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5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家庭中医药杂志   2007年1期文献
  • 老人降血压达标别超标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多少为合适?即血压控制目标值应怎样界定?这是一个医生和病人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肖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巧用热水治病症

    使用热水治小病,用得巧可达到异乎寻常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敷、烘、浸、饮等.热敷 1、肩膀如感到有点僵硬不适时,稍加按摩即能恢复.若无效,可在热水里加少量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在患处,就能使肌肉由紧变弛,轻松舒畅.

    作者:石太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同仁堂轶事(五)一本药目(下)

    与假冒堂号者进行不懈较量乐平泉(号印川)仅用了十二年就恢复了祖业,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将同仁堂又百分之百地回归到乐姓之手.当时同仁堂是怎样情况呢?经请同行中人公盘公算,物货价值抵销外,实亏欠银八万四千余两.

    作者:乐崇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药王孙思邈传奇故事(十三)皇后怀孕患重病引线诊脉千古颂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太宗每日愁锁眉头,坐卧不宁.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怎样看待补药

    使用滋补药在老年人中较为盛行,迷信补药者也不乏其人.诚然,老年人身体多虚弱,各器官功能比较低下,适当地补充一些容易缺乏的营养素,选用一些增强脏器功能的药品是应该的.如:夜盲症的人用一些鱼肝油,糖尿病病人并发末梢神经炎,用些维生素B1,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用些维生素C,这都是有道理的.

    作者:纪京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消除冻疮冻伤便方

    1、涂擦萝卜治冻疮白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大厚片.临睡前,用烘烤热后的萝卜片涂擦患处,至皮肤发红为止.连续用药至愈.有行滞散瘀、活血消肿功效,用于冻疮皮肤红肿未溃者.

    作者:郭振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药中的儿童不宜

    刚刚搬了新家,当晚,王华2岁的女儿圆圆就患了哮喘.忙了整天,王华累极了,看看女儿哮喘不算太严重,想到自己以往哮喘发作时的经验,于是王华就找来一瓶氨茶碱,拿出一片掰成两半,将较小的一块给圆圆服下.过了一会儿,圆圆的哮喘似乎轻微了许多.就在王华快要入睡的时候,圆圆突然哭闹起来,全身像着火了一般热.没办法,还是去了医院……

    作者:杨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哪些人慎吃豆制品

    豆制品虽然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但也并非人人皆宜.医学专家指出,患有以下疾病者都应当忌食或者少吃豆制品.1、消化性溃疡 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病人不要食用黄豆、蚕豆以及豆腐丝、豆腐干等豆制品.因为其中嘌呤含量高,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而整粒豆中的膳食纤维还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虽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但可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

    作者:徐美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厨房里的小窍门

    1、烹调蔬菜时,加点菱粉类淀粉,使汤变得浓稠,不但可使烹调出的蔬菜美味可口,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

    作者: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素食也可冬补

    冬令进补,可谓是一件既古老又时尚的事.但冬令进补不能一味地靠吃大鱼大肉,其实素食也可冬令进补.板栗 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其药用价值颇高.祖国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胃,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皆宜,更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者.

    作者:严永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莫把探病变成对病人的骚扰

    病人住了医院,适时去探望,有助于病人的康复.但若探望不当,则易变成对病人的骚扰.骚扰之一 过细地向病人询问病情.有的人为了显示对病人的关切,从起病原因到诊治情况都一一问到了.如果只有一位探视者问及这些,病人当然能回答一些.

    作者:倪合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祝您每天有个好心情

    人,怎样才能活得更潇洒、活得更有质量?答案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作者: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陆游长寿与李贺早夭说起

    陆游和李贺虽不是同一时代的诗人,但他们都富有才华.由于两人心态上的差异,其寿命悬殊甚大.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享年86岁,而唐代诗人李贺只活了27岁.

    作者:黄根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情不好不妨外出跑一跑

    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到剧中人因为心情不好,然后一阵狂奔,观众大多认为这种镜头不真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若真遇上不称心的事,有意识地出去跑一跑,的确能够消除人的郁闷心理.这恐怕是那些编导们始料未及的.

    作者:胡英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如何摆脱愤怒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陷入烦恼之中.烦恼虽然只是一种情绪,但却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人在烦恼时,意志力会变得脆弱,判断力、理解力都会降低,理智和自制力也容易丧失.

    作者:袁浩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成功成就大事业

    两年多以前,本科毕业生小王南下来到深圳谋职.刚开始他在一家快餐店里当服务生,然后是领班.虽然没有积下什么钱,不过他已基本掌握了快餐店的运作规律,对全市快餐行业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想等条件成熟时,找人合伙租两间民房,到罗湖区的莲塘做快餐外卖业务,这样不用租邻街的店面,启动资金可以少一些.

    作者:章睿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车前草药效的发现与传说

    说起车前草,在乡间的田间地头,路旁沟壑,随处可见,民间习惯称其猪耳朵草、大耳朵草,如谁家的孩子拉肚子,找儿棵车前草熬汤,往往喝几口汤就好了,谁要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时,挖几棵车前草回来煮汤,喝上一二次也就没事了.这种简便实用的治病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一代传一代,延续至今,而车前草早药效的发现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作者:牛忻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仙鹤与仙鹤草

    古时候,在芳草凄凄鹦鹉洲的一座楼内住着一位老人.老人一边行医,一边修仙,很受乡亲们的尊重.一日,一只黄鹤落在楼前,发出哀哀的鸣叫声.乡亲们围观,老人闻声出楼,见是一只流血的黄鹤.于是老人采来一把草药,将拧出的草药汁滴于黄鹤的伤口处,很快就止住了血.之后,在老人的精心喂养下,黄鹤很快就康复了.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杏仁巧治外科杂症

    中医学认为,苦杏仁有毒,甜杏仁无毒.甜杏仁功能滋润养肺,下气止嗽,专治虚劳久咳、胸闷不畅、大便秘结等症.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痰多咳喘、感冒咳嗽之症,都可服苦杏仁.临床用药,多用苦杏仁.杏仁多用于内科杂症.对于某些外科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宁在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治牛皮癣验方

    牛皮癣又名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牛皮癣的皮损多呈对称性,主要分布在头皮及四肢表面,尤其是肘、膝部.本文介绍治该病的小验方及药膳方,供家庭使用参考.

    作者:薛殿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图说中医(一○六)中医诊法(五十五)——按诊(3)

    1、按诊的第三项是按胸腹.按胸腹的顺序为:先按胸部,可辨痞满、结胸、胸痹等,次按胁肋,辨有无拒按、压痛、癥块等,后按中脘大腹以候胀满、积聚等,后按少腹与脐间动气以候肾气、癥瘕、虚实等.

    作者:力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足跟痛的家庭治疗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影响行走,重者足跟不敢触地.本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时长达数月或数年.造成足跟痛常见的疾病有足跟脂肪纤维垫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及跟骨刺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跟骨周围或附着于跟骨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变.

    作者:黄衍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平胃丸与木香顺气丸新用

    平胃丸 应用于脾胃受寒湿所致的脘腹胀满、口淡食少、恶心呕吐,肢体倦怠、大便溏泻等症.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有许多新功用.

    作者:乔建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正确对待中医

    近来关于中医的话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鸣.其实关于中医的讨论还可以引向更远,2年来陆续出版了一批思考中医类的书籍.不过那个时候的话题比较平和,主要是在业内引起阵阵涟漪,而近波澜扩大了.

    作者:经士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方药之秘在于剂量

    中医的处方很有特色,方中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中药的名称(如果字迹漂亮,便是一幅很好的书法作品),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每味药的名称后面都有一个用数字表示的量.过去是用几分、几钱、几两来表示,现在与国际接轨后改用几克、几十克,这就是药物的剂量.中药的剂量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很强的经验性与实用性.

    作者:沃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脏杂音令人愁服用中药解烦忧

    2005年6月的一天上午,一位20多岁的男青年走入我的诊室.他说2000年高考体检时查出他的心脏有Ⅲ-Ⅳ级杂音,西医说他有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认为可以手术治疗.但他不想手术,所以来看中医了.

    作者:项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恐癌心理和『恐癌症』

    癌症是人们心目中可怕的疾病.它无情地夺去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给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使许多家庭遭受不幸和灾难.它像陷阱一样令人提心吊胆.无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任何人都无法预料会不会有朝一日突然祸从天降,从此在苦难中走完人生之路.

    作者:万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降糖药为何降不了糖

    不少糖尿病患者虽然口服降糖药物,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口服降糖药物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有许许多多的讲究.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作者:唐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用数学指导养生

    人类的生活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运用数学养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健康是1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不仅是本人的事,还与家庭、单位乃至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有人把身心健康比做1,其他生存所需的能力、素质、财富、地位、荣誉、家庭、事业等等,每一项都是一个0.只有在1存在的前提下,其他的0才会组合成有实质意义的无限巨大的数量.如果没有身体健康这个1,其他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因此保住健康是头等大事.

    作者:祥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枕石头睡觉祛病健身

    我是一名离休干部,年届八旬.20世纪80年代,我退居二线,在家赋闲.那时病魔找上门来,头晕、头痛、神经衰弱、失眠,折腾得我经常是晚上躺在床上两眼发直,望着天花板愣是睡不着觉.白天无精打采的,饭吃不好,人瘦得像根竹竿.

    作者:王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有关睡眠的三个话题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紊乱.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在白领中)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约有30%的成人患有各种各样的失眠症.

    作者:徐美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冬天冻一冻健身又防病

    寒冷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很大,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威胁.不过如果能够将它利用起来,它也能给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比如练冬泳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吃得香、睡得好、疾病少、精力充沛、精神焕发.此外,习惯用凉水洗脸、洗手甚至洗澡的人也不容易感冒.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生活在低温地带的人比高温地带的人寿命要长.

    作者:王秀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