华高血压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