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2-7270
  • 国内刊号:11-1758/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指南杂志   2016年4期文献
  • 多管齐下,严控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肉僵直、姿势平衡障碍等.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环境和遗传易患因素的影响下,神经细胞呈现退行性改变.当老化死亡的神经细胞超过60%~80%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因此,年龄的老化是帕金森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患病的男性要稍多于女性.

    作者:沈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索自律神经的衡与失

    自律神经系统,在临床上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所谓“自律”,是指该部分神经的活动不受大脑的指挥,无法通过自己的意志进行控制.自律神经系统按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律神经是维持人体内环境衡定的支柱,它一旦失去平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将是全面的,包括心理和生理、外在和内在等诸多方面.据欧美研究称,大约每100人中,有30人曾经历过自律神经失调的苦恼.

    作者:简志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镜检查 作用大

    随着人年纪的增长,消化系统的功能多少会有些下降,各种消化系统的疾病也会比较多发.胃镜检查作为消化科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较为清晰地“看到”患者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黏膜的状态,对溃疡、活动性炎症、癌前病变、肿瘤以及息肉等疾病的诊断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消化科门诊,常有一些中老年朋友,认为做胃镜“太难受”而拒绝检查.那么,胃镜检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真的有那么痛苦吗?

    作者:甘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春日暖阳助健康

    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蛰居而生.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充足的阳光,让我们可以开始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阳光对健康的积极作用自然的阳光是一种合成光,可以穿透人体皮肤,直接进入体内与各种化学物质、矿物质发生互动及反应,协助体内各项必需营养物质的合成,同时帮助各种不同类型废物的分解与排出.因此,阳光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对于人类健康也有相当的决定性.

    作者:杨定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用科学的方法远离老花眼

    老视,俗称老花眼,是指随着年龄增长,眼的调节功能逐渐下降,进而出现读书、看报、看手机等近距离工作困难的现象.老花眼的初期常会感觉到将目标放远些才能看清,看近处的目标不能持久,在光线不足时更为明显.这种现象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为了看清近处目标,眼睛需要增加调节,从而产生了视疲劳的症状.老视是一种生理性的调节减弱,无论屈光状态如何,每个人都会发生,它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有一种说法,认为年轻时近视的人,年纪大了就不会“花眼”,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桃花谣

    作者:贺东久;李峰;印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痴呆的康复训练

    痴呆是一种老年常见病,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方方面面.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老年痴呆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也给其家庭造成了许多困扰.那么,老年痴呆都有哪些表现呢?罹患老年痴呆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

    作者:宋鲁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治耳鸣有新法

    五十七岁的贝纳特患了颜面神经麻痹,怀疑是因压力过大引起的.医师要他到大医院检查,担心他可能长了脑瘤.医院里的医疗人员把各种声音送进他耳内,测量大脑的反应,结果并未发现异常,但却发生了怪事.这时有个规律的声音出现,像是锤子敲在金属上一样,他的左耳立刻痛了起来.接着,声音转成尖锐高亢,大到像是在尖叫.

    作者:安妮塔·巴塞洛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十种常见癌症可防可治(下)

    (接上期)6.胰腺癌:如能早发现仍旧有希望胰腺癌近年发病率增加,且治疗效果不佳,故民间有“癌王”之说.胰腺在胃之后,状若柳叶,有外分泌与内分泌双重功能.胰腺分泌胰液经胰管进入肠道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内分泌功能主要是分泌胰岛素,为糖类物质代谢所必须.胰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常与高脂肪饮食、吸烟、嗜酒等有关.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掉牙、慢性牙周炎害处多

    温女士60多岁,近来觉得牙齿越来越向前突出,且牙齿松动越来越重,前来医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后发现她的口内只余留了上下各6个前牙,后牙完全缺失,也没有镶上假牙.口内余留的牙齿均松动三度左右,用手扪压牙龈时可见牙周袋口有明显的脓液溢出.当上下前牙接触时,上前牙可见明显的向前上移位.X线片可见余留牙的牙槽骨均吸收至根尖1/3的位置.

    作者:王瑞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里的溃疡、牙龈的“肿包”会不会是癌变?

    临床中,患者常常指着口腔里的溃疡、牙龈的“肿包”问:“这个是不是癌?”大家对于癌症的恐惧我们很能理解,应该让普通大众更多的了解口腔癌,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

    作者:黄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牙齿缺失修复——固定桥

    固定桥修复是将缺失牙的邻牙磨除部分组织,戴上牙冠,用邻牙来支持缺失牙的功能,它的结构很像桥梁结构,因此称为固定桥.缺失牙前后两颗邻牙都被磨除部分,然后用一三单位相连的修复体固定在两颗邻牙上,邻牙相当于桥墩,中间代替缺失牙的部分相当于桥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015年度中国医院影响力综合及专科排行榜

    医信天下是国内首家应用医学大数据做医院影响力排行的,无任何医院、学院背景的第三方医院评价机构.其技术委员会历时几个月,对几百家医疗单位的医学大数据进行了挖掘、收集、整理以及分析研判,较为真实客观地呈现了全国各大医院的专业实力状况,较好地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了帮助读者们得到更加精准的就医指导,特别是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结合地理位置选择性就医,特将此排行榜分两期连载刊登.

    作者:医信天下医学大数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航空医学知识助您安全出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乘飞机旅行,而且不少还是长途旅行.尽管还没有资料证明年龄本身是乘机的障碍,但是老年旅客往往患有各种慢性病,身体素质也比年轻人要差一些,因此乘飞机,特别是4小时以上长时间乘机,还是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一些影响的.所以,在老年人决定坐飞机旅行之前,应该多了解一些航空医学知识,并且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一下评估,为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今天,特别给中老年朋友们讲讲与乘机有关的常见疾病,以及怎样预防和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作者:徐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服药有学问,饭前饭后讲究多

    在不少药品说明书上,我们都会看到“饭前服用”“饭后服用”等提示语.为什么吃药会有饭前饭后之分呢?这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药物的吸收、药效的发挥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有些药品无需顾及饭前还是饭后服用,而有些药品则需要特别注意.

    作者:徐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病患者的健身经④

    (接上期)四、颈椎病健身经据调查,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有统计表明,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接近100%.其中,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其颈椎病发病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6倍.

    作者:黄光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春季养肝食物与药膳

    春风转暖,万物开始茁壮生长.五脏中肝脏与春天的少阳生发之气相应,其生理特性就像春天的草木那样蓬勃向上,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它脏腑器官也会受干扰而致病.在饮食方面,酸味入肝,可辅助肝的功能,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会抑制脾脏功能.因此,春天想要身体健康,春季养肝护肝的食物不能少吃,但酸味食物不可太过.

    作者:方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共圆健康中国梦

    当前,“中国梦”已经成为深深植入大家心中的共同目标.中国梦的核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这个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保障人民健康这个基本的前提.习近平主席曾经讲过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就必须把人民的健康问题解决好”.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这是一个多么具体又多么艰巨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召唤下,2016年必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挺进之年.

    作者:《健康指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十四节气养生④清明、谷雨养生法

    清明时节阳气上升,天气温和、草木葱茏,是万物欣欣向荣的时节,只不过多雨也是这一季节的特点.谷雨为春季的后一个节气,由于天气多变,气候潮湿,很容易被疾病入侵身体,为了能预防疾病,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

    作者:古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症选用治疗肾病的中成药

    肾 病是许多肾脏疾病的统称,如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也可以是中医的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等症候群.现代许多中成药不仅能治疗中医肾虚症候群,而且对西医肾脏疾病也有明确的疗效.特向大家做一些介绍,以便参考选择.

    作者:李德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读《人老了,真好》一文有感

    我读贵刊刊登的《人生有挑战的感悟——人老了,真好》一文,深受启迪,也深受感动.这篇文章非常切中我们晚年生活的真情实感.此文,我读了多遍,越读越感到贴切,越读越有滋味,深受教育和启发,使我进一步明白了“四观”,这对安度晚年大有裨益.哪“四观”呢?

    作者:刘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阅读健康指南,学会按摩保健

    我今年81岁,退休时患前列腺增生、便秘、耳鸣三种疾病,日常生活苦不堪言.2006年在友人家看到一本《健康指南》,顺便翻阅,顿感该刊科学性、适用性强,从那时起我订阅了《健康指南》.10多年来,我剪辑中医经络按摩方法100多篇,边学边在我身体上实践,按摩几年后,基本掌握人体经络走向和穴位的位置.我每天早晚两次对疾病穴位按揉,从不中断.两年前,我身上3种疾病已痊愈,至今未复发.我愿把我的做法推荐给患有同样疾病的老同志,让他们除去疾患共同欢度晚年.

    作者:王树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矫正A型行为避免冠心病损害

    早在100多年前,冠心病和心理素质的关系就已被人注意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生弗里德曼等人把表现为不可抑制的野心、争强好胜的驱力、敌意、醉心于工作、慢性时间紧迫感等行为特征的人,定义为“A型行为类型”.大量资料表明,A型行为类型与冠心病有较密切的关系,而所谓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肪饮食和吸烟等,也被认为是在A型行为的“增益效应”促进下才发生作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是A型行为的反应方式,传统危险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就只有微弱的联系.

    作者:张伯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增进心理健康的“七大法宝”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于中老年群体,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心理健康是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基础,是晚年生活幸福的保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增进中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呢?除了帮助大家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以外,更要指导中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地把这些理论付诸于行动.理论是指导,实践才是归宿,离开了理论,行动就缺乏方向和方法;可是没有行动,再好的理论也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教给大家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增进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

    作者:孙颖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衰老指标的检测与自纠自疗

    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人在30岁左右开始出现增龄性变化,更年期后机体老化进程加速.定期检测衰老指标,有利于中老年人及时调整增进自己的抗衰老措施.一、体能变化的测定体能下降是衰老的重要表现,主要反映在人体的肌力、柔软性、平衡性、速度、耐力、协调性的老化.健康老人往往有较好体能,标志着他们整体健康情况的优良.

    作者:向瑞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如皋的珍贵奉献——城镇老人的长寿经

    如皋是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一个普通县级市,总人口只有145万,但百岁以上的老人却有200余人,90~99岁的老人有4000多人,80~89岁的老人更是超过了4万!其人寿水平高出长寿地区的国际标准整整一倍多.如皋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其自然环境与东部沿海的其他城市并无二致,但却成了举世无双、处在闹市之中的长寿仙地.那么,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原因成就了这个长寿之乡呢?

    作者:大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坚持规范治疗,防范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肺与呼吸道疾病,与气道和肺脏的慢性炎症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当前我国慢阻肺疾病控制的情况并不理想,仅有35%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该病在稳定期仍然会发展的这个事实缺乏足够的认识.

    作者:蔡柏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要点

    许多中老年人患有冠心病,一旦病情加重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就会让生命受到威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分为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造成这一病症的原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不稳定斑块破裂,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了冠状动脉,导致了急性心肌缺血.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与预防

    过敏性鼻炎是春秋季节常见的病症,虽然不属于重病,但对健康的影响挺大.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引起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咽炎、中耳炎等耳鼻喉科疾病,还会引发过敏性哮喘等合并症,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李学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血压达标的新希望

    高血压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和外周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致死、致残率高,对老年人群危害极大.众多临床研究表明,至少2/3的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的降压药物方能有效控制血压,基于此种情况,用于降压的复方制剂应运而生.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积极治疗老年失能综合征

    在现实生活中,骨质疏松症、肌肉减少症、肥胖和活动能力受限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症,常会导致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的老年人处于一种低骨量、低肌肉量、肌肉功能减退的状态,使他们日趋体能衰弱,行动乏力,生活能力被极大地削弱.这种状态,临床上称之为“老年失能综合征”.如同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向标一样,失能综合征也是发生骨骼肌肉不良事件(如跌倒、骨折等)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应将对失能综合征的防治,作为老年病治疗的重要一环.

    作者:徐凌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友”吃饭记住手掌法则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是维持稳定血糖的根本,但是每到吃饭的时候却往往为头痛.怎么简单把握这个量呢?其实,记住“手掌法则”就够了.一、什么是“手掌法则”“手掌法则”是加拿大糖尿病协会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委员会推荐的在糖尿病饮食教育中使用的方法.其主要内容为:①碳水化合物、水果:拳头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年四大症状有“药”可医

    男女到了50岁,慢慢就会面临一些更年期的问题,这就需要特别摄取一些营养素来应对身体的变化,维持身体所需.一 心悸多吃大豆雌激素骤降,会让更年期女性出现体温高、心悸、热潮红、盗汗等不适.要缓解这些症状,可补充激素调节剂和能够消除神经紧张的营养素.

    作者:程涵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天然食物降压17招

    降血压的首要饮食守则,就是要比一般饮食摄取更多的蔬菜、水果和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在天然食物中,有一些品种已经被研究证实具有很好的降血压效果,高血压的病友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选用.1.芹菜芹菜里的化合物,可以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因此具有使血压下降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芹菜根煎服为佳.

    作者:赵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润肺安神话百合

    百合因其鳞茎瓣片紧抱,“数十片相摞”,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百合既是甜美的食品,也是有益的药物,更是吉祥的象征.一、百合的营养成分百合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还原糖、淀粉)、果胶、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C、尼克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在矿物质中,每100克食部含钾510毫克,高于多种同类蔬菜;锌和磷的含量也很突出.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可以治疗肺痨久咳、咳吐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消、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症.

    作者:李利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点精编⑦

    (接上期)十、人类的生命要素——维生素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是由波兰科学家丰克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生物素、叶酸、烟酰胺、泛酸.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4期