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3015
  • 国内刊号:44-1581/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8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2018年5期文献
  • 研究表明非故意的体重减轻是癌症第二大高风险因素

    根据一项新研究的结果,非故意的体重减轻是某些癌症的第二大高风险因子.由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了基层医疗中关于体重减轻和癌症之间关系的所有证据.他们的研究由国家将康研究所资助,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上,他们发现非故意的体重减轻是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和肾癌的第二大风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能够很顺畅的循环流动;但如果心脏或血管内皮出现破损或有异物(例如心脏换瓣手术使用的人工瓣膜)时,血液里的一些凝血成分就可能会黏附和聚集,形成血栓.为了预防心脏、血管和人工瓣膜的血栓形成,我们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目前我们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双香豆素类抗凝药,例如华法林(Warfarin),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血液里的部分凝血因子,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康复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应该担心孙子的运动情况吗?

    编辑部医生:我一直听说脑震荡可对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应该担心我孙子参与体育运动吗,特别是橄榄球?读者:林女士林女士:运动教会孩子很多重要的生活道理,比如团队合作的价值,辛勤努力、不屈不挠的重要性.例如橄榄球运动.但是,有证据表明,头部频繁受伤(在橄榄球运动中很常见)可能引起一种叫慢性创伤性脑部病变(CTE)的疾病.这种疾病目前只能在尸检时才能诊断出来,它可导致思维困难、情绪剧烈波动、愤怒、暴力和死亡.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如何让糖尿病人远离猝死?

    临床实例杨大爷今年65岁,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长期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尚可.去年单位体检,发现血脂高,心电图有轻度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由于自己没什么不适症状,就没太当回事,拿到体检报告后也没再去找医生.老伴为这事多次催他去医院看看,都被大爷当做当作耳旁风,因此,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始终没吃.前不久周末的一天,恰逢老伴60岁大寿,杨大爷这天一早就开始准备晚上一家人的团圆饭.晚饭之后,忙了一天的杨大爷也觉得有点累了,早早就回到卧室上床休息了.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老伴看完电视剧回到卧室,发现躺着在床上的杨大爷已经没有了呼吸心跳,赶紧拨打120,十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但杨大爷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夏天需要放在阴凉处的10种药物

    每年这个时候,户外运动纷纷向我们招手.无论你是在甲板上放松,还是在小径上徒步,或在海滩上日光浴,你大概知道太阳紫外线可促发皱纹、皮肤癌和白内障,它的热量可使人更容易中暑.但你可能不知道许多药物可放大太阳光的效应.一些药物可使人对太阳光更加敏感,如果他们拥有浅肤色或蓝眼睛,则尤为如此.如果你正在服用可增加日光敏感性的药物,待在阴凉处是明智的做法.

    作者:张雨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血压系列讲座(三)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迄今为止,对于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尚未阐明,但公认,多种因素参与高血压发病.高血压发病的因素大致有以下方面:遗传因素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可能和AGT,eNOS,ACE,ANP,NPRC,ET-2等基因的多态性有关系.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概率接近50%.父或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5种被忽视但可能提示有心脏病的症状

    我们已知胸部不适与心脏病发作有关.但是心脏衰竭、瓣膜问题和心跳异常与心脏病发作相关吗?其实胸痛并不总是出现在心脏病患者身上.相反,其他的症状可能也是提醒你注意心脏疾病的信号.心脏专家称,任何看似是由劳累引起并且休息后可缓解的症状,都可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那些有潜在危险因素的人,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久坐不动、肥胖、心脏病家族史,除了胸痛外,其他症状也可能预示有心脏病.

    作者:丁乐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紫苏全身都是宝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紫苏,别名红苏、香苏、赤苏,其叶、梗、籽都可以药食两用,可谓全身都是宝.紫苏叶和梗中含有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等活性成分.研究显示,提取这些活性成分浓缩制成药品或保健品服用,可以达到抗氧化、抗抑郁、抗过敏等功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食用紫苏叶摄取到的活性物质含量低,达不到临床剂量,所以不能起到抗抑郁等功效.但从营养角度说,紫苏叶和梗中胡萝卜素、铁和钙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常吃有助补充营养.它们香味独特,可以搭配烤肉一起吃,还可以用来拌凉菜,起到调味作用.在日本,人们常将紫苏叶作为生鱼片的配菜.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常吃花生可降低胆固醇

    花生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每100克生花生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44.3克、碳水化合物16克、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一般说到脂肪就会令人生畏,但是花生中含有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却对人体大有益处,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吃豆和鱼,更年期来得晚

    英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富含鱼类和豆类的饮食有助于延缓更年期的到来,而爱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如大米和意面)则容易过早进入更年期.专家对3.5万名35~69岁女性的健康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数据包含她们的体育运动强度、体重变化曲线、生育史和激素使用情况等,参试者同时填写食物摄入种类及摄入量的调查问卷.追踪访问的4年间,共有约1.4万名参试妇女经历了自然绝经.研究人员收集并对比了她们的资料信息后发现,每日多摄入一份大米、意面等精制碳水化合物,更年期可能提前1.5年;多摄入一份富脂鱼肉或新鲜豆类,更年期则可推迟1.5~3年.此外,维生素B6和锌元素也有助于延缓更年期的到来.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研究:每天吃少量核桃仁,可预防心脏病和肠癌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4日报道,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连续六周每天吃一定量的核桃可以显著减少胆汁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脏病和肠癌.该研究将18名健康成年人分成两组,并要求其中一组每天食用42克核桃仁.研究人员收集实验对象的粪便及血液样本,以测试肠道内的细菌构成以及血液中的胆固醇、葡萄糖含量和炎症水平.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吃水果也要讲究时间

    水果味道甜美、营养丰富,不过,吃水果的时间也有讲究.山楂不宜早上吃山楂有散瘀消积、化痰解毒、防暑降温、增进食欲等功效,无论是鲜果还是其制品都不宜空腹食用,更不可以在清早进食,尤其是脾胃虚弱者、胃炎和胃酸过多者更要注意少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种食物熟吃更营养

    近日,美国《MSN》网站健康频道的营养专家提示,虽然生食能保留食物诸多营养,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蔬果来说,在加热之后再食用,保健效果则更佳.西红柿西红柿厚厚的皮中含有番茄红素———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帮助人体抗衰老.不过生吃时,人体只能吸收其中4%的番茄红素,加热之后西红柿皮的细胞壁被破坏,吸收则相当容易.如果担心高温会损失维C,只要搭配吃一些食物即可弥补,如在一餐中搭配吃半杯西兰花,就可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维C摄入量的107%.每天餐间吃些蓝莓则摄入维C的量更充分.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怎样消除腌腊食品中的致癌物?

    我国民间保存肉类、鱼类等动植物食品时,常采用腌制、暴晒等方法制成咸制品或腊制品.腊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该物质在肠道中可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呢?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如何解决皮肤干燥的问题?

    皮肤干燥在冬季容易被忽略,冬天室内干燥,干燥的空气带走了皮肤的水分.但有时很难判断皮肤干燥是季节的影响还是严重情况的征兆.很多患有银屑病或湿疹的病人都认为这是皮肤干燥.有些干性皮肤、湿疹、接触性皮炎和银屑病的症状可能重叠.为什么皮肤变干?不仅由于冬季会导致皮肤干燥,也因我们皮肤顶层或表皮的变化.这层皮肤通常很厚,含有天然存在的脂肪和油,可以帮助保持水分并防止刺激物进入皮肤.

    作者:叶加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生需告知患者服药后多长时间能见效

    许多病人的疾病诊断明确,治疗对路,开出的药品也是有效的,只因医生少给病人说了一句话,没有告诉病人服药后大约多长时间才能见到疗效.结果导致有些怯病心切的病人,吃药一两天无效就停药、加量或换药,有的甚至反复到多家医院复诊,导致精力、费用的浪费和治疗的延误.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患纠纷,达到病人和家属满意,就必须坚持,医师告知,病人须知的原则,让病人既看了病,又增长了医学知识.笔者介绍一些常用药物服用后多长时间才能见到疗效的问题,供病友参考.

    作者:李长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生告诉你如何提高看病效率

    众所周知,常规的看病过程是这样的:你在诊室等着,而你的医生进来后非常迅速地询问你几句便离开去问诊下一个患者.你觉得你的问题没有被问全,你也没有弄清楚你的治疗计划是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医生承受着难以置信的压力,他们仔细检查来就诊的患者,他们没有很多时间,但他们必须检查每个人的患病情况、药物等,并没有留给医生太多时间来讨论,这是普遍医生的感受.

    作者:李楚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保健:重新开始锻炼身体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旧的锻炼方法会增加健康风险.试试这些减轻运动负担的新方法.把责任归咎于换工作,慢性健康问题或者仅仅是没有动力:任何让你失去日常锻炼的事情都会导致久坐的生活方式.但你不要以为可以按照你年轻时候的锻炼方法锻炼.你的身体在变老,情况发生了变化.

    作者:林乐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冠心病人夏天应注意什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以往多在40岁以上发病,一般以中老年人居多,近几年来该病发病年龄有较年轻的趋向,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遗传因素外,与饮食习惯、肥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其他有高血脂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等有密切联系.其中饮食习惯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为密切.

    作者:佘桂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你的家是否是过敏原的天堂?

    春季来临,这也意味着过敏季的到来.但这不仅仅与导致流鼻涕、瘙痒、流泪的春天花粉有关.室内过敏原也能导致某些人群出现过敏症状,或使过敏和哮喘症状加重,如霉菌、宠物皮屑和尘螨.2017年11月发表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90%的家庭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过敏原,73%的家庭至少有一种过敏原处于高水平.研究人员梳理了一项大型调查中所收集的信息,该调查还评估了从近7000个家庭收集的卧室尘埃中的过敏原水平.宠物和害虫(蟑螂、啮齿类动物)的存在是所参与家庭高水平室内过敏原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建议通过封闭害虫入口,禁止宠物进入卧室,并确保每周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和用吸尘器清洁地毯以及装上软垫的家具以减少室内过敏原.

    作者:林泽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5种破坏健康饮食的错误

    如果你在新年承诺吃得更健康,那么你知道有多么容易重新回到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人们怀着美好的憧憬开始这些计划,但有时候,他们并没有获得支持他们作出改变的有力证据.无论你是选择减肥或解决健康问题(例如,低盐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的饮食计划,了解可能让你偏离轨道的细小事情非常重要.

    作者:胡艾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喝咖啡的利与弊

    过去的研究表明,咖啡对于健康益处是多方面的,比如延长寿命、降低血压、减轻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疾病的发病风险也越来越大,包括2型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癌症.2017年11月发表于BMJ的一项大规模回顾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三到四杯咖啡健康获益大,四杯以上的咖啡带来的健康获益并没有随之增长.

    作者:万子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对健康的影响

    我们到底喝了多少含糖饮料?这里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由哈佛大学研究人员主导于2017年11月在线发表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含糖饮料的摄入量在2004年至2014年间显著地下降.研究人员查看了从18,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以及超过27,000名2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收集的数据.每隔两年,这些人都会被问到他们在过去24小时内喝过的饮料种类,如苏打水或果汁.2004年,报道中约80%的儿童和62%的成年人在任何一天都饮用了含糖饮料.

    作者:程雪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简单的工具可以让驾驶更安全

    随着年纪的增长,开车也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了.因为年龄越大,视力越差,走夜路很难看清楚,而且反应性、灵敏性都会慢慢变差,体力减退导致方向盘也把握不佳.简单的汽车工具,如方向盘套,可以增加方向盘的摩擦力,可能会有帮助.但2017年12月的调查表明,大多数老司机都没有用这类工具.在2015年至2017年间,研究人员调查了约3000名年龄在65到79岁之间的老年人,观察他们使用自适应汽车工具的情况.

    作者:吴群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