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3015
  • 国内刊号:44-1581/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8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工作太乏味大脑易迟钝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新研究发现,长期单调无聊的工作,以及肮脏恶劣的工作环境,都会对员工的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该大学家庭与儿童科学教授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从“美国中年人群体调查”中采集了4963名年龄在32~84岁之间的数据资料,包括他们的职场环境和认知功能,详细项目包括他们完成任务和管理时间的能力,以及注意力等.这些样本来自于美国的48个州,其中47%为男性,53%为女性.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单亲职场母亲更易中风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有工作的单亲妈妈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显著高于已婚同龄人群.研究中,该大学医学中心社会流行病学副教授弗兰克·范伦瑟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欧美两项大型调查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一项是涉及13个欧洲国家11000名女性的“欧洲健康、年龄与退休调查”,另一项是涉及6000名女性的“美国健康与退休调查”.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全家一起散步健康好处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和家人一起参加户外运动,如到公园里散步20分钟,可以让家庭关系更紧密,还能让顽童听管教.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以往研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研究的议题包括:家庭氛围与接触自然的关系,成员间注意力的培养以及家庭规则、礼仪的形成,并追问他们和家人一起身处自然之中时感觉如何.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胃疼压力是主因

    英国剑桥大学发布一项新研究表明,胃部不适主要与压力有关.同时,近九成的成年女性经历过胃病,这一比例要高出男性五个百分点.研究人员对2000名英国成人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涉及过去一年是否患有胃痛,相关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等.结果发现,88%的女性和83%的男性出现过胃部不适症状,其中45%的人采取自然疗法缓解不适,如喝姜茶,只有34%的人寻求非处方或处方药治疗.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房颤动:新治疗趋势

    如今,有不少卒中由房颤引起.医生们现在可选择更新更好的方法来降低风险.近十分之一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有常见的心律问题—房颤(afib).房颤发作期间,心脏上部腔室(心房)无法规律地收缩,取而代之的是徒劳无益的颤动.症状包括心跳加快、眩晕、呼吸急促,这些确实令人苦恼,但真正的威胁在于房颤增加的卒中风险.

    作者:杜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目的是什么?

    编辑部医生:我去做常规检查,以及额外测量血压,我的医学助理交给我一张问卷,这是关于心理健康的九条问题.这种情况之前从未发生过,是新的内容吗?读者:唐女士唐女士:您好.是的,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新的情况.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近刚发布了关于抑郁症筛查的重要建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建议全部成年人都要进行常规的抑郁筛查,这是在2009年初给出的修正建议,筛查建议只在门诊或者是医生在足够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护理及诊断抑郁症的系统中进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实际需要的去室性纤颤可能有危险

    编辑部医生:如果他或她并非实际需要的话,那么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击患者的心脏是否有任何危险? 读者:汪先生汪先生:您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设计用于传递电击通过胸腔至心脏.发生心脏骤停(心脏功能的突然缺失)的人们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能会挽救生命.但是尽管不是心脏停搏的问题,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也可能会引起损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知识叙述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根据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中≥60岁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9.1%.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在候机的时候应该要学习如何挽救生命

    如果夏天假期计划包含了航空交通枢纽中停留,可以充分利用在候机的过程中学习心肺复苏术(CPR).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国立基金会合作提供相互式培训课程教导人们如何在2分钟内执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术(CPR).在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的飞行员课程项目已经培训了超过25,000人.

    作者:叶子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乳房X线照相术检查新指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倾向于“照章办事”的预防保健,你可能需要每年秋天注射流感疫苗,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而且一般都会遵循专家的建议.那关于乳房X线照相术检查是什么情况呢?几十年来,两个具影响力的专家小组——美国癌症协会(ACS)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对于乳房X线照相术检查何时开始进行、多久进行一次以及持续多久还未得出一致意见.尽管两个小组的近检查指南有一点相似,但是,对于45至54岁的女性需不需要进行乳腺癌筛查,他们仍持不同的意见.

    作者:藩枝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长寿秘诀(续十四)

    (三)大的趋势探讨1、服老是—种明智之举从整体看,高龄老人的体力、精力和脑力处在逐渐衰老,呈下降的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必须服老,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自然规律.人人要了解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自觉履行高龄养生是我们应做、能做的事.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尿病+脂肪肝”:一对如影随形的坏兄弟

    按语:糖尿病与脂肪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如果不严加控制,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临床病例张先生年龄不过四十,身体却已明显发福,半年前查体发现血糖、血脂、血压都偏高,但因为没什么症状,自己就没太当回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果服用多种药物,需要知道哪些事情

    服用几种药物具有挑战性.因而,不得不正确认识一些事情.否则可能发生有害的副作用,或者慢性疾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一些专家建议道:“我曾经看过服用15种药物的患者,服用这么多药片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作者:王志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如何评价血压处于正常值边缘的问题

    作为聪明的用药者,你知道查看血常规结果的重要性.即使数值均处于正常范围,也有必要仔细查看.但是,当你发现一些结果处于正常范围内高或低的边缘,该怎么办?是否应特别注意呢?

    作者:柯本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前列腺疾病手术疗效的讨论

    问:多大年纪的人不能进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答:什么情况下进行手术是有意义的呢?答案是:当手术益处大于风险时,即接受手术者年纪应在足够年轻的范围内才能获得经手术延长的生存时间.这也是我一般不建议预期寿命低于10年的患者或者超过75岁的男性(取决于个人和家族健康史)接受手术的原因.

    作者:李绍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要的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胆固醇斑块和血块可以潜伏在全身的血管.尽管供应心脏的动脉是目前常见的藏身之处,身体其它部位的动脉也可被斑块严重缩小.腿部血管阻塞以及较不常见的臂部血管阻塞可导致运动时肢体疼痛,因为附近的肌肉没有得到维持正常运转的充足血液.该问题称为外周动脉疾病(PAD),也具有使肠道供血动脉阻塞的风险.

    作者:邱乐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九种食物不宜放冰箱

    天气这么热,是不是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塞进冰箱?有研究表明,冰箱并非万能保鲜“神器”,有些食物放入冰箱不仅无助保鲜,反而有损口味.比如面包,在冰箱中会更快变干、变不新鲜.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夏天炎症多饮食来调理

    炎症是人体对抗刺激的防御性反应,是常见的生理现象.不少炎症类疾病在夏季多发,如过敏性鼻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膀胱和尿道炎、阴道炎等,除了做好个人清洁外,适当多吃以下食物,有助人体抗炎.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孕妇饮食高糖高脂肪宝宝成年易得肥胖症

    近日,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饮食结构会改变基因组中特别不起眼的部分,从而影响后代的身体指标.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之前很多研究未能完全解释某些疾病会遗传给下一代,例如2型糖尿病、肥胖症.

    作者:〈羊城地铁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研究指出吃全麦延年益寿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新研究指出,经常吃全麦等全谷食物有助于延年益寿.研究中,该学院研究员孙琦(音译)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对已发表的12项相关研究的数据以及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相关数据展开了梳理分析,涉及1970~2010年间加入研究的78万名参试者的相关数据.

    作者:〈生命时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番茄熟吃抗氧化生吃补维C

    番茄是人们餐桌上常有的蔬果,有人说要生吃,有人说要熟吃,到底番茄怎么吃才更有益健康呢?我们购买番茄时应避免选择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因其含有毒的龙葵碱,吃多了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因此宜选择个大、圆润、丰满、已经熟透的番茄食用.

    作者:王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夏日易头晕不一定是中暑

    三伏天已至,预示夏季进入热时段,即使近日雷雨连连,也止不住汗如雨下.7月初广州地铁就出现过一天一个站内3名乘客晕倒的情况.专家提醒,夏季高温消耗大,除了防中暑,更要小心低血糖!

    作者:〈羊城地铁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晚餐时间好别超过七点

    现代人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早晨时间紧,所以早餐通常很简单,甚至路上就解决了;下班后,时间充裕,不论是做饭的心情,还是吃饭的心情,都十分放松,菜式自然就多了几道,吃得也往往多一些.晚餐可以丰富,但仍然要控制进食量,尤其不能吃得过晚,否则易造成血糖的波动并引发并发症.

    作者:向红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吃了这些菜尽量少晒太阳

    眼下,正是大家野外郊游的高峰,很多人喜欢顺便挖些野菜,回来包了顿饺子,尝尝鲜.但问题就来了:有的人吃了之后,脸上和手上的皮肤开始发痒发红,严重的甚至皮肤就此变黑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可能的问题就出在这些野菜上,甚至一些我们常吃的蔬菜,也能引起这种后患,你皮肤上的改变是因为患了“蔬菜日光性皮炎”.

    作者:〈北京晨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互联网从5方面促进你的健康

    连通强大的互联网,你可以网罗天下各种知识.你还可以使用这个工具改善健康.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年纪较大的人并没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虽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但它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我谨慎但乐观地认为互联网对大多数人而言有重要作用.

    作者:尹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是否应服用钾补充剂?

    门诊时有患者称,他有高血压,朋友推荐他服用钾补充剂.这个主意好吗?如果好,需要服用多少呢?人们经常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有其充分的理由,因为钾确实比较微妙.简单的回答是:并不好.除非医生有开处方,否则不应服用钾补充剂.下面来说说为什么.

    作者:叶子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常喝含糖苏打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脏疾病的早期征兆

    新的研究逐渐增加一些证据显示,高糖饮食与心脏疾病有关.一份发表于2016年4月16日《美国心脏杂志》的报告发现每周喝至少五罐含糖增甜苏打饮料的人群较每周少于一次苏打的人更可能有心脏疾病的早期征兆.

    作者:宁世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习惯是否引起颈痛?

    如果你一整天使用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阅读书或杂志,或者蜷缩在沙发上看电视,那么折磨人的颈痛也是日常的一部分,因为你的身体可能长时间处于不健康的弯曲姿势.这是过度使用造成的损伤.身体本应是用来移动的,但是颈部和肩部却被迫长时间处于静态.

    作者:向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增强平衡感的好方法

    许多老人保持健康的重点是运动和饮食.但是,平衡感差是大的健康威胁之一,常常被忽略.“我发现很多老人不关心平衡感.”哈佛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理疗师Liz Moritz说道.三分之一65岁或以上的老人会摔倒一次.是时候评估自己的平衡能力并加以改善.

    作者:颜湘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几个问题

    随着对冠心病、糖尿病研究的日益深入,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糖尿病损害内皮细胞功能,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激活血小板,增加凝血物质合成或者活性增强;降低纤溶系统活性和血流变学异常.有学者认为冠心病与糖尿病共同存在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慢性长期的炎症反应是两者共同的病理基础.

    作者:谭玲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伸出援助之手,有时就能帮助你的心脏?

    如果你定期做志愿者的话,你也许会因自己的奉献而获得情感上的回报.但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除了拥有帮助别人的自豪感,做志愿者还能使自己的心脏得到额外的好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员Eric S.Kim说道:“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表明志愿活动能带来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今年早些时候,他在《社会科学与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与别人合著的研究,研究表明志愿者更可能采取预防保健措施.

    作者:汪传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衡量体质指数值

    体质指数(BMI)源自于体重和高度关系的测量(见文后表格),是估算体脂的常见方法.一些健康问题与体脂过多相关,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有了这种简单、快速零花费的工具,医生可帮助鉴别具有此类风险的群体.

    作者:邱新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胸痛来袭怎样进行抢救

    在美国,每隔43秒,就有一个人心脏病发作.如果某天这个人是你或者你的挚爱,那么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对你有很大帮助,无论是去医院的路途,还是抵达医院之后.首先,一般是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护车运送,而不是自行开车.你也许认为叫救护车的理由仅在于速度,但实际原因与你所想的有所不同.一些专家称,如果心脏病发作,叫救护车的原因有两个.

    作者:李青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当感染袭击心脏

    感染导致的炎症可引起使人虚弱的疼痛,可能损伤心脏不同部位.深居于胸腔且受组织保护层掩护的心脏常常能规避感染.但是,血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偶尔侵入心脏,造成炎症和其他问题.通常,这些问题是短暂的,相对无害.然而,有时候,感染及其导致的炎症就令人担心多了.

    作者:贺司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遗传型高胆固醇的新发现

    遗传型高胆醇虽然不常见,但该遗传疾病是大多数年轻人心脏病发作的原因.据统计约1/250的人携带引起危险性高胆固醇水平的基因突变.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可升高有害LDL胆固醇,高达350毫克每分升(mg/dL),超过理想水平(低于100mg/dL)的3倍.

    作者:杨智远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