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3015
  • 国内刊号:44-1581/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8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心血管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1672-3015
国内刊号:44-1581/R
邮发代号:46-288
创刊时间:
发行周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了提高人们对心血管病的认识,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使人人都有获得健康长寿的途径。贯彻卫生事业中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方针。本刊坚持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心血管病患者的需要设立相关栏目和组织专家编撰文章。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投稿要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社征稿要求

  1.《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7.本刊诚邀各地特邀编委、编委、副主编具体事宜请与采编部联系。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影响因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发文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大麻与高血压风险有关

    新研究显示,与从不使用这种毒品的人相比,吸大麻的人面临更高的高血压并发症死亡风险.这项研究包括1213名2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属于2005年开始的较大型全国调查的一部分.那些称他们曾经使用过大麻(57%)的参与者被认为是使用者.

    作者:于子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蚊子是否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来说,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医学难题.那么,有关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蚊子是否传播艾滋病?众所周知,蚊子是吸血的昆虫,疟疾的传染是由于蚊子吸入病人血后,如再吸入健康人血液时,早前残留于蚊体内的病人血液可进入健康人体内而引发传染.因此,类同的传染途径,是否蚊子吸吮患艾滋病人的血液,亦会传染于健康人身上,在此给予一定的解答.

    作者:罗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降胆固醇治疗保护糖尿病患者

    近期英国著名杂志<柳叶刀>上刊登了一项研究成果,认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应该考虑接受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性别,有无其他的临床特征.甚至不管他有无心血管病病史,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各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白云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趾甲上的尼古丁预测心脏问题

    近,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报道了一项研究结果:可以通过分析趾甲上尼古丁的含量,来评估吸烟者在将来患疾病的风险性,尤其对于那些不知道吸烟史或故意隐瞒吸烟史的人来说,更有意义.

    作者:唐维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三高患者试试喝杂粮粥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为了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必须以一半以上的杂豆为原料,包括红小豆、绿豆、芸豆、豌豆、蚕豆、鹰嘴豆、小扁豆等.与同等分量的谷物相比,食用它们后的餐后血糖特别低,多在30以下.燕麦粒、大麦粒、小麦粒、荞麦粒等全谷物,以及莲子、百合、芡实等淀粉种子,也都是血糖反应较低的煮粥食材.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防治牙龈炎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近年来,慢性感染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原因.牙龈疾病是人类感染中常见的一类,而且目前已有50多项研究发现,牙龈疾病与心脏病、中风的发作相关.近,有多项研究发现:牙龈疾病与心脏病相关.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新疗法的发现.

    作者:陶大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辣味膳食防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5亿.我国无论患病人数或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均居全球首位.据预测,如不积极控制,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者将超过5亿,已成为严重危险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代谢病的研究与防治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代谢紊乱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血管损害是其共同的关键环节,这类疾病也称之为代谢性血管病.

    作者:钟兴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阶段性的短暂运动足够可以控制体重

    有些人觉得抽不出一个小时来锻炼,然而10分钟的重复爆发性运动可能是所需要的控制体重的方法,只是要保持高强度的运动.一项发表于9月《美国健康改善杂志》的研究比较了一组4,511名成人在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的情况,他们年龄在18~64岁,都曾经是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一部分.

    作者:周晓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层破裂与中层分裂,血液通过破口进入动脉壁内,使动脉壁撕裂形成夹层,是目前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好发于40~60岁,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病因是高血压,其他病因有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症)、动脉硬化、外伤、炎症等.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多表现为剧烈胸背痛,难以忍受,常伴高血压,可累及全身重要血管,随时可能因血管破裂死亡,还可造成中风、心肌梗死、肠坏死、肾功能不全、内脏器官缺血等,相当多的病人来不及就医就死亡,2周内死亡率高达75%,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因此对这类疾病一定要提高警惕.

    作者:胡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3的心脏病发作是由垃圾食品引起

    西方化的饮食主要是以油炸食品、咸味食品及肉类为主的饮食.以前已有研究报道了:食用较多的垃圾食品及动物脂肪,容易使心血管系统的发病几率增加,尤其是心脏病的发作.近,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作者:童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一江春水** 的反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迷途风雨** 的反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