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病与心脏病有关

黄健明

关键词:
摘要:通常认为心脏保健是良好饮食习惯、有规律的运动、减肥、戒烟酒等.而较少对牙龈疾病与心脏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但近些年来,对牙龈健康与心脏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许多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感染

    心脏深居于胸腔内,外有皮肤、肌肉及骨架保护着,以致不易受伤.但是,有时它也难免惹上感染和炎症.在美国每年数以千计的人患上心肌炎,所谓心肌炎是一种心脏中间的肌层的炎症.从解剖上观察,心脏从内往外是由三层组织形成的,内层称心内膜,中层称心肌,外层称心包膜.

    作者:关致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使心脏同步的先进起搏器

    心脏的跳动有精妙的时间协调,确保两个心腔(即心室)壁同时收缩.两个心室肌肉收缩,尽量将心室内的血液泵出去.然而,在很多心功能衰竭患者中,两个心室(即左右心室)会出现不协调的跳动.这降低了心脏的泵血能力,迫使心脏更加勉强地工作,常常导致不良的后果.

    作者:余秋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动物实验食醋有助于减肥

    肥胖,目前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难题之一.减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有关减肥的方法,如控制饮食、运动疗法这些都是普遍认可的了.近,有一项新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食醋有助于降脂减肥.这对苦于减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窍门.

    作者:冉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搭桥与支架角力的近况

    当充满胆固醇的斑块使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并导致胸痛或其他症状时,有两种方法可以立即改善血流--即①血管成形术,通常伴随着支架植入,以及②搭桥手术.如果血管堵塞很简单,而且只限于一支血管,那么血管成形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霍浠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让肥胖小鼠变瘦的新方法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因肥胖而患有各种疾病的风险在逐年增加,肥胖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麦少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房颤动和血压

    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即心脏上方的两个腔室的跳动快速而不规则.它可导致呼吸困难和疲劳等症状,也可导致中风.因为心房未能有效收缩,难以将血液推入心室.这样血液就流连在心房内,而导致中风的血栓也有机会在心房内形成了.服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是治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

    作者:鲁向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Omega-6脂肪酸也是健康的

    Omega(Ω),是希腊字母表的后一个字母,通常用于标示结尾或终点.然而,当应用于膳食脂肪,Omega则是健康的开始.两个不饱和脂肪酸家族,Omega-3和Omega-6脂肪酸,都是对心脏以及其他部位都有好处的.Omega-3和Omega-6没有什么神秘的意义,它只是描述了化学结构中的原子碳-碳双键在脂肪链骨架上的位置.这影响了脂肪分子的形状,而反过来,形状就影响了它在人体内的功能.

    作者:肖印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夜间腿抽筋

    有读者来函疑问,说夜间睡觉或休息时,会出现腿抽筋,腿抽筋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听人说腿抽筋是因为缺钙引起的,是这样吗?

    作者:张纤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延缓心血管老化的途径

    人有生、老、病、死,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跟着上升,这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共识.无论你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的增长会使血管变得僵硬,舒张的能力大大减弱.如果加上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僵硬而且狭窄的血管会使病人出现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几率上升.

    作者:康子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五星级的健康管理——专访:广州市干部疗养院检验科与妇科

    大暑时节,热气腾腾,酷热难挡.本刊记者一走进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却明显感觉到凉风习习,心情舒畅.在采访检验科和妇科的过程中,更处处感受到一种令人心情舒畅的清新、轻松和温馨……

    作者: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蚊子是否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来说,艾滋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医学难题.那么,有关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蚊子是否传播艾滋病?众所周知,蚊子是吸血的昆虫,疟疾的传染是由于蚊子吸入病人血后,如再吸入健康人血液时,早前残留于蚊体内的病人血液可进入健康人体内而引发传染.因此,类同的传染途径,是否蚊子吸吮患艾滋病人的血液,亦会传染于健康人身上,在此给予一定的解答.

    作者:罗晔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诊断糖尿病的新方法——糖化血红蛋白

    近,国际专家小组推荐:将可以衡量过去2到3个月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医生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检测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hAlc)可以在无需空腹的条件下追踪既往的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试,比空腹测量血糖的方法更简单;此外,糖化血红蛋白还能给出一个更精确的糖尿病风险估计.

    作者:周玉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古医趣事(一)

    孙思邈巧用水蛭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乃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学家、药王,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名作.下述小事一桩,足见他医术之高、医学之精.

    作者:许家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心脏病首选是药物治疗

    近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稳定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药物应该作为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此外,专家还补充说:除非确有必要,才采取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搭桥等进一步治疗措施.这对于广大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因为糖尿病是冠心病和中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林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夜间磨牙症

    人们夜间为什么会磨牙呢?这也许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睡眠时磨牙是磨牙症的一种.磨牙症是一种包括日间磨牙和习惯性磨牙癖的疾病(其常常被称为夜间磨牙症).

    作者:齐文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对心肌梗塞的重新认识

    心肌梗塞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识别出来的.有些发作轻微到根本不会被察觉,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或者流感.另一些则被误诊而酿成重大的灾难,导致死亡或终生致残.它们病理发生的共同点,就是部分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警惕深部静脉血栓

    若皮肤被刀子割伤了个伤口,血栓可以救你一命.然而,如果动脉或静脉里面形成了血栓,也可以令您很危险,甚至致命.冠状动脉里的血栓可以引发心脏病发作;供养大脑的动脉里的血栓可诱发中风.一般由大腿静脉内的血栓则称为深静脉血栓.由于过去医生和患者都较少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在一个由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开展的一个调查中,不到1/4的成年人知道这种疾病,熟知其体征和症状的人就更少了.该疾病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会导致大量死亡.为了吸引人们关注这种被忽略的疾病,有必要广泛宣传,提高警惕.

    作者:肖欣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白面包等可增加心脏病风险

    近,有一项来自以色列和其他地方研究者们的研究表明,吃富含糖类(可增高血糖水平)的食物如玉米片、白面包会抑制血管功能,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沈荣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喝小分子水防病免疫更健康

    喝小分子水,不仅对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低)血压、高血脂和高黏血症有良好的医用.

    作者:陆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究竟要调整在哪个范围?

    问:我今年71岁,2006年下半年因心脏病在上海一家医院住院治疗,患有隧性心房纤颤,开始服用华法林,每日一次,每次2.5mg(即一片),并按时化验INR,出院时医生交代,要我长期服用华法林,且每月要化验一次INR,结果要控制在2.0~3.0之间.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