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 主管单位: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210/R
  • 国内刊号:徐赫男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tnb365@yahoo.com.cn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文摘杂志   2013年12期文献
  • 中医:糖尿病发展有四阶段出现消渴已是中后期

    日前,第九届广东省中医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国内的中医内分泌专家聚深,就糖尿病的防治进行了研讨.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仝小林指出,在糖尿病治疗上,有的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糖尿病都是虚证.实际上,这些都是认识误区,从辨证来看,糖尿病发展有四个阶段:郁、热、虚、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条法则远离糖尿病——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王旭峰

    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种慢性病.不管有没有患上糖尿病,这1 0条饮食黄金法则都非常重要.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少要吃够20种食物,好吃到30种.早上可以用苹果、橘子、香蕉等做个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种材料煮粥,一天吃够20种食物并不难.得糖尿病后,担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议糖友多吃全谷物,如杂粮或杂豆.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并提前几小时将食材泡好.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控制糖尿病要重视空腹血糖控制程度因人而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内分泌科主任李玲

    近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糖尿病教育合作中心主办的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科普知识讲座,于盛京医院滑翔院区举行.盛京医院第二内分泌科主任李玲在讲座中提醒,糖尿病患者应该注重对空腹血糖的管理.空腹血糖容易被患者忽视李玲强调,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很多已经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都十分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测与控制,从而放松了对空腹血糖的监控.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是谁制造了糖尿病?——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超

    众所周知,糖尿病高发已经造成了本病的快速流行.而大家都会觉得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饮食量增加和运动减少是关键因素.但是,近年的研究发现,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空气污染、被动吸二手烟、不节制地饮酒等亦是制造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我第一次讲授环境污染与糖尿病的关系是在2007年,当时,国内有些老专家还对此提出过质疑.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提防PM2.5打乱你的血糖

    灰霾加大感染几率每年的冬天,各大医院的内分泌科都会挤满了前来看病的糖尿病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病因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血糖升高或并发症加重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免疫力下降,本身就容易患上感冒等肺部疾病,而空气中超标的PM2.5更是给困难重重的血糖雪上加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或是空气污染引起的

    1.清晨与傍晚空气好?人们习惯上认为锻炼身体以早晨为佳,其次是黄昏,因为那时的空气新鲜.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研究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据检测,在一天24小时中,上午、中午和下午空气污染很轻,其中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空气为新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雾霾天你为什么还要室外锻炼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有锻炼的习惯,这对于糖尿病的病情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如果遇上雾霾天,建议还是要避开雾霾,尽量选择户内运动.雾霾天锻炼健康效应得不偿失根据我国实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遭遇到重度污染天气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运动的耐受力会降低,健康人群会普遍出现症状.对于糖尿病来说,除了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雾霾天气的室外运动还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面粉制降糖“神药”成本9元卖488元

    因湖南省株洲市一受害市民举报,警方顺藤摸瓜,历时3月余,终于将这一有毒有害食品案告破.犯罪嫌疑人苏某等人通过零售与网上批发,两年多时间销售金额达1 100余万元,殃及安徽、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及山东6省份.《法制日报》记者从株洲市公安局获悉,犯罪嫌疑人苏某、魏某等4人近日已被逮捕,另有5人取保候审.至此,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的有毒有害食品大案的相关细节逐渐浮出了水面.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美研究团队发现同时抑制肝癌和糖尿病的人类基因

    南方医科大学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发现了能够同时抑制肝癌和糖尿病的人类基因.此项研究结果10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CancerCell》上.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教授,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肖华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这项研究.这是国际上首次有研究发现,人体携带NCOA5抑癌基因,如果该基因缺失会增加男性同时患肝癌和糖尿病的几率.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妇女患有糖尿病后会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11月1日消息,美国莫约翰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研究称,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妇女患冠心病的风险很高.据研究者介绍,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女性患冠心病的几率比同龄的男性要小一些.但新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会使老年妇女患心脏疾病的风险增加4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人花5000元邮购药吃了一星期胃疼住院

    前不久,家住莲湖路72岁的老杨因吃了购物广告上的药,引发胃部不适而住院.为此,西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宋建明提醒:老年人有病应去正规医院检查,不要偏听偏信医药广告,尤其是患有慢性病又久治不愈的老年患者,购药时更要理性,不要落入陷阱.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人缺乏知识擅自加大胰岛素剂量致老人病故

    73岁的刘大爷患糖尿病,为让血糖降下去,家人给他加大剂量注射胰岛素,结果老人因低血糖昏迷,出院不久就离世.昨天,记者从市四院新北院区了解到,近,该院接连收治了多名因拖延不治而酿成严重后果的糖尿病患者.前段时间,刘大爷因突发昏迷被送到市四院,一测血糖竞达正常值的5倍多.家属称,老人从未体检,不知何时患了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降糖药联用有禁忌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降糖药,但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1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与苯乙双胍(降糖灵)同时服用,易发生乳酸性酸中毒.氯霉素能抑制肝内药酶的活性,使口服降糖药代谢减慢,易引起低血糖,故在应用氯霉素的同时,需改用降糖灵或降糖片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复方新诺明可加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应用时要注意调整降糖药的药量.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候发生变化糖友怎样使用胰岛素泵?

    当气候出现变化时是会影响糖尿病人对胰岛素需要量的.当胰岛素泵治疗者经历一气候变化时,身体代谢发生改变,体力活动量增大,胰岛素泵的剂量也常需要调整,那么气候变化时怎样使用胰岛素泵呢?1.炎热与寒冷状态都会使人消耗过多的葡萄糖,过多的能量消耗用于大量出汗或产热以维持体温,所以这种情况下胰岛素的需要量可能需要适量减少,如果体力活动量又比平日增大,则更要降低基础率或追加量并多监测血糖,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岛素注射不规范影响血糖稳定

    患者:我患糖尿病有几年了,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主要是肚子,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不过了一年多之后,经常注射的肚子部位出现硬结同时伴有痒的症状,我用热水袋敷一敷会好些,不过多次注射之后又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听糖友说这是注射手法不对导致的,请问是这样吗?如何避免?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红梅教授:临床上常见到糖尿病人的肚子鼓起一块包,这往往是不注意注射方式引起的脂肪增生,操作不规范的后果不仅如此,还可造成血糖控制效果差.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九项注意——上海华东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尤传一

    单种药剂量不宜过大许多降糖药,剂量过大疗效并不明显,反而易产生副作用,如每日格列齐特大于320毫克,格列吡嗪大于30毫克,二甲双胍大于2克,罗格列酮大于8毫克,格列美脲大于4毫克等,降糖效果并不更佳,且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糖.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如果您有糖尿病服莫西沙星要当心

    我国上市的氟喹诺酮类药品包括: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托氟沙星、那氟沙星、司氟沙星、吉米沙星等.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儿冬季采指血诀窍

    冬季来临,有不少糖尿病患儿的家长反映,在家给孩子测血糖时,常常会碰到挤血吃力、挤不出、血量不足等问题,进而不能准确地监测患儿血糖水平.针对冬季采血,我们须掌握两点.第一,可使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从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钟左右,待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即可采血.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空腹血糖高应防苏木杰氏效应

    苏木杰氏效应(Somogyi效应)是指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的现象,临床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虽然糖尿病患者发生苏木杰氏效应的临床表现与黎明现象相同,但由于其发生机制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完全不同,且不可混淆.苏木杰氏效应多发生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很大,夜间出现低血糖反应,由于机体对于低血糖的保护性反应,促使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发挥升高血糖的作用,使得晨起的血糖反而很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觉得胰岛素应用剂量不够,因此而增加睡前胰岛素用量,进一步造成这种低血糖后高血糖现象,使得血糖极难控制.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走和跑,哪个健身效果更好?

    步行和跑步,是两种为普遍的体育锻炼方式,但两者孰优孰劣?尤其是对那些刚刚想参加运动的人而言,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些走和跑的知识,相信通过以下介绍,您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锻炼目的,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运动,是糖尿病的灵丹妙药

    得了糖尿病要终身服药,患者去医院配药时,医生往往要先测一下血糖,再问问饮食控制和运动情况,后才开药.绝大多数患者对饮食控制很注意,不敢乱吃,但很多人对运动却不太用心.其实,得了糖尿病,适量运动对控制血糖大有好处,可以控制病情,防止恶化.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血管病人好别晨练糖尿病人少跳广场舞

    心血管病人好别晨练,糖尿病人少跳广场舞PM2.5超标生活6个月,小白鼠患上了冠心病说起雾霾,老百姓马上想到呼吸道疾病,很少有人知道雾霾对心脏和血管也是威胁.有位50来岁的大伯,因为血压、血脂和血糖都升高了,于是给自己制定了运动计划,每天早晚都要出门练跑步.前一阵子,杭州好几天都被雾霾笼罩,他也没歇着.结果有一天,晨练的时候突然心梗,被送到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救治.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古巴7000名糖尿病足患者免受截肢之苦

    2013年11月13日报道,古巴治疗糖尿病足计划在实施的第6年取得了较好的数据.据古巴基因与生物技术工程中心(ClGB)发布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5,000名患者接受了治疗,超过7,000名严重溃疡的患者免受截肢之苦.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月经初潮早的女性易得糖尿病

    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月经初潮早的女孩,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研究人员通过对1.5万多名英国女性的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与13岁开始来月经的女孩相比,那些在8~11岁来月经的女孩成年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会高出70%.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脂肪细胞也要睡觉睡得太多太少都不好

    睡得太多太少都不好,而且都会长胖.与人类似,脂肪细胞也需要睡眠.睡眠不足,会损伤人体脂肪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这是长期缺觉的人反而变得虚胖的原因,而且,这些人日后更容易患上糖尿病.201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相比睡眠充足的人,睡眠不足者的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了30%,这种下降速度等同于罹患糖尿病的症状.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人旅行必备小贴士

    旅行总是充满乐趣和挑战,漫长的旅行能够让人放松心情,充满活力.如果需要事先考虑到目的地的时差、生物钟、气温及食物,你的旅行一定会精彩刺激的.然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规划一次安全美好的旅行是不是要麻烦的多呢?《印度时报》近日盘点了给糖尿病人的旅行小贴士,相信看过之后会有所收获.多做计划旅行前做计划很重要,因为旅行过程中有很多变化,你需要在精神上做好准备.你可以根据目的地、旅行时间和食物做出合理的安排.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是排尿不干净建议查血糖

    排尿时感觉总也尿不干净,这个看似泌尿系统的疾病,原来很有可能是糖尿病造成的.对于这些排尿障碍症状,男性病人容易被误当成前列腺炎或增生,女性病人也容易被误以为是常见的尿路感染,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糖尿病,尿路症状也往往不容易控制.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

    对于糖尿病我想大家都认识,对于胎儿有危害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损害患者健康的杀手.那2型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有哪些?防止糖尿病症状的出现是很多的人的心愿.下面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2型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有哪些?1.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达15%~30%.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病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原因

    有些男性患者因为长期患有糖尿病,并且病情未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出现性功能障碍,阴茎无法正常勃起.糖尿病造成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血管病变血管内糖分太多,必然会有一部分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管壁糖分的增加造成血管壁的钙化及内壁的变性,造成血管腔缩小、变窄,这就严重的降低了血管内的血流量.当阴茎的血液流量明显减少时,阴茎就无法顺利的完成勃起功能.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