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甘肃省高血压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进行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获得数据,采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SPSS 22.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共纳入研究对象15 430人,其中高血压患者为3993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地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就业情况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陇中、文化程度高、技术人员及商业服务人员(相比农业劳动者)是高血压的保护性因素,OR(95% CI)分别为0.857(0.749~0.980),0.602(0.478~0.758)(大学及以上比未上学),0.635(0.510~0.792),0.502(0.373~0.676);城市、河西、年龄、丧偶者、离退休者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1.149(1.044~1.265),1.196 (1.044~1.371),40.116(30.476~52.805)(≥65比<25岁),1.405(1.038~1.903),1.809(1.530~2.139).结论 甘肃省城市居民、河西地区居民、高龄者、丧偶者、离退休者为高血压高危人群.
作者:张小卫;任欢欢;余静;梁伟;胡晓斌;白锋;刘兴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年龄>15岁常驻居民15 176人,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福建省年龄>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0.3%,标化后为24.2%.其中,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4%(标化率23.5%),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2%(标化率25.1%),农村高于城市(x2=5.720,P<0.05).福建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长、文化程度低下、高血压家族史、高体质量指数、中心性肥胖.此外,饮酒的农村居民患高血压危险较高.结论 福建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城乡间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存在细微差异.
作者:林黛茜;韩英;王叶舟;陈纯娴;王华军;谢良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事件与随诊间血压变异性(BPV)的关联.方法 2014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1家乡镇卫生院所辖的7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随机抽取400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进行5次随访测量血压情况,分析随诊间BPV与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终3691例研究对象入选,平均年龄(62.0±8.1)岁,随访期间血压平均值为(141.5±7.6)/(88.1±4.9) mm Hg,收缩压变异系数(SBPV)为(8.1±4.1)%,舒张压变异系数(DBPV)为(9.1±4.4)%.发生事件组SBPV、DBPV大于未发生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1±5.1)%比(8.1±4.1)%,(11.0±5.1)%比(9.0±4.4)%;均P<0.05];按年龄、文化程度、中心性肥胖、近期是否接受抗高血压治疗、血压是否控制、糖尿病、平均血压水平分层后,不同层间SB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管理期间,共发生脑卒中事件21例,发生率为0.5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未校正任何因素前,SBPV、DBPV对脑卒中事件的OR值(95% CI)分别为1.22(1.13~1.31)、1.09(1.00~1.19),调整混杂因素后,SBPV、DBPV对脑卒中事件的OR值(95% CI)分别为1.21(1.12~1.30)、1.09(0.99~1.19).结论 SBPV对于脑卒中事件的影响较大,很可能是脑卒中的强预测因子.
作者:李婷;独梅枝;徐丽;陈培培;蔡可选;乔程;魏峥;娄培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卡托普利试验(CCT)及盐水负荷试验(SI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的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8年8月至2016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83例及PA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试验的诊断效率.结果 共288例行筛查试验,基础ARR切点为27.2(ng/dL)/[μg/(L·h)]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0.7%.261例行CCT,试验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PAC抑制率(%)及AR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95% CI0.828~0.924,P<0.001)、0.691(95%CI0.621~0.760,P<0.001)和0.932(95% CI0.898~0.966,P<0.001),三者比较,CCT后ARR的诊断效率高(P<0.001).108例行SIT,试验后PAC及AR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 CI 0.675~0.915,P<0.001)和0.915(95% CI0.838~0.991,P<0.001),SIT后ARR的诊断效率更高(P<0.05).102例同时行CCT和SIT,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15(P<0.001);比较CCT后ARR、SIT后ARR及联合两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础ARR筛查效率较高;CCT后ARR及SIT后AR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两者一致性较好,但联合两者未能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江敏纯;马杜娟;唐菊英;林海伦;邓亚娟;郭颖;张少玲;严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青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11月在成都市4个区(市)县随机抽取年龄18~59岁居民192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现状调查.结果 成都市年龄18~59岁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9.2%,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4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 CI)=1.839(1.343~2.517),1.404(1.041~1.895),1.828(1.218~2.745),2.014(1.555~2.608),均P<0.05],文化程度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患有高血压的中青年人群合并空腹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于非高血压人群(14.6%比4.6%,47.5%比28.8%;均P<0.05).结论 成都市中青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较高,过量饮酒、吸烟和超重肥胖等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作者:夏劲节;曾伟;魏咏兰;廖江;钱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相关危险因素的现况,并评估高血压患者未来10年ICVD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深圳市福田区10个街道22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调查登记在册的年龄35~<60岁高血压患者共5195例,分析高血压患病现况及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并利用“中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预测患者未来10年ICVD的发病风险.结果 高血压患者5195例中,血压控制达标者2172例(占41.8%);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2个2115例(占40.7%).未来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的情况为:很低危者(<5.0%)占81.2%、低危者(5.0%~9.9%)占16.7%、中危者(10.0%~19.9%)占1.6%、高危者(20.0%~39.9%)占0.5%,且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随着年龄、高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均P<0.01).与“中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参考标准比较,本研究不同性别各年龄组的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大于人群各年龄段平均危险度参考标准(均P<0.01).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较高,35~<60岁高血压患者未来10年ICVD发病风险较大.
作者:李小玲;贾楠;杨长贵;田华伟;林汉利;伍贵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Ras相关的C3肉毒菌毒素底物1(Rac1)在孕期脂多糖暴露诱导子代大鼠血压升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只SD孕鼠随机均分为2组,于孕第8天、第10天、第12天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或脂多糖(0.79 mg/kg)腹腔注射,对应子代雄鼠编为对照组(n=18)和脂多糖组(n=18).4周龄时断奶,5周龄起以袖尾法连续监测血压.16周龄每组随机选取6只进行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4 mg/(kg·d)]连续皮下注射,每周记录血压、尿钠代谢变化.20周龄时,2组各随机选取6只未接受抑制剂注射的大鼠用于连续监测血压至48周,其余处死、取材,并测定随机血糖、肌酐、尿素氮;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肾脏Rac1表达、胞浆盐皮质激素受体(c-MR)含量和核转位盐皮质激素受体(n-MR)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出生体质量较低,而20周龄体质量较高(均P<0.01).20周龄时,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收缩压水平、肾脏Rac1表达和n-MR含量较高;而24 h尿量、24 h尿钠排泄量和c-MR含量较低(均P<0.01).20周龄时,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NSC23766组收缩压[(116.6±2.2)比(133.6±3.2) mm Hg]和n-MR含量(1.11±0.10比1.93±0.21)明显下降(均P<0.01);而24 h尿量[(32.21±3.65)比(14.12±3.23)mL/(kg·d)]、24 h尿钠排泄量[(1.44±0.22)比(0.50±0.18)mmol/(kg·d)]和c-MR含量(0.96±0.05比0.52±0.05)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孕期脂多糖暴露可致子代大鼠血压增高,尿钠排泄障碍,Rac1表达增高,Rac1-MR信号过度活化参与孕期脂多糖刺激诱导子代血压增高的过程.
作者:曹念;胡翠美;邓燚;郑硕;傅春江;曾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北京社区人群中双上肢收缩压差(IASBPD)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2007年9到12月在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临床调查,选取研究对象1426人,采用无创疾病筛检仪VP1000进行双上肢血压同步测量.IASBPD定义为左上肢收缩压与右上肢收缩压差值的绝对值,IASBPD≥10 mm Hg定义为IASBPD增高.同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IASBPD增高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与IASBPD<10 mm Hg组(n=1276)相比,IASBPD≥10 mm Hg组(n=150)颈动脉IMT大值(IMTmax)(0.96比0.90 mm,P<0.05)、颈动脉窦部IMTmax(0.91比0.87,P<0.05)以及颈内动脉IMTmax(0.66比0.62,P<0.05)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95%CI)为0.42(0.30~0.58),P<0.01]与劲动脉硬化负相关.年龄[1.08(1.07~1.09),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80(1.07~3.04),P<0.05]、高血压[1.68(1.27~2.23),P<0.01]、吸烟[1.47(1.05~2.08),P<0.05]与颈动脉硬化正相关.IASBPD≥10 mm Hg与颈动脉硬化无关[1.15(0.76~1.73),P=0.52].结论 社区人群中IASBPD增高与颈动脉硬化非独立相关.
作者:马为;张宝娓;杨颖;齐丽彤;孟磊;张岩;于扬;朱赛楠;霍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power plant)之称.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基质内含有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是线粒体内膜上解耦联蛋白家族(uncoupling proteins,UCPs)成员之一,能通过“质子漏”作用,使线粒体内膜外的质子直接进入线粒体基质,降低线粒体内外膜两侧的质子电化学梯度,使氧化过程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磷酸化过程解耦联,从而使ATP合成减少,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UCP2可使活性氧生成减少,一方面是由于线粒体膜两侧质子电化学梯度降低,呼吸链上的电子回漏减少,另一方面是其可被过氧化物激活,机制可能和游离脂肪酸有关[1].因此,UCP2在线粒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作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海地区住院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5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H型高血压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高血压患者中,78%(95% CI 70%~86%)为H型高血压,平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16.0±7.7)μmol/L,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OR=3.406,95% CI 1.530~7.581)、藏族(OR=5.788,95% CI 2.298~14.581)、高海拔居住(OR=2.907,95% CI 1.214~6.958)、吸烟(OR=4.785,95% CI2.143~10.685)为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足量蔬菜摄入(OR=0.413,95% CI 0.183~0.931)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青海地区住院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藏族、高海拔居住史及吸烟.
作者:汪晓洲;边惠萍;杨蕾;张旭辉;朵杰;严萍;周茜;马占青;白洁;韩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纳入绍兴地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高血压患者212例作为暴露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的高血压患者225例作为对照组.跟踪观察3年,统计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暴露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均未纳入终分析.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外,其他临床参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发生心血管事件52例,发生率为25%;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22例,发生率为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26,P=0.007).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2.129,95% CI1.208~3.749,P=0.008).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
作者:黎简平;傅永平;常文秀;易昌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类型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的PA患者208例,根据肾上腺静脉取血及肾上腺影像学结果,临床确诊PA单侧腺瘤型、单侧增生型或双侧增生型,比较3种类型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类型的差异,以及在生化指标、肾素、醛固酮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腹围、血压水平、肌酐、尿钾、盐水负荷试验后醛固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腺瘤型PA患者血钾水平[(3.43±0.84)比(3.72±0.28)、(3.73±0.39) mmol/L]、坐位肾素活性[0.16 (0.10~0.20)比0.51 (0.26~0.83)、0.48(0.24~1.10) mg/(L·h)]及盐水负荷试验前肾素水平[0.18 (0.09~0.22)比0.29(0.17~0.55)、0.42(0.24~0.93)mg/(L·h)]较单侧增生型及双侧增生型PA患者明显降低(均P<0.05),坐位醛固酮水平较单侧增生型及双侧增生型PA患者明显升高[20.03(13.57~30.00)比14.19(9.88~20.98)、15.73(11.75~21.57)ng/dL,均P<0.05].单侧腺瘤型PA患者发生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风险高于双侧增生型和单侧增生型PA患者(28.6%比4.3%、6.1%,均P<0.05).结论 不同类型PA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不同,其中单侧腺瘤型PA患者更易发生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作者:张瑜;汪迎春;李南方;曹梅;张玮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对世界21个区域187个国家的调查发现:高血压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亦显示,全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3].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3日,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HA/ACC)推出新版本的高血压防治指南[4],与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循证管理指南[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cc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第8次专家组成员报告(JNC8)]公布引起的学术波澜相比,新版指南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不亚于学术界的一场“地震”.AHA/ACC新版指南不仅更新了我们长久以来熟知的高血压定义,且重新确定了降压靶值的标准,可以说是高血压领域的一场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然而,这些变化是否适合于中国人群,我们应该立足于国人的数据进行解读.
作者:范芳芳;秦献辉;黄晓;李幼宝;李建平;张岩;蒋捷;王滨燕;霍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2014年死于心血管病的患者占死亡总数的45%[1],50%的脑卒中可归因于高血压[2].因此,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其他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药物治疗作为目前高血压治疗的五大处方之首[3],在高血压的控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慢性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较好的只有50%[4],药物使用的复杂性则是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不良的原因之一[5].患者药物知识的匮乏、用药信念的不坚定导致其忽视了正确、规律用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造成不良的用药行为,即药物素养低下成为高血压疾病控制的一大障碍.“药物素养”这一名词的衍生是为了描述患者对药物正确理解及处理的能力.本文介绍了高血压患者药物素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今后高血压患者药物素养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钟竹青;马珂珂;沈志莹;丁四清;罗爱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患者男性,65岁,主诉:站立时心悸、头晕1个月.现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口角歪斜,构音不清,随即送往某三级医院就诊,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证实为右侧基底节急性梗死灶.住院期间予以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升高(17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予氨氯地平(安内真)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情况不详).由于肢体肌力、构音好转,住院2周后出院.医生嘱咐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杨小辉;苏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林甲宜(安徽省九成医院心内科,安徽安庆246220)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第7次报告(JNC7)曾强调对于年龄>50岁,收缩压是比舒张压更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因而有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的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对舒张压研究有所停滞.与之相关的是对脉压重要性忽视和研究不足.舒张压高低与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低舒张压的ISH成为高血压领域关注的重点.
作者:朱鹏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心率共识)已于2017年10月13日正式公布[1].心率共识是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的指导下,由孙宁玲教授牵头,27位专家经反复讨论和推敲,求同存异,四易其稿而写成.心率共识的篇幅不长,细分为前言、高血压患者心率检测、心率增快的原因和机制、高血压患者需要心率管理的证据、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高血压心率管理的干预方法、高血压合并特殊疾病的心率管理和临床建议等8个部分.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和认知衰退已经成为常见和重要的健康问题.除心脏和肾脏外,脑是高血压损害的重要靶器官.在我国,脑血管病(脑卒中)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首要病因.在存活的脑卒中人群中,3/4会遗留有各种神经功能损害,2/3会有认知功能衰退,其中半数达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程度[1-2].高血压则是脑卒中和VaD的首要危险因素.另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明确,高血压等血管性危险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重要危险因素[3-4].基于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就具有极为重要的预防医学意义.目前痴呆还缺乏确实有效治疗,控制高血压预防认知损害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李焰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ransplatation-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A-TMA)是骨髓移植相关的重要并发症,文献报道主要发生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关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TA-TMA文献罕见报道,现就泰安市中心医院(我院)发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TA-TMA 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蕾;孙晓;杨洪垒;张小娟;卢连元;迟相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在互连网无孔不入的今天,在发达国家努力建设与发展“无床医院”的当下,我国各地医院的规模与床位数却在无限制地膨胀,同行见面依然问“你们医院床位多少?门诊量如何?”这些在西方看来几近“过了时的问题”,仍是我国多数医疗机构追求与发展的方向.这种中国特色之“巨无霸”式医疗机构与“菜市场级”医疗就诊乱象,除了体制机制因素外,受文化、习俗以及政策导向的影响,医者、民众与社会普遍存在对“健康、疾病与医疗”三者的错误认知,直接导致全社会“健康观、疾病观、医疗观”的歪斜,由此引发无数个体的“无病呻吟”与“医疗过度”,结果自然是“繁荣”的医疗业.我们当如何行,方能唤醒沉睡的健康观、疾病观与医疗观?下边谈谈笔者的见解.
作者:江隆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1985-1987年我先后在美国纽约和芝加哥学习两年,回国前夕,第一次访问了梅奥诊所与Cooper诊所,虽时间短暂,却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收获大、感触深的学习经历.近年来,我在各种场合解读Cooper传奇,同时,认真读了《向世界好的医院学管理》一书.长城会一直坚持请梅奥的心脏团队到会演讲,甚至曾专门设过“梅奥日”,专请梅奥到会专家做一天的学术演讲.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2017年11月13日,在美国心脏病年会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等多家组织联合发布了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美国高血压新指南)[1].美国高血压新指南首次将高血压定义修改为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这在国际、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争议较多.
作者:孙英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近20年来高血压的预防、检测与治疗有了巨大进展,高血压治疗药物达10类100余种,但高血压仍是全球公共卫生严峻的挑战之一.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0亿.我国1958-1959、1979-1980、1991和2002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年龄≥15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和17.6%,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年龄≥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血压患病率进一步上升[1].因此,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王清海;陶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