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2-3015
  • 国内刊号:44-1581/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8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2009年7期文献
  • 孕妇吸烟对婴儿听力的影响

    有关吸烟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报道,大家都已经非常耳熟.戒炯的意义,大家都已经非常的明确.但目前,处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迅猛时期,尤其对处于竞争激烈的城市中的人来说,压力非常的大,因此,还有一些人他们明明知道吸烟的危害,但还是在吸娴;尤其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吸炯对婴儿健康不利的报道也有,但她们还是不听劝告.

    作者:胡英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五星级的健康管理——专访:广州市干部疗养院超声科与功能检查科

    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疾病的产生不断有前移的倾向,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越来越趋向年轻化.因而提前发现疾病及其征兆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超声科和功能检查科成为了各体检机构的重中之重.

    作者: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密切关注高血压的关联症状——独家专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维忠教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生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了改变,高血压相关的各种疾病的人群数量也与日俱增.人们对这类疾病的关注度也日趋升高.近日,本刊记者就高血压与老年痴呆发生的关系、高血压与代谢综合症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张维忠教授.

    作者: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献血对心脏的健康有益吗?

    问:我曾看过一些报道说献血对心血管的健康有益,说能够增加机体的新陈代谢,但也有的人告诉我,好不要经常献血,那么,献血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无益处呢?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运动适当强度的判断

    2009年5月<美国预防医学杂志>报道了圣地亚哥大学的研究人员Marshall通过对97名受试者(男、女)进行研究,初步定出了适当强度运动的概念.

    作者:潘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磁共振扫描显示:心脏病发作后的出血情况

    近,英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5名心脏发作而逝世的患者,曾进行磁共振扫描发现:心脏病发作后,其心脏出血的情况与心肌破坏的程度是一致的.磁共振是应用磁场测定,来显示心脏内部的出血时血液中含铁量的影响而作出的.

    作者:何希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修复瓣膜:小手术可加速恢复进程

    用侵人性比较小的手术修复或置换功能不全的心脏瓣膜,胜过传统的完全开胸手术.心脏瓣膜功能不全没有简单的疗法.功能不全的瓣膜必需修复或者置换.至少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要动手术.

    作者:袁心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女性脑卒中危险不能低估

    据统计,女性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是乳腺癌死亡的2倍,且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升高、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密切相关.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体育锻炼、戒烟及选择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食物,均有利于降低脑卒中的危险.下面几点特别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林祥;余泽洪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猪流感病毒的来龙去脉

    近,笼罩着全世界的新型猪流感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以前.自1918年3月的第二周开始,堪萨斯的军营里开始有病例出现,直到1920年后的一波小流行,两年多时间内西班牙流感感染了地球上众多人群,并且导致了几千万人死亡,这就是一种相当厉害的小型流感病毒H1N1.

    作者:钟达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如何平安度夏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势必会影响病人的饮食、运动以及生活规律,进而对病情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糖尿病人在夏季更要注意生活保健,坚持规律用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脱水及感染,以确保平安度夏.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谈谈防治血脂中的若干解(上)

    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脑、肾等血管病在人口死亡原因中高达30~5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加,而血脂异常(通常称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防治高血脂在延长人类寿命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果糖比葡萄糖更容易使人变胖

    糖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黄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棉花糖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作者:杨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血压长期维持或非同日测得的三次血压,收缩压(高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血)≥90mmHg者,则诊断为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则诊断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作者:冯海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为什么钾会减少中风的危险性?

    对美国加州地区居民饮食的长期调查发现,膳食中的钾含量高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中风的危险性.另一项调查研究也发现,从膳食中摄入的钾越多,发生肾结石的机会就会越小.钾还可降低骨的脱钙作用,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

    作者:孙健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运动对于防治下肢疼痛效果很好

    由步行或其他活动诱发的下肢疼痛,医生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其症状产生的病理基础跟大部分心脏病和中风一样--是动脉壁上的月日同醇斑块堆积.跟心脏病相似,间歇性跛行也可以用搭桥手术、打通血管的血管成形术,或者运动结合药物治疗.跟心脏病相似,研究也提示缓慢且规律的运动策略的效果至少跟快速起效的血管成形术相当.

    作者:何岩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需要更多阳光

    我们经常听专家教授们讲: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对健康有益,多接受阳光的照射对健康有益.缺乏阳光照射的人,容易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维生素D缺乏则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如严重的蛀牙、软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

    作者:施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C反应蛋白是心脏病危险因素?

    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mtei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作者:凌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洲茶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非洲茶这个名字,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关于非洲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就更加陌生了.前几天上网浏览,发现一位网友的博客上写道:

    作者:张兴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球变暖是人类健康的大威胁

    地球是我们人类已知的、唯一的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随着近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就是人类对地球产生的大影响之一.其中,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维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每天喝两杯葡萄酒,有助于减少肝脏内脂肪含量

    葡萄酒滋味美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尤其是其富含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此外,在许多水果中都存在这种成份,如葡萄、核桃、花生等等.

    作者:吴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饮白茶有助于减肥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为福建的特产.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作者:莫向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投身畅游

    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比完全不运动好.散步常被奉为金标准--大部分的人都做得到,对身体要求不高,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费用.散步对心脏和整体健康来说不一定是好的运动,但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好的选择.

    作者:康子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棕色脂肪可以让你变瘦吗?

    直到近,科学家们认为成人没有棕色脂肪,棕色脂肪有助于婴儿们保持自己的体温、远离肥胖.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三篇论文报道:如果棕色脂肪被激活,将有多达一半以上的男性、女性有足够的棕色脂肪以燃烧其体内存在的大量的白色脂肪.

    作者:沈宇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干细胞有望治愈听力丧失

    在噪声作用下引起听力不可恢复的损伤,称永久性听力损失.如经常听MP3就可引起.永久性听力丧失是与内耳毛细胞受损后不能再生或修复与之相关.但近,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认为,侧脑室的干细胞具有治愈听力丧失的潜力.

    作者:万子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绿茶的某种成分可抑制艾滋病毒感染

    艾滋病,这个名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作者:常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另一新途径

    全世界范嗣内有3300万人感染艾滋病,并且已经有2500万人因此而丧生.艾滋病通过性、血液和母乳等途径传播.在非洲,大部分是以异性性交而传播的.

    作者:姚宝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酸测试告诉你合适的运动量

    运动对健康有益,但关键是运动的量要合适.而且,对人们来说,到底多少的运动量适合呢?这也因人而异.那么,对您来说,到底多少的运动量,对您的健康有益呢?

    作者:谭日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