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热气腾腾,酷热难挡.本刊记者一走进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却明显感觉到凉风习习,心情舒畅.在采访检验科和妇科的过程中,更处处感受到一种令人心情舒畅的清新、轻松和温馨……
作者: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喝小分子水,不仅对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低)血压、高血脂和高黏血症有良好的医用.
作者:陆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众所周知,头发和眼睛的颜色、身高、甚至个性的某些方面都可以遗传,那么过敏是否与遗传有关呢?有关是否过敏,有时环境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是科学家早已研究发现,像哮喘、花粉热这样的过敏症则有着强烈的遗传倾向,但这样的遗传并不遵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作者:李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们夜间为什么会磨牙呢?这也许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睡眠时磨牙是磨牙症的一种.磨牙症是一种包括日间磨牙和习惯性磨牙癖的疾病(其常常被称为夜间磨牙症).
作者:齐文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新的抗真菌感染药醋酸卡泊芬净(Caspo-fungin acetate injection科赛斯)它是针剂可用于3个月到17岁的小孩,治疗对其他抗霉菌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念珠菌引起的感染(阑尾周围脓肿,腹膜炎,胸腔积液感染),食道念珠菌感染和曲霉感染,也可以用于发热病人中怀疑可能有真菌感染伴有白细胞减少的患者.
作者:李晓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孙思邈巧用水蛭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乃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名作.下述小事一桩,足见他医术之高、医学之精.
作者:许家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问:我今年71岁,2006年下半年因心脏病在上海一家医院住院治疗,患有隧性心房纤颤,开始服用华法林,每日一次,每次2.5mg(即一片),并按时化验INR,出院时医生交代,要我长期服用华法林,且每月要化验一次INR,结果要控制在2.0~3.0之间.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问:因为病情的需要,我不得不做结肠镜检查,我一直都在服用防止心脏颤动诱发血栓形成的华法林.现在医生要求我在做结肠镜检查的几天内停止服用华法林,改用一种注射类药物,请问这样做是必须的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运动时,脚踝扭伤是普遍的运动损伤之一.关于脚踝扭伤后,在治疗上是应该采取热敷还是冷敷的问题,人们可能并不完全清楚.
作者:何希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国际专家小组推荐:将可以衡量过去2到3个月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医生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检测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hAlc)可以在无需空腹的条件下追踪既往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试,比空腹测量血糖的方法更简单;此外,糖化血红蛋白还能给出一个更精确的糖尿病风险估计.
作者:周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心脏的跳动有精妙的时间协调,确保两个心腔(即心室)壁同时收缩.两个心室肌肉收缩,尽量将心室内的血液泵出去.然而,在很多心功能衰竭患者中,两个心室(即左右心室)会出现不协调的跳动.这降低了心脏的泵血能力,迫使心脏更加勉强地工作,常常导致不良的后果.
作者:余秋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心脏深居于胸腔内,外有皮肤、肌肉及骨架保护着,以致不易受伤.但是,有时它也难免惹上感染和炎症.在美国每年数以千计的人患上心肌炎,所谓心肌炎是一种心脏中间的肌层的炎症.从解剖上观察,心脏从内往外是由三层组织形成的,内层称心内膜,中层称心肌,外层称心包膜.
作者:关致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血脂达标或正常后即可停药接受治疗,血脂降到达标或正常水平以后,如无不良反应,不应立即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可以调整剂量,坚持长期服药.降脂治疗防治动脉硬化是一个持久、终身的过程.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实例:张大爷年逾七旬,近年来一直饱受便秘痛苦的折磨,常常是4~5天才大便一次,每次排便都弄得他筋疲力尽,有时还不得不去医院灌肠才能解决问题,为此,他曾到多家医院诊治,医生给他开了不少胃肠动力药,可效果都不明显.前不久,单位组织退休职工查体,发现他血糖很高,患有糖尿病.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通常认为心脏保健是良好饮食习惯、有规律的运动、减肥、戒烟酒等.而较少对牙龈疾病与心脏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但近些年来,对牙龈健康与心脏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作者:黄健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于那些血糖控制不当且同时伴有高胆固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控制他们自身的血糖与血浆胆固醇水平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李秀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稳定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药物应该作为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此外,专家还补充说:除非确有必要,才采取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搭桥等进一步治疗措施.这对于广大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糖尿病是冠心病和中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林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一旦身体的组织损伤或者坏死,体内的免疫系统马上对其作出识别,并产生炎症反应修复损伤组织、清除坏死组织.心肌缺血坏死时,同样会产生严重反应.有学者相信.心肌的炎症与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几年也有很多专家相信慢性的炎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标志物和抑制炎症的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寄望抑制炎症、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能给心血管病人带来好转.但是,专家们遭到了挫折.
作者:罗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有生、老、病、死,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跟着上升,这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共识.无论你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的增长会使血管变得僵硬,舒张的能力大大减弱.如果加上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僵硬而且狭窄的血管会使病人出现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几率上升.
作者:康子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人都知道,少量饮酒有利于健康,可过度饮酒对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些饮酒过量的人一般都活不长.酗酒还可能引起许多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等.酗酒还会产生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如家庭破裂和社会犯罪等.
作者:蓝亦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若皮肤被刀子割伤了个伤口,血栓可以救你一命.然而,如果动脉或静脉里面形成了血栓,也可以令您很危险,甚至致命.冠状动脉里的血栓可以引发心脏病发作;供养大脑的动脉里的血栓可诱发中风.一般由大腿静脉内的血栓则称为深静脉血栓.由于过去医生和患者都较少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在一个由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开展的一个调查中,不到1/4的成年人知道这种疾病,熟知其体征和症状的人就更少了.该疾病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会导致大量死亡.为了吸引人们关注这种被忽略的疾病,有必要广泛宣传,提高警惕.
作者:肖欣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很多患者每年都会做一次常规的健康查体,有位患者今年体检时,医生告诉他今年心电图检查与去年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相比,今年的心电图ST段变长了,并建议做一项压力测试,但患者做的压力测试的结果非常好,没有什么问题.
作者:潘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有读者来函疑问,说夜间睡觉或休息时,会出现腿抽筋,腿抽筋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听人说腿抽筋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是这样吗?
作者:张纤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有一项来自以色列和其他地方研究者们的研究表明,吃富含糖类(可增高血糖水平)的食物如玉米片、白面包会抑制血管功能,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沈荣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内分泌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餐后血糖水平的迅速增加,可使男性体内的睾酮水平下降四分之一左右.这个结果提示:医生在给病人检测睾酮水平时,应要求病人禁食或空腹时才抽血检查.
作者:易江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叶酸是B族维生素之一,这类维生素在绿叶蔬菜,柑橘类水果和干豆类都有.每个人都需要定期补充叶酸,因为它对细胞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而人体大多数自身不能储存足够的叶酸.故妇女在孕前期和怀孕期间都需要额外补充叶酸,足够的叶酸在怀孕的初期可以预防新生儿脊柱和神经管缺陷,包括脊柱裂等.
作者:安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肥胖,目前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难题之一.减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有关减肥的方法,如控制饮食、运动疗法这些都是普遍认可的了.近,有一项新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食醋有助于降脂减肥.这对苦于减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窍门.
作者:冉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Omega(Ω),是希腊字母表的后一个字母,通常用于标示结尾或终点.然而,当应用于膳食脂肪,Omega则是健康的开始.两个不饱和脂肪酸家族,Omega-3和Omega-6脂肪酸,都是对心脏以及其他部位都有好处的.Omega-3和Omega-6没有什么神秘的意义,它只是描述了化学结构中的原子碳-碳双键在脂肪链骨架上的位置.这影响了脂肪分子的形状,而反过来,形状就影响了它在人体内的功能.
作者:肖印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恐怖年代的核武器测试的余波,吹走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心脏无法制造新的细胞,这个发现可能在某一天为受损或衰竭的心脏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作者:韦廷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即心脏上方的两个腔室的跳动快速而不规则.它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也可导致中风.因为心房未能有效收缩,难以将血液推入心室.这样血液就流连在心房内,而导致中风的血栓也有机会在心房内形成了.服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是治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
作者:鲁向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心梗发生后的90分钟内让病人堵塞的血管恢复通畅,能够使心肌坏死程度减到轻,大大的降低心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几率.治疗越早,预后就越好.这需要急诊室、心内科和心外科医师的紧密合作.所以,对于症状明显的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作者:钟宪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当充满胆固醇的斑块使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并导致胸痛或其他症状时,有两种方法可以立即改善血流--即①血管成形术,通常伴随着支架植入,以及②搭桥手术.如果血管堵塞很简单,而且只限于一支血管,那么血管成形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霍浠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j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作者:凌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心肌梗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识别出来的.有些发作轻微到根本不会被察觉,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者流感.另一些则被误诊而酿成重大的灾难,导致死亡或终生致残.它们病理发生的共同点,就是部分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来说,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医学难题.那么,有关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蚊子是否传播艾滋病?众所周知,蚊子是吸血的昆虫,疟疾的传染是由于蚊子吸入病人血后,如再吸入健康人血液时,早前残留于蚊体内的病人血液可进入健康人体内而引发传染.因此,类同的传染途径,是否蚊子吸吮患艾滋病人的血液,亦会传染于健康人身上,在此给予一定的解答.
作者:罗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因肥胖而患有各种疾病的风险在逐年增加,肥胖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麦少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