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梅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指末端位于大中心静脉的任何导管,由于导管开口于上腔静脉,临近右心房,管口周围血流量比末梢脉大,液体容易输注,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或粘稠性液体对病人外周血管损害,因而CVC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在重症护理中,CVC常用于快速静脉内输入药物和液体,以及监护中心静脉压,更适合于老年患者,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易滑动,且体质差,水肿等因素增加头皮针的穿刺难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各种侵入性管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心静脉穿刺留置导管足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应用较多、保证了患者及时用药、输液、输血、监测血流动力学及肠外营养支持。目前已扩展到快速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治疗气胸等方面、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方便。
作者:尚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转变的必然要求,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积极治疗的心理[1]。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佳健康状态。现就笔者从事心外科护理工作怎样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手术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让患者获得大的心理支持以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谈谈个人之浅见。
作者:李晓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通过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TC、LDL-C、TG等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HDL-C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上升幅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为35%,p<0.05。结论:冠心病通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提升治疗疗效,减少治疗不良反应,适宜广泛运用。
作者:王红梅;雷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生化检验,对比组间空腹血糖、2小时糖耐受、血清甘油三酯差异性。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2小时糖耐受、血清甘油三酯分别为(5.88±0.91)mmol/L、(6.70±1.03)mmol/L、(1.14±0.08)mmol/L;观察组分别为(9.36±1.33)mmol/L、(12.64±1.98)、mmol/L(2.41±0.96)mmol/L;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采用生化检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慧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增强CT和彩色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80例脑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检测,观察组采用增强CT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经检测,观察组采用增强CT方法检出胰腺扩张23例,检出率是57.5%,胆总管结石22例,检出率是55%,小灶液化36例,检出率是90%;根据病情的轻重检出,轻16例,占88.89%,重42例,占67.74%;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方法检出胰腺扩张35例,检出率是87.5%,胆总管结石36例,检出率是90%,小灶液化22例,检出率是55%;根据病情的轻重检出,轻15例,占83.33%,重52例,占83.87%,对照组的胰腺扩张和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小灶液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增强CT和彩色超声两种检测方法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为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可结合两种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前消毒漱口液含漱对口腔诊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疗前给予纯净水漱口,观察组则给予消毒漱口水漱口,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h后对口腔诊室内的空气细菌菌落进行计数,并对治疗前后细菌菌落计数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诊室内空气细菌菌落计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h 后,观察组诊室细菌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治疗前给予消毒漱口液含漱可有效减少口腔诊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从而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刘沁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指中老年、体弱、阳气不足,不能固肌表,以至经络受阻,寒凝气滞,筋失濡养,关节不利,营卫失和,至肩部不能上举,后背、梳头、系腰带等。
作者:马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84%,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康复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李其娜;陈焕;毕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产后基础护理,25例研究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的SAD和SAS评分都比研究组差,两组的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后护理中施行综合护理,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聂文娟;何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实验组(n=53,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和对照组(n=53,仅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上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对比,经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更好,生活质量水平更高,对比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她们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热疾病的诊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热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疾病49例,90.7%,非感染性疾病5例,9.3%。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呼吸系统伴发热的主要病因,对于迅速、准确诊断和治疗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CT诊断及其临床预后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CT诊断后分型,再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分型后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对分型后的患者进行对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例数,禁食天数。结果 CT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型,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和禁食天数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分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在高血压护理中运用护患沟通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后的结果进行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满意例数为49例,满意率达96.08%远高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的病情稳定和控制。
作者:白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76例,进行分组:治疗组(n=40例,施以奥美拉唑治疗)、常规组(n=36例,施以雷尼替丁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者血液、消化、神经及循环等系统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常规组22.22%(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施以奥美拉,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且药物作用较为明显,从而改善其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钱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常规组,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实施细节护理前后工作质量。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服务态度、回收速度、护理质量、供给速度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细节护理可有效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减少医疗感染事故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优质组(n=30),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疗后生活质量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马家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5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喘气、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减少治疗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云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大限度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诊治的10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观察,其中4例出现并发症,具体为:2例术后并发假体脱位,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髋关节疾病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术后要对患者的体位安置、营养状况、咳痰、咳嗽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凝血时间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的指证,对临床工作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由于口服有机磷农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100%(29/29),对照组痊愈率为96.55%(28/29),两组痊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为28.36±4.89,对照组为41.45±6.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55%)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综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8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对照组40例单用雷贝拉唑。2周后通过症状积分和内镜检查判定疗效,并观察副作用。结果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2.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P<0.05).内镜下检查方面,治疗组的治愈率(33.3%)高于对照组(22.5%)(P<0.05),(好转+治愈)率(82.2%)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的硫糖铝混悬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其症状改善和内镜分级改善均优于单用雷贝拉唑。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