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前分别采取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3.81±10.23)分和(39.74±10.4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高荣;呼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经随机平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黄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行为问题、个人情绪问题、习惯问题及学习工作问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8.幻%,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液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在综合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改善心理状态,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黄进;李连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为9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忠利;罗亦悦;李其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共68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情况,并对比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65%,P<0.05,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在对ICU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缩宫素不同用法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剖宫产产妇80例,所有患者进行缩宫素子宫肌注,其中对照组添加缩宫素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基本治疗上添加进行缩宫素配伍复方乳酸钠做静脉滴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血压与心率指标上,观察组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运用缩宫素子宫肌注与静脉滴注治疗可以有效的保证血压与心率的稳定性,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王寿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84%,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李其娜;陈焕;毕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从结肠造瘘术的护理、造口袋的应用、造口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结肠造瘘术的护理进展,即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造口袋的选择、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伊玲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本社区服务范围内的61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康复护理,治疗组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疗效。结果实施前及实施后6个月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波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按照医嘱给予降酶、保肝、利尿、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6/4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50%(19/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病人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符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合并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章文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体检者抽血晕厥发生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体检中心2014年8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接收的5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指导体检,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体检过程中抽血晕厥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抽血晕厥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晕厥发生率为3.2%,在抽血晕厥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检抽血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晕厥,保证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慧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手术室医院感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是衡量手术室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避免手术室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
作者:江燕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加强对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沈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患者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预防安全问题发生的护理对策。结果住院期间43例(41.3%)患者出现安全问题,意外跌伤14例(32.6%),坠床12例(27.9%),舍咬伤7例(16.3%),意外拔管5例(11.6%),渗液5例(11.6%)。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不稳定因素多,应做好健康教育及完善管理等措施入手加强预防。
作者:杨利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体位护理和心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97例,其中对照组49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和心理干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肿胀程度、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在术后6、8d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食欲等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经过心理干预后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和术后肿胀,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小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方法: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结果:采用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中,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其中轻度不良反应有2例,占20%,中度不良反应有5例,占50%,中度不良反应有3例,占30%;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04月至2015年0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2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科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对照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11/30),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彭春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病人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实验方法:通过分析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这两年中,在我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个性化进行干预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素质(评分标准为SDS评分和SAS评分)评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心里素质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得意义(p<0.05)。结论:对于化疗后的恶性淋巴瘤病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心里素质;因此,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化疗后恶性淋巴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里素质有着显著的提高作用。
作者:肖杨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就人性化服务在急性胰腺炎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使患者能更早的出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艳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后,血压控制总有效率达到了96(24/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29/3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试验组患者依从性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桂红;张井兰;邹春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护理后总有效率87.8%。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配合例数、治疗中出现焦虑人数、并发症例数分别为39、2、0例,对照组护理后配合例数、治疗中出现焦虑人数、并发症例数分别为28、13、5例,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配合度高,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国,
作者:杨骁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妇幼保健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一医院妇科和儿科开展优质护理培训后的患者100名,对比未开展优质护理培训的患者100名。比较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既往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既往对照组。结论:对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作者:丘冬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在某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随机奇数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50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72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12、24、36、7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观察组轻度疼痛46例(92%),对照组轻度疼痛37例(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与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密切的相关。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杨倩;张树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长期依赖管饲维持营养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长期依赖管饲维持营养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1m期间,观察组呕吐、腹泻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依赖管饲维持营养的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朱玉玲;覃倩;谢玉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通过手术治疗84例分属不同科室的患者研究对象,并随机将84例患者根据病症平均分为两组(舒适组42例对照组42例),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差异化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的患者理想康复率达到95.24%,护理满意率达到92.86%,远优于对照组的83.33%和80.95%,两项比较差异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并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使医患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胡小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将7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使致残率和致死率降低。
作者:杨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药物透入法和护理干预配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两组均同时应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口服对症药物(退热、止咳化痰药等),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并采取护理干预配合,实验组加用超声药物透入法中药透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患儿发热时间、咳嗽咳痰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胸部X片好转,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法和护理干预配合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疗效确切、安全、无痛苦,操作简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陆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是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生酮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依据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给予住院前、住院期间、出院后的护理干预。2组患儿随访1年,比较2组患儿生酮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3,6,12个月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增强患儿及家长坚持治疗的信心和决心,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脑出血偏瘫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脑出血偏瘫患者在护理后运动功能评分(66.94±10.54)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63.54±9.68)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可加快患者肢体恢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胡梦蝶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安柯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通过优质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安柯乳腺肿瘤旋切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10%显著少于对照组2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柯乳腺肿瘤旋切术围手术期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手术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萍;张莲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Barthel 指数与Fugl-Meyer 评分上,观察组干预前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适宜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陈晓;朱元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4例妇产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人性化中医特色护理,对两组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统一融合,并应用在妇产科护理工作当中,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任宗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58例(2014年3月~2015年1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一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为(68.59±10.2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7±12.4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护理后效果显著,对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丁珂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大限度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观察,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具体为:2例术后并发假体脱位,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髋关节疾病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术后要对患者的体位安置、营养状况、咳痰、咳嗽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凝血时间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的指证,对临床工作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石研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运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4周以后护理有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运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可以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更好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
作者:董丽峰;方志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消化内镜护理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展“五常法”护理管理前后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4例,对比两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消化内镜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其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西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优质组(n=30),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疗后生活质量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马家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9例重症哮喘患者,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后产生了一系列过敏反应,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方法:通过对9例产生过敏反应的重症哮喘患者,配合医生采取一系列急救治疗与护理。护理急救措施包括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及液体。2急救药物应用及观察。3高流量吸氧。4机械通气辅助呼吸。5心肺复苏术。6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脉氧等指标,备齐一切急救药品及物品,做好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准备。7心理护理,床旁守护。8病人安全宣教。结果:9例患者均好转。结论:米乐松作为重症哮喘常用急救药物,临床上应用普遍,其本身具有强大抗过敏作用,因此对其产生过敏反应的警惕性低,然而个别病人使用时却产生了严重过敏反应,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值得高度重视。
作者:周玉玲;王桂平;张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康复护理的效果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干预组,每组各23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康复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穴位按压康复护理干预的相关措施,并调查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康复干预组237例患者中,患者满意度为96.8%,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为1.85±5.39min,尿潴留发生率为1.5%,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知晓率为96.2%。在对照组237例患者中,患者满意度为73.2%,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为16.41±28.35min,尿潴留发生率为29.8%,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知晓率为70.3%。结论:对神经内科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实施术后尿潴留康复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了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田莎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入院的CHB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依从性。结果两组干预前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在CHB病人中的长期应用能减轻病人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肝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自业;桑粉玲;丁丽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孕妇在孕期实施营养措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常规组孕妇患者不实施营养护理,实验组孕妇患者实施营养措施的护理,之后探究两组孕妇以及胎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几率是2.22%,明显低于常规组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几率20%;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7.78%,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7.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孕妇患者营养措施护理的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实施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精神科接收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约束效果。[结果]对干预组病人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后,其自伤及他伤、焦虑及抑郁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皆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精神科病房实施人性化的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自伤及他伤发生率,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胡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替代治疗方法,很适合居家治疗。它利用覆膜作为天然的半透明,通过腹腔透析液的更换,使得体内的代谢产物、毒性物质等通过渗透作用排出体外。本文主要围绕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展开探讨,以供临床实践参考。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肩部问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文章通过在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对脑卒中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分析,运用研究方法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肩关节疼痛问题的疗效,提出肩部问题的存在有碍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早期预防和运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上肢的功能活动能力。
作者:尹伊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按摩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3年收治的2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按摩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尿潴留情况、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胀程度比对照组患者要小,在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治疗组患者均比对照组患者要少,在食欲不振、便秘、尿潴留方面,治疗组患者要少于对照组,在疼痛评分方面,治疗组要比对照组低,(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要比对照组要高,(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应用按摩护理,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谵妄(delirium)是一种意识和注意的障碍,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意识混乱状态。ICU谵妄早被称为ICU综合症或ICU精神病,主要是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非精神性疾病病人经历一系列打击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功能性障碍[1]。国外文献报道,ICU谵妄发生率为30%~83.3%[2]。而在我国,ICU谵妄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从事ICU的医护工作者往往把精力集中在患者主要疾病上,从而忽略了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因此,本文对ICU谵妄的致病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引起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关注与深入研究。
作者:杜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老年帕金森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HAMD量表中的焦虑、认知障碍、绝望感、迟滞、睡眠障碍以及总分评分上,观察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帕金森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心理水平,降低心理不良问题程度。
作者:杨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此相应的服务水平也应该同步提高。而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眼科护理工作,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和新历史时期下人民新的要求产生了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利于人性化服务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因此,笔者将就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在现实护理工作中有所用处。
作者:谢丹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骨科建立无痛病房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以160例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住普通病房,观察组患者入住无痛病房,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其无痛0例,轻度疼痛53例(66.25%),中度疼痛16例(20%),重度疼痛9例(11.25%),对照组无痛0例,轻度疼痛38例(47.5%),中度疼痛23例(28.75%),重度疼痛19例(23.75%),两组轻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人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建立无痛病房有利于术后疼痛控制,减轻患者的疼痛;骨科应重视建立无痛病房的应用。
作者:刘文银;刘翠芳;冯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药质量在医学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临床手术都需要医药的辅助,医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医学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生物医药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速,很多生物技术在制药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药物的生产工艺和临床药效,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生物医药有很多优点,和化学医药不一样,采用的技术一般是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生物医药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更低,药效更有专一性,本文就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明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手足口病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溃疡,甚至个别患儿可引发并发症如心肌炎、肺水肿及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例如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Cox-A)、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所引发。我国手足口病初于1981年起在上海、北京和福建等局部地区流行,于2008年起安徽阜阳等地区呈现暴发趋势,此后在全国大范围流行。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极为泛广,易感人群多半为婴幼儿,所以在托幼机构常常出现聚集性发病状态,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另外,因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又极具复杂性和难于预测性,所以在防控暴发疫情的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现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的病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并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借助于对肝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加以对比,对“个性化护理”所展示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加以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1-2015.1这一时间段中收治的90例肝病患者,将之随机分为各45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形式,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诸方面情况评分加以比较,并对其“护理满意度”加以调查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分别为97.8%和77.8%,且其差距较为显著(P<0.05)。而护理前两组诸方面评分的差异则无比较意义(P>0.05);而其护理后诸方面评分则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实验组”相比上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能够对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加以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结肠息肉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进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3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患者进行手术,加上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及术前、术后护理,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桑粉玲;王自业;曾思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种植术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建立符合口腔种植术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需口腔种植术患者180例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加监护口腔种植术模式,对照组采用监护口腔种植术模式。结果: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其了解病情,缓解紧张情绪。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极为显著,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曾思佳;丁丽琼;桑粉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我院体检中心在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接收了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员1200例,对所有体检人员体检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体重指数与血脂、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200例体检者中体重指数正常的有480例(40.0%),体重指数处于过重、肥胖以及非常肥胖的人数有720例(60.0%),在TG、TC以及LDL等血脂指标方面,体重指数正常与体重指数过重、肥胖以及非常肥胖人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而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脂相关指标逐渐升高,呈现出正相关(t=0.615,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越大,患者的血脂指标异常可能性更大,患者出现血脂、脂肪肝的可能性极大,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改善血脂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弹丸式注射对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采取三通管弹丸式注射法、50例采取传统弹丸式注射法进行肾脏动态显像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弹丸式注射的成功率。结果:三通管弹丸式注射组的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传统弹丸式注射组84%(Χ2=5.035, P<0.05)。结论: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中,弹丸式注射的质量好坏关乎到肾脏功能的判断准确与否,而三通管弹丸式注射的成功率明显较传统弹丸式注射更胜一筹,故更具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吴瑾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近年来,有创血压监测在危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压的监测数值也有不同改变,本文就近年来针对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部分患者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对比及监测效果。
作者:宋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肌张力恢复效果及ADL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肌张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患者的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63.4±12.7)分>(36.1±8.4)分]。结论: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给予综合治疗和护理办法,延长住院时间,对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林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诊断中心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收治的48例中心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T诊断,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MRI检查进行补充诊断,统计对比采取CT诊断的准确性及采取MRI补充诊断的效果。结果:CT和MRI联合诊断的诊断准确率93.7%与CT诊断75.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CT诊断中心肺癌的准确性较低,但采取MRI补充诊断后诊断准确性将明显增加,临床可采取CT和MRI联合诊断中心肺癌,提升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
作者:夏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患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并分析病患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方法随机选取132例癌症病患,且在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进行靶向治疗。132例癌症病患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两组,两组均有66例病患,并且一组为护理计划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其中护理计划组的66例病患实施肿瘤护理计划措施,常规护理组66例病患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统计两组病患实施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并分析两组数据后,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护理计划组66例病患具有脱发状况、皮肤瘙痒状况、手足综合症状况、甲沟炎状况,均高于常规护理组66例病患中的脱发状况、皮肤瘙痒状况、手足综合症状况、甲沟炎状况。结论相对在癌症病患靶向治疗中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癌症病患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在临床治疗癌症中大幅度应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吴国雄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前言: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但近年发现谊病已有职业化、低龄化趋势。由于血透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执业特点,导致血透室护士特别容易发生颈椎病。通过对血透室护士职业性颈椎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使得血透室护士有效防治颈椎病的发生。
作者:张毅;李彦艳;周菊;林辅兰;陈敏;成仁碧;平光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治的冠心病患者45例(观察组)进行检验分析,并同期选择体检正常人员进行对比检验分析(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 A 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结果为(85.6±1.8)mg/L,对照组检验的结果为(38.4±1.4)mg/L,观察组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 A 检测能够作为冠心病的疾病观察指标,其检测结果对急性冠动脉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诊断和预防信息,具有临床检测价值意义。
作者:魏登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通过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5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溃疡通过泮托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复发率,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艳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ICU危重病人的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ICU危重病人10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CRRT方案进行治疗并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和血生化值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好转(P<0.05)。本组100例ICU危重患者经CRRT治疗,有76例抢救成功,其中56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转入普通病房(73.7%);另有24例患者死亡。CRRT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体液失衡、漏血、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副作用。结论CRRT方案应用于ICU 危重患者的治疗与抢救,同时采取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和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美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计划生育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也是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顺应我国新形势的人口变化发展,需要进行计划生育护理服务和技术工作的改进。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展开如下论述,旨在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高质量。
作者:孙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介绍一种保存毛发移植手术中保存毛囊的方法。方法:采用治疗碗和自来水自制。结果:在临床实践中,这个方法对术中毛囊的保存效果显著。结论:此方法提高了毛囊的存活率,取材简单,经济实惠,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婕;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际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常规组41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方案,实验组41例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62±1.33)d与(10.22±3.25)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取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杨晓阁;李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胎儿发育异常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320例孕妇,均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分析胎儿发育异常检出准确性。结果:320孕妇中,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胎儿畸形为21例,通过二维彩超诊出17例,诊断符合率为80.95%,四维彩超诊出20例,诊断符合率为95.24%,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诊断满意度上,二维彩超为89.06%,四维彩超为96.5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儿发育异常通过多普勒彩超诊断可以达到较好诊出效果,其中四维彩超比二维彩超诊出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许伟伟;刘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食管癌术后护理并发症,进一步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护理形象。
作者:王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骨折手术后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82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情况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h止痛药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在0~3分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72h内使用3次以上止痛药物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骨折病患术后疼痛不适感,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
作者:万元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延边医院(延边大学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是吉林省省重点专科,收治的患儿为低龄儿童,其生理发育尚不完善,因而血管比较纤细;另外,很多患儿因病痛的影响而在输液时自制力较差。以上两个特点造成了护理人员在给儿科小儿患者做输液穿刺时往往不能一次穿刺成功,而需要反复穿刺的情况[1]。儿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往往是输液穿刺工作没有达到患儿及其家属的要求,其中尤以反复穿刺为明显和常见。儿科患儿血管细,并且配合度又比较差,因此采用常规穿刺之后总是会发生穿刺不成功的情况,损伤患儿细小的血管。为解决这一问题,临床中采用了另一种输液方式,即静脉留置针。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在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86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4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9.3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34.8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方式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率,使静脉留置针更加安全可靠,该护理方式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苏日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牙科收治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平均为(2.0±1.0),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平均为(5.0±1.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龙大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产科近1年间接收的高龄产妇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仅给予常规产科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72.0%,与对照组的46.0%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高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缩短产妇的产程,对于确保高龄产妇顺利分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碧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口腔材料设备在临床上的得以应用。在临床上,许多口腔医生面对一些基础条件跟差的牙齿,如只有残冠和残根的牙齿的时候,金属桩核因为其本身的物理特性缺点渐渐被纤维桩所取代,而纤维桩在生物相容性,耐疲劳抗腐蚀方面都有着优良的特性。笔者现在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采取预成纤维桩修复口腔,根据科学评定方法,对取得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长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MRI 特征,以提高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23例,与病理学特征作对照,分析其良恶性肿瘤及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MRI征象。结果:23例四肢软组织肿瘤中,良性18例,上肢7例,下肢11例。疾病分布为蔓状血管瘤5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神经鞘瘤3例,纤维瘤3例,脂肪瘤6例(滑膜树枝状1例)。恶性5例,全部发生于下肢。疾病分布为脂肪肉瘤1例,滑膜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良性肿瘤一般边界清楚,部分病变具有特征性MRI征象。恶性肿瘤体积较大,信号不均匀,邻近组织受侵。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范围、信号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某些特征性MRI征象对软组织肿瘤的病理学层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忠;刘年元;于大飞;曾剑兵;刘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四阶段培训模式在ICU内新护士培训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11名新留用护士在ICU内和其他三个科室接受四阶段培训。结果:新护士四阶段培训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临床工作能力等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阶段培训巩固了ICU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提升了临床工作的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
作者:刘晓宁;苏嫦娥;朱广微;王春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于30~60岁人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电脑、电视及汽车的普及,使得颈椎病呈年轻化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强、头痛、眩晕、痹证等病的范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推拿按摩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作者:翟林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卒中患者感染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卒中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卒中患者感染特点,根据卒中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特点,提出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结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卒中患者120例中,发生卒中相关性感染的患者有42例,感染发生率为35.00%,其中感染率排在前3的是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血液感染,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7.14%、21.43%、14.9%;肺部感染多发生在早期,而尿路感染多发生在发病72小时之后,血液感染均发生在发病72小时之后。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卒中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是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感染预防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控,做好消毒工作。
作者:赵薇;曹盈盈;林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76岁,平均(52±8.3)岁,结合我院护理方式,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后,60例患者病情显效者有13例,有效者37例,2例转外科手术,4例病情恶化,4例死亡。结论:通过有效护理,可减少病患死亡率和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作者:萨如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白塞氏病是1937年由土耳其Behcet医生首先发现命名的。其又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症,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疾病。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皮下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白塞氏病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愈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作者:董茂姣;黄莹;蒲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慢性咳嗽合并食道炎应用克拉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咳嗽合并食道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7例,A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B组给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后咳嗽症状改善状况及食道炎复查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咳嗽症状改善率及食道炎恢复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合并食道炎应用克拉霉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减轻食道炎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宋章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共54例,以年龄界限划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24例,非老年组30例,比较分析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用。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老年组患者较之非老年组患者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及慢性阻碍性病变的发生率均偏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老年冠心病时,在考虑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身特点的同时,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病症、改善预后,且充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丹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总结1例重症热射病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力月西、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护理经验。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因此每日对患者实施唤醒计划,每4 h 评估患者的镇静效果是否满意,对患者进行Ramsay 评分及镇静分级,根据个体和病情及时调整咪达唑仑、丙泊酚用量及药物输注速度,以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气道管理,减少AECOPD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人机对抗。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机械通气是常用的抢救措施,是救治重症患者必备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关于大潮气量通气的相关肺损伤(VILI)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经研究表明传统计算方式设置的潮气量远远超出生理性潮气量。目前采用理想体重设置潮气量的方法更加标准化,特别是对于超重患者,能有效的、规范化的调节适合患者的潮气量,以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又能给予有效的通气。故应该对重症患者设置合适的VT,建议潮气量按理想体重计算为(8.2土o.8)ml/kg,可见按8 ml/kg理想体重来设定初始的潮气量是适宜的。
作者:朱广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根据患儿的年龄、使用的抗生素名称、规格、用药时间、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评估。结果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情况:30例来我院就诊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使用抗生素25例(占总数83.3%),合用抗生素7例(占总数23.3%),判断可以不必用抗生素15例(占总数50%,占使用数60%),不需要合用的5例(占总数16.7%,占使用数20%)。抗生素使用频率高是头孢类药物,二是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儿科呼吸道感染在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观察患儿病症,根据患儿的病症表现,控制抗生药物的剂量,必须避免因抗生素药物剂量引起患儿的耐药性,以免影响患儿疾病后期的控制。
作者:张素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ICU的患者病情较重,清醒患者的反应尤为强烈,面对封闭的环境,陌生的监护仪、治疗仪,容易让病人产生心理障碍。不论健康或疾病条件下,心理因素的生理效应均可产生致病或治疗作用,不良的心理反应会使患者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控制应激情绪,克服消极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平稳的接受救治,做好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
作者:王岩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潘海元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5年10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需静脉输液的儿童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输液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用 FLACC 量表和Wang-Baker笑脸量表分别评估所有小儿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和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小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FLACC量表和Wang-Baker笑脸量表分别评估后,对结果进行对比中,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时,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静脉的一次穿刺,提高了成功率,也增加了小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这样大大减轻了儿童静脉输液的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高申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混合痔通过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外剥内扎法治疗,观察组运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为77.5%,观察组为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3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通过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适宜广泛运用。
作者:王海东;尚春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在人群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肥胖不仅影响外形,而且肥胖给人们带了来严重的疾病。科室引进了意大利的一款激光溶脂机,原理是利用波长为980nm 光热效应,选择性破坏脂肪细胞。有溶脂塑身、紧致嫩肤的作用,停工时间短,不适感小,光热温度均匀,不易碳化,创伤小,安全,塑身,紧致嫩肤等优点。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酒石酸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5例,按照用药方式分为A、B、C三组,每组35例患者。三组均由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分别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异丙酚、氟比洛芬酯联合异丙酚、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能够取得相当的镇静镇痛效果P>0.05;但是A组起效时间显著较快P<0.05。与B组和C组相比,在达到目标镇静状态时,A组患者异丙酚用量较少、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都较短P<0.05。与B组和C组相比, A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P<0.05;胃潴留发生率三组相当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联合异丙酚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与氟比洛芬酯和芬太尼相比,具有起效快、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等优势,且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的不良反应显著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张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检验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和重点监控的科室,也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患者的各类检查标本接触的区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首先应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行为。因此,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消毒及个人防护,按流程处理标本,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因此医院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监控措施,从各方面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从而对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牛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后生活质量各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董维玲;杨理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6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二级预防用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调查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病发次数明显较之对照组明显下降,且组间差异偏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并调查观察组患的用药依存性,其结果与心绞痛发作次数、家属提醒、患者收入、药品反应等有密切关联。结论: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时,二级预防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临床心绞痛现象,且用药依从性良好,且影响因素相对较多。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干预,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探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可应用推广。
作者:王龙娇;张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强化干预在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谵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则给予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好转率并统计其健康程度评分(APACHEII)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转出ICU时APACHEI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ICU谵妄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健康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综合2010~2015年有关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通过对单纯针刺、针刺与电针、中药、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灸法、西药及其他现代科技的配合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突出了针刺在治疗三又神经痛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作者:吴惠容;明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中医护理进行研究,探讨中医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不良反应少、护理总有效率高,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翟红冰;王秀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将本院2015年收治的接受语言训练治疗的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共计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照组实施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方法,研究组实施小组语言训练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干预前的构音障碍情况:研究组患儿中,20例为错误类型置换歪曲、10例为错误部位舌尖舌面、15例为错误部位舌根、8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0例舌上抬障碍。对照组患者中,20例错误类型置换歪曲、10例错误部位舌尖舌面、12例错误部位舌根、23例舌左右运动障碍、10例舌上抬障碍。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构音障碍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组语言训练在脑瘫合并语言障碍的患儿中应用的疗效与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效果是相当的,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小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2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对比剂的形式进行诊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CT增强扫描对比剂诊断时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在病灶中ki-67、p5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3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6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全部病人的肺肿瘤组织ki-67、p53表达阳性情况;取其淋巴结检测细胞角蛋白CK,评估有无出现淋巴结微转移灶,评估ki-67、p53的表达阳性情况与淋巴结微转移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60例淋巴结微转移灶38例(63.3%),其中P53阳性者40例,淋巴结微转移灶32例(80.0%);Ki-67阳性者42例,淋巴结微转移灶31例(73.8%),非小细胞肺癌p53、ki-67阳性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阳性的高危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病灶中的ki-67、p53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淋巴结微转移灶密切相关,可用于临床预后的评估。
作者:黄攀;张永华;陶敏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辨证施护在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诊断为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患儿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接受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81%,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施护能有效提升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焕;毕丽红;李其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5年2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选取9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4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探究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肾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应用推广。
作者:李富强;熊礼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质子泵抑制剂(PPT)能够对胃壁细胞H+-K+-ATP酶加以抑制,让胃壁细胞内的H+无法进入胃腔,使胃酸分泌得到抑制。与H2受体阻滞剂相比较,PPI能够产生更强的抑酸程度,可以使胃内PH值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对比新老PPI抑制胃内PH值继而影响近端小肠内依赖PH值激活的消化酶,从而对胃肠道消化效率产生影响。本文主要对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改善胃肠道症状和消化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肖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n=46例,施以40mg/d阿托伐他汀);常规组(n=44,施以20mg/d阿托伐他汀),对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施以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并未加大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作者:李大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关刺法结合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3.2--2016.2门诊治疗的65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关刺法结合温针治疗,对照组予普通刺法结合温针治疗,5次1疗程,共治疗2疗程。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为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关刺法结合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普通针法结合温针效果好,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华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蒙医蒙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治疗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4月来院接受治疗的78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蒙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2例、22例、4例,有效率为94.87%。结论:蒙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通过适当护理,可进一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双金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肩周炎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它是肩周围肌肉、肌腱、关节和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囊内外粘连,阻碍肩的活动。主要病因为肩部相应软组织退行性变化、外伤、劳损和外感风寒等因素,临床特征为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和病程较长。临床上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现将肩关节松动术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小彤;陈希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增强CT和彩色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80例脑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检测,观察组采用增强CT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经检测,观察组采用增强CT方法检出胰腺扩张23例,检出率是57.5%,胆总管结石22例,检出率是55%,小灶液化36例,检出率是90%;根据病情的轻重检出,轻16例,占88.89%,重42例,占67.74%;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方法检出胰腺扩张35例,检出率是87.5%,胆总管结石36例,检出率是90%,小灶液化22例,检出率是55%;根据病情的轻重检出,轻15例,占83.33%,重52例,占83.87%,对照组的胰腺扩张和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小灶液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增强CT和彩色超声两种检测方法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可结合两种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妇科宫腔镜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需行宫腔镜诊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用丙泊酚,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邬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五官科属于临床的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具有专业性强等特点,学生需要学习较多的专业内容,但较多研究发现,该学科的教学内容较抽象,且加上课时少,学生在短时间较难掌握,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为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为分析病案教学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对病案教学法的定义、内容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罗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关系着千千万万老年人的晚年生存质量。现阶段,我国养老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开始采取“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本文从护理观察在医养结合模式养老中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先简单概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然后分析护理观察的应用重要性,后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谢江芸;陈巧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核心肌力的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的影响。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比较分析法。结论核心肌力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偏瘫患者站立平衡的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因为目前对于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均采用不稳定训练方法,而脑卒中偏瘫患者大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内科疾病,患者的运动强度被这些疾病所限制,所以在训练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等体征,必须在安全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
作者:李凯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前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战组和干预组,分别为15例,干预组患者在术前1d增加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状态、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得分、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前患者情绪不稳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对其进行缓解,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艳;徐云梅;李雯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在临床上虽然不属于多发病,但由于其在治疗上有相当难度,所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引起SBS的常见原因是肠系膜血管性疾病(栓塞或血栓形成)、肠扭转、Crohn病及创伤等。短肠综合征的症状及营养不良程度,与其剩余小肠长度密切相关。残留小肠长度小于60cm或小于1cm/kg体重被认为是SBS的长度标准。
作者:马俊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二级预防在高风险复发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25例和对照组215例,测量出院后1个月(基线水平)和12个月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干预组患者基线水平超过目标值时接受药物治疗。结果12个月的均值干预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 vs.3.0, P<0.001)。53%干预组患者LDL-C水平达到目标值,对照组为21.3%。结论冠心病二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衰患者12个月后的LDL-C水平。
作者:谭宇瑶;肖春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参麦注射液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并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结果:参麦注射液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大多以寒战发热常见,且不良反应多在输注后30min发生。结论:所以在临床中采取参麦注射液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规范操作,而且还要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同时积极研究预防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对策,确保患者的治疗更加安全。
作者:陈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X线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35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儿均采取X线诊断方案,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对所有患儿进行X线诊断后显示间质浸润性病变14例,占据百分比为40.00%,小叶性实质浸润型病变11例,占据百分比为31.43%,大叶或者肺段实质浸润病变7例,占据百分比为20.00%,单纯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占据百分比为8.57%。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来说,其肺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对其进行X线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重大,利于患儿后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作者:周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术后对妊娠及分娩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应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并取得痊愈的足月妊娠分娩孕妇68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再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分娩孕妇72例,将其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孕妇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分娩方式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参照组72例患者中,自然分娩45例(62.5%),剖宫产27例(37.5%)。研究组68例患者中,自然分娩43例(63.2%),剖宫产25例(36.8%)。对于两组患者来说,胎儿窘迫、臀位妊娠、羊水过少、相对头盆不称是导致其性剖宫产术的主要原因,在分娩方式与剖宫产分娩原因上两组患者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刀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妊娠与分娩不会受到LEEP刀治疗的明显影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孙婉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生化检验,对比组间空腹血糖、2小时糖耐受、血清甘油三酯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2小时糖耐受、血清甘油三酯分别为(5.88±0.91)mmol/L、(6.70±1.03)mmol/L、(1.14±0.08)mmol/L;观察组分别为(9.36±1.33)mmol/L、(12.64±1.98)、mmol/L(2.41±0.96)mmol/L;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采用生化检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研究探讨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10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疼痛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超前镇痛资料。着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数据和并发症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效果、后期并发症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减轻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可以推广运用。
作者:陈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1病例摘要患者,男,30岁,已婚。主因酒后突感、心悸、头晕1小时入院。患者1小时前饮50ml白酒,约10min后自感心悸,头晕。询问病史:患者平时饮500ml白酒无不适;自述感冒4天,输注头孢曲松钠药物治疗2天。患者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松滴斗、大剂量维生素C及补液等治疗,约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患者既往饮酒未出现类似反应,故其临床表现应为头孢曲松钠药物后饮酒所致双硫仑样反应。
作者:高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将所有产妇分为普通生产和无痛生产两组,每组各35例。普通生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分娩方法,无痛生产组的产妇采用无痛的分娩方法,比较分析以上组产妇分娩的时间、分娩后出血的概率以及分娩时整体镇痛效果。结果普通生产组产妇的生产时长、分娩后的出血概率、分娩时镇痛整体效果分别为9.50±3.75(h)、5.71%、2.86%;无痛生产组产妇的生产时长、分娩后的出血概率、分娩时镇痛整体效果分别为7.05±1.15(h)、0、100%。以上两组的数据对比,两组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别,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孕妇在进行分娩时,使用无痛分娩可以降低生产过程的疼痛感,而且在减轻产妇的疼痛同时保证孕妇与婴儿的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对此进行推广。
作者:王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小儿厌食症目前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近20年来尤为突出,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由过去的五谷杂粮,面食、蔬菜为主,而变成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鸡、鸭、鱼、肉、虾、煎炸、烤炙为主,加之年轻父母对喂养小儿经验不足,不能够使小儿胃肠功能循序渐进的转化,久而久之造成肠胃功能的损伤,形成厌食症。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揭示中医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选用、食疗等方面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厌食症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娟;陈泾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腹部切口硬结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表面红肿消退的时间以及硬结消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25/2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21/26),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在表面红肿消退时间以及硬结消退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硬结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能够快速缩短患者的表面红肿消退时间与硬结消退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产后基础护理,25例研究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SAD和SAS评分都比研究组差,两组的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后护理中施行综合护理,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聂文娟;何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情绪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情绪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治疗四周后、治疗六周后、治疗八周后的心理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4%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情绪障碍患者采取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常规治疗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综述我国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护理教学质量,应着手建立一套标准统一的护理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药物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乌司他丁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远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76.47%,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鄢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评价新改良拔针法与传统拔针法相比在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来我院门急诊输液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200例,每组在输液完毕后分别选用传统拔针法和新改良拔针法,观察四组患者在疼痛、拔针时间、输液回血、针头滴血、皮下淤血以及对被褥及护士双手血液污染方面的差异。结果:新改良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拔针时间显著缩短,且对被褥及护士双手血液污染的次数减少,拔针后的血液回流、针头滴血及皮下淤血等现象明显少于传统拔针法,两组比较均有一定统计学差异(P <0.05),而两个年龄组之间相比仅在皮下淤血现象上有一定差异。结论:新改良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对患者血管影响较轻,能更好的保护好医务护理人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志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头孢曲松三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的比较。方法采取琼脂平析稀释法稀释头孢哌酮等三种抗菌药物,将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从患者的血液、痰液、分泌物、脓液当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164株临床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41株、大肠埃希菌54株、铜绿假单胞菌27株、肺炎克雷白菌38株、变形杆菌属44株,测定头孢哌酮等三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并统计其敏感度。结果在进行测试的三种抗生素当中,三种抗菌药物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头孢哌酮的药物的敏感度高,环丙沙星达抗菌的药物浓度低,三组抗菌药物均存在有一定的耐药性。讨论针对病原菌的种类选择抗生素治疗,可以在达到治疗作用的前提下,加大药物的使用安全性,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作者:陈国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状发生率显著对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排便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助于讲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何光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析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中发挥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方法:收集近年来有关阿德福韦酯的一些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回顾性分析临床上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疗效。结果:阿德福韦酯能够有效抑制逆转录病毒、嗜肝病毒、疱疹病毒等各种病毒的复制和表达,这100例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在使用阿德福韦酯后有81例患者HBV—DNA转为阴性,其中位数水平也都较基线下降,无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6例患者出现停药反弹现象。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和逆转录,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研究与使用。
作者:方华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合使用在医治冠心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调查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昌乐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访所有患者并随机抽取68例进行临床研究,并按照实验组与对照组随机分配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除常规疗法外,采用他汀类联合进行治疗,研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治愈率远超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治愈率为97.06%,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5.29%,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合使用疗效显著。
作者:田海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热疾病的诊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热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疾病49例,90.7%,非感染性疾病5例,9.3%。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系统伴发热的主要病因,对于迅速、准确诊断和治疗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消渴的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消渴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标准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消渴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治疗有效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无效8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治疗显效24例,无效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57,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渴可对其辫证分型,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马玄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研究胸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相关基因遗传学。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胸腺上皮性肿瘤一共有80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腺瘤一共有80例,胸腺癌一共有12例,胸腺瘤以AB型为多见,一共有27例,占总体的33.75%。12例胸腺癌当中鳞状细胞癌分化一共有10例,神经内分泌癌一共有2例。结论:基于细胞形态、功能以及遗传学的胸腺肿瘤分类标准具有相对比较高的可重复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胸腺瘤各种亚型的生物学行为,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王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同时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概率为2.86%,明显较对照组低, P<0.05。结论:奥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中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小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出血的10%左右,高血压病是常见原因[1]。小脑出血是后颅窝常见疾病,是神经科常见急重症疾病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共济失调,少数患者发病迅速,短期内昏迷,出现脑干受压、脑疝或发生急性脑积水[2]。治疗上根据血肿大小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及内科治疗。现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内科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产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胎膜早破45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8例,其中保胎成功5,早产3例,自然分娩24例,剖宫产16例,1例脐带脱垂,未发生母婴感染。结论:对于胎膜早破产妇及时有效的护理加上正确的处理,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涧君;仇玉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前牙铸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进行前牙修复患者20例,实施铸瓷贴面45个,修复2a后使用瑞格法对其进行评价,比较并分析瓷贴面的各个临床指标,例如:瓷表面的材质、边缘适应性、颜色匹配度、牙龈反应、瓷贴面存留率与术后敏感度等各个方面。结果:患者的瓷贴面留存率高达96.30%,脱落率则低于3.7%;其边缘适合性较佳的概率高达98%;在进行体龈缘附近的修复时出现轻微充血的概率仅为5%;在进行周瓷贴面治疗后的7d内,有9%左右的患者在经受冷热刺激后出现了一定的敏感现象,其敏感症状在实施粘接后消失;95%的患者认为颜色匹配度的较高,仅有5%患者觉得匹配颜色有轻微欠缺,但仍可接受。结论:根据临床实践的分析与探究,可知铸瓷贴面的技术是目前较为可靠、美观的一种前牙修复技术。
作者:曹红梅;潘佳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红钻;高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情况,并对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7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分析治疗,并探究患者疾病的概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血糖平均恢复时间为6.25?1.21小时;患者临床体征平均改善时间为5.13?1.01小时;治疗的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后未对患者进行干预症状自行消失,并未对患者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我们需要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同时密切检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并且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用药等指导,帮助患者较好的改善临床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借鉴。
作者:卢洪娟;解玉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就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接受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由中药师进行适时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用药满意度上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中可发挥主导作用,降低用药不安全事件,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邢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9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诊断方式的差异性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9例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方式,乙组30例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对检验效果进行分析,对价值进行对比。结果:甲组的有效人数18例,诊断有效率为62.1%,乙组的有效人数26例,诊断有效率为86.7%,乙组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其优势显著,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开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妇女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病例均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结果68例病例平均服药7剂,速效18例,占26.46%;显效26例,占38.25%;有效16例,占23.52%;无效5例,占7.35%;总有效率为92.64%。结论自拟中药方化裁治疗妇女崩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王烈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CT诊断及其临床预后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CT诊断后分型,再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分型后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对分型后的患者进行对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例数,禁食天数。结果 CT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型,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禁食天数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分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穿孔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疑似胃肠道穿孔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结果:CT诊断出62例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胃肠道穿孔病症,有2例诊断为肠梗阻,属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6.9%,与术后证实结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准确诊断出患者腹腔游离气体、胃肠道穿孔部位以及肠道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在患者术前定性定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王维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8例尿毒症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常规组39例,单纯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39例,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甲状旁腺素、血尿素氮、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4%与46.15%,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采取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得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明显的改善。
作者:熊礼娟;李富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调查分析。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并用重要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与分析,分析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结果:首次用药、用药90min内、改善微循环或活血化瘀等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高。结论: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规范操作和对患者的用药监测,有助于增加用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彬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或患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54例。在患者体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观察患者在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的避孕、月经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早孕患者在人工流产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在第一个月内有一例患者出现脱落,避孕失败,之后再无患者脱落;患者不规则阴道点滴出血与痛经的病例数随着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的时间增加而减少,月经量减少与闭经的病例数随着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的时间增加而增加。患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出现量均出现明显减少,月经周期的天数增加,月经期的天数有所减少,闭经的例数增加,血红蛋白的均有所上升。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具备良好的避孕效果,同时对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量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花晓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12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4例患者进行洗胃、应用戊乙奎醚解毒治疗,观察组的64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及血必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4.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 ChE 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加血必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短,ChE 恢复速度快,而且治疗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程华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使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方法随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美容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7.50%,观察组为90.00%,P值大于0.05,两组治疗效果不具可比性;从美容效果优良率来说,对照组仅为25.00%,而观察组则为92.50%,观察组的美容效果显然更好,P值小于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美容效果更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雅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梗阻性结肠癌应用急诊与择期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3-2014年收治的老年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急诊手术,研究组患者选择择期手术,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吻合口漏、切口感染或开裂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比对照组少(P<0.05);将两组术后1、2年的死亡率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梗阻性结肠癌进行择期手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死亡率低,术后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东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与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复发率,远期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梁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采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的患者的评价指标内容全部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陈春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试析健康教育应用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青光眼患者9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总满足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并发症率减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罗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的100例患有肛周湿疹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以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派瑞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则为94.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在停药后半年之内观察组有1例出现复发,而对照组复发者有5例,对照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应用于治疗肛肠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惠慧;陆金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老年代谢综合征(MS)伴高血压患者应用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MS患者,对其应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经过12周的规范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后SBP、DBP、BMI、FBG、TG、FINS、hsCRP、HOMA-IR、Fg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DL-C 干预前后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那普利对于 MS 患者的多种代谢异常均有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蓉;邵文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儿童牙颌畸形的临床修复方法分析。方法:随机选取80例牙颌畸形患儿,分别给与预防性矫治、阻断性矫治、矫治器矫治以及正畸治疗及修复等4种的矫治修复方法,各类方法随机选取20例患儿,观察各类临床修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牙颌畸形患儿中,矫治成功的有51例,总成功率为85%。结论:牙颌畸形患儿根据畸形的类型采取相应合理的矫治修复方法,可以提高修复的成功率,恢复牙齿的完整,具有广泛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祖木来提·艾肯尔;米尔卡米力·吐尔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吸入型布地奈德治疗尘肺病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70例尘肺病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作两组,即常规组35例,试验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加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71.42%、5.71%,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止咳等治疗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尘肺病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翟振海;谭月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过程中,分析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产前筛查产妇145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1例以及对照组74例产妇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产前筛查方法;观察组: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二维超声;通过对比检出率以及准确率以突出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检出率以及准确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产前筛查产妇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进行筛查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四维彩超技术,终获得的检出率以及准确率较为显著,针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早期治疗可以发挥显著的指导作用,可以为患儿预后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障。
作者:郝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时间内我院内科病房收治的轻中度哮喘患儿共计100例,按随机原则将10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在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整体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PEF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不仅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哮喘症状,提高整体临床疗效的作用,同时对患儿的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在儿童哮喘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亚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5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喘气、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治疗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云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变化快、来势凶险,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可达到康复的目的。
作者:江甜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口腔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口腔微创拔牙术的84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抛硬币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者占据42例,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占据42例,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拔牙后的2h、24h咀嚼痛与咬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口腔微创拔牙术的患者而言,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作者:张倩;王龙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总结了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本身、肠内营养途径,鼻胃管置入长度、鼻饲方式、体位、营养液的选择等因素,并进行了合理的护理干预。认为进行系统的原因分析可有效减少重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晓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内容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手术病患,其中2013年病患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4年100例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而后分析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成功率上,对照组为92%,观察组为100%;手术满意度上,对照组为94%,观察组为100%。结论:优质护理运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可以提升患者配合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春霞;吕桂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消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明显好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状况,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康小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体会。方法:我院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病人采取回顾性分析,将仅给予传统护理的30例脑出血病人作为A组,实施急诊护理的30例脑出血病人作为B组,并观察2组脑出血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ICU停留天数、住院天数及死亡率。结果:B组脑出血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ICU停留天数、住院天数均少于A组,P<0.05,不仅如此,死亡率低于A组,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病人实施急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陶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本文结合实际简要分析了老年卧床病人的特点及护理需求,提出了一些护理对策,并得出体会:要注重对老年卧床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让患者终达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
作者:罗伯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过程中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护理干预意义。方法观察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ICU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258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ICU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258例,发生VAP29例,其发生率为11.2%,死亡2例,死亡率6.9%通过对VAP相关因素的预防和及时有效护理措施,减少了VAP发生。结论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可能是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佳策略,从护理角度出发,针对其发病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对预防VAP的发生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立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 MBI 评分指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王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8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对照组40例单用雷贝拉唑。2周后通过症状积分和内镜检查判定疗效,并观察副作用。结果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2.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P<0.05).内镜下检查方面,治疗组的治愈率(33.3%)高于对照组(22.5%)(P<0.05),(好转+治愈)率(82.2%)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症状改善和内镜分级改善均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麻醉师是医院内部跟外科、内科同级的临床学科,麻醉医师也是临床医生,同样纳入层层医生职称的考核体系当中,而且他们必须同时具有医生资格和麻醉医师上岗证,绝非人们通常理解中的“技术工人”。麻醉科的各种规章轨制,操作常规,是一定要当真遵照的。
作者:王东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由于口服有机磷农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9/29),对照组痊愈率为96.55%(28/29),两组痊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为28.36±4.89,对照组为41.45±6.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55%)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综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本院2013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20例作为临床资料,均于围手术期加强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临床依从性高达100.0%;术前1h与术后1d的SDS和SAS评分与患者入院时进行比较,达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共7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CT诊断,观察组行MRI诊断,对比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病灶总检出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46.2%)且梗死发生<24h 及24-72h 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数量、病灶大小、检查时间及发病-检查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RI 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CT,临床诊断优势性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吴斐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常言说的好,“宁打十个大人针,不愿打一个小孩针”由此就可以感受到儿科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儿科,护理对象是0--14岁的儿童。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层:有生理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在儿童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为满足这些需要,心理护理及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在儿童,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有限,进行沟通及心理护理非常困难,很难达到预计的效果和目的,甚至还会达到相反的结果。为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我们通过对家长的沟通及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许世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肩袖损伤后肩关节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损伤后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方法:互联网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在肩袖损伤后对队员进行追踪和观察,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对伤后队员进行系统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恢复队员肩关节的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舒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工作质量。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服务态度、回收速度、护理质量、供给速度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可有效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减少医疗感染事故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溶液、药物、营养物质、电解质等直接注入静脉,经过血液循环的转运作用发挥疗效。是我们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操作技能,可以说临床护士们人人都会,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医改不断完善,报销比例的提高,人民大众无论大小疾病都会首选静脉输液。加之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1]成功的静脉穿刺是顺利完成治疗任务和及时抢救急、重、危患者的重要保证,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因此,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广大护理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厄洛替尼联合放疗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放疗科接受治疗76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实验组在放疗的同时应用盐酸厄洛替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药物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中位生存期更长,2年生存率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采用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厄洛替尼可收到满意疗效,且药物毒副反应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耐受度,建议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为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9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分析90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9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轻度刺激症、中度刺激症和重度刺激症,分别为16例、5例和0例,比例分别为17.78%、5.55%和0%,出现临床症状21例,占比为23.33%;90例患者的并发症有脑梗死、糖尿病、静脉炎和局部坏死,分别为14例、5例、1例和1例,比例分别为15.56%、5.55%、1.11%和1.11%。结论: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在进行输液之前应进行必要的血管检查和护理工作,降低血管因素对患者的生命的威胁,输液过程中应时常观察患者的生命症状和病情,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制定相应的措施,护理人员应提高相应的专业技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吴慧钦;史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创伤性湿肺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多为迅猛钝性伤所致,例如车祸、撞击、挤压和坠落等,发生率约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在 ICU中多见,通过对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ICU 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姜岩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本院进行肝硬化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有75例患者是处于肝硬化的失代偿期,对这7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在临床治疗时的效果。结果经过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其效果与住院前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降低护理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对医师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更好的提高其在医院治疗期间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丽琼;曾思佳;王自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补佳乐联合全面护理干预用于中期引产后乳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中期引产后乳胀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药物指导,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疗效。结果:引产后第4天与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和对照组比较(P<0.05);关于胀痛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期引产后乳胀患者,予以补佳乐联合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乳胀现象,使乳房硬度得到改善。
作者:晁辉;倪雪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05月~2016年04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路径,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62±2.31)天、住院费用为(5412.36±654.29)元、急救时间为(38.24±4.31)min、球囊扩张时间为(86.51±14.32)min均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路径后对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陇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社区糖尿病护理模式。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医院登记在册的2型糖尿病患者804例,随机编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2例,分别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新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HbA1c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视力下降、消化道功能障碍、下肢功能障碍加重、糖尿病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糖尿病二级预防管理水平。
作者:沈金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讨论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意外跌倒的效果观察。2015年一月起,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从入院、住院期间连续性的护理干预,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作者:林永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手术后患者发生中转开腹0例,恶心、呕吐1例,腹胀1例,呼吸道感染1例,出血2例,没有发生尿管损伤、膀胱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下降了。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能够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的下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鼻饲泵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后并发症和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使用鼻饲泵的肠内营养患者试验组中,患者胃内潴留量为(15.8±10.3)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7.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胃肠道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3.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饲泵肠内营养可明显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更明显提高肠内营养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衍生出一系列医疗保障、生活料理、疾病护理等问题。人老病多、用药亦多,这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发生一系列的功能变化,各个脏器均出现退行性变化,住院老年病人用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作者:闫佳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伽马刀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术后残留的老年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4例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老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2例,行伽马刀治疗后结合替莫唑胺化疗,对照组22例单纯给予伽马刀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2%,45.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分别为59.1%,54.5%,(P>0.05)。结论对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的老年患者,应用伽马刀放疗结合替莫唑胺化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应用伽马刀放疗,且胃肠道、血液及肝肾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耐受性好。
作者:李春田;牛婷婷;马明;邵亮;张平;菅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金兰;解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叶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本文对于医院收治的俩例病例治疗较完整的2例劳累性热射病行CRRT后肾功能进行临床分析。结论CRRT对于劳力性热射病引起急性肾功能的替代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缵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是否接受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作为分组依据,其中观察组55例患者接受了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照组55例患者未接受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感染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要重视给予妇产科患者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以降低感染率,减少感染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56例,予自拟中药方治疗,柴胡15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香附15g,郁金30g,枳壳10g,夜交藤50g,炒酸枣仁30g,琥珀粉5g(冲服)。心烦加栀子,肝经热盛者加龙胆草,上焦热盛者加黄芩、黄连,痰热者加胆南星、瓜蒌,痰湿盛者加痰热者加胆南星、瓜蒌,痰湿盛者加茯苓、半夏,痰蒙清窍者加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肝风内动者加天麻、珍珠母,气虚甚者加黄芪,心气虚者加柏子仁,阳虚甚者加制巴戟天,肉桂,腹胀纳呆加苍术、砂仁、莱服子,便秘者加大黄。每日1剂,30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34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王娟;王烈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阿糖腺苷与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药物。方法: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7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阿糖腺苷组90例、利巴韦林组90例、对照组90例。结果:阿糖腺苷组和利巴韦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阿糖腺苷与淋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均有效,两者对比利巴韦林具有口服吸收快、不良反应小、经济、利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临床应用方便。
作者:孔建立;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条在眼科门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11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07例(泪液检测滤纸条)和对照组104例(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对比两组的筛查结果。结果:在211例(254眼)干眼症患者的当中,观察组成功检出134眼(99.2%),误诊1眼(0.8%);对照组成功检出98眼(82.4%),误诊21眼(17.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泪液检测滤纸条在眼科门诊筛查干眼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检出率高,误诊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78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分析与护理。结果:178例手足口病主要为1~3岁的幼儿,春末夏初是该病的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本病治愈率高。结论:加强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是治愈本病根本保证。
作者:何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20128)无色的澄明液体,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67707)性状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作者:王晓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形式及其对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通过分析和回顾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这1年中,在我市某医院就诊的180例手术患者的资料,随机的将这180例手术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其中9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90例作为对照组。在实验组中,采用优质的护理方法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其中,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的护理和手术后的护理;而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后,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来探讨和分析优质的护理方法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97.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76.7%,两组患者之间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0.05);另外,实验组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SDS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方面的控制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0.05),表明实验组的应用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优质的护理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对于护理结果满意程度的提高,在手术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程明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在高血压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后的结果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满意例数为49例,满意率达96.08%远高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的病情稳定和控制。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通过子宫压迫缝合术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分娩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缩宫素或子宫按摩,观察组运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止血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出血量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通过子宫压迫缝合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出血量,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作者:陈银玲;徐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患者情况。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反馈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p<0.05;在焦虑、疼痛严重程度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尚风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指末端位于大中心静脉的任何导管,由于导管开口于上腔静脉,临近右心房,管口周围血流量比末梢脉大,液体容易输注,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或粘稠性液体对病人外周血管损害,因而CVC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在重症护理中,CVC常用于快速静脉内输入药物和液体,以及监护中心静脉压,更适合于老年患者,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易滑动,且体质差,水肿等因素增加头皮针的穿刺难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各种侵入性管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足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应用较多、保证了患者及时用药、输液、输血、监测血流动力学及肠外营养支持。目前已扩展到快速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治疗气胸等方面、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方便。
作者:尚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进行分组:治疗组(n=40例,施以奥美拉唑治疗)、常规组(n=36例,施以雷尼替丁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者血液、消化、神经及循环等系统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常规组22.22%(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施以奥美拉,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且药物作用较为明显,从而改善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钱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龄术后患者的监护管理。方法:对转入ICU的235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术后注意保暖、加强呼吸、循环系统的管理、镇静镇痛的管理、睡眠质量的监测等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5例患者中,发生意外拨管2例,肺部感染4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结论:高龄术后患者的ICU管理,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任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60例医院收诊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结果:通过观察发现,苍耳子散加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说明苍耳子散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结论: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魏桃荣;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天然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天然药物,并为现代科技研发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中药材和中成药市场上的假冒药品,传统中药的混乱,为了真正离开的情况并不少见的人对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要澄清的混乱的品种,打击假冒伪劣已经成为了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作者:杨胜华;彭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急诊科医学史一门新兴边缘临床医学学科,与临床各科有着密切关系,是临床各科危重急症诊治的第一环节。负责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有效抢救与预检分诊;不以系统器官定界而是以病情急缓和程度界定临床活动范围。因此急诊科护士应当有特殊的临床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各科临床技能。
作者:文秀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广大基层的医护人员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管理的中坚力量,必须头脑清醒、行动迅速,对突发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及时安排和处理。对于突发传染病疫情以及其它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集中处置管理措施,值得医疗系统工作人员的深入研究。
作者:陈建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中、住院时以及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住院前以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ICU成为一个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率的重要场所。医院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ICU 病房属于危重病科室,其接收的患者均病情重、免疫力低下,而且多接受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因此其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治疗费用增多、并发症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而且病死率增高。
作者:苏嫦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索手牵手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系统)在风湿免疫科的应用。
作者:刘滔;蒋英;鲜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关于印发〈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等6个地方病监测方案的通知》(中疾控地病发〔2012〕6号)的内容和要求,受四川省卫生厅委托,四川省疾控中心结合我省碘缺乏病防治实际,组织专家制订了《四川省碘盐监测方案(2013年修订)》,2013年我县将继续开展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碘盐监测工作。于2014年4月份开展了碘盐监测工作。
作者:瞿遥来;邓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科用药需要格外注意,儿科用药的成人化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以及安全性能。下面本文阐述了儿科用药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儿科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产褥期产妇应用产后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收治的在本院分娩的产妇选出符合条件的共有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的产后护理,研究组给予产后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在泌乳情况、不良反应情况、EPDS评分方面,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产后护理延伸服务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宋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开展护理活动以来,体会到只有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才能减轻病人家属的后顾之忧。
作者: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纠纷率上,观察组为2.5%与0%,观察组为15%与10%,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小莉;文莉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化学领域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出现部分交叉内容,从而形成现代有机分析化学,在加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两者的联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环境、经济等迅速变化的大环境下,现代有机分析化学有着新的进展,其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在促进社会、经济等进一步发展上有着极大影响。本文就现代有机分析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新进展进行全面探讨,以推动现代有机分析化学更快、更好发展。
作者:杨瑾屏;严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医疗行业护患纠纷屡见不鲜,护患关系愈发紧张。而如何处理二者纠纷,更是考验每位医护人员的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处理护患纠纷时,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使双方矛盾更加激化,护患关系恶性发展,从而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秩序。同时,给护患双方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因此,了解护患纠纷的成因、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以及如何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就成了每一位临床护士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必修知识。
作者: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因素组合组成,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在收治的162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差错、风险事故、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孕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风险管理后,差错、风险事故、医疗纠纷出现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与产妇满意度分值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熊桃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本社区卫生服务站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运用社区慢病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状况差异。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数降幅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控制达标率与控制效果满意度上,观察组为72.5%与87.5%,对照组为45%与6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慢病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等相关疾病指标,提升患者疾病控制满意度。
作者:曹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一个医院的缩影,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第一线,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也直接反应这个医院的服务文化。急诊护士更是重中之重,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急诊护士的素质水平。因此,急诊护士在抢救和管理任务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高其职业素质尤为重要。急诊护士本身不但要有高超的应急技能和敏捷的思维,还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以及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和身心素质。
作者:杨君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现代化医学影像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DR摄影作为一种全新X 线成像技术,使整个放射科特别是常规放射诊断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DR摄影以其高质量图像和高工作效率正逐渐替代现在传统X线摄影技术,成为当今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代表。我们通过对DR的使用,从多方面比较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牛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为了避免动物疫情传播,必须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动作检疫工作也是确保以动物为源头的产品的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保障饮食者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国内外大量有关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情况的报道,以及在实践中总结到的经验,具体分析了当前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针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的创新改革策略。
作者:张晓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我国卫生部在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然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还是存在不少缺失,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概念综述以及原因分析法,探讨人文护理关怀的对策。
作者:刘琼;熊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与应对措施,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处方3000张,记录好处方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药品剂型、用法用量和重复给药等情况,据此对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在抽查处方中,有220张为不合理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集中体现为诊断和用药不符、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途径和剂型不当、配伍禁忌或产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医院应当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定期对门诊用药情况进行审查,加强医生和调剂药师的业务培训,要求其根据制度规范门诊用药行为,以有效预防、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切实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传染病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传染病并没有根除,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神体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由于其自身复杂多变性,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与改变。本文主要是对公共卫生管理中传染病的存在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卫生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减少或抑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
作者:王梅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药品原材料的好坏决定了药品质量,因此,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切实提高药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制药企业物料供应环节的风险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对物料供应短缺的预防以及物料质量带来的危害的具体策略,努力将物料供应过程中的风险水平降低到小化,提高制药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护理人力资源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人类健康和保障生命质量的重要资源。其包括人力的数量、质量、人才结构和职称结构以及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等功能发挥和利用的综合管理概念[1]。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美国波士顿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护士人力配置与病人住院日、医源性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发生率和抢救失败率等指标高度相关[2]。合理地配置、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本课题组人员对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作者:赵红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角色逐渐转变,病区住院病人以消费者的身份对个人利益、人身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开展,使临床医护人员逐渐体会到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重要性。以下将从封闭式管理开展过程进行分析,逐步探讨了儿科病区中封闭式管理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析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心率、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中实施保温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娇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人工气道是指经鼻、经口或者气管切开将导管插入气道内建立气体通道,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并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容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增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等[2]。但是有效的人工气道干预措施能降低VAP 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住院时间[3]。近年来,国内外对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
作者:范胤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影响儿童癔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儿童癔症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MRI,CT,脑电图检查,另外还进行了心电图,脑脊液,心肌酶等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城市32例,农村28例。发病年龄为7~15岁,平均(9.26±1.02)岁。发病诱因明确者56例,其中学习负担过重36例,受过批评者是16例,家庭环境不良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瘫疾22例,产生发作性胸闷、胸痛或憋气和过度通气的16例,抽搐9例,其他如头疼,晕厥,感觉异常,头晕,幻视等。曾被误诊15例为癫痫,5例为周期性麻痹,4例为病毒性脑炎,2例为病毒性心肌炎,其余为发作性睡病,风湿热,过敏性紫癜,静脉炎,脊髓炎各1例。所有辅助检查未见阳性指征,排除器质性疾病。结论:儿童癔症很常见,学习负担过重是首发因素,临床表现复杂,易于误诊,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原富强;韩嫣;于洪岩;徐亚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前消毒漱口液含漱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疗前给予纯净水漱口,观察组则给予消毒漱口水漱口,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h后对口腔诊室内的空气细菌菌落进行计数,并对治疗前后细菌菌落计数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诊室内空气细菌菌落计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h 后,观察组诊室细菌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治疗前给予消毒漱口液含漱可有效减少口腔诊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从而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刘沁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两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的效果。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消化道症状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DS与SAS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消化道症状,改善患儿不良情绪状态。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唐乙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他克莫司软膏在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采用维生素 B6软膏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79.54%;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发生率9.09%,(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不良反应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屈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接受何种护理干预作为分组依据,分为研究组(n=55,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55,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生存质量评分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依据,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
作者:周守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中毒洗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口服中毒患者共7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恐惧心理,优化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在中毒洗胃患者的临床急诊治疗中,舒适护理能够大化的使患者保持心理、生理等的优化状态,为抢救治疗提供宝贵时间,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国付;张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通过推拿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运用推拿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吞咽功能评分上,观察组在治疗前后改善幅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通过推拿联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
作者:王琳;胡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社区于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单一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4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36例(75.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脂均得到改善,但是实验组的总体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少,可广泛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通过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TC、LDL-C、TG等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HDL-C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上升幅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为35%,p<0.05。结论:冠心病通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治疗不良反应,适宜广泛运用。
作者:王红梅;雷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以后,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患者干预效果评价,为以后慢性胃炎患者的防治及护理提供指导性的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例慢性胃炎病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对两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社区服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率、健康知识掌握率、疗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不同的中医体质辨识,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龙燕舞;陶雪斌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的不同方法,寻找一种高效、经济而简便的方法指导实际工作。方法选取结外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8例,采取三种方法提取DNA,分别是酚-氯仿提纯法,快速法和试剂盒法。通过检测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PCR扩增效果,比较三种DNA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试剂盒法提取DNA OD260/280比值在1.91-1.96间;酚-氯仿提纯法OD值在1.32-1.68间;快速法OD值在1.19-1.36间。其中试剂盒提取DNA为稳定。3种方法提取的DNA为模板行PCR扩增,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法简单、无毒、需要的样品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DNA提取方法。
作者:张淼;景丽;牛牧文;梁颖;简莉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8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其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4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前24h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24h 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降低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在降低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硝酸甘油用量,对于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孟艳玲;高建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诊所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需要口腔修复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实验组则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完成后,实验组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金属桩,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对于口腔修复的效果更加明显,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李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E)对北京市某医院2015年6月~9月间对新入所的1247例人员进行的抗TP抗体检测。比较分析ELISA法与TRUSE法检测的结果。结果:1247例标本中ELISA阳性病例86例,感染率6.89%;胶体金法阳性病例61例,感染率4.89%;TURSE法阳性病例27,感染率2.16%。以胶体金法结果为金标准,对TRUSE法与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的比较,TURSE法检测阳性率低于ELISA(P<0.05)。结论:TURSE法检测灵敏度比ELISA低,并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初筛的检测。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适用与临床大样本量筛查。
作者:崔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针灸推拿并配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给予科芬汀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7.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邓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来我院参加体检的3686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43例,对照组受检者采用常规体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观察对比两组受检者健康体检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护理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44 P=0.009<0.05)。结论在健康体检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受检者的依从性,提升受检者护理的满意情况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者:陈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通过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运用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NRS评分、Ashworth痉挛评分、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通过中药泡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提升治疗疗效。
作者:陈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通过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2.5%,对照组为27.5%,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作者:刘大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在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0例大面积牙体缺损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桩核冠脱落、桩核折断、根折、牙龈炎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金属桩核,纤维桩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作者:李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4例脂肪肝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方法随机,对照组患者给予硫普罗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降脂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脂肪肝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75.44%,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脂肪肝方面,中药降脂汤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韩方方;刘绍龙;蒋烽炼;孟海波;韩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对比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感染组)与未感染者(未感染组)之间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废物处理、易感人群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患者中有40例为HBsAg阳性患者,阳性率占40.00%,其中未感染组患者的治疗中,诊室的空气细菌平均数量是(2.45±0.32)CFU/m3,器械表面的细菌数量(65.43±7.56)CFU/m2;感染组患者的治疗中,诊室的空气细菌平均数量是(4.54±0.54)CFU/m3,器械表面的细菌数量(125.32±11.67)CFU/m2;诊疗中未感染组的废物处理明显要比感染组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上可知,在诊疗中,空气质量、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废物处理、易感人群等与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具有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口腔科用到的相关器材进行消毒与灭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贺春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60mm水柱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即直立行走后头痛明显,平卧休息后头痛缓解。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不明,多数与自发性脑脊液漏有关。继发性可由腰穿后、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开颅术,分流术),脱水、糖尿病、尿毒症等[1]。文献报道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2]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同时合并单侧硬膜下血肿者罕见。现报道一例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合并单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晓青;赵红念;汪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患者,男,5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踌躇、费力,尿线变细、不尽感,伴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肉眼血尿,无畏寒、高热,无低热、盗汗、乏力等其他不适。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作者:胡久民;邹文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帕金森病患者行床旁吞咽功能筛查及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7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使用GUSS吞咽筛查量表评分,接受吞咽评估,根据筛查的结果给予对应的进食管理以及康复训练。结果27例患者的GUSS评分结果显示:0-9分3例;10-14分9例;15-19分12例;20分3例。1个月后复评结果:0-9分1例;10-14分5例;15-19分16例;20分5例。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吸入性肺炎。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行吞咽功能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制定进食管理和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周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讨论分析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实行全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临床麻醉,使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和麻醉。对比两组的应用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也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效果较好,患者清醒的较快,不良反应较少,VAS评分也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凯;袁治辉;杨军;白文俊;杨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外阴皮肤裂伤并感染植皮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12月10日收治的1例因外伤致外阴皮肤撕脱伤并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该患者终植皮顺利,功能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给予外阴皮肤裂伤并感染植皮术患者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变化,形成微晶体诱发的免疫反应。本文就近年来的发病机制、原因、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先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胃息肉切除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进行胃息肉切除术的50例胃息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他们采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后病人均解除了腹痛症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行胃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不仅能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云梅;李艳;李雯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通过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神经衰弱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衰弱通过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适用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安;赵薇;王亚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耳部畸形复杂多样,多同时有外耳、中耳及内耳畸形。单纯中耳畸形比较少见,表现为传导性聋合并面神经畸形更为少见,治疗方法和效果也差别较大。面神经畸形的患者多伴有严重的耳廓及内耳畸形,面神经发育异常合并先天性传导性耳聋病例报道不多。而双侧均发病者极为罕见【1】。K.A.AL-Mazrou【2】等也报道8例面神经畸形合并先天性听力下降的病人,仅1例是双侧先天性传导性耳聋及面神经畸形。
作者:韩丽;李吉洲;阮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浪频率增加,热射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逐渐增加[1]。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40℃)和意识障碍,常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2]。热射病一旦并发MODS,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护理难度大,死亡率高。015年8月我院成功救治2例体能训练致热射病合并MODS的患者。其中针对病情较重的1例患者在进行全面综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了积极的营养治疗,早期、全程介入,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病情严重的患儿可以发展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小儿的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与并发症护理等方面,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进行小结。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采血的新生儿1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2名,实验组68名,对照组用常规的方法注射器采血,实验组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对比两组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在进行采血后,实验组的一次成功率为97%,对照组的一次性成功率为79%,实验组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穿刺时间、局部瘀斑、溶血等现象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新生儿进行股静脉采血时,应该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能有效提高新生儿采血一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白晓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患者51例,给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患者51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与74.51%,P<0.05;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来说,采取胸腺肽+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傅望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的不良发生情况。方法:筛选2014年09月-2015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临床表现、用药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等方面做深入分析。结果:经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患者用药期间,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筋脉炎及皮肤过敏等;且1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0例患者出现合并用药状况。结论:在使用奥硝唑时,需仔细查看患者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反应、异常状况,以便对患者进行有效处理。
作者:胡想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etion CRBSI)成为医院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加重了医疗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病死率。患者高龄,病情危重,伴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入住ICU时间的延长,静脉输注含糖及胃肠外营养液体,使用抗菌药物均为CRBSI的危险因素;选择正确的置管部位、导管材质、结构能有效降低CRBSI;置管前后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提供大无菌屏障,局部皮肤有效地清洁消毒,熟练的操作技术,正确选择和及时更换敷料,能降低CRBSI;针对医务人员对CRBSI的防控知识缺乏,通过培训教育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能有效降低CRBSI。
作者: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的规范用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某社区糖尿病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两组共同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格列吡嗪共同治疗,研究组同时采用门冬胰岛素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共同治疗糖尿病能较好的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就诊的经病理检验证实为鼻咽癌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并分析其结果,对比两组影像学方法的检出率。结果:MRI鼻咽癌咽部诊断检出率较CT诊断检出率更高,且鼻咽癌颅底诊断检出率也较CT诊断检出率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中,MRI诊断较CT诊断更具有说服力,对鼻咽癌的诊断更具有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并借鉴。
作者:吕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血糖监测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护理操作,是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重要保证,但临床上常常因为操作不规范或血糖仪使用不当及其他众多相关因素导致监测结果与病情不相符,因此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是当前研究重点。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目的是预防子宫肌瘤术后的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明确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肌瘤复发率为25%。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手术的年龄、术前检查肌瘤个数、术中发现肌瘤个数都与肌瘤复发相关,因此我们得出,患者的手术年龄、术前B超检查肌瘤的个数、术中检查发现肌瘤的个数是术后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手术年龄、术前B超检查出的肌瘤个数、术中检查发现的肌瘤个数是肌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明确疾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加以干预,能够减少肌瘤的复发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聂广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已成为临床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CVP 主要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监测。本文通过比较几种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的优缺点,提出锁骨下静脉置管为适合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同时还从CVP监测的护理要点、感染预防等方面总结了CVP监测的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纪春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利妥昔单抗治疗老年 NH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予以相应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这种护理方法,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通过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护理。结果12例患者术后均无尿失禁及排尿障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袁大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创伤性休克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致伤原因、伤后就诊时间、年龄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经救治后的死亡率为15.00%,救治成功率为85.00%。结论: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血压情况等是影响抢救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时确定手术方案、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救治效果。
作者:赵妮妮;王烨珣;王琼;白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结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抑郁症、周围神经感觉障碍、横纹肌溶解、肝功能异常以及胃肠道反应等。结论:他汀类药物会使高脂血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嘱咐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并且对其肝肾功能进行定期检测,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有关。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时超过一天没有得到缓解,如不及时治疗,可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极其重要。
作者:杨向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通过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预混胰岛素,观察组运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显著,p<0.50;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糖蛋白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通过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血糖指标。
作者:徐玉娟;马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总结10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为:①术前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术前评估:采取措施改善心功能及营养状况,加强沟通,提高患者配合能力。)②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③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④做好出院指导,告知其降压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和注意内容。
作者:姜文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超声与病理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超声科诊断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予以回顾分析,观察其宫腔镜手术病理结果或者诊刮结果,和阴道超声资料。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109例病理确诊是子宫内膜息肉,阴道超声符合率为90.83%,有11例误诊,其中宫内膜增长过长6例,子宫内膜癌2例,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方面,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和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
作者:郭飞;吴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恢复效果。
作者:张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心肌梗死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沈礼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HELLP综合征以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数发生在产前。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其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右上腹疼痛及恶心呕吐,体重骤增,脉压增宽,少数可有轻度黄疸。如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可出现血尿、消化道出血。但少数患者高血压、蛋白尿临床表现不典型。我院2015年11月收治1例HELLP综合征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诸葛文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在急诊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急诊科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赵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感染的67例新生患儿进行原因分析及从中学习并完善预防措施。结果: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降低,并无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流行。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力低下及医护人员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等有关;患儿病情程度越重、基础疾病数量越多、住院时间越长、医疗操作越多,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
作者:金雪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予以急救及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其中有85例患者达到了满意效果,所占的比例是85%。结论: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行及时急救及有效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甄建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CRRT 是一种持续缓慢的透析方式,连续地清除机体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调节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来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护理人员要坚持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等护理相结合,尽量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作者:杨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深入了解本科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需求情况,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方法:设问卷对我院78名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带教老师基本满足本科护理学生的需求,但在教学能力和教学内容方面不太令人满意。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教学能力,尤其是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激发护理学生的积极性,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许今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门诊抗生素输液用药中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门诊抗生素输液用药产生不良反应患者,分析其不良反应相关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类上,消化系统为38.75%,皮肤与其附件损害反应为47.5%,呼吸系统为11.25%,神经系统为5%,心血管系统为3.75%,全身性损害反应为46.25%;抗生素类型上,β-内酰胺类为36.25%,喹诺酮类为26.25%,林可霉素类为17.5%,大环内酯类为8.75%,抗病毒类为6.25%;在不良反应年龄分布上,10岁以内占比31.25%,11岁至20岁占比8.75%,21岁至35岁占比15%,36岁至45岁占比26.25%,46岁至55岁占比13.75%,56岁以上者占比%。结论:门诊抗生素输液用药中不良反应较为多样,需要谨慎用药,同时做好药物使用观察,及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
作者:殷建军;常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30位精神病病人作为对照组对象,另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30位精神病病人作为观察组对象,对照组病人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强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程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大大改善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程度,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蒋静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长期卧床患者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一旦压疮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会继发感染发生败血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压疮防治的各方面的观点,针对发病机制,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的综述,为临床寻找更有效的护理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作者: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肾盂癌根治术的经典术式是经腰部和下腹部双切口行肾输尿管全切加膀胱输尿管口袖套状切除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不足之处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难以耐受手术。我们通过对肾盂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患者术前的手术耐受力,术后通过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等,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作者:白利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MRI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10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CT检查和MRI检查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行单纯CT扫描患者1例,行单纯MRI扫描患者2例,7例患者行CT和MRI扫描,其中2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8例行CT扫描患者,脑实质检查呈现为片状、低密度影,病变区呈现为灰白质、边界较为模糊、脑沟较浅、皮层较薄,左右多为对称。行MRI检查的9例患者呈现为脑回样异常信号,T1WI序列呈现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及FLAIR序列呈现为高信号;DW1图多呈现为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多为等高信号或高信号。2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病灶无明显增强。对患者进行及时、积极治疗后,再次进行CT和MRI检查,患者病灶明显吸收,病灶范围、数目等明显减小。结论:CT、MRI在诊断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诊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作者:许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脑补血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这这个时间段内我院接收的脑出血患者抽取88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另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8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在心理护理后得到了显著的缓解,前后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比较显著,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后,P<0.05,差异显著。结论: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意蕴状况,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李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现在社会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特征为情绪悲观,心情低落,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病症之一。目前市场上治疗抑郁的药物也不少,但是各类治疗抑郁症的药品药效都不是很理想,药效缓慢,治疗不全面,所以结合心理与药理共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对抑郁症的治疗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
作者:高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在住院患者输液过程中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输液治疗的患者184名,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静脉用药作用及副作用知识的健康宣教,比较患者输液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结果输液患者对静脉用药作用及副作用知晓率普遍较低,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静脉用药作用及副作用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输液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行。它能改变患者认知行为,有效提高患者对静脉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陈霏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糖尿病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糖尿病,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据研究报道,现在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超过1.5亿人,并且这个数字还会持续升高。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家,居世界第二位,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刻不容缓。在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就要求医生要准确的选择麻醉的方式,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还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文就对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麻醉相关事项进行探究。
作者:蔡成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通过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腰椎牵引、电针治疗、中药外敷、静脉输液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痊愈4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结论:综合保守传统疗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能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转变的必然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积极治疗的心理[1]。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佳健康状态。现就笔者从事心外科护理工作怎样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手术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让患者获得大的心理支持以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谈谈个人之浅见。
作者:李晓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本文立足于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从产后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展望方面进行综合性论述。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妇女要适当地接受生殖健康教育,既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提升其生殖健康能力。护理工作者应进一步完善产后妇女生殖健康体系,规范产后妇女生殖健康内容,建立科学的产后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平台,以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从而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高奋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儿科疾病季节性强,周转快,儿科护理工作繁杂,业务技术难度大,儿科护理对象除了患儿,更多涉及到的是患儿的家长,患儿处理能力差,需成人监护。因此,儿科开展健康教育,与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密切相关,掌握儿科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先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之经典方。对于小青龙汤的加减,各家纷争,其中曹颖甫、祝味菊主张加附子,张锡纯主张加石膏,二者相互对立,值得探究。
作者:张少平;陈立新;谢文俊;龚雪群;李碧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体会。方法:通过消除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的不良心理反应,饮食及运动疗法对胰岛素应用的影响,胰岛素在治疗中剂量的掌握,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的阐述来说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正确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稳定血糖。结论: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治疗会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立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体制比较弱,因此,在平时要更加注重对老年人膳食行为的改善,从饮食上加强对老年人营养的供给,确保老年人可以膳食健康,从而,增强老年人的体质,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所以,本文对济南知心天瑞的社区营养工作室,开展社区营养教育对中老年人膳食行为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作者:全永亮;李苹苹;赵强;任秀娟;袁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3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67.6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谌金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家用医疗器械已逐步走入人民的生活。然而由于人们对如何安全、有效购买和使用家用医疗器械的知识欠缺,盲目购买、错误操作,甚至出现一些安全风险问题。因此本文就如何“理性选购、正确使用”常见家用医疗器械做一些阐述。
作者:侯园园;赵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5收治的12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复发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暗娼( FSW )和流动人口(MPO )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相关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情况,为今后相关人群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方案,2015年在平凉市401名暗娼和400名流动人口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血清抗H IV、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抗HCV检测。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暗娼。暗娼人群和流动人口中未检出H IV抗体阳性者。暗娼梅毒阳性率为1.75%, HCV 阳性率为0.75%;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1.52%;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并坚持使用占69.58%。流动人口中未检出梅毒阳性,HCV阳性率均为1.50%,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占4.5%,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55.56%;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2.22%。结论加强各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力度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植霖;郑雅琼;席鹏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由古至今,五脏阴阳不足,多被论述,而肺阳虚少有提及。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记载的查阅,稍加论述肺阳虚的依据,并通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论证证治》中治疗虚寒肺痿的甘草干姜汤的治疗方法的论述,浅议从脾论治肺阳虚。
作者:明霞;吴惠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中分娩的产妇1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产后保健,另71例作为对照组,不给予产后保健,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实施产后保健后,研究组产妇恶露量、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泌乳足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及新生儿产后保健后,可促进产妇尽快的恢复,保证新生儿健康。
作者:次仁央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分析和总结对其实施的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方法,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和自我保健意识。结果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后,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没有1例发生相关并发症,自我保健意识均有所提高。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步诗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在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给予糖尿病健康大讲堂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状况、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大讲堂教育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有效性,并使护士的教育能力及沟通水平得到锻炼。
作者:胡朵妮;赵惠霞;朱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实验组(n=53,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和对照组(n=53,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上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对比,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对比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她们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由于皮肤暴露于大小便中而引起的一种刺激性皮炎。失禁性皮炎是中风二便失禁患者的皮肤病。
作者:任丽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会导致患者视物模糊,尤其是在40岁以上群体中发病的几率较高。眼镜在白内障的预防以及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防蓝光防眩光镜片基本可以满足所有人群的配戴需求,因此,预防白内障可以从一副眼镜开始。
作者:赵国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经络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和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起到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年益寿之功效。
作者:田士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健康教育是指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因人而异的实施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增强了患者的卫生健康知识,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治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
作者:王亚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在病房内开展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间接收的糖尿病人74例,由责任护士和资深的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对这7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几个月的临床实践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几个月的临床实践后,护患关系有了明显的增强,患者的满意度也由92%升高到了98%。结论:在病房内开展糖尿病人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还可以增强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此在今后的糖尿病人护理中,可以对健康教育加以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通过随机抽取了400名产褥期的妇女,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对产褥期妇女所掌握的保健和育儿知识认知情况。结果显示,产褥期妇女所掌握的保健与育儿知识比较少,认知水平比较低,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让产褥期的妇女和婴幼儿可以生活的更加健康。
作者:郑静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并探究牛蒡子(ArctiumlaPPa L.)水煎液对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以中成药消渴丸为阳性对照,研究牛蒡子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小鼠GLU、UREA、CREA、CHOL、TG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高剂量(12.5 mg/kg)的牛蒡子水煎液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下降,改善了糖尿病小鼠的临床症状。结论:牛蒡子水煎液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对糖耐量的改善无明显作用。
作者:傅锦程;韩笑;庄丽;李洋;李斌斌;张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补糖及补液对提高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能力的意义。方法:文献检索法。结果:补糖和补液也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过程中必要的一项,合理及时地补糖和补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肌肉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及预防机体脱水。结论:补液和补搪有助于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运动能力和健康。
作者:夏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比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治疗风热感冒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热感冒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并将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颗粒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治疗风热感冒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中药颗粒剂具有服用、储藏、运输、调剂准确方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纪晓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国家多年以来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慢慢地我国逐渐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以及家庭结构问题等各种现象,从而使我国的经济水平与人口增加的速度不协调。因此,前面开放二胎政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能够使我国的生育政策更加的完善,还能够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同时保持社会的稳定。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发生,比如粮食的供应、人口过大导致社会整体发展滞缓以及就业压力等等。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利弊关系,同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高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病例患者张某,女,35岁,于2014年10月11日就诊。主诉:反复咳嗽2个月,伴声音嘶哑3天。现病史:患者自诉2个月前因熬夜加班,且饮食不注意,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自服众生丸,喷双料喉风散、西瓜霜后口腔溃疡痊愈,咽喉基本无肿痛,但咽部稍有不适感,咳嗽,痰粘稠而黄。因工作繁忙,未予治疗。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发出声音,遂来就诊,就诊时症见咳嗽痰少,咯痰不爽,涩而难出,痰粘稠而黄,偶见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发出声音,无恶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口干口渴,纳眠可,二便尚可,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分型:燥热伤肺。方药:贝母瓜蒌散加减:贝母10g、瓜蒌15g、天花粉10g、茯苓10g、橘红6g、桔梗6g、沙参8g、麦冬6g、白茅根10g、仙鹤草6g。共5剂,日1剂,早晚分服。随访:5天后复诊,患者咳嗽频率减少,痰稍粘偏白,无声音嘶哑,无痰中带血,余症状减轻。效不更方,予前方去白茅根、仙鹤草续服5剂。再次复诊,患者诸症皆解除,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随访良好。
作者:张少平;李碧玲;龚雪群;谢文俊;陈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指中老年、体弱、阳气不足,不能固肌表,以至经络受阻,寒凝气滞,筋失濡养,关节不利,营卫失和,至肩部不能上举,后背、梳头、系腰带等。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长久的政策,虽说近几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增长的人口还是相当多的,探究近几年,我国在计划生育方面采用的措施,以及国民在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的措施,大部分都是从女性角度出发,其实,男性对计划生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结合我在该方面的工作经验,以及近几年我对计划生育现状的分析,浅谈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状况影响因素,希望能给予读者帮助。
作者:王永奋;冉菊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化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这也让计划生育服务中的护理工作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做好计划生育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对如何做好计划生育中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良好实施。
作者:冉菊萍;王永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一、重症病人的高分解代谢与营养调理治疗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临床营养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层面上,希望通过给予高热量,使病人快速增加体质。
作者:白健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大学生对麻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与预防行为。方法择取本地区某个院校2011级-2013级500名大学生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归纳对于麻疹传染疾病的认知水平与预防行为。结果总体情况来说,该校的大学生对于麻疹传染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该类疾病的健康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相比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对于麻疹传染疾病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麻疹传染疾病来说,许多大学生对其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不高,并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因此,加强对该类疾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与相关工作的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沈兰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通过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处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妊娠终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药物流产,观察组运用无痛人工流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完全流产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出血时长和月经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妊娠终止运用无痛人工流产可以有效提升流产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加快流产后恢复速度。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焦虑症状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3例,观察组患者8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AMA、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的早期起效率、治疗4周和8周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HAMD、HAMA基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的 HAMD、HAM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P=0.30)。结论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抗抑郁治疗起效更慢,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表明焦虑症状对抑郁症治疗具有很大影响。
作者:张启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分析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其用药依从性优差划分为观察组(依从性良好,n=35)和对照组(依从性差,n=85),通过分析临床资料以及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导致社区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120例患者中有85例用药依从性较差,占比70.83%,35例依从性良好,占比29.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主要有对糖尿病及用药知识认知不足、不良心理反应、自我保健意识不足、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上述因素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现象,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原因较多,需针对相关原因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乡镇医院高血压患者基本药物治疗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72例高血压患者,对其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将要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272例高血压患者处方进行分析,其中33.8%为单药治疗,32.4%为二药联合治疗,21.3%为三药联合治疗,13.97%为四药联合治疗。药剂中应用率大的为钙拮抗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RB)、复方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中常用的药物使用率依次为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以及美托洛尔。结论:我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基本合理,符合欧洲及我国高血压的相关防治指南,有利于对血管进行控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人口寿命明显延长,自然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自然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是“未富先老”,势必带来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尤其社会养老保健问题。人口老龄化非单纯家庭问题,而是国家发展建设中的社会问题。我国应深入思考人口老龄化现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缓解人口老龄化。本文将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社会养老保健对策展开研究和分析。
作者:王建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