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高血压杂志;中国高血压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540/R
  • 国内刊号:11-5540/R
  • 影响因子:1.33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福建
  • 语言:中文
  • 邮发:34-5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a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肌浆网钙三磷酸腺苷酶2a(SERCA2a)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比索洛尔组,分别以蒸馏水或比索洛尔连续灌胃35 d.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脑钠尿肽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miR-25-3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SERCA2a和受磷蛋白表达水平,定磷法测定心肌SERCA2a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输出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SERCA2a和受磷蛋白表达水平、SERCA2a与受磷蛋白比值和SERCA2a活性降低[SERCA2a活性(0.029±0.025)比(0.088±0.062)U/mg pro;P<0.01],血浆脑钠尿肽和心肌miR-25-3p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比索洛尔组大鼠心输出量、FS、LVEF、心肌SERCA2a和受磷蛋白表达水平、SERCA2a与受磷蛋白比值和SERCA2a活性升高[SERCA2a活性(0.072±0.063)比(0.029±0.025)U/mg pro;P<0.05],血浆脑钠尿肽和心肌miR-25-3p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比索洛尔可以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下调心肌miR-25-3p表达水平,提高SERCA2a与受磷蛋白比值,增强SERCA2a活性.

    作者:吴锦波;叶小汉;冼绍祥;董明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十二指肠、脑组织胆囊收缩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胆囊收缩素(CCK)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n=15)、贝那普利组[盐酸贝那普利灌服0.90 mg/(kg·d),n=15]、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灌服0.45 mg/(kg·d),n=15],另以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5),SHR组及WKY组每日灌服同体积的蒸馏水,干预8周,测定各组大鼠安静清醒状态下尾动脉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CCK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十二指肠中CCK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十二指肠和脑中CCK蛋白表达.结果 干预8周后,与WKY组比较,SHR组血压升高[收缩压/舒张压(201.0±14.6)/(157.4±16.2)比(136.3±12.0)/(102.9±10.2) mm Hg],十二指肠中CCK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脑中CC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但血清C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R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血压降低[(181.5±17.5)/(145.4±18.3)、(188.4±14.5)/(145.6±13.8)比(201.0±14.6)/(157.4±16.2)mm Hg,均P<0.05],贝那普利组与氨氯地平组十二指肠中CCK mRNA和蛋白表达、脑中CC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SHR十二指肠和脑组织中CCK调节失衡,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可能通过调节CCK的表达而降压.

    作者:金华;刘志军;颜春鲁;刘峰林;陈丽;张秋菊;徐厚谦;胡继宏;窦荣海;温鑫洋;曹强;苏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深圳市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的现况分析

    目的 掌握公立综合性医院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现况,科学评价已建平台实用性及存在问题,为今后深圳及其他地区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的完善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方法 2016年7月份,对深圳市所有48家公立综合性医院开展首诊测血压专题调查.依据首诊测血压的工作目标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标准,制定《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评分表》,评价各家医院平台实用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情况、综合评分、性能评分和性能实现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结果 深圳市公立综合医院已建成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38家,建设率79.2%(38/48),其中,市、区属医院建设率分别为44.4%(4/9)和87.2%(34/39)(x2 =5.713,P=0.017).已建成的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中,低综合评分为10分,高综合评分为88分,84.2%(32/38)综合评分<60分.平台性能评分,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得分低,仅0.79分,其次为护士分诊平台的血压核实和血压平行录入,分别为1.32和1.58分,单位内部互联互通、统计分析、患者识别及医生平台的血压核实也均不足6分.性能实现率方面:可统计高血压确诊数低,仅5.3%(2/38);其次为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仅7.9%(3/38);与护士平台相关的血压核实、血压录入及互联互通实现率均较低,分别为13.2%(5/38)、15.8%(6/38)和21.1%(8/38);对首诊患者的识别和统计亦很低,为15.8%(6/38).结论 深圳市首诊测血压信息平台建设进度和水平参差不一,信息平台尚普遍不完善,需逐一完善各性能,尤其互联互通、护士平台和首诊患者识别方面.

    作者:吕德良;冯铁建;袁雪丽;倪文庆;池洪珊;宋金萍;徐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与直立性低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与直立性低血压(OH)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心内科门诊、住院的经过磁共振成像检查无脑卒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量卧位、立位血压,以卧位转为立位3 min内收缩压下降≥20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为OH.使用Fazekas量表评估脑白质病变,其中0~3分为无/轻度脑白质病变,4~6分为重度脑白质病变.结果 患者225例重度脑白质病变59例(26.2%),符合OH标准49例(21.8%).OH组重度脑白质病变发生率高于非OH组(51.0%比19.3%,P<0.01).OH组脑白质病变评分高于非OH组(3.67±1.03比2.55±1.2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脑白质病变相关的因素有:年龄(OR=3.347,95% CI 1.140~9.833,P=0.028)、高血压病程(OR=1.121,95% CI 1.064~1.181,P<0.001)、卧位舒张压(1.059,95% CI 1.015~1.105,P=0.008)和OH(OR=3.637,95% CI 1.539~8.590,P=0.003).结论 OH与高血压患者脑白质病变呈正相关,OH可能是高血压促进脑白质病变的机制之一.

    作者:何芸;屈秋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收缩压轨迹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不同的收缩压轨迹对脑出血的影响.方法 以参加2006-2007、2008-2009和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研究队列,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55 194人.收缩压轨迹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不同收缩压轨迹组脑出血的累积发生率,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收缩压轨迹组脑出血累积发生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收缩压轨迹组对脑出血的影响.结果 纳入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55 194人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确定了5组不同的收缩压轨迹:低-稳定组、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平均随访(4.99±0.39)年,共发生脑出血164例.低-稳定组、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脑出血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05%、0.20%、0.80%、0.60%和0.80%(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正常-稳定组、中-高组、高-中组和高-稳定组脑出血的发生风险均增加,其HR(95% CI)分别为3.48(1.41~8.56)、15.01(5.67~39.71)、11.47(3.70~35.61)和18.40(5.28~64.14).结论 高收缩压轨迹是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高竞生;张亚静;张芮英;李慧英;宋路;李春慧;赵华灵;赵权辉;于俊杏;李蔚;宁春红;陈朔华;王安心;吴寿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痛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痛阈的影响,探讨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 12周龄雄性SHR 40只随机分为卡托普利[100 mg/(kg·d)]、氯沙坦[50 mg/(kg·d)]、普萘洛尔[40mg/(kg·d)]、非洛地平组[10mg/(kg·d)]和SHR对照组,并选取对应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每组8只,灌胃8周.采用无创尾袖法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测量给药前、给药4和8周时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大鼠血浆及脊髓组织AngⅡ.结果 卡托普利、氯沙坦、普萘洛尔、非洛地平治疗4和8周后,收缩压明显低于SHR对照组[4周:(178±9)、(168±10)、(177±11)、(172±7)比(201±10)mm Hg;8周:(177±9)、(166±10)、(176±7)、(172±8)比(200±11)mm Hg;均P<0.01].SHR治疗前机械痛阈高于WKY,热痛阈低于WKY(P<0.01).卡托普利组和氯沙坦组治疗4和8周末,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较给药前明显升高(P<0.01);与SHR对照组比较,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卡托普利组和非洛地平组的血浆AngⅡ较SHR对照组减低(P<0.05),氯沙坦组血浆AngⅡ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卡托普利组的脊髓AngⅡ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表明,痛阈改变与脊髓AngⅡ相关(P<0.01).结论 卡托普利和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可增高SHR痛阈,其原因可能与脊髓水平AngⅡ下降或脊髓AngⅡ痛敏作用被阻滞有关.

    作者:詹萍;林献忠;曾凯;林财珠;蔡宏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老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90d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水平对近期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NF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80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328例,根据入选对象入院时NL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第1~4组),随访不同组研究对象入院后7、14、30、90 d的NFCE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NLR与NFCE的关系.结果 90 d随访结果显示,发生NFCE患者入院时NLR的水平明显高于不发生NFCE者[4.5(2.5,9.0)比2.9(1.9,5.6),P<0.05].第1组~第4组NFCE发生率分别为8.5%、15.9%、18.3%和29.3%(x2 =11.96,P=0.008),Kaplan-Meier风险累积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LR水平增高,NFCE发生率明显增高.NLR水平预测NF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8(95% CI0.574~0.723,P=0.001),截断界值点为NLR=2.16,敏感度88.3%,特异度47.1%.Cox回归分析显示NLR>2.16(HR=3.102,P=0.032)、C反应蛋白水平(HR=1.065,P=0.023)及入院时的呼吸频率(HR=1.044,P=0.032)是男性老老年高血压患者90 d NF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NLR>2.16是90 d NFCE的独立预测因子,监测NLR这个简单快捷的指标能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进行初步的危险性分层.

    作者:孙晓楠;骆雷鸣;叶平;赵晓茜;郑瑾;杜瑞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坐位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研究主要集中于立位低血压,对于坐位低血压的研究较少.实际上,血压的体位变化应涉及卧位一坐位和坐位-立位之间的血压差异.虽然在临床工作中坐位低血压并不少见,但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1 坐位血压与卧位血压通常认为卧位血压与坐位血压相似[1].但目前有关卧位血压与坐位血压差异的研究不多,尤其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一些小型研究报道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

    作者:余韵;徐劲松;苏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尿酸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男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40例,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4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肥厚(LVH)发生率;按男、女分层,比较男、女尿酸四分位组间LVMI和LVH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患者尿酸与LVH发生的关系.结果 随着尿酸四分位水平递增,女性患者LVMI和LVH发生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14.41±34.51),(121.34±36.98),(126.86±42.52),(141.74±46.36)g/m2;35.0%,47.0%,52.1%,61.7%;均P<0.05],而男性患者4组间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4.12±76.44),(132.58±40.39),(134.24±41.00),(141.84±55.02)g/m2;P<0.05],LV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50.2%,54.3%,52.7%;P>0.05).和女性相比,男性尿酸、LVMI升高,LVH发生率增加(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是女性患者中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1.30(1.13~1.56),P<0.01],男性患者中尿酸与LVH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女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及LVH程度较男性低,但女性患者尿酸与LVH相关,而男性患者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林建珍;章文杰;白萍;戴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缬沙坦联合不同钙拮抗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

    目的 比较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或拉西地平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伴LVH患者23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 mg/d)+拉西地平片(4~8 mg/d,拉西地平组,n=112),另一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5.0 mg/d,氨氯地平组,n=120),疗程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与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性别比例、平均年龄、静息心率、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程、吸烟比例、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的血压与拉西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酸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增加E/A,与拉西地平组比较,氨氯地平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缬沙坦+拉西地平的治疗方案相比,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案能更大程度地改善高血压伴LVH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

    作者:王勇;王韶屏;卢先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解读

    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脑血管事件呈连续、线性正相关;与Hcy< 10 μmol/L比较,Hcy升高(≥10 μmol/L)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同时高血压和Hcy升高(≥10 μmol/L)在导致脑卒中风险上具有协同作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Hcy≥10 μmol/L定为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人群中Hcy10~15及≥15 μmol/L的比例分别约为50%和25%;同时,高血压患者在Hcy 10~15(HR=0.78;95% CI 0.63~0.98)及≥15 μmol/L(HR=0.74;95% CI 0.57~0.98)时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同时降压和补充叶酸,均可较单纯使用依那普利组进一步降低脑卒中风险.基于上述证据,2016年《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定义H型高血压为伴有Hcy≥10 μmol/L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筛查可以鉴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同时现有证据表明,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补充叶酸,可以较单纯降压进一步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风险.与之一致,德国、奥地利、瑞士同型半胱氨酸协会推荐Hcy<10 μmol/L为安全水平.

    作者:孙宁玲;李建平;卢新政;宋雷;王滨燕;谢良地;霍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限盐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挑战J形曲线——高血压预防试验25年随访分析

    钠盐摄入过多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近百年来,大量动物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低盐膳食可以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发生.限盐作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全球各国高血压指南中得到广泛推荐和强调.WHO建议一般人群摄盐量应<5 g/d.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高血压患者钠摄入量应< 2.3 g/d(6.0 g/d盐),进一步可降至1.5 g/d(3.8 g/d盐);如果不能将钠摄入量降至目标水平,至少也应减少1 g/d钠(2.5 g/d盐)摄入量以实现降压作用.

    作者:牟建军;马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的现状和进展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其在普通高血压中约占10%,在难治性高血压中高达17%~23%[1-2].PA常见的亚型是双侧肾上腺增生和醛固酮腺瘤,两者占PA的95%~98%[3-4].分型诊断对PA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醛固酮腺瘤患者行瘤体切除术可纠正低血钾,显著降低血压,约4/5的患者血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双侧肾上腺增生患者,肾上腺切除术疗效欠佳,常需长期口服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3].

    作者:董徽;车武强;蒋雄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病例179:血压明显波动患者1例

    患者,女,62岁,因“剑突下疼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疼痛,可放射至胸骨柄处,伴头晕,全身冒汗,视物模糊,四肢乏力;无反酸、恶心、呕吐,疼痛与饥饿、进餐无明显相关.每月发作3~5次,口服“银丹心泰滴丸”后可缓解.近半月来类似发作3次.起病以来膳食、睡眠无异常,大小便正常.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否认焦虑病史.查体:心率94次/min,血压179/108 mm Hg(1 mm Hg=0.133 kPa).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扩大,律齐,主动脉第2心音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人院后予以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发现在诉说病史时监测的血压从134/78升至208/110 mm Hg.

    作者:费莹;彭强;苏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危患者目标血压与心血管病预后

    指南推荐血压目标值应<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与其他心血管病预后(如冠状动脉事件)相比,包括脑卒中及心力衰竭在内的心血管病预后与收缩压下降关系更密切.一些心血管事件(如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在收缩压低时亦增高,风险-收缩压关系呈J形曲线,而脑卒中与血压不是J形曲线关系.因此,对于不同的终点事件,高基线收缩压与低目标收缩压相关的风险降低可能不同.

    作者:B(o)hm M;Schumacher H;Teo KK;Lonn EM;Mahfoud F;Mann JF;Mancia G;Redon J;Schmieder RE;Sliwa K;Weber MA;Williams BYusuf S;曲浥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压变异性是否应该纳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危险分层中

    王显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VIP病区,陕西咸阳712000)血压是反映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其水平受环境、运动、情绪、病理状态、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血压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程度称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会对机体造成影响,可认为是生理性变异,一旦变化的频率、幅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属病理性变异.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BPV增大可独立于血压水平导致靶器官结构及功能损害,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增加.因此主张降压治疗除了降压达标外,应选用长效药物以达到平稳降压,降低BPV.

    作者:迟相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盐—高血压的科学之声

    全球高血压发病率30%~45%[1],其中约50%为盐敏感性高血压,且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率在性别间与种族间存在着差异[2].高盐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3],伴随着盐摄人量的增加,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如我国人均盐摄入量<6.0 g/d的群体发病率为29.3%,6.1~12.0 g/d为33.6%,12.1~18.0 g/d为37.6%,18.1~24.0 g/d为38.2%,>24.0 g/d可达42.5%[4].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了严格的限盐标准,建议盐摄入量为5 g/d(相当于2 g钠摄入量)[5].我国人均盐摄入量高于这一世界标准,且南方与北方差异较大,南方为8~9 g/d,北方高达12~18 g/d[5].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感受孤独

    孤独,一种离群的感受,在被动与主动间漂游.主动的离群,可以享受那份内心的宁静与独自在蓝天白云间穿梭的畅快.被动的离群,感受的却是哀怨与忧伤,可以在高处,可以在低谷.同样是离群,一种是高处不胜寒的苍凉,另一种则是被抛弃与遗忘在谷底的孤寂.感受孤独,唯有那高处的孤独是为悲壮,也为凄凉.孤独是一生中别样的感受,别样的情怀.

    作者:江隆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脂质在血管壁的异常堆积而引起的慢性血管炎症,据估计,90%的心肌梗死,60%的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大多数的心力衰竭均可由其引起[1].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作为调节机体血压的关键内分泌系统,目前认为它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2].来自美国肯塔基大学Saha心血管研究中心的Alan Daugherty教授团队几十年来致力于RA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现将成果做如下总结.

    作者:徐银川;陈晓锋;Alan Daugherty;吕红;王建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过早死亡四重奏

    有消息称,途牛旅游网高管李波先生于2017年2月8日晚,因心肌梗死离世,年仅44岁.同样,2016年10月5日晚春雨医生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锐先生也因心肌梗死于北京去世,享年44岁.对于两位英年早逝的精英倍感惋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早早患上各种慢性疾病,也出现很多年轻人过度劳累死亡的案例.除了自身体质等一些特殊情况外,年轻化的慢性疾病均为共性的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的3张心理处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有调查研究发现,焦虑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社会的一种常见状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1].在美国,焦虑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8.1%[2].在中老年人群,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国内一项报道提示,中老年人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精神质等)发生的比例为2.26%~69.68%[3].2014年在埃及开罗进行的一项小样本横断面调查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和混合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7.5%、14.2%和30.0%[4].由于精神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常常相随相生,相互影响,这使得对其的关注和处理上从原来的次要位置上升到同等重要位置.

    作者:赵振铭;徐红;迟相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减轻盐负荷,改善我国高血压患者预后

    牟建军,褚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61)一直以来,钠盐摄入量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备受关注,其流行病学证据也大相径庭.一些研究提示钠盐摄入与心血管事件呈连续正相关,而另一些研究认为二者存在J形、甚至U形关联.二者之间的关系在高血压或非高血压群体中是否一致尚不清楚.近期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提示高盐摄入(根据尿钠排泄估测的摄盐量>7 g/d)可显著增加高血压人群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而对正常血压个体无明显影响.鉴于我国居民总体盐摄入水平偏高,本研究结果对我国高血压人群的防治具有指导价值.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从指南推荐、预后改善和药物经济学浅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异同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良好的血压控制,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是一线降压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和心血管保护作用,它的发明开创了心血管病治疗的里程碑.随后问世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与ACEI同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阻断剂,两者的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文将从指南推荐、荟萃分析和药物经济学方面谈一谈两者之间的差异.

    作者:霍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